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DC-CIK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北京五康新兴科技有限公司. 以肿瘤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已经成为手术、放疗 和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 DC-CIK 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 治疗的首选方案。 DC-CIK 细胞治疗,是在体外培养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诱导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 DC.
Advertisement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 19 )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 allergy , anaphylaxis ) 某些物质某些个体致敏 allergy * 病理性免疫应答 该物质.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是免疫系统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免疫细胞 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所出现的临床上以反复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 一、固有免疫系统及组成 ( 重点介绍固有免疫细胞 ) 二、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罗凤玲 克隆排除学说 ( clonal deletion ) – 胚胎期的免疫细胞存在着无数具有 不同反应特异性的细胞克隆 – 某一克隆在胚胎期与相应抗原接触 后,即被破坏清除或被抑制成为克 隆禁忌 – 该个体出生后再接触同一抗原产生, 即表现为对此抗原的无反应性.
细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 正常菌群 ( normal flora ) 1 概念: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 体无害的细菌 2 分布:皮肤、外耳道、眼结膜、鼻咽 腔、口腔、肠道、尿道、阴道 等.
目的要求 1 、掌握: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2 、熟悉: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机; 制、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和肿瘤的免 疫学检验; 3 、了解: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固有免疫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受体及功能 NK 细胞分布、表面分子和受体、杀伤机制 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γδT 细胞、 NK T 细胞、 B1 细胞分布与 功能 本章主要内容.
固有免疫 本科免疫学 powerpoint 讲稿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本 章 小 结本 章 小 结.
反复性流产诊疗进展 张建平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兽医应用免疫学 ——兽医专业重要基础课 黄青云 唐满华 谢安新 编制
细胞因子、黏附分子、CD抗原.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自身免疫性肝炎实验模型中的T细胞、NKT细胞、NK细胞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
第二十一章 口腔癌与免疫 陈万涛 教授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第二十八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第十四章病毒学总论.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细胞和效应分子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免疫功能检测的指标解读.
II-1 Chap12 免疫系统之免疫分子.
Chap13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教学要求: 1. 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 掌握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第十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医学免疫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Back.
T 细胞之路 作者:谢志宙 王晓飞 焦丁兴 刘盼 蔡束垚 世上本没有路,过的细胞多了也就成了路。 ——团队语录.
课题:认识艾滋病 班级:高一(1)班 组长:张慧丽 组员:杨伟刚 翟俊 陈文茜 周毅淳 陈旭东 指导老师:方芳.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简称B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一部分B细胞成为免疫记忆细胞(它们是长寿细胞),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 答细胞: B淋巴细胞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
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成员).
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
贵宾专享 金融服务方案 邓慧景.
第十四章 Chapter 14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Innate Immunity)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王 辉.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 是一个包括接受信号刺激、转导信 号、细胞内酶活化,基因转录表达及细 胞扩增等在内的复杂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 与 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细胞粘附分子.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
第十一章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Immunotolerance and Immunoregulation)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表达.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B淋巴细胞介导的 体液免疫应答 1/17/2019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MHC分子.
Immune Regulation Xiao Jian.
4 天然免疫应答和炎症.
第十九章 免疫学概论 授课教师:房志家.
第三章 免疫分子.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免疫学概述.
T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学 (Immunology) 郭敏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的谱系与起源 一、骨髓起源的免疫细胞 二、非骨髓起源的免疫细胞

骨髓起源的免疫细胞 1 、髓系免疫细胞 2 、淋巴系免疫细胞 3 、谱系交叉的免疫细胞 4 、谱系不清的免疫细胞

骨髓起源的免疫细胞的演化 红细胞 血小板 肥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 T 细胞 NK 细胞 骨髓多能 造血干细胞 定向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

髓系免疫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的发育阶段 多能干细胞髓样干细胞单核细胞 (血液) 巨噬细胞 (组织) IL-3 GM-CSF 、 M-CSF

