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 中正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 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王順正教授. 熱壓力 (Heat Stress) 人體能量產生的使用 效率 人體的正常核心溫度 是 37 ℃ 在熱環境下激烈運動 的核心溫度可達 41 ℃ 熱環境的適應對運動 表現有顯著幫助 體溫調節 下視丘:自動恆溫裝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運動指導員講座 陽安格 Angus. 體重控制 運動處方 體適能檢測 運動迷失 實例分享 講座內容.
13 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 的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 診斷代謝症候群的臨床標準,五項當中,高血糖 和高血壓就是其中兩項。  現代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率越來越多,這與高 血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皆有密 切關係。  運動是良藥,是改善及預防糖尿病、高血糖與高 血壓的一種重要方式。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運動生理學 中正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 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王順正教授. 中正大學 2012 年台灣最美大學票選第一名.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青春動起來 ~ 談健康體適能 蘆洲國中: 胡志鋒、 顏義松. 一、前言  原始人類 生存需要 漁獵為生 生活電器化 工業革命 畜牧階段 科技時代 健康與體適能的重要問題。
INDEX 第Ⅰ篇運動生理學的基礎 1 第 1 章 研究在健身與競技運動上的應用 3 (1 月 9 日 ) 1 月 16 日期末測驗 第 2 章 生物能量學與能量代謝需求 27 (10 月 3 日、 17 日 ) 第Ⅱ篇運動生理學與身體系統 67 第 3 章 骨骼肌肉系統 69 (10 月 24 日、
自由落體運動:主題 一、自由落體( Freely Falling Body ) 二、一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性 範例 1 自由落體( v 0 =0 ) 範例 2 自由落體的函數圖 範例 3 鉛直上拋 範例 4 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溫度引發的疾病與傷害 進修部運休系二乙 授課老師:崔治安. 課程目標  了解溫度對人體的影響  了解中暑的原因及嚴重性  分辨中暑與熱衰竭的徵兆與急救  能夠處理熱痙攣  能分辨體溫過低的徵兆,並施與 急救處理.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4.基礎健身體適能運動.
驚喜合唱團.
全波長多功能微量盤式分析儀暨 冷螢光數位影像分析系統教育訓練 (需完成儀器說明與實機操作兩項訓練方可使用) 報名網址:
體能訓練 有氧耐力訓練 Aerobic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講授:蔡豐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博士 國立聯合大學副教授兼體育室主任
健康體能運動處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卓俊辰.
第十八章物理性危害預防.
懷孕期間的生理變化 剖腹產麻醉的選擇 妊娠高壓綜合症 呼吸系統 心血管系統 其他系統
健體領域分享 體重管理.
心肺耐力訓練 (II).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蔡維謀 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 急診醫學科 主任
運動傷害 之 預防與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 社區醫療部 運動傷害科 吳重達.
發燒了 台中市雙十國中 王淑卿 楊屘妹 曾惠姿 黃平屯.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教育學院104年度跨領域整合計畫: 科技部先期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肌力訓練(I).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國立中正大學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簡介 & 運動訓練專題研究 課程介紹.
第三章 肌力與肌耐力.
國立中正大學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簡介 體育統計學課程大綱 王順正 教授.
體適能介紹 健體領域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郭宗坤.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100學年度第2學期 邏輯設計實習TA訓練 機 台 介 紹.
流行mv舞蹈.
第四章 火災理論.
訓練方法 1st page.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物理實驗水火箭活動 水火箭製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運動傷害與防護 老師:莊惠雯.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Working Model 2D 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邱相文.
運動科學概論 義守大學 周資眾.
物理性危害預防.
拒做大腹翁.小腹婆 中華科技大學.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推進系統.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波與粒子 波的類型 機械波 電磁波 物質波:matter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呼吸道解剖構造 氣道(airway passages):鼻咽、氣管、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
運動訓練法 運動訓練法.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第1章 認識圍繞著我們的鄰居 :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運動與科學」教學分享 管理學院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邱宏達.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新事業發展專題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2-1波的傳播 安南國中 李蕙珍 製作.
一 可靠度問題.
聲音的產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運動生理學 中正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 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王順正教授

熱壓力 (Heat Stress) 人體能量產生的使用 效率 人體的正常核心溫度 是 37 ℃ 在熱環境下激烈運動 的核心溫度可達 41 ℃ 熱環境的適應對運動 表現有顯著幫助 體溫調節 下視丘:自動恆溫裝置

