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孩儿们, 下午好!. 第一章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 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情。法,就是 依据辩证所得的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 治疗方法。方,就是依据治法进行合理恰当的组成或选方。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十六单元 补阳药. 功效 本类药物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 本类药物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 咸以补肾,辛甘化阳,能补助一身之元阳,肾阳之虚 得补,其他脏腑得以温煦,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阳虚 诸证。 咸以补肾,辛甘化阳,能补助一身之元阳,肾阳之虚 得补,其他脏腑得以温煦,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阳虚.
中医儿科学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概述] ⒈定义: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 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特征。 ⒉发病: 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 2 ~ 8 岁小 儿,其中以 2 ~ 5 岁为发病高峰,男多于女,部分患儿.
食疗误区与合理进补 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吴嘉瑞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3 丰台区 —— 幸福生活讲师团讲座课件.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治燥剂 学习目标: ( 1 )掌握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 2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 ( 3 )熟悉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 4 )了解益胃汤、玉液汤。
第十四章 治燥剂 概 述 以轻宣辛燥或甘凉滋润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 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称之。 一、定义.
2008 年世界肾脏日主题 : 神奇的肾脏 !. 浅谈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佛山市中医院肾内科 郑宝林.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痰证 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止咳平喘药。 一. 含义:
第三节 补阴药及方剂. 阴虚证 表现为两类见症: 表现为两类见症: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二是阴虚生内热,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 颧发红;或阴虚阳亢,出现头晕目眩。
常用中药养生保健 搭配技巧 佛山市中医院杨波. 一、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于,在人体未发病 之前,就预先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以 避免疾病的发生 —— 未病先防;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疾病的发展, 防止疾病的复发 —— 既病防变。 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于,在人体未发病.
香港金日集团健康研究机构 香港金日集团健康研究机构 国内 26 位 著名的健康营养专家 国内 26 位 著名的健康营养专家 历时 3 年 历时 3 年 艾力健(虫草菌丝体天人胶囊) 金日牌艾力健 胶囊.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第二十章 补虚药 【目的要求】 ①掌握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②掌握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鹿茸的主要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第十四节 安神药 定义:凡以宁心安神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适应证:
补益药对.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东平县中医院妇产科—闫密桃.
第十五章 一、安神药 一、定义: 凡以镇静安神为其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之安神药。 精神活动与五脏中的心肝关系最为密切。
第八章 理气药.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第二节 补阳药 1.特点:性味多甘温或咸温或辛热,主入肾经。因肾阳为一身之元阳,乃诸阳之本。此类药能温补助长肾阳,肾阳之虚得补,就能温煦其他脏腑,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的阳虚诸证。 2.应用:主治肾阳虚证。(怯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萎早泄,宫冷不孕,尿频遗尿;呼多吸少,咳嗽喘促;腹中冷痛,黎明泄泻;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筋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囟门不合,齿迟行迟;水泛为肿;以及崩漏不止,带下清稀等证。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平肝息风药 一、含义: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 二、功效:平肝潜阳,息风止痉。 三、主治:
崩 漏.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第十五单元 补血药.
蓼 科Polygonaceae.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九章 清 热 药.
清热药 二、功效:清里热(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 三、适应证:里热证。 四、使用注意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第三节 补血药.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1.特点:多为辛苦寒(辛能发散、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入肝脾肾经。 2.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 3.主治:风湿热痹。
王 付 制 作.
安神药 含义: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心神不安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崩 漏.
第二十一章 安 神 药.
清热药 定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三节 补血药 1.特点: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 或益脾,而以滋生血液为主,部分药兼能滋养
补益药与补益剂.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第四节 祛风湿药 定义:凡是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补阴药 功效: 本类药物的药性大多甘寒(或偏凉)质润,能补阴、滋液、润燥。故历代医家相沿以“甘寒养阴”来概括其性用。 适应范围:
经行感冒.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第十四章 安神药.
清热药.
安神药 一、含义: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 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神药。 二、功效:宁心安神。 三、分类:重镇安神,养心安神。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安 神 剂.
胃阴亏虚.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38例临床观察 李云君 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
利水渗湿药.
冬季养生漫谈 江西中医药大学 蒋力生 2015年12月20日.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活血化瘀药.
补虚药.
易××,女,12周岁,1975年3月2日初诊。 主诉:近三月来月经过频过多,时间延长。2月28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昨天曾服凉血止血中药,药后流血更多(一天用卫生纸一包多,并用很多棉花),不能坐立。经色鲜红夹有血块,腹微痛,汗多,疲乏,腰痠,自觉烦热口干,小便微黄。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淡红略胖,苔薄白润,脉细滑略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2 北沙参 甘微苦微寒 肺胃 根

