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一、教学要求  1. 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 3. 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 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敬畏生命 史怀泽. 一、教学要求 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 “ 敬畏生命 ” 这 一概念。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的思路和思想上 的穿透力。  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
Advertisements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论语》十二章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 东南)人。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孔子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他的主要思想 是 “ 仁 ” ,他被誉为 “ 万世师 表 ” 、 “ 至圣 ” 、 “ 圣人 ” 。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3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孔子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 万 世师表 ” 、 “ 千古圣人 ” ,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十则》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 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 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 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人们的人生抉择和 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文中所选的 《〈论语〉十则》 ,着重叙述了学习态度、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2014 年 9 月 28 日. 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价值?
你知道下列成语吗 ? 不亦 ( ) 乎 温 ( ) 知新 ( ) 而好学 不耻 ( ) 问 学而不 ( ) ( ) 人不倦 举一 ( ) 三 择 ( ) 而从 乐故 敏下 厌诲 反 善.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论语》是 “ 语言的论纂( zuăn )” ,是 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共 20 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论语》六则 寻梦课件 21 《论语》六则(前三则) 请同学们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 学习的方法、态度、名言、格言、谚 语,每说出一个加一分,看哪一小组 说得又多又好。 第一组:得分 第二组:得分 下一页.
《论语》十二章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 (前 551 -前 479 ),名丘, 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东南)人。
华丰中学 李培珍老师 2 关于《论语》 2 1 关于孔子 3 字词解释, 内容理解 《论语》十则 (1,2,3,4,4, 5,6,7,8,9,10) 4 练习 返回 6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5 讨论.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 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 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 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 现只有半部《论语》,所 以世有 “ 半部《论语》治天 下 ” 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 “ 四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 孔子思想核心是: “ 礼 ” 、 “ 仁 ” 。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2 关于《论语》 2 1 关于孔子 3 字词解释, 内容理解 《论语》十则 (1,2,3,4,4, 5,6,7,8,9,10) 4 练习 返回 6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5 讨论.
学习目标: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3 、掌握 “ 而 ” 字的用法。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论语》十则.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总结与反思 by 张 Andy. 观念转变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期末考试 名言警句 教学总结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To learn without thinking, one will be lost in his learning. To think.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孔庙俯瞰. 孔庙俯瞰 相传孔子出生地—尼山全貌 孔府历史面貌 山东曲阜——孔府鸟瞰图 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林—孔子墓地.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荀 子 《劝学篇》.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Lún 《论语》十则.
复习课.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论语》十二章.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论语》十二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知识结构 三角函数.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个问题才让路。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和学生 敏而好学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一、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孔子和学生.
Welcome to my ppt 申鹏昌 07化二.
五年级上册 孔子 1 2.
公司企业介绍模板.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孔子拜师.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论语》十二章

一、教学要求  1. 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 3. 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 想。

二、学习要点  1. 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 2. 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 如 “ 而 ” 、 “ 之 ” 等;句式如宾语前置句等。  3.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 会孔子所倡导的 “ 为学之道 ” 。

三、作者生平 孔子(前 55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 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 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四、作品概述 《论语》是孔子 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关于孔子言行的记 录,是研究孔子思 想的主要依据 。

五、创作背景 《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 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 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 《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 凡、伟大的人格形象。

六、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 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 停顿等。  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 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 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 .课文分析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温故而知新 ” 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 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 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罔 ” 诬罔,受欺。 “ 殆 ” ,危险。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

 子贡问曰: “ 孔文子何以谓之 ‘ 文 ’ 也? ” 子曰: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 文 ’ 也。 ” “ 孔文子 ” ,卫国大夫。 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 “ 不耻下问 ” 的问题。 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 子曰: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 畔矣夫! ” “ 畔 ” 同 “ 叛 ” ,指离经叛道。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认为应 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 “ 礼 ” 来约束自 己。

 子曰: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 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 学生。这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其实就是 “ 学而不厌 ” 一句最好的注脚。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绝 ” ,一点也不,绝对没有。 “ 意 ” ,臆测, “ 必 ” 武断, “ 固 ” ,固执拘泥, “ 我 ” ,唯我独是。 “ 绝四 ” 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 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 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 子曰: “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 空空如也 ” ,我本来什么都不知道。 此章道出了孔子修学的方法。

 子曰: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孔子认为学习是增加自身学问,完善自身道德 修养的途径,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尺度,更 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

 子曰: “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与? ” 对曰: “ 然,非与? ” 曰: “ 非也,予一以贯之。 ” “ 多学而识之 ” 即博闻强志。这里,孔子讲到 “ 一 以贯之 ” ,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

 子曰: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 益,不如学也。 ”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 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 “ 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 ” 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 和深入阐述。

 陈亢问于伯鱼曰: “ 自亦有异文乎? ” 对曰: “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 学《诗》 乎? ’ 对曰 ‘ 未也。 ’‘ 不学《诗》无以言。 ’ 鲤退 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 学《礼》乎? ’ 对曰: ‘ 未也。 ’‘ 不学《礼》, 无以立。 ’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  陈亢退而喜曰: “ 问一得三,闻《诗》,闻 《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

“ 陈亢 ” 字字禽,一说孔子的学生。 “ 伯鱼 ” 孔子 的儿子孔鲤,字伯鱼。 “ 闻 ” ,教诲。 “ 趋 ” ,小 步快走。 此章为对话体,是孔子弟子陈亢和孔子之子孔 鲤的一段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对诗、礼等古典文化的倡导和推崇,也 从侧面反映出孔子无论是对待弟子还是自己 的儿子,都是一视同仁, “ 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 ” ,表现出孔子深厚的道德境界和修养。

 子曰: “ 小人何莫学夫《诗》?《诗》,可以 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 兴 ” ,启发。 “ 观 ” 观察。 “ 群 ” ,合群。 “ 怨 ” ,讽 怨。 “ 迩 ” ,近。 此章孔子指出了学诗的重要性,认为《诗》的 作用很大,可以 “ 兴 ” 、 “ 观 ” 、 “ 群 ” 、 “ 怨 ” 等等, 指出《诗》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对君子成 长的重要作用。

3 .相关评论  钱穆《论语新解(选)》  李泽厚《论语今读(前言)》  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七、研习与思考 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 学者为人 ” 的理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 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 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 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 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 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 非也;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 《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 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 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 南宋马远的孔子像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 孔子故居

 海外孔子学院

九、延伸阅读 于于丹《〈论语〉心得》 “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 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 ‘ 君子 ’ ,其实这是 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 人非常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