宁夏银川九中 高国君. 一、钻研教材 “ 课标 ” ,解读高考说明 教材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也是考试内容的载 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引着数 学教育的方向,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出的具 体要求.高考说明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教材中,概率与统计主要有两块:其一:必修 3 是《统计》与《概率》;其二:选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怎么看 ? 怎么办? ——2015 高三二模分析及考前复习研讨 镇江市教研室 张翰. 一模二模等级线 均分难度 5%20%50%60% 一模 二模 一、如何看待二模等级线?
Advertisements

小结与复习( 4 ). 1 、内容小结 互斥事件互斥事件 不对立不对立 特点特点 ⑴ A 、 B 不能同时发生, A 发生必 然 B 不发生。 ⑵事件 A+B 是随机事件 概率概率 ,又若 A 1 , A 2 , … , A n 彼此互斥,则 对立对立 特点特点 ⑴ A 、 B 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 1.2 、随机事件的概率 1.3 、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 1.4 、伯努利概型.
成都石室中学 蒋富扬 2012 年成都市高 2013 级新课程培训 —— 略谈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随机变量及分布.
(导学教程) 2012 届高三二轮专 题复习课件:专题六第二讲 概率、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讲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1 热烈欢迎各位朋友使用该课件!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 工科高等数学 广州大学袁文俊、邓小成、尚亚东.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2.3 函数的微分.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课前复习 高阶导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作业解析: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第三章 概率 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
第2课时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古典概型习题课.
统计 (1)随机抽样 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总体估计 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专题1: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的解法.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18.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公式法).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Exam 2考试知识点思维导图.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关于本门课程.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高二数学 选修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新增加内容的命题趋势 及 数学复习对策 尹军明.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例1 :甲击中的环数; X :乙击中的环数; Y 平较高? 试问哪一个人的射击水 : 的射击水平由下表给出 甲、乙两人射击,他们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概率论 Probability.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参数的区间估计.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习题 一、概率论 1.已知随机事件A,B,C满足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计算 (1)A,B,C相互独立 (2)A,B独立,A,C互不相容
抽样和抽样分布 基本计算 Sampling & Sampling distribution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实数与向量的积.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模型分类问题 Presented by 刘婷婷 苏琬琳.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用计算器开方.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一部分:概率 产生随机样本:对分布采样 均匀分布 其他分布 伪随机数 很多统计软件包中都有此工具 如在Matlab中:rand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5.2 抽样分布   确定统计量的分布——抽样分布,是数理统计的基本问题之一.采用求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的方法可得到抽样分布.由于样本容量一般不止2或 3(甚至还可能是随机的),故计算往往很复杂,有时还需要特殊技巧或特殊工具.   由于正态总体是最常见的总体,故本节介绍的几个抽样分布均对正态总体而言.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2019/5/20 第三节 高阶导数 1.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难点:连续变量函数分布与二维连续变量分布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4.1数学期望.
第3讲 概率论初步 3.1 概率 条件概率和加法公式 3.3 计数原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宁夏银川九中 高国君

一、钻研教材 “ 课标 ” ,解读高考说明 教材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也是考试内容的载 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引着数 学教育的方向,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出的具 体要求.高考说明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教材中,概率与统计主要有两块:其一:必修 3 是《统计》与《概率》;其二:选修 2—3 是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与《统计案例》.

统计的说明: 1 、随机抽样 ( 1 )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2 )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 、用样本估计总体 ( 1 )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 们各自的特点。 ( 2 )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 数据标准差(不要求记忆公式)。 ( 3 )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 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 4 )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 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 5 )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 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变量的相关性 ( 1 )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并利 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2 )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 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 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

概率的说明: 1 、事件与概率 ( 1 )了解随机变量发性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 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 2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 、古典概型 ( 1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 2 )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 件发生的概率; 3 、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 1 )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 率。 ( 2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选修系列《概率与统计》的考试说明 ( 1 )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列的概念,认识分布列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会 求某些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 2 )了解超几何分布,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 3 )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 立的概念;理解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模型及二项分布,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 4 )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方差的概念,会求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 差,并能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概念解 决一些简单问题。

