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一、腰痛定义 二、腰痛历史沿革 三、腰痛病因病机 四、腰痛范围 五、腰痛诊断 六、辨证要点 七、治疗原则 八、分型论治 九、其他疗法 十、复习思考题 十一、临床病案
腰痛 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 一类病证,可表现腰部的一侧或两 侧。
《内经》阐述颇尽周详,有专篇论述。 病因病机: 1. 肾虚 2. 外邪留着,经气不通 3. 邪入太阳 4. 寒湿 5. 湿邪 6. 天时阳伤阴盛 7. 内伤 8. 内伤七情 9. 瘀血 历史沿革
隋唐之际,分类为五,重在温散。 《诸病源候论》指出腰痛有五;提出外伤与劳伤 病因,分为卒腰痛与久腰痛。 《千金要方》(方十八首、针灸导引八首)、 《外台秘要》:丰富了方药,增加了按摩、宣导 疗法和护理等内容。 宋元之后,病因分类更详分内外。南宋 · 陈言《三 因极一病证方论》倡三因分论腰痛。《仁斋直指 方 · 腰痛》重视肾虚,阐述与肝脾的关系。
其它 参见运气、经脉等篇,深入研究,才得全貌 《素问 · 刺腰痛论》有专题阐述。 《金匮要略》为寒湿、肾虚腰痛设有方治。 寒湿腰痛 —— 肾著,方药:甘姜苓术汤。 虚劳腰痛,方药:八味肾气丸
《证治汇补》指出了分清标本缓急的治则。 近人郑树洁《七松岩集》明确指出 “ 虚为肾 虚实非肾实 ” 。 范围 1. 腰部范围:背部十二肋骨以下至髂骨以。 2. 腰部疼痛为主的病证,均属本篇讨论范, 如果腰痛仅为各种原发疾 病的伴见症状, 可参阅原发疾病辨证论治。 3. 西医学脊柱、软组织损伤等以腰痛为主的 可参考本课内容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一、要点 腰为肾之府。 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 冲脉, 带脉等过腰。 内伤不外肾虚。 外感多离不开湿邪为患。 肾虚是发病关键。 内伤、外感常相因为患。
1. 外邪侵袭 2. 气滞血淤 3. 肾亏体虚
三、补充: 寒邪外侵,着于太阳经脉; 风寒袭俞 → 风寒腰痛; 七情内伤 → 失志气阻,忧、怒所伤。 痰、食、停水淤肾。 A 、痰饮阻络 B 、食积注肾 C 、停水渍肾
诊断 1. 一侧、两侧腰部疼痛为主症,可剧烈, 也可绵绵隐痛。 2. 可有腰部感受外邪, 外伤, 劳损等病。 3. 西医学需排除腰部器质性病变,必要 时摄双肾 B 超、肾图、腰部 X 线平片、 CT 等及各项有关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1. 需鉴别是以腰痛为主症的疾病,还是只作 为其它疾病的伴随症状,如痹病、虚劳、 淋证等均可伴随腰痛。 2. 应与腰部其它病变鉴别,如腰软。腰软: 指腰部软弱无力为主症 的病证。少有腰酸 痛,但多伴发育迟缓,而表现为头项软弱, 手 足瘫痿,甚则鸡胸,龟背等。多发生于 青少年。