熱壓力指數 學校體育館夏天 應該開冷氣的時 機? sport/week/show.asp?repno =167

熱壓力 (Heat Stress) 量散熱的機轉 對流:空氣吹過皮膚表面時會 帶走身體產生的熱 傳導:兩個物體的表面互相接 觸,由熱至冷直接地進行熱傳 導 輻射:以電磁波的型態穩定地 移動和釋放熱能 蒸發:當水分聚集於人體皮膚 表層和呼吸道,藉由水分吸收 熱能、產生氣體蒸發的現象。 呼吸道的無意識蒸發。 循環與代謝反應的影響 身體組成、體適能水準

熱 壓 力 (Heat Stress) 熱痙攣 (heat cramps) : 處於脫水 、鈉離子不足與神經肌疲勞的狀態 熱昏厥 (syncope) : 熱暈眩。熱環 境下引起頭昏眼花或頭暈的現象,是 血管末稍擴張、血液聚集腿部而減少 靜脈血液回流、脫水、心輸出量下降 或可能腦部缺血所致 熱衰竭 (heat exhaustion) : 大量出 汗、脫水、鈉離子不足和能量缺乏有 關。臉色蒼白、持續性肌肉痙攣、虛 弱、暈厥、頭暈眼花、頭痛、過度換 氣、嘔吐、腹瀉、進食後吐出、尿量 減少、核心溫度 36 ℃至 40 ℃之間 運動型熱中暑: 治療不夠快速時可 能造成死亡。核心溫度高 ( 超過 40 ℃ ) ,心跳加快、高血壓、冒汗、過度換 氣、心智狀態受影響、腹瀉、昏迷、 …

熱壓力 (Heat Stress) 運動型熱中暑 最常現在練習的前三天

熱壓力 (Heat Stress) 熱適應 在較低核心溫度就開始流汗 透過輻射與對流 ( 皮膚血流增加 ) 增加散熱 增加血漿量 降低特定工作負荷的心跳率 降低身體的核心溫度 減少皮膚溫度 降低某一工作負荷下的耗氧量 改善運動經濟性

運動生理週訊 ( 第六期 ) 運動流汗與水分補充 (May ) 運動流汗的生理意義 80% 的能量產生熱能 傳導、對流、輻射、蒸發 流汗是運動時排除多餘體熱的主要生理反應 影響流汗量多寡的因素 環境的溫度與濕度、空氣流通狀況、運動強度、服裝、運動 者的個別差異、以及有否擦拭汗水等 運動時補充水分的時機 運動前 30 分鐘,就應該先補充水分 300 至 500 毫升 運動時,每經過 20 分鐘,應該再補充水分 150 至 300 毫升 運動後,再充分的補充水分或飲料 補充冰涼飲料好不好? (15-22 ℃最好、碳水化 合物的濃度 ?) 避免過度補充水分 ( 運動性低血鈉症 )

排汗 : 穿 T 恤和打赤膊 脫掉 T 恤好嗎 ? 排汗的價值在於藉由蒸發幫助身 體達到冷卻的效果 穿著 T 恤能保留適量汗水在皮膚上 ,增加蒸發冷卻的效果 打赤膊讓皮膚直接暴露在陽光下 ,沒有抗紫外線布料的遮蔽,也 有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冷壓力 (Cold Stress) 冷環境與熱環境不同在 於冷環境不利於運動員 表現 – 爆發力與全力衝 刺的項目 人體的冷接受器少於熱 接受器、多數在於皮膚、 腹部內臟、脊椎神經 體溫過低的三階段 – 低於正常體溫 1-2 ℃ – 低於正常體溫 2-4 ℃ – 體溫低於 32 ℃ 預先冷卻 (precooling) – 先跑 10 公里熱身後以預先冷卻 的方式讓身體降溫

冷環境下運動的生理反應 肌肉功能 從事相同速度及力量的動作時,必須選擇減緩動作速度的運動 方式 代謝的反應 在冷環境下運動時,游離脂肪酸的代謝及氧化作用會顯著降低, 肌肉使用葡萄糖的比例增加,造成更多的乳酸堆積 心肺循環功能 冷環境確實會顯著提高人體運動時的心肺循環負擔 呼吸道的溫度維持 容易造成口腔、咽喉等呼吸道的不適

高地壓力 (Altitude Stress) 1968 年墨西哥奧運會(海拔 2240 公尺,視窗 10-6 ) 低氧、低氧分壓、嚴寒( -44 ℃ ) 、呼吸的水蒸氣蒸發、紫外線輻射 肺換氣量增加 攝氧量增加 代謝物質、血紅素、血比容增加 視窗 10-7 :比較高地訓練和違規輸 血

高地壓力 (Altitude Stress)

