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高中數學科課程簡介 New Senior Secondary Mathematics Curriculum 數學科老師 長洲官立中學 2012 年 5 月
2 高中數學課程宗旨 (Aims) 1. 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尤其是運用數學解決問題、推理 及傳意的能力 2. 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對數學學習持正面態度的需求 3. 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學的能力和信心 4. 為日後進修數學或其他學科奠定良好基礎 5. 協助學生培養及發揮數學才華
3 課程設計原則 (Principles of Design) 為所有學生提供學習基礎 課程具靈活性及多樣性 強調與生活的相關性 面對現代科技的衝擊 培養共通能力 態度及價值觀
4 課程架構 ( Curriculum Framework) 必修部分 ( Compulsory Part) 基礎課題 + 非基礎課題 (Foundation Topics + Non-foundation Topics)
5 課程架構 ( Curriculum Framework) 選修部分 ( Elective Part) 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 Module 1 (Calculus and Statistics) 單元二(代數與微積分) Module 2 (Algebra and Calculus)
6 單元一 Module 1 單元二 Module 2 非基礎課題 Non-foundation 基礎課題 Foundation 新高中數學科課程 NSS Mathematics Curriculum 必修部分 Compulsory Part 選修部分 Elective Part 備註:學生可只修讀必修部分、 修讀必修部分和單元一或 修讀必修部分和單元二。 單元一 Module 1 單元二 Module 2 非基礎課題 Non-foundation 基礎課題 Foundation
課程設計原則 為所有學生提供學習基礎 課程須具靈活性及多樣性 強調與生活的相關性 面對現代科技的衝擊 培養共通能力 態度及價值觀 7 必修部分
組織 必修部分的內容分為三個學習範疇: 數與代數 度量、圖形與空間 數據處理 一元二次方程 函數及其圖像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續多項式 續方程 變分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及其求和法 不等式與線性規畫 續函數圖像 圓的基本性質 軌跡 直線與圓的方程 續三角 排列與組合 續概率 離差的度量 統計的應用及誤 用 每一範疇下的教學內容再細分為學習單位 8 必修部分
數與代數 一元二次方程 函數及其圖像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續多項式 續方程 變分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及 其求和法 不等式與線性規畫 續函數圖像 9 必修部分
度量、圖形與空間 圓的基本性質 軌跡 直線與圓的方程 續三角 10 必修部分
數據處理 排列與組合 續概率 離差的度量 統計的應用及誤用 11 必修部分
必修部分亦包含「進階學習單位」, 這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單位,不屬於三 個學習範疇 : 數學的進一步應用 探索與研究 12 必修部分
基礎課題與非基礎課題 基礎課題是指所有學生均須致力學習的課 題。 基礎課題是按以下原則畫分: – 它們是必要的課題,強調數學的基本概 念、知識、性質及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 簡單應用; – 由不同部分所組成及保持基礎課題的連 貫性。 13 必修部分
14 單元一 (微積分與統計) 是為以下的同學而設 日後在學科和職業上較少涉及深入數學知識, 但亦須於多方面應用數學知識 課程設計原則(選修單元一) Extended Module 1
釐訂學習重點的原則 為學生提供必修部分以外的技能與概念; 強調數學的 應用性 多於其嚴謹性, 從而 擴闊學生的數學視野; 為學生日後進修和就業, 奠定良好的微 積分與統計的基礎; 及 協助學生掌握有助他們將來應用的直觀概 念、基本技能及有用工具。 單元一 (M1)
組織 本單元畫分為 7 個課題,分別是 「基礎知識」 「求導法及其應用簡介」 「積分法及其應用簡介」 「進階概率」 「二項、幾何及泊松分佈」 「正態分佈」 「點及區間估計」 每個課題的內容又再細分為多個學習單位 單元一 (M1)
單元一的內容 課題 1 基礎知識 1.1 二項展式 1.2 指數函數及對數函數 單元一 (M1)
課題 2 求導法及其應用簡介 2.1 函數的導數 2.2 多項式函數、指數函數 及對數函數的求導法 2.3 二階導數 單元一 (M1)
課題 3 積分法及其應用簡介 3.1 不定積分法 3.2 一些不定積分法的公式 3.3 定積分及其應用 3.4 使用梯形法則計算定積分的近似值 單元一 (M1)
課題 4 進階概率 4.1 條件概率及獨立性 4.2 貝葉斯定理 單元一 (M1)
課題 5 二項、幾何 及泊松分佈 5.1 離散隨機變量 5.2 概率分佈,期望值及方差 5.3 二項分佈 5.4 幾何分佈 5.5 泊松分佈 5.6 二項、幾何及泊松分佈的應用 單元一 (M1)
課題 6 點及區間估計 6.1 基本定義及其性質 6.2 正態變量的標準化 及正態分佈表的應用 6.3 正態分佈的應用 單元一 (M1)
課題 7 點及區間估計 7.1 樣本平均數的分佈 7.2 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 7.3 總體比例的置信區間 單元一 (M1)
24 單元二 (代數與微積分) 是為以下的同學而設 為了那些日後選修或從事與數學有關的領域, 並希望在高中階段修習更多數學的學生而設。 課程設計原則(選修單元二) Extended Module 2
學習重點 是根據以下原則來釐訂: 為學生提供必修部分以外的技能與概念; 強調對數學的理解,以便學生日後修習涉及對數 學知識要求較深入的學科; 為學生日後進修和就業,建立穩固的數學基礎; 及 協助學生掌握有助他們將來更深入地研習數學的 數學概念。 單元二 (M2)
組織 畫分為 4 個課題 : - 基礎知識; - 極限和求導法; - 積分法;及 - 矩陣及線性方程組 。 每個課題的內容又再細分為多個學習單位。 單元二 (M2)
單元二的內容 課題 1 基礎知識 1.1 根式 1.2 數學歸納法 1.3 二項式定理 1.4 續三角函數 1.5 e 的簡介 單元二 (M2)
課題 2 極限和求導法 2.1 極限 2.2 求導法 2.3 求導法的應用 單元二 (M2)
課題 3 積分法 3.1 不定積分法 3.2 定積分法 3.3 定積分法的應用 單元二 (M2)
課題 4 矩陣及線性方程組 4.1 行列式 4.2 矩陣 4.3 線性方程組 單元二 (M2)
單元一與單元二 在微積分上不同的處理 單元二的內容較豐富,學生須了解 - 三角函數的導數 - 部分積分法求不定積分等 單元二較單元一著重証明
32 公開評核架構 Framework of Public Assessment 筆試部分 (Written Examination) 校本評核計劃 (School-based Assessment )
33 Written Examination 筆試部分 Component (試題型式) Duration Elective Part (選修部份) Conventional question (問答題) 2hr30min Component (試題型式) Duration Compulsory Part (必修部份) Conventional questions (問答題)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選擇題) 2hr15min 1hr15min Note: The Compulsory Part will consists of questions set on the Foundation Topics only. 註:必修部份將包括一個只考基礎課程的部份。
34 準備 Prepar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校本課程 -Selection of new textbook 挑選新課本 -Peer lesson observation 同儕觀課 -Collaborative lesson preparation 共同備課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專業培訓
35 Useful Website 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 -「 334 」網上簡報 "334" Web Bulletin New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s PowerPoints of NSS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Frameworks for 24 subjects Unified Announcement of University Entrance Requirements under the “334” eng_ pdf Other Information for Parents
36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