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 收 吸 收 Absorption Absorp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吸收、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吸收、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护理专业 2 学时 授课内容: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五、微循环微循环 微循环概念与中医认识 功能:实现物质交换 (一)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 1 、组成:七个部分.
Advertisements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ctivity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第 二 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述.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 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入神经:局麻药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中枢神经 效 应 器 效 应 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局麻药 传出药物 交感副交感 运动神经.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及卫生保健 ( 1.5 消化系统). CXL 民以食为天! CXL 内容提要 一、消化系统概况概况 (一)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二)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 二、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特点 (一)消化道的特点消化道的特点 (二)消化腺的特点消化腺的特点 三、小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卫生保健.
《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第一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消 化 消 化 Digestion Diges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宋 璐 璐 章丘市黄河中学. 人的生 活需要 营养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消化系 统的组 成 食物的 消化 营养物 质的吸 收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膳食纤维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悟空首先进入一处黑洞里,刚躲过一排坚硬的压碎机的碾压,又被软软的搅拌棒搅动,身上还被淋了滑滑的液体;然后身体突然下降经过一段窄路到达了一处宽敞的口袋,在这里被酸酸的液体包围,他在这里折腾了一番,痛得铁扇公主直求饶,答应借给他芭蕉扇,于是悟空向下进入一处迷宫,这里有苦苦的液体,七转八转之后,身边的很多物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神秘消失了,很快它又到达一处臭臭的迷宫,几经挣扎,终于逃了出来。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分泌 (一)成分及作用 由胰腺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细胞分泌的碱性液体。pH=8.0,1.5L/日 水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人体 外界环境 物质和能量 人体内 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新陈代谢.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The Nervous System: Motor Neurophysiology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甲状腺、肾上腺、胰岛 Thyroid, Adrenal and Pancreatic Island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消 化 与 吸 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第14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第十章 消化管(2学时) 基本内容: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的特点及区分各段要点;胃腺、肠腺结构  
第14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牡丹江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第十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能量代谢 目的要求:掌握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 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变化的特点 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自主神经系统药理学 雷天落 生理楼205.
The Structure of the kidney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龙泉中学 田祥勇.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神 经 节 换 元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第三堂 2学时理论课 P97~105 任务及目标.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淀粉) 脂类 蛋白质.
新课导入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哪种吃饭方式好?为什么?.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五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生理学 Physiology 授课教师:敬华娥.
尿生成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医学基础.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Advanced Function of the Brain
③佝偻病是缺____或_______引起的,夜盲症是缺________引起的.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陈秀兰 (第一轮复习).
第14章 消化管 刘 虹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ATP SLYTYZJAM.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药物的跨膜转运.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学习单元一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吸 收 吸 收 Absorption Absorp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吸收、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吸收、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护理专业 2 学时 授课内容: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1. 重点掌握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 头期、胃期、肠期胃液的分泌及调节。 头期、胃期、肠期胃液的分泌及调节。 2. 掌握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 和途径。 和途径。 3. 掌握胃肠激素的概念。 学习要点:

第三节 吸收 一、吸收部位及机制 口腔:吸收少量药物。食管:基本无吸收功能。胃:吸收少量水、乙醇及某些药物。 小肠:吸收的主要部位 ( 十二指肠和空肠 ) 。 (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 ) (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 ) 回肠吸收维生素 B 12 和胆盐。 回肠吸收维生素 B 12 和胆盐。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和盐类。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①吸收面积巨大。 长 4 ~ 5m ,粘膜有皱褶-绒毛-微绒毛, 长 4 ~ 5m ,粘膜有皱褶-绒毛-微绒毛, 面积增加约 600 倍,达 200m 2 。 面积增加约 600 倍,达 200m 2 。②食物充分消化。 蛋白质 → 氨基酸 蛋白质 → 氨基酸 糖类 → 葡萄糖 糖类 → 葡萄糖 脂肪 → 甘油、甘油一酯和脂肪酸 脂肪 → 甘油、甘油一酯和脂肪酸 ③食糜停留时间长。( 3 ~ 8h ) ④小肠粘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吸收的途径: 1. 毛细血管 2. 毛细淋巴管 吸收方式: 1. 主动转运 2. 被动转运 扩散、渗透等。 扩散、渗透等。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 一 ) 糖的吸收 吸收形式:单糖(葡萄糖 80% ) 吸收途径:血液 葡萄糖的转运能量来自钠泵 葡萄糖的转运能量来自钠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 二 ) 蛋白质的吸收 吸收形式:氨基酸 吸收途径:血液 继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 三 ) 脂肪的吸收 血液与淋巴两种途径,淋巴途径为主。

( 四 ) 无机盐的吸收 1. 钠和负离子的吸收 1. 钠和负离子的吸收 钠泵将胞内的钠离子主动转运入血, 钠泵将胞内的钠离子主动转运入血, 肠腔内钠离子以易化扩散进入细胞内。 肠腔内钠离子以易化扩散进入细胞内。 负离子顺电位差被动吸收。 负离子顺电位差被动吸收。