淋巴系免疫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NK 细胞

T 淋巴细胞

T 细胞的发育阶段 淋巴样定向干细胞 原 T 细胞 前 T 细胞 胸腺细胞 成熟的 T 细胞 阳性选择 阴性选择 进入胸腺 进入胸腺皮质

T 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阶段 双阴性期( DN ) :主要表型为 CD4- 和 CD8- 不表达 TCR 和 CD3 ,不具有抗原识别能力。 双阳性期( DP ) :主要表型为 CD4 + CD8 + 双阴性细胞经过 TCR 基因重排和表达,获得 TCR 的 多样性,仍不具有抗原识别能力。 单阳性期( SP ) :主要表型为 CD4+ 或 CD8+ DP 细胞经历阳性和阴性选择,发育为单阳性细胞, 是具有抗原识别能力的成熟 T 细胞

双阴性期 双阳性期 单阳性期 CD4+ 细胞 CD8+ 细胞 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T

T 细胞在胸腺内的选择过程 阳性选择 阴性选择

T 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如 DP (双阳性的 T 细胞)细胞的 TCR 能与 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 MHC-I 和 MHC-II 类分子高 亲和力结合,被选择继续发育,否则凋亡。 T 细 胞通过阳性选择获得 MHC 限制性。

T DC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细胞发育的阴性选择 胸腺内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可以表达高水平 的 MHC-I 和 MHC-II 分子,并与自身抗原形成复合物, DP 细胞如能识别自身抗原肽 -MHC 复合物,即发生凋 亡,否则继续发育成熟。 T 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 身耐受性。

TT DC T T T T T T T

T细胞的分化成熟 T细胞的分化成熟

B细胞B细胞 B 淋巴细胞

B 细胞的分化成熟 1 、 B 细胞分化、成熟的阶段 中枢免疫器官 ( 抗原非依赖期 ) 外周免疫器官 ( 抗原依赖期 ) 2 、 B 细胞的选择过程 阴性选择(中枢免疫器官) 阳性选择(外周免疫器官)

干细胞 早原 B 晚原 B 前 B 未成熟 B 成熟 B 重链 胚系基因 D-J 重排 V-DJ 重排 重排完成 —— —— 轻链 胚系基因 胚系基因 胚系基因 V-J 重排 重排完成 —— SmIg 缺如 缺如 缺如  链 IgM IgM/IgD B 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

成熟 B 细胞 抗原 浆细胞 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 B 细胞 记忆性 B 细胞 外周免疫器官

B 细胞在胸腺内的选择过程 阴性选择 阳性选择

B 细胞发育的阴性选择 前 B 细胞向未成熟的 B 细胞发育的过程中, 编码 BCR ( mIgM )的基因经过重排,如表达的 BCR ( mIgM ) 能与骨髓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发生 结合,则该细胞发育被阻滞,发生凋亡而被清 除,否则 B 细胞继续发育。

骨髓基质细胞 未成熟 B 细胞 自身抗原

B 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成熟的 B 细胞离开骨髓进入外周免疫器官, 接受抗原刺激发生活化,活化过程中 B 细胞发生 体细胞突变,如突变后的 B 细胞的 BCR 能与抗原 结合,此 B 细胞则表达 CD40 分子,可进一步与 含有 CD40 分子的 Th 细胞结合,则 B 细胞继续发 育,否则发生凋亡。

成熟 B 细胞 浆细胞 中枢免疫器官 抗原 外周免疫器官 滤泡树突状细胞

原 NK 细胞 前 NK 细胞 未成熟 NK 成熟 NK CD34+/CD34- CD122+ CD122+ CD16+/CD16- CD122- CD161- CD161+ CD56+ NK 细胞的发育阶段

树突状细胞 髓样树突状细胞: 间质性 DC 、朗格汉斯细胞 淋巴样树突状细胞: 并指状 DC 、胸腺 DC 谱系交叉的免疫细胞

lDC LC lDC mDC CD1+CD14-pDC pMDC pLDC CD34+ 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Mo MΦMΦ M-CSF IL-3 GM-CSF 、 TNF-a 谱系交叉的免疫细胞 ( 树突状细胞 )

谱系不清的免疫细胞 Lineage-Negative Cells , LNC 在抗寄生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都归入固有免疫细胞范围内