3 南沙参 甘微寒 肺胃 根

4 北沙参 甘寒 肺胃 南沙参 一、养阴清肺 —— 肺阴虚证。 二、养胃生津 —— 胃阴虚证。 养阴力量强 兼益气化痰 反藜芦

5 百合 甘微寒 肺心胃 肉质鳞叶

6 百合 甘微寒 肺心胃 一、养阴润肺,止咳祛痰 —— 肺虚燥咳,劳嗽痰血。 养肺阴作用不如其它养肺阴药,能祛痰止咳之功,治肺阴虚的燥热 咳嗽及劳嗽久咳,痰中带血,如百合固金汤。 二、清心安神 —— 心阴虚,虚烦惊悸,失眠多梦。 如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

7 百合 养肺阴,清肺热,祛痰,清心安神 润肺止咳 百部 外用灭虱杀虫

8 麦冬 甘微苦微寒 块根

9 麦冬 甘微苦 微寒 一、益胃生津 —— 胃阴虚证。 善于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为养胃阴要药,如麦门冬汤。 能润肠通便,如增液承气汤。 二、养阴润肺 —— 肺阴虚证。 能养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如清燥救肺汤。且长于利咽喉,如玄麦甘桔汤。 三、清心除烦 —— 心阴虚证及温病热邪扰心心烦。 养心阴强于玉竹,治阴虚内热的心烦不眠,如天王补心丹。

10 天冬 甘苦寒 肺肾胃 块根

11 天冬 甘苦 寒 肺肾胃 一、养阴润肺 —— 肺阴虚证。 养肺阴,清肺热,清润之力强于麦冬,广泛用于肺阴虚证,如天冬膏。 二、益胃生津 —— 胃阴虚证。 三、滋肾降火 —— 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证。

12 麦冬 清心除烦。 益胃生津强于天冬,主治上中二焦病变。 养阴润肺 益胃生津 天冬 滋肾降火。 养阴润肺强于麦冬,主治上下二焦病变。

13 石斛 甘微寒 胃肾 茎

14 石斛 甘 微寒 胃肾 一、益胃生津 —— 胃阴不足证。 长于养胃阴、生津止渴,养胃阴强度中等,不及麦冬、天冬,较南北沙参强。 二、滋阴降火 —— 肾阴虚火旺证。 似天冬,力量不及天冬。治肾虚目暗,视力减退,内障失明等,配菊花、 枸杞子、熟地等,如石斛夜光丸。

15 黄精 甘 平 脾肺肾

16 黄精 甘 平 脾肺肾 一、滋肾润肺 —— 肾精亏虚证,肺阴虚证,肺肾虚证。 二、补脾气养脾阴 —— 脾胃气阴两虚证。 山药 长于健脾益气,兼能收涩。平补三焦气阴。 补气养阴 黄精 长于补益肾精。 既补气又养阴药:西洋参、太子参、山药、南沙参、黄精。

17 玉竹 甘微寒 肺胃 根茎

18 玉竹 甘 微寒 肺胃 一、养阴润燥 —— 肺阴虚证。 养阴润肺燥,如沙参麦冬汤。 二、生津止渴 —— 胃阴虚证。 体润多汁,益胃生津止渴,如玉竹麦冬汤、益胃汤。 三养心阴、清心热 —— 心阴虚之失眠、癫狂、狂乱。 本品用于阴虚外感,有养阴不敛邪之优点,如治阴虚外感风热之加减葳 蕤(即玉竹)汤。

19 枸杞子 甘平 肝肾 果实

20

21 枸杞子 甘 平 肝肾 补肝肾,益精血,明目 —— 肝肾精血亏虚证,眼目昏花。 为治肾精不足或精血亏虚之良药,为明目要药,如杞菊地黄丸。 煎服, 6~12g 。多泡酒用(可制约他药的苦味或毒性)。

22 墨旱莲 甘酸 寒 肝肾

23 墨旱莲 甘酸 寒 肝肾 一、滋补肝肾 —— 肝肾阴虚证。 药性寒凉,为清补之品,既滋肾阴,有退虚热,如二至丸。 二、凉血止血 —— 血热出血证。 既滋阴,又凉血止血,宜用于阴虚血热出血证。

24 女贞子 甘苦 凉 肝肾

25 女贞子 甘苦 凉 肝肾 滋补肝肾,明目 —— 肝肾亏虚证。 善补肝肾之阴,为清补之品,药力平和,如二至丸。 主要成分齐墩果酸不溶于水,故入丸散剂为佳。

26 龟甲 甘寒 肾肝心 腹甲背甲

27 龟甲 甘 寒 肾肝心 一、滋阴潜阳 —— 阴虚阳亢证,阴虚内热证,阴虚风动证。 滋补肝肾之阴而退内热,潜降肝阳,息内风,如大补阴丸、镇肝息风汤、三 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二、益肾健骨 —— 肾虚骨弱。 三、固经止血 —— 崩漏,月经过多。 四、养血补心 —— 心神不宁证。 配石菖蒲、远志、龙骨等,如孔圣枕中丹。 先煎