( 5 )借助直观直方图认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 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 6 )了解回归分析的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 7 )了解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二、近两年高考各试卷概率与统计考查情况 统计 2009 年高考各地的 19 套试卷中,有 16 道概率解 答题,大部分都是以实际背景为载体进行考查,主 要考查等古典概型、互斥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 件的概率、独立重复实验的概率、二项分布、离散 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 特别明显的是实施新 课标地区试题大多涉及到抽样统计问题,尤其是文 科考题的解答题。

09 宁夏理科的概率与统计考查共考查了两道题 共 17 分,一是选择题第 3 题主要考查变量的正负相 关性属容易题;另一道题是解答题第 18 题分值 12 分。该题新颖、考查知识点较多。考查频率分布表、 频率分布直方图、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综合性较 强。 而 10 年考题理科的概率与统计也考查了两道题 共 17 分,一是选择题第 6 题主要二项分布下的期望 问题,属中档题;另一道题是解答题第 19 题分值 12 分。则通过考查简单随机抽样、独立性检验, 考题仍具创新性。

2010 年各地考查的试卷与 09 年相比概率与统计 考查情况相当,仍突出 09 年考题特点。请各位老 师观察一下 09 年、 10 年各省市概率与统计的考查 情况。 三、概率与统计试题的主要特点: 从近三年新课改地区高考试题可以看到试题有 以下主要特点: 1 、试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往往以实际问题 为背景,结合排列、组合,甚至算法、函数、数列 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 、试题难度均不大,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考查,尤其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 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事件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发生 k 次的概率、离 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方差、抽样方法、 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等内容都进行了考查.

3 、概率统计试题通常是通过对常见题型进行改 编,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变式和拓展,从而加 工为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的实际问题.体现了 当前数学试卷的设计理念,尊重不同考生群体思维 的差异,贴近考生的实际,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 神.

4 、 2009 年宁夏文理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选择题 完全相同,解答题基本上是同一道题,只是第一问 理科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第( 2 )问的要 求一样。而 2010 年与 09 年的文理科考试要求与试 题也基本一样,理科通过选择题多考查了二项分布 下的期望,而填空题的考查思路基本一样,解答题 的试题要求一模一样,说明在概率统计上,文科在 难度、内容的要求除了理科增加的一部分外,其他 与理科基本一样.此外, 2009 概率统计的考查文 理科都是 17 分、 2010 年概率与统计文科是 17 分, 理科是占 22 分,说明概率统计在宁夏高考中已成 为主流题型.

三、实施有效教学,从容应对高考 1 、一个吃透 吃透考试说明,多加钻研 “ 课标 ” 明确考试内容,把握好复习要求 关注高考动向,把握好考试趋势 2 、两个坚持 ( 1 )坚持双基训练,夯实基础知识,做到源 于课本,高于课本,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 括,揭示其内在联系与规律,提炼思想方法, 实现新旧知识互融,建立起完整的数学知识结 构网络。

( 2 )坚持在充分认识到学生数学现实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重塑对知识的理解,多给予学生 面对各种问题情境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形式化 数学知识的建构与组织。 3 、三个加强一个重视 ( 1 )加强解题教学 其一:要加强审题指导。 波利亚说: “ 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 蠢的。 ”

例:设一个射手平均每射击 10 次中靶 4 次,求 在第 5 次射击中: ( 1 )恰击中 1 次的概率; ( 2 )第二次击中的概率; ( 3 )恰击中 2 次的概率; ( 4 )第二、三次击中的概率; ( 5 )至少击中 1 次的概率。 解: 由题设,此射手射击 1 次,中靶的概率为 0.4 ,此射手射击 5 次,为独立重复试验,可用公式: P n (k)= p k (1-p) n-k. ( 1 ) n=5,k=1, 得 P 5 (1)=0.2592

( 2 )事件 “ 第二次击中 ” 表示第一、三、四、五次 击中或击不中都可,它不同于 “ 击中一次 ” ,也不同 于 “ 第二次击中,其他各次都不中 ” ,不能用独立重 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它就是该射手射击 1 次的概率 为 0.4 。 ( 3 ) n=5 , K=2 代入可得。 ( 4 ) “ 第二、三次击中 ” 表示第 1 次、第四次及第五 次或击中或击不中,所以概率为 0.4×0.4=0.16 。

( 5 )设 “ 至少 1 次击中 ” 为事件 B ,则 B 包括 “ 击中一 次 ”“ 击中二次 ”“ 击中三次 ”“ 击中四次 ”“ 击中五次 ” ,所 以概率为 P ( B ) =P 5 (1)+P 5 (2)+P 5 (3)+P 5 (4)+P 5 (5) 。 因为事件 B 是用 “ 至少 ” 表述的,可以考虑它的对立 事件。 B 的对立事件是 “ 一次也没有击中 ” ,所以 P(B)=1-P( )=1-P 5 (0)=1-.