非骨髓起源的免疫细胞 1 、滤泡样树突状细胞? 2 、上皮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细胞 一、固有淋巴细胞 二、抗原提呈细胞 三、其他炎症细胞

固有淋巴细胞 1 、 γδT 细胞 2 、 NKT 细胞 3 、 B1 细胞 4 、 NK 细胞

γδT 细胞膜分子 CD4 - CD8 - DN T 细胞 CD8 + SP T 细胞

γδT 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直接识别天然抗原 : Vδ2 + T :羟甲基焦磷酸酯( HMB-PP ) 病原体代谢产物(结核杆菌、沙门菌、艾立克体、布鲁 菌、土拉菌、李斯特菌、弓形体、疟原虫等) Vδ2 - T : C1 分子提呈的糖脂等 释放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γδT 细胞发挥生物学作用时的特点 识别的抗原不需 APC 细胞加工提呈 识别抗原时无 MHC 的限制 主要发挥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

NKT 细胞 功能性膜分子 生物学作用

NKT 细胞的膜分子特征

NKT 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1 、细胞毒作用(主要识别由 CD1 分子 提呈的脂类和糖类抗原) 2 、免疫调节

B1 细胞 功能性膜分子 生物学作用

B1 细胞的膜分子 CD5+ mLgM :不表达或低水平表达

B1 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 识别细菌多糖类物质( TI-2 抗原) 活化后主要产生 IgM 类低亲和力抗体 不能诱导产生记忆细胞

NK 细胞 功能性膜分子 生物学作用

NK 细胞的膜分子 CD3 - CD56 + CD16 +

NK 细胞受体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 KAR )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KIR )

参与 NK 活化 ——CD16 、 CD2 、 CD226 、 CD96 、 CD223 、 CD224 、 CD69 参与黏附、迁移 ——CD31 、 CD57 、 CD15s 、 CD162 、 CD44 功能不清 —— CD56 NK 细胞的膜分子

NK 细胞的免疫生物学作用 抗感染 抗肿瘤 免疫调节

自然杀伤过程的机制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机制

Th1 Th2 B NK MΦMΦ IFN-γ TNF-α ADCC 吞噬、杀伤 肿瘤 / 感染细胞 NK 细胞的免疫生物学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 APC ) 定义:一个功能性细胞群体,参与的各种细胞具有摄取、 加工抗原的能力,都可表达 MHC I 、 II 类分子,并 籍此向 T 细胞提呈加工处理 后的抗原肽。 分类: 1 、专职 APC ( professional APC ) B 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2 、非专职 APC ( non-professional APC ) 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质细胞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电镜)

mDC 的膜分子 未成熟 DC 成熟 DC FcR CR MR MHC II 类分子 + ++ LFA ICAM-1 — ++ CD80 ( B7 ) + ++ CD45RO — +

DC 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抗原提呈 诱导与维持耐受 维持记忆 参与 T 、 B 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激活

单核 - 巨噬细胞

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 受体类型 名称 配体 CD206 甘露糖受体( MR ) 甘露糖 CD14 LPS 受体 LPS 结合蛋白 TLR 家族 Toll 样受体 LPS-CD14 复合物 SR 家族 清除剂受体 LDL 、胶原蛋白、 血小板反应蛋白 PS-R 磷脂酰丝氨酸受体 磷脂酰丝氨酸 整合素  V  3 纤连蛋白受体 纤连蛋白 单核 - 巨噬细胞

其他主要的功能性膜分子 FcR : CD64 、 CD32 、 CD16 CR : CD11b/CD18 、 CD11c/CD18 MHC Ⅱ、 MHC Ⅰ 单核 - 巨噬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参与天然免疫 吞噬、杀灭作用 炎症调节作用 组织修复作用 参与获得性免疫 APC 介导体液、细胞免疫的效应 免疫调节

其他炎症细胞 1 、中性粒细胞 2 、嗜酸性粒细胞 3 、嗜碱性粒细胞 4 、肥大细胞

参与适应性免疫细胞 一、 T 淋巴细胞 二、 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1 、 T 细胞表面的膜分子 2 、 T 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表型及其功能

