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 第七、八章内容简介 乐颖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智力的测验 第三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 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 1 、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 桑戴克说智力表现为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又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当反 应的能力。 斯腾说: “ 一般智力就是有机体对于新环境完善适应的能力。 比纳、推孟也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20 世纪 50 年代,韦克斯勒定义智力是 “ 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 地思维和有效地处理的总合的整体能量。 我国的吴天敏在《关于智力的本质》一文中把智力的特性归结为四 个范畴:针对性、广扩性、深入性、灵活性。
二、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 1 、二因素说 2 、多因素说 3 、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
1 、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提出了二因素说。 他认为智力活动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 g 因素), 另一个是特殊因素( s 因素) 各种智力的活动中都有一般因素存在,但含一般分量不完全相 同,两种活动如果都有较大的共同因素,则它们之间的相关较 就大,反之较小。
2 、多因素说 这种理论认为,在智力测验中可以识别出一批中 等广度的群因素,各种测验分属于各群,但各因 素在不同的测验上有不同的比重。 塞斯顿 运用群因素的理论辨认出七群基本要 素,他称之为 “ 基本智能 ” 包括:言语理解、词的流畅、计数、空间关系、 联想记忆、知觉速度、推理。
3 、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 一般因素 言语 - 教育的 言语数 操作 - 机械的 机械信息空间信息心理活动
第二节 智力测验 ※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 1 、比纳 --- 西蒙量表 2 、斯坦福 --- 比纳智力量表 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提出了求智商的公式: 智力商数( IQ) = 智力年龄 (MA) ×100 实足年龄 (CA) 举例: 一个 5 岁的儿童,他的智龄是 6 岁,则智商是 120 ,而一个 10 岁的儿童,他的智龄是 11 岁,则智商是 110 。 3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第三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 一、关于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1 、智力发展的因素离不开年龄维度 考察智力发展,必然要以年龄为标志。在心理学的因素 中,不存在无时间、无空间、无对象的一般结论。 2 、如何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力发展 在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研究中,智力的因素结构在儿童的发展 过程中,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量变可以从因素分数的变化和反应变量间相关及相关模式的变 化中反映出来;对于质变,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些反映指标:因 素数量的变化、因素性质及比重的变化、因素内容的变化、因 素间相关的变化。
二、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 1 、智商的稳定性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 智力成长变化有以下几种模式: ( 1 )聚合式 例:两个同龄女孩早期智力一个高于平均值,一个低于平均值,两者相差 30 个 分点,往后则是高者下降,低者上升,到成熟时,二者会合在一个水平上。 ( 2 )发散式 例:两个同龄男孩在 21 个月时智力起点相近,都略高于平均值, 16 年后却分道 扬镳,一个 IQ 为 138 ,一个为 93 ,两者相差 45 个分点。 ( 3 )交叉式 一个从早期的高于平均值发展到后期低于平均值,另一个却相 反,形成交叉 式的发展。
2 、智商的分布与智力的分类 推孟按智商的高低将智力分成九类 140 以上(天才) 120—140 (极优) 110—120 (优秀) 90—100 (中智) 80—90 (迟钝) 70—80 (近愚) 50—70 (愚鲁) 25—50 (痴愚) 25 以下 (白痴) 智力优异:指 IQ 在 140 以上,即天才的特征 1 、心理与身体特征(记忆力强,身体高而结实等) 2 、在游戏方面(智商在 的儿童,当团体首领多,智 商 160 以上当团体首领反而少) 3 、家庭背景、性别、出生次序(家庭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家 庭儿童智力优异多) 4 、成人对智力优异儿童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获得 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喜、怒、哀、乐 是人们表现情绪的形式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1 、情境 当前的事件、回忆、思考、甚至先前的情绪体验都能引起儿童的情绪。 2 、身体状态 或者说身体活动的变化,表现为躯体的、神经的和生化变化,如心率改变、 出汗、血液里肾上腺水平提高等。 3 、情绪表现 脸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发音(如哭、尖叫)都是看得见的情绪表现的形式。 4 、情绪体验 语言是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 总之,一种情绪实际上是四种成分的结合,不同的成分会互相影响。有 时候情境刺激引起了身体状态的变化,而身体状态的变化又导致表情和 体验;有时候一个人的体验和行动能够影响到身体状态。
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获得 一、学习理论 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获 得。 二、知觉再认理论 知觉再认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并试图用已 形成的结构或工具来影响输入的刺激。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它研究的 重点是儿童对社会世界对自己和别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 解。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会影响儿童的情绪。
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 一、害怕的发展 1 、怯生 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它不是突 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 4 个月大的婴儿对陌生人也笑,只是比对母亲笑得要少,不过并不 害怕陌生人。 出生 9 个月大的婴儿不仅害怕陌生人,还害怕许多东西 2 、影响怯生的因素 父母是否在场、环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点、抚养者的多 少、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接受的刺激。
二、克服害怕的方法 1 、对抗性条件作用 指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 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例: 34 个月男孩彼得、食物与小白兔的故事 2 、系统脱敏法 指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 或逐渐地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 怕对象的敏感性。 3 、模特塑造法 4 、认知疗法
三、害怕的预防 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 的行为,使儿童对原来并不害怕的对象产生莫名的害怕。 儿童害怕考试也与父母期望过高,过分关注儿童的学习成绩,对孩 子压力太大有关。儿童由害怕父母惩罚、失望转移到害怕考试。 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 1 、沮丧 2 、 社会适应 3 、焦虑反应 4 、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 这种抑郁形式并不持久,容易解决。第二种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 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代 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情绪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 2 、情绪体验丰富多样 3 、情绪稳定 4 、能控制情绪冲动 5 、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 6 、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