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题 李商隐. 一、教学要求  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  2 .学习李商隐诗歌大量运用象征的手法,并且比 喻与写实水乳交融的艺术特色  3 .体悟诗歌含蓄、委婉、隐约、朦胧的意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敬畏生命 史怀泽. 一、教学要求 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 “ 敬畏生命 ” 这 一概念。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的思路和思想上 的穿透力。  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教学目的 : 1 、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 2 、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近体诗六首.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曙初.
古诗词鉴赏方略专攻.
唐詩.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无题二首 (其一) 李商隐.
IB 语言A课程简介.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读导日今 儿童趣味报 写在前面的话 主编:金星班 宋子豪 亲爱的同学们: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导入: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讲座题目:中国古代三种基本的观时方式 —— 兼及其在文学中的运用 主讲人: 詹冬华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语言风格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
从文本特征入手把握诗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现代诗歌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叶军彪.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 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第15课 交通工具 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同发明德小学 谢连云 2010年12月9日.
白居易《长恨歌》.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卢慧飞.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除法.
有趣的发现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小学 谢海虹.
课外自读.
《狮子王》.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高 斌 诗词欣赏与写作入门 第二章 近体诗欣赏与写作常识.
企业秘书写作 王开桃.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锦 瑟 马 嵬 王维霞 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
P28 Let's learn & Let’s play
积累·识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唐诗的联想: 网络编码及三大应用 (Bob Li)
西师大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小儿垂钓 全套课件免费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白蝴蝶之恋 刘白羽.
语文园地二.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诗词鉴赏(两首) 李圆娣.
登鹳雀楼.
大气运动之 热力环流.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轻松 qīng sōng 咋样工作才算 钱多 事少 离家近 睡到自然醒.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第一单元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陈刚.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路旁的橡树.
每周陈述 主讲人:陈 刚 中学美术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是照片还是画 是照片, 还是画? PHOTOS OR PAINTINGS?.
李商隐诗二首.
Pep4 unit5 A1 My clothes 马兰屯镇抗埠小学 刘涛.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无 题 李商隐

一、教学要求  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  2 .学习李商隐诗歌大量运用象征的手法,并且比 喻与写实水乳交融的艺术特色  3 .体悟诗歌含蓄、委婉、隐约、朦胧的意境

二、学习要点  1 .象征的艺术手法。  2 .品味诗歌中流露的失意、幽怨、感伤、幻 灭等感情

三、作者生平 李商隐 (约 813 ~约 858 )唐代诗 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 南子。原籍怀州河内。初学古文。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 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以令狐 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 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 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 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四、作者作品 李商隐的诗歌今存六 百多首,有《玉溪生 诗集》,文则称《樊 南文集》。他的诗文 俱有成就,而以诗的 影响为大。

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 —— 《行次西郊一百韵》 咏史诗 —— 《隋宫》 咏物之作 —— 《流莺》《蝉》 无题诗 —— 这是李商隐诗中最有创造性、艺术上最完 美、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类。

五、诗歌赏析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 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 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 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 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 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 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韵译】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 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 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评析】 o 这首诗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 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o 全篇围绕 “ 梦 ” 来写离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别 —— 思念 —— 入梦 —— 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 醒时情景 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 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 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 句遥相呼应。 o 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 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 恍惚的情怀。

首句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 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 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 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 熏的幽香。 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虚 怅惘,和对方远隔天涯、无缘会合的感慨。

六、相关评论 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 叶燮在《原诗》 虽老杜无以过也。 —— 王安石《蔡宽夫诗话》 李樊南深情绵邈。 —— 刘熙载《艺概》 五色令人目迷、五音令人耳乱。味无穷而炙愈多,钻弥 坚而酌不竭 —— 《韵语阳秋》载杨亿评义山诗语

七、研习与思考 1. 有学者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看作古代诗 歌中的 “ 意识流 ” 作品,请以第一首为例,说说诗 中情与景的描写呈现出什么特点。 2. 李商隐的《无题》诗向以诗意朦胧著称。阅读若干 首李商隐的以 “ 无题 ” 为名的诗歌,试阐发其中寄托 的主题,然后以 “ 解读李商隐 ‘ 无题 ’ 诗 ” 为题写一篇 短论。 3. 中国古典诗词对爱情有多种表达方式,试以李商隐 的《无题》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作比较,说说两 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八、相关作品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九、延伸阅读 叶燮 —— 《原诗》 王安石 —— 《蔡宽夫诗话》 刘熙载 —— 《艺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