28 鳖甲 甘咸寒 肝肾 背甲

29 鳖甲 甘咸寒 肝肾 一、滋阴潜阳,退热除蒸 —— 阴虚内热证、阴虚 阳亢证、阴虚动风证。 滋阴不及龟甲,退热除蒸较龟甲强,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如清骨散、青 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 二、软坚散结 —— 癥瘕积聚。 味咸长于软坚散结,治癥瘕积聚(肝脾肿大、乳腺胞块、子宫肌瘤等), 常配土鳖虫、大黄、桃仁、赤芍、穿山甲、三棱、莪术、香附等同用。 先煎

30 龟甲 鳖甲 收敛固涩,重镇安神,制酸止痛。 滋阴,退热除蒸。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鳖甲牡蛎 软坚散结。长于退虚热 益肾健骨,补心血,固经止血 。 长于滋阴 滋阴潜阳

31 补虚药学习要点 1 .掌握补虚药的含义,功效,分类和主治。 2 .掌握每一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3 .功效比较: 人参西洋参;人参党参;人参黄芪;黄芪白术;白术苍术; 当归熟地;当归川芎;当归鸡血藤;生地熟地;白芍赤芍; 鹿茸紫河车;杜仲续断;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益智仁; 菟丝子沙苑子;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黄精; 龟甲鳖甲;鳖甲牡蛎。

32 4 .常规配伍: 补气药配行气药;补血药配补气药、活血药;补阳药配补阴药。 5 .处方用名或别名: 人参(红参、生晒参);黄芪(黄耆);山药(薯蓣); 甘草(国老草);淫羊藿(仙灵脾);肉苁蓉(淡大芸); 补骨脂(破故纸);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 墨旱莲(旱莲草);女贞子(冬青子)。

33 6 .特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 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人参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甘草的用 法用量和使用注意;阿胶的用法;熟地黄的使用注意;黄芪 的用法;何首乌的生用与制用;龟甲鳖甲的用法。 7 .通过炮制改变了性能和功效: 荆芥 —— 荆芥炭;生石膏 —— 煅石膏;半夏 —— 竹沥半夏; 天南星 —— 胆南星;生地 —— 熟地;生首乌 —— 制首乌。 8 .补阳药 补阳(扶正),用于阳虚证。 助阳 温里药 祛寒(祛邪),用于里寒证。

34 9 .综合比较: 治虚喘:沉香(温肾阳),磁石(滋肾阴) —— 纳气平喘 平 蛤蚧、虫草、紫河车(补肺肾),补骨脂(补肾阳) —— 纳气平喘 喘 治实喘:麻黄、厚朴、桑白皮、地龙、白果、苦杏仁、黄芩等 通便: 泻下通便:大黄、芒硝、泻叶、虎杖 补虚通便 润肠通便: 决明子、牛蒡子、柏子仁、紫苏子、苦杏仁、生首乌等 补血通便:当归 补阳通便:肉苁蓉 养阴通便:麦冬 安胎:紫苏、砂仁、黄芩、桑寄生、艾叶、白术、杜仲、续断、菟丝子。 利水消肿:麻黄、桂枝、五加皮、茯苓、牵牛子、附子、葶苈子、黄芪、 白术、益母草、防己、车前子。

35 10 .掌握补益药的分类及特点: 补气药: 补脾气:补气药都能补脾气。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白术) 补脾肺气: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平补三焦气阴) 补心气:人参、西洋参、甘草(补心脾气) 补肾气:人参、西洋参、山药 补元气:人参(大补元气)、西洋参

36 补阳药: 补肾阳益精血:鹿茸、紫河车、肉苁蓉、蛤蚧、虫草 补肾阳祛风湿:淫羊藿、巴戟天、仙茅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杜仲、续断 补涩之品:补骨脂、益智仁(脾肾);菟丝子(肝脾肾); 沙苑子(肝肾) 补肺肾定喘:蛤蚧、虫草、紫河车

37 补血药: 均补心肝血液。记住每一味药除补血之外,还有哪些功效。 补阴药: 养肺胃之阴: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黄精 滋肝肾之阴:龟甲、鳖甲、旱莲草、女贞子 益肾精:枸杞子、黄精、熟地、制首乌、山茱萸 补脾肺肾三脏之阴:黄精

38 补气补阴: 西洋参、太子参、山药、黄精、南沙参、紫河车、五味子 补气补血: 党参、大枣、紫河车、龙眼肉 补血补阴: 熟地黄、阿胶、龟甲、紫河车 平补肝肾阴阳: 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枸杞子 补阴止血: 阿胶、龟甲、生地、旱莲草 补血止血补阴: 阿胶、龟甲 平补三焦:山药、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