2. 铁的吸收 2. 铁的吸收 维生素 C 和酸性环境促进铁的吸收。 维生素 C 和酸性环境促进铁的吸收。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空肠。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空肠。 3. 钙的吸收 3. 钙的吸收 钙泵主动转运 钙泵主动转运 酸性环境和维生素 D 促进其吸收。 酸性环境和维生素 D 促进其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 特别是十二指肠 ) 。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 特别是十二指肠 ) 。

( 五 ) 水的吸收 顺渗透压梯度被动吸收 顺渗透压梯度被动吸收 ( 六 ) 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以扩散方式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以扩散方式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在胆盐的帮助下进行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在胆盐的帮助下进行吸收

第四节 消化器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 ( 一 ) 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1. 外来神经及其作用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肌肉及肛门括约肌为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肌肉及肛门括约肌为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外,其余消化器官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1)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 交感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 肾上腺素,作用于 α 受体,使消化管运动减 弱,消化液分泌减少 ( 唾液腺除外 ) ,胃肠括 约肌收缩。

(2) 副交感神经 第Ⅶ、Ⅸ对脑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 第Ⅶ、Ⅸ对脑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唾液腺。 迷走神经支配食管下段、胃、小肠、 迷走神经支配食管下段、胃、小肠、 结肠右 2/3 、肝、胆囊和胰腺。 盆神经支配远段结肠和直肠。 盆神经支配远段结肠和直肠。

副交感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末梢释 ACh , 作用于 M 受体,使消化管运动增强,消化液 副交感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末梢释 ACh , 作用于 M 受体,使消化管运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肠括约肌舒张。 2. 壁内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 肌间神经丛 肌间神经丛

( 二 ) 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 非条件反射性调节 (1) 食物刺激口腔内感受器引起的反射 促进唾液分泌 促进唾液分泌 胃液、胰液、胆汁的分泌 胃液、胰液、胆汁的分泌 胃容受性舒张 胃容受性舒张

(2) 食糜刺激胃内感受器引起的反射 胃液分泌,胃运动加强。 胃液分泌,胃运动加强。 胰液和胆汁分泌。 胰液和胆汁分泌。 (3) 食糜刺激小肠感受器引起的反射 迷走-迷走反射 胃液、胰液、胆汁分泌 迷走-迷走反射 胃液、胰液、胆汁分泌 壁内神经丛反射 促进小肠运动 壁内神经丛反射 促进小肠运动 肠-胃反射 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排空 肠-胃反射 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排空

2. 条件反射性调节 “ 望梅止渴 ” “ 望梅止渴 ”

二、体液调节 ( 一 ) 胃肠激素 由胃肠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激 由胃肠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如: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

主要作用: (1) 调节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促胃液素促进胃酸分泌和胃、小肠运动。 促胃液素促进胃酸分泌和胃、小肠运动。 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抑制胃、 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抑制胃、小肠运动。 缩胆囊素促进胆囊收缩和胆汁、胰液分泌。 缩胆囊素促进胆囊收缩和胆汁、胰液分泌。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3) 营养作用

(二)其他体液因素 1. 组胺 刺激胃酸分泌,提高壁细胞对 ACh 和促 刺激胃酸分泌,提高壁细胞对 ACh 和促胃液素的敏感性。 2. 盐酸 对胃液分泌起负反馈作用 对胃液分泌起负反馈作用 3. 胆盐 通过肠 - 肝循环达肝细胞,刺激胆汁分泌。 通过肠 - 肝循环达肝细胞,刺激胆汁分泌。

(二)消化期胃液分泌 1. 头期胃液分泌 分泌机制: 分泌机制: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特点: 特点: 分泌量较大,占总分泌量的 30% 。 分泌量较大,占总分泌量的 30% 。 酸度较高,胃蛋白酶原含量丰富。 酸度较高,胃蛋白酶原含量丰富。

2. 胃期胃液分泌 分泌机制: 神经因素 ( 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 反射 ) 神经因素 ( 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 反射 ) 体液因素 ( 促胃液素 ) 体液因素 ( 促胃液素 )特点: 分泌量大,占总分泌量的 60% 。 分泌量大,占总分泌量的 60% 。 酸度很高,胃蛋白酶原含量较头期少。 酸度很高,胃蛋白酶原含量较头期少。

3. 肠期胃液分泌 分泌机制: 主要是体液因素(促胃液素) 主要是体液因素(促胃液素)特点: 分泌量少,占总分泌量的 10% 。 分泌量少,占总分泌量的 10% 。 胃蛋白酶原含量较少。 胃蛋白酶原含量较少。

1. 概念:吸收、胃肠激素 2.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3. 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4. 头期、胃期、肠期胃液的分泌及调节 小结:

1. 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2. 简述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3. 简述头期、胃期、肠期胃液的分泌及调节。 4. 名词解释:吸收、胃肠激素。 思考题:

 姚泰主编. 生理学. 第 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 朱大年主编. 生理学. 第 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8  Guyton AC, Hall JE.Textbook of Medicine Physiology. 10 th edition.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2000  Gan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2 th ed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McGraw-Hill, 2005 主要参考资料: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