第三屆 (2012) 合歡山越野馬拉松 合歡山 ( 武嶺海拔 3275M) 高山馬拉松為極嚴苛的挑戰,初馬或有心 臟病或心血疾病、高山症患者,報名前請 謹慎考慮 身體不舒服、有頭痛、頭暈、嘔吐現象 ( 此為高山症前兆 ) 建議選手慎重考慮自身安全,建議自行加 保個人人身意外保險

急性高山症 (視窗 10-8 , 317 頁) 頭痛、無力、嘔吐、心律不整、呼吸機能障礙 肺水腫 高地腦水腫 高山症的狀況與徵候 高地壓力 (Altitude Stress)

理論基礎理論驗證 生長與發展 ( 橫向研究 ) 生長與發展 ( 縱向研究 ) 與智力相關 ( 智能表現 ) 體重過輕者 運動績優學生 運動介入

運動訓練科學 有氧訓練 間歇訓練 重量訓練 循環訓練 增強式訓練 等速肌力訓練 振動訓練 核心肌群訓練 柔軟度訓練 馬克操訓練 高地訓練

跑步機、腳踏車、橢圓機、 …… 訓練處方 運動強度 ( 速度、負荷 ) 運動時間 運動頻率 衝刺間歇訓練 高強度間歇訓練 心跳率控制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有氧訓練與間歇訓練

等張、等長、等速 訓練處方 最大反覆 (RM) 、 MVC 反覆次數 組別 部位 循環訓練 綜合重量訓練、間歇訓練、肌耐力訓練的方法 不需器材、槓鈴、環狀訓練器材 重量訓練與循環訓練

增強式訓練 原理 - 增進伸張反射 (stretch reflex) - 神經肌肉協調性 對肌肉的刺激大,訓練效果佳

等速肌力訓練 需利用電子儀器進行 Cybex 、 Biodex 整個運動過程中,速度一定,產生 的肌力皆是該角度的最大肌力 機械產生的阻力,永遠等於肌肉產 生的力量 用在復建上,受傷的肌肉較不會像 其它型訓練般容易受傷

全身振動訓練 Power Plate  原理類似增強式訓練 閉鎖式訓練方式可能 可避免傷害風險 振幅與頻率應在特定 範圍 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成 果驗證

核心肌群訓練 「核心」指的是「從下巴至到大腿間 的肌肉組織」 主要包括腹肌、胸肌、及身體中央內 在深處的肌肉 皮拉提斯( Pilates ) SET 懸吊系統訓練

靜態伸展 動態伸展 本體神經肌肉促進法 (PNF) 等長 向心 等長 - 向心 柔軟度訓練

抬腿走 跳動抬腿走 大跨步走 側向交換腿 抬腿下壓 跳動抬腿下壓 快速抬腿跑 後踢跑 馬克操訓練

運動訓練科學 跑步機、腳踏車、橢圓機 高強度間歇 ( 內容 ) 間歇低氧 人因工程設計 環狀訓練 反覆衝擊 簡化的等速肌力機台 頻率與振幅範圍 臥床式或開放式 PNF( 本體神經肌肉促進 ) 跑步動作協調訓練 健身器材設計方向 有氧訓練 間歇訓練 高地訓練 重量訓練 循環訓練 增強式訓練 等速肌力訓練 振動訓練 核心肌群訓練 柔軟度訓練 馬克操訓練

健身器材 多元設計 有氧訓練 間歇訓練 柔軟度訓練 重量訓練 循環訓練 增強式訓練 振動訓練 核心肌群訓練 等速肌力訓練 多元化訓練

低氧壓形成的身體適應 高地訓練模式 高住高練 高住低練 間歇性低氧艙訓練 阿里山高地訓練中心? 高地訓練 左營國家訓練中心

高地訓練 適當的營養補給 每天多攝取 1 公升的水 適度的休息,睡午覺有需要 運動強度指標 ( 心跳率的強度判斷限制 ) 訓練恢復期可延長至四倍時間 高訓練量 / 高強度訓練不應在高地上實施 第一次與第二次進行高地訓練的適應問題 第一週不妨實施長距離上坡走路 安靜心跳率下降至海平面水準是適應指標

高地訓練中心營運的具體建議 高地訓練中心的重要性 每年舉辦「高地訓練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設置適當的訓練中繼站 進行標準化的運動科學評量介入 選擇優異有氧運動能力選手進行耐力專項訓練計畫 舉辦高地訓練移地教學活動方案 舉辦高地訓練冬令營與夏令營

討論時間 王順正 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 運動與休閒教育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