证候特征 一、总特征: 腰部脉络绌急而致一侧或两侧疼痛 。 二、各型特征: 肾虚腰痛 疼痛特点:其痛绵绵,酸楚如折,时作时止, 酸软为主 加重因素:劳累。 缓解因素:休息揉按。 伴随症状:膝腿无力。偏阳虚者,症见:面色白,手足 不温,少气乏力,少腹拘急;偏阴虚者,症见:心烦失 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舌脉:肾阳虚者,多舌淡,脉沉细。 肾阴虚者,多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瘀血腰痛 疼痛特点:痛处固定,或胀痛或如锥刺,可持 续不解。 加重因素:按压,夜重。 缓解因素:日轻。 伴随症状:颜面色晦,唇暗,活动不利,甚则 不能转侧。 舌脉: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
寒湿腰痛 疼痛特点:冷痛重着。 加重因素:阴雨、寒冷季节、腰受寒湿。 缓解因素:温暖,喜揉喜按。 伴随症状:甚则转侧不利,体倦乏力, 食少腹胀或见肢末欠温。 舌脉:舌淡体大,苔白腻而润,脉沉紧 或沉迟。
湿热腰痛 疼痛特点:疼痛剧烈,弛痛烦扰,痛处 多热。 加重因素:暑热、腰部受热、拒按。 缓解因素:喜冷。 伴随症状:口渴不欲饮,尿黄赤,或午 后身热, 微汗出。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辨证要点 1. 病因分内外 外邪侵袭、跌仆损伤多致外伤腰痛。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七情内 伤多致内伤腰痛。 2. 辨标本虚实 慢性腰痛多虚实夹杂,要辨明标本虚 实。
治疗原则 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虚者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 本:肾精不足,气血亏虚。 标:邪气内阻,经络壅滞。
分型论治 肾虚腰痛 治法处方:若肾阳虚,则温补肾阳,方用右归 丸; 若肾阴虚,则滋补肾阴,方用左归丸; 若脾肾两虚,则补肾为主,佐以健脾益气升举 清阳,方用补肾方,加白术、党参、黄芪、升 麻、柴胡等; 若日久不愈,无明显阴阳偏虚则补肾方用青娥 丸。
瘀血腰痛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身痛逐瘀汤去秦艽、羌活。 寒湿腰痛 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 处方:渗湿汤。 湿热腰痛 治法:清利湿热、舒筋活络。 处方:加味二妙散。
其他疗法 1. 温熨(一般不用于热证) 食盐炒热,纱布包裹温熨痛处,冷则炒热,再 熨,每日 4 ~ 6 次。 坎离砂熨患处,药用当归 37.5 克,川芎、透骨 草、防风各 50 克,铁屑 10 千克。上五味,除 铁屑外,余药加醋煎煮 2 次,先将铁屑烧红, 以上煎煮液焠之,晾干,粉碎成粗末。用时加 醋适量拌之,外以纱布包裹敷患处 。
2. 药敷疗法 阿魏膏外敷腰部 组成:阿魏、羌活、独活、玄参、 官桂、赤芍、苏合香油、生地、鼠矢、大黄、白 芷、天麻、红花、麝香、土木鳖、黄丹、芒硝、 乳香、没药等。 《肘后方》: “ 桂,研末,苦酒调涂,干则更换,治 寒气,闪坠腰痛。(注:苦酒即醋)
验方: 胡桃肉三个、桃仁七粒,共捣烂,酒糟调, 敷掌心,右痛敷右,左痛敷左,治闪挫腰 痛。 3. 食疗 核桃仁,每晚咀服三枚,每咀数百下,先 咽津液,次徐徐吞,连服弥佳。
复习思考题 1 、腰痛的治疗大法是什么? 2 、各型腰痛的及方药是什么? 3 、肾著之病,应治以。 4 外感所致腰痛,为何以寒湿居多? 5 、治疗腰痛,攻补如何配合?