其二是加强解题教学的针对性,把握基本题型, 熟悉常规解法。 类型 1 :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方差的 概念性质以及对期望和方差的求解,讨论随机 变量的取值范围中取相应值的概率; 类型 2 :考查如何抽取样本以及如何用样本去 估计总体; 遵循以下原则: “ 每课必练,每练必改,每改 必评,每评必纠. ”

基础性 — 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学生; 重点性 —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训练; 发展性 — 传授方法,学会迁移; 综合性 — 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多层 次,练习求精,以求高效; 系统性 — 滚动复习,知识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 串.

其三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解题反思. ①将 “ 有放回 ” 和 “ 不放回 ” 条件混用; ② “ 相互独立事件 ” 与 “ 互斥事件 ” 混淆,造成理解 性错误; ③将 “ 有顺序取出 ” 与 “ 无顺序取出 ” 混淆; ④在相互独立事件中,对 “ 在第 k 次发生与否都结 束条件下事件恰在第 k 次结束 ” 与 “ 前 k 一 1 次不发生 而第 k 次发生 ” 的关系理解错误.

引导学生对做过的习题和学到的方法及时进行 回顾、反思、整理,关注那些形似质异和形异质同 的问题,尝试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学会用发展 的眼光、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抓住通性通法的本质, 抓解题思维链的形成, 抓解题后反思与优化。 比如求解概率问题一 般可归纳为以下步骤: ①确定事件性质,是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 相互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的哪一种. ②判断事件的运算:和事件、积事件.即先判 断是至少有一个发生,还是同时发生.

③运用对应公式求解. 简称为:设、写、判、求四个过程。 ( 2 )加强模型意识,进行模式识别 一 般概率的运算问题,其运算类型可分为 “+ 、 一、 × 、 ÷” 四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举例 如下: ①主 “+” 型 : 如事件可分解为有限个互斥事件 A 1 , A 2 , A 3 , … ,则所求概率 P(A)=P(A 1 )+P(A 2 )+P(A 3 )+… 。此 类题特点:分类型 ( 如恰好、至多、至少问题等 ) .

②主 “ 一 ” 型 对于正面事件 C 较难或较繁解决时,可利用 其对立事件 D ,运用 “ 一 ” 加以解决,即 P(C)=1 一 P(D) . ③主 “×” 型 对于相互独立事件的积问题,以 “×” 运算来 解决. ④主 “÷” 型 对于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通常是利用 “÷” 运算解决. 了解典型分布列:两点分布、二项分布、几何 分布,并密切关注有限不放回抽样的概率模型.

(3) 加强渗透数学思想 (4) 重视新增知识,增强应试能力 在宁夏新课标的四年高考中, 2007 年考察了 线性规划, 2008 年理科考查了抽样、分布列、期 望,文科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抽样、概率.在 课标新增的内容中,茎叶图、几何概型、正态分布 均未出现,而这些内容在课改地区均有出现,其中, 几何概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期望、方差、 正态分布、线性相关、独立性检验等是学生容易忽 视的内容,应给予适当重视,加强题型研究。

4 .四个克服 (1) 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题不在多,能典型 就好;题不在难,有思想则灵.我们不搞题海战术、 让学生机械记忆,而是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自我 感觉知识薄弱处,及时有针对性地 自我训练,逐 步达到良好思维形式的形成. (2) 克服只练不讲,或评讲没有针对性.讲评试卷 要做到六个到位:批改统计到位;归类分析到位; 暴露思维到位;小结反思到位;变化拓展到位;矫 正练习到位.

(3) 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试题,不加选择,整套 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效率低下. (4) 克服高原现象.高三复习中 “ 大考 ”“ 小考 ” 不断, 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 碍;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 滞. 总之,在高三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 “ 钻研教材 课标,分析高考试题 ” ,做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 率教学,以使学生更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让学生更从容地应对高考、应对人生长河中的一切 “ 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