TCR-CD3 复体 TCR 的共受体 ——CD4/CD8 共刺激分子 —— CD28 、 CD154 、 CD2 负调节分子 ——CD152 其他膜分子 —— MHC 分子、凋亡相关分子( CD95 ) 丝裂原结合蛋白、细胞因子受体 T 细胞的膜分子

TCR — CD3 复合 体       TCR CD3 分子 T 细胞膜   δ  γ  TCR CD3 分子 T 细胞膜 η  ITAM

TCR MHC 分子 CD4CD8 CD4 CD8 分子 T 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TCR MHC 分子 CD4 CD28 CD80 ( B7 ) CD28 分子 T 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TCR MHC 分子 CD154 ( CD40 ) CD40 CD154 分子 T 细胞 B 细胞

CD2 分子 存在于外周血 T 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 故称绵羊红细胞受体。 应用 : E- 花环试验 检测外周血中 T 细胞的数量 + CD2 分子 T

TCR MHC 分子 CD4 CD152 CD80 负调节分子 T 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ITIM

免疫突触的分子构成 MHC I CD8 TCR CD28 CD80 CD54 LFA-1 ( CD11a/CD18 ) CD2 CD48

T 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表型及其功能 CD4+/CD8+T 细胞 Th 、 Tc 、 Tr 初始、效应、记忆 T 细胞

CD4+/CD8+T 细 胞 CD4+T 细胞: Th 、 Tr CD8+T 细胞: Tc

辅助性 T 细胞( Th ) Th1 、 Th2 、 Th17

Th 细胞的极化

Th1 Th2 产生的细胞因子 IL — IL-4 — ++++ IL-5 — ++++ IL-10 — +++ IFN-  ++++ — TNF-  +++ — 增殖所需细胞因子 IL-2 IL-2/IL-4 生物作用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抑制作用 Th2 Th1

IL-2

细胞毒性 T 细胞( Tc ) 产生细胞毒机制:  分泌穿孔素、颗粒酶介导细胞凋亡  分泌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细胞凋亡  通过表达 FasL 导致 Fas 阳性细胞凋亡

Tc 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初始、效应、记忆 T 细胞 初始 T 细胞( Tn ) 效应 T 细胞( Te ) 记忆 T 细胞( Tm )

B 淋巴细胞 1 、 B 细胞表面的膜分子 2 、 B 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表型及其功能

BCR-CD79a/b 复体 激活共受体 —— CD19/CD21/CD81/CD225 共刺激分子 ——CD80/86 、 CD40 抗体受体( FcR ) ——CD32 、 CD23 补体受体( CR ) ——CD35 、 CD21 其他膜分子 —— MHC 分子、丝裂原结合蛋白 B 细胞的膜分子

BCR—CD79a/b 复合体 CD79a CD79b SmIg CD79a CD79b ITAM

协同刺激分子

TCR MHC 分子 CD4 CD28 CD80 CD40 CD154 CD40 CD80 分子 T 细胞 B 细胞

B 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表型及其功能 B1 与 B2 初始、效应、记忆 B 细胞

B1 与 B2 B1 细胞:参与固有免疫 B2 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

B1 B2 膜分子类型 SmIgM SmIgD CD5 + — CD23 — + 产生抗体类型 IgM 、 IgG IgG IgG2 +/++ ++/+++ T 细胞依赖 — ++ 发生亲和力成熟 — ++ B1 细胞与 B2 细胞比较

B1 B2 体细胞突变 — + 亲和力成熟 — + 免疫记忆 — + 抗体特点 窄谱、低特异性 广谱、高特异性 B1 亚群与 B2 亚群的免疫应答特点

初始 B 细胞 浆细胞 记忆 B 细胞 初始、效应、记忆 B 细胞

记忆性 B 淋巴细胞的产生 初始 B 细胞 短寿浆细胞长寿浆细胞 记忆 B 细胞 生发中心

本章小结 1 、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与成熟 2 、参与固有免疫细胞的特点与生物学作用 3 、参与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特点与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