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提要
※ 要求背诵的原文 ( 共 120 条 )
※ 要求掌握的名词解释 (共 99 个)
1 、头项强痛 2 、风温 3 、消渴 4 、啬啬恶寒 5 、瘛疭 6 、失溲 7 、淅淅恶风 8 、须臾 9 、翕翕发热 10 、先其时 11 、温覆 12 、周时 13 、小便难 14 、将息 15 、目瞑 16 、恍惚心乱 17 、眴 18 、寒慄而振 19 、噎 20 、厥逆 21 、筋惕肉瞤 22 、清便欲自可 23 、怫郁 24 、面色缘缘正赤
25 、白饮 26 、水逆 27 、少腹急结 28 、结胸 29 、晬时 30 、坏病 31 、虚烦 32 、心中懊恼 33 、胸中窒 34 、心中结痛 35 、旧微溏 36 、叉手自冒心 37 、身瞤动 38 、脚挛急 39 、振振欲擗地 40 、藏结 41 、麻沸汤 42 、干噎食臭 43 、腹中雷鸣 44 、谷不化 45 、头卓然而痛 46 、捻衣摸床 47 、清血 48 、焦骨伤筋
49 、平旦 50 、下利清谷 51 、清便自调 52 、脾约 53 、饥不能食 54 、不更衣 55 、心愦愦 56 、心怵惕 57 、汗出濈濈然 58 、客气 59 、口不仁 60 、面垢 61 、法醋 62 、蒸蒸发热 63 、喘冒 64 、循衣摸床 65 、目中不了了 66 、睛不和 67 、谷道 68 、面合色赤 69 、一食顷 70 、瘀热 71 、往来寒热 72 、胸胁苦满 73 、支节烦疼 74 、心下支结 75 、胸下结硬
76 、腐秽 77 、四逆辈 78 、脾家实 79 、但欲寐 80 、小便色白 81 、口中和 82 、脉暴出 83 、息高 84 、苦酒 85 、下厥上竭 86 、脏厥 87 、寒格 88 、心中疼热 89 、须臾 90 、蛔厥 91 、旦日 92 、下重 93 、除中 94 、郁冒 95 、清脓血 96 、消息 97 、劳复 98 、喜唾 99 、虚羸
☺ 复习思考题 (共 60 题)
1 、目前在我国流行的《伤寒论》版本有哪两种? 2 、 “ 伤寒 ” 的涵义是什么? 3 、何谓传变?影响传变的因素有哪些?何谓合病、 并病、直中? 4 、太阳病的分类及各证型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 5 、如何判断太阳病是否发生传变? 6 、简述桂枝汤的煎服法。 7 、简述太阳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要点。 8 、简要鉴别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
9 、简述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的病机、证候 要点与治疗的异同。 10 、试述蓄水证的主证、病机及治法方药。 11 、试分析蓄水重证 “ 水逆 ” 的发生机理。 12 、简述太阳蓄血证轻重缓急不同的类型及主证特 征及代表方剂。 13 、如何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 14 、 《伤寒论》中变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5 、麻黄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麻杏甘石 汤证均可见喘,其证治病机有何不同? 16 、试述葛根芩连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 17 、结合原文简述胸阳不振和胸阳不足的证治异同。 18 、简述小建中汤证与朴姜夏草参汤证的证治特点。 19 、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阳虚水停证,二者 有何异同? 20 、简述心阳虚心悸的证治。
21 、简述炙甘草汤证的主要证候、病机、治法、 方药及煎药治。 22 、简述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23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证候、病机 有何不同?二方煎服法有何特点及临床意义? 24 、试叙述《伤寒论》中寒热错杂痞的证治。 25 、简述结胸证的分类及病机特点、治疗方剂。 26 、黄连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主证、治 法、方药有何异同?
27 、简述悬饮证的主证及主治方剂。 28 、试述阳明病提纲 “ 胃家实 ” 的涵义。 29 、试述阳明病的主脉、主症、及其形成机理。 30 、如何理解 “ 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 传 ” ? 31 、阳明病初起为何恶寒,有何特点? 32 、试述阳明病白虎汤证与承气汤证的联系与区别 (包括病机与主证特点)。 33 、阳明病出现不大便是否就是阳明腑实证? 为什么?请从病机及治疗选方叙述之。
34 、试述三承气汤证的证候要点、病机、治法、方 药。三者如何鉴别? 35 、试述脾约证的证治。 36 、试述《伤寒论》中黄疸的分类、机理及治则。 37 、阳明湿热发黄三证的证治有何异同? 38 、简述小柴胡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 39 、怎样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机理何在? 40 、简述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鉴别。
41 、试述桂枝人参汤证的病机、主证及方药。 42 、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的证治有何不同? 43 、试分析太阴病提纲证及其禁忌。 44 、太阴腹痛的证治有哪些? 45 、试述阳明腹满与太阴腹满的病机和证候鉴 别,各自的治法及代表方如何? 46 、试比较真武汤证与附子汤证异同。 47 、四逆汤证的证候要点、病机、治法、方药?
48 、试述桃花汤证与白头翁汤证的病机及证治异 同。 49 、简述《伤寒论》中热利各代表方证的病机及 证治异同。 50 、作为异病同治的代表方剂,吴茱萸汤在《伤 寒论》阳明、少阴、厥阴病篇中均出现, 试比较论中三证之病机异同。 51 、如何辨断少阴病虚寒证的预后? 52 、试述阴虚火旺不寐证的治法和方剂。
53 、简述黄连阿胶汤证与猪苓汤证的证治异同。 54 、试述少阴三急下证的证候与病机,它与阳明三 急下证有何联系和区别? 55 、如何鉴别蛔厥证与脏厥证? 56 、厥证的病机和临床特点是什么? 57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煎药法有何特点? 58 、《伤寒论》中论述了哪些类型的厥证?分述其 主证和病机。
59 、试述竹叶石膏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 方药。它与白虎加人参汤证有何不同? 60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的机理是什么? 如何治疗? #
☺ 病案分析练习题 ( 共 12 例 )
1 、邓某,男, 47 岁,农民。素体壮实,时 值夏日酷热,晚间当门而睡,迎风纳凉, 午夜梦醒,渐觉凉爽,夜深觉寒而冷醒, 入室裹毯再睡,次日寒热大作,热多寒少, 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壮热无汗,烦躁 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脉洪大而见 浮紧,舌苔薄白,根部微黄。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 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2 、仲某,女, 4 岁。因饮食失调而腹泻月余, 大便挟有未消化物,服中西药并输液无效, 患儿面色隐隐泛红,发热体温 38.5 ℃,精 神疲乏,睡卧露睛,身体消瘦,皮肤干燥, 弹性较差,口渴不多饮,四肢厥冷,舌淡 红苔白,脉沉微。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 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3 、李某,女, 63 岁。反复发作眩晕,伴恶 心,呕吐白色痰涎,纳差,不能起床,恶 寒,肢冷,心烦,口不渴,大便溏小便少, 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 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4 、陈某,男, 12 岁。母代诉:患儿浮肿 十余天,先由头面开始,继而一身尽肿,小便 量少,色黄,大便稀、少,食欲不振,身有 微热,脉濡,舌苔白,体温 38.4 ℃。尿检: 蛋白++,管型+,红血球+++,脓细胞 +。诊断为急性肾炎。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 选方、用药及药量。)
5 、王某,女, 36 岁,农民。因出工时 渴甚,遂在河里饮水,回家后肠鸣腹痛腹泻, 经中西医药治疗,腹泻如故,腹中肠鸣更甚, 所下为黄色稀水,奔迫下注,心下痞满不舒, 泛恶欲吐,病势急剧,转请中医治疗。现症: 心下痞满欲呕吐,肠鸣漉漉,腹泻日十余行, 兼腹痛,口干欲凉饮,舌边缘白苔,中部微黄 腻,六脉小数,体温 38.6°C 。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 选方、用药及药量。)
6 、张某,男, 65 岁。患咳喘十余年, 每年冬发夏愈。今年起频发无度,现值盛 夏,尚穿棉袄,夜盖棉被,凛凛恶寒,背 部尤甚,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 平卧,伴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视物昏蒙, 舌苔白腻,脉弦紧。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 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7 、张某,男, 19 岁。初起发热恶寒,汗出, 口微渴。就诊时高热达 39°C ,汗出,咳嗽 气粗而喘,痰黄而粘,夹有少量血丝,胸 闷且痛,喉中痰鸣,口渴,烦躁,舌苔黄 略干,脉浮数。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 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8 、陈某,女, 43 岁,初诊 92 年 4 月 27 日。 患者素体虚弱,头晕目眩,纳差,大便不 实,神疲气短,近日咳喘,眼睑及四肢轻 度浮肿,胸脘痞闷,不欲饮食,舌质淡, 苔白,脉沉弦。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 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9 、患儿,男, 7 岁,初诊 1996 年 12 月 20 日。 母代诉:患麻疹合并肺炎,麻疹出而复隐, 发热无汗,喘息鼻煽,喉间痰鸣,咳吐黄 痰而粘,大便干结,不思饮食,舌苔黄, 脉滑数。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 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10 、张某,男, 32 岁,炊事员。 初诊 2000 年 6 月 30 日。一周前开始食欲不振, 身乏无力,恶心未吐,尿色深黄。经某医院 诊断为 “ 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 。现全身皮 肤中度黄染,厌油腻,肝区疼痛,尿如浓茶, 大便偏结,身目均黄,肝于肋下 2cm 质软而 压痛明显。舌苔黄干,舌质正常,六脉濡数。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 法、方药、药量、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11 、赵某,女, 25 岁, 1991 年 8 月 27 日初诊。 其爱人代诉:患者自今年五月结婚后月经即未潮, 自认为怀孕。后经某医院妇产科检查并非怀孕。即 用调经药,医治十余天,月经仍不潮而停药。后三 日,于夜间陡然烦躁不安,时哭时笑,骂詈奔走, 经中西医调治,疗效不显。患者家族史中无患癫狂 病者,诊见少腹硬满,小便通利,舌质红苔黄,尖 端有紫点,脉沉弦而结。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 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12 、张某,女, 30 岁。产后 40 天,始觉手足 振颤,以后逐渐加剧,影响睡眠及食欲。 就诊时亦不能稳坐片刻,并伴有舌颤,言语 不清,呼吸不利,以长息为快。西医检查神 经系统无异常,诊断为神经官能症,西药无 效,中药补气活血,柔肝舒筋,舒肝理气, 平肝潜阳等法亦不见效。舌尖红,苔白润, 脉沉滑而弱。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 法、选方、用药及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