张某某,女, 42 岁,工人, 1964 年 11 月 5 日初诊。 病史:身重,腰以下冷痛已两年之久,近 来侧卧不能转身,行则沉重无力,两腿酸软, 每天起床疼痛更为明显,胃纳尚可,恶冷食, 大便溏,小便自利。检查:舌苔灰白,脉沉 弦迟。腰肌拒按,硬而压痛,脊柱正常。
辨证: 腰受寒湿,久着不去,发病为肾着。 治则:温肾利湿祛寒。 仿肾着汤加味。 生白术 9 克,茯苓 9 克,干姜 1.5 克, 生甘草 3 克,炒杜仲 9 克,炒川断 9 克, 清半夏 9 克,陈皮 4.5 克,制香附 9 克, 川牛膝 9 克,通草 4.5 克。水煎服。
11 月 8 日二诊:服药 3 剂,腰痛减轻,腿 仍酸,眠食均好,大便已调,舌苔淡白, 脉仍沉迟有力。按上方去通草,加制茅 术 4.5 克,水煎服。 11 月 11 日三诊:服药 3 剂,除晚间腰部 稍有沉重感外,诸症均愈,苔脉同前, 按上方加木瓜 9 克。水煎服,服药 5 剂, 痊愈。(《吴少怀医案》)
分析:本例腰以下冷痛、身重、恶冷食、 大便溏,为脾阳不运,寒湿不化,留着腰 部,故以温脾胜湿之法,用肾着汤以祛寒 行湿,加苍术以增强燥湿之力,即厚土以 制水;加陈皮、半夏、香附以行气和中, 牛膝、木瓜通络下行,通草渗湿利水。脾 土健,水湿祛,故病可愈。
教学参考 《中医临证备要 · 腰痛》秦伯未 “ 这种(肾虚)腰痛逐渐形成,初起只觉 酸软无力,痛时绵绵隐隐并不剧烈,常 伴脊骨腿足酸痿,行立不支,坐卧稍减, 劳动加甚,脉象细弱或虚微。由于肾为 水火之脏,治疗须分别阴虚和阳虚。阴 虚腰痛,兼见内热心烦,头晕耳鸣,宜 滋阴补肾法,用杜仲丸。
阳虚腰痛,兼见神疲气短,畏寒小便 频数,宜扶阳补肾法,用煨肾丸。如 果腰痛经,不时发作,往往肾阴阳两 虚,宜大补精气,用无比山药丸。 前人治肾虚腰痛的方剂还有青娥丸, 补髓丹,壮本丸和羊肾丸等,这些方 剂的配合都很周密,除主要目的是补 肾外,结合到主证和标证。 ……
风寒侵犯经络引起的腰痛,痛时腰背拘 急,转侧不便,腰间觉冷,得温轻减,脉 象沉紧,用姜附汤加肉桂、杜仲。沈金鳌 曾说:一味杜仲,姜汁炒为末,酒下一钱, 专治肾气腰痛,兼治风冷痛,或用牛膝酒 炒亦可。 ……
强力举重,闪挫受伤引起的腰痛,概为扭 伤腰痛,突然痛不能动,呼吸咳嗽难忍,常 喜俯卧,均由气血凝滞,先用乳香趋痛散, 瘀血停留者用调荣活络。本证在体力劳动者 最易发生,用舒筋散加牛膝、桃仁、乳香、 没药,等分研末,黄酒炖服,送服二钱,并 由伤科施行提端和按摩整复手术,勿使久延。
杜仲丸:杜仲,龟板,黄柏,知母, 枸杞子,五倍子,当归,白芍,黄芪, 破故纸,猪脊髓。 煨肾丸:苁蓉,补骨脂,菟丝子,沙 苑子,杜仲,牛膝,肉桂,胡芦巴, 萆薢,猪腰。 姜附汤:附子,炮姜。
乳香趋痛散:乳香,没药,当归,赤芍, 防风,血竭,肉桂,白芍杜仲丸:杜仲, 龟板,黄柏,知母,枸杞子,五倍子,当 归,白芍,黄芪,破故纸,猪脊髓。 煨肾丸:苁蓉,补骨脂,菟丝子,沙苑子, 杜仲,牛膝,肉桂,胡芦巴,萆薢,猪腰。
姜附汤:附子,炮姜。,龟板,牛 膝,天麻,羌活,槟榔,虎骨,自 然铜,白附子,苍耳子,骨碎补, 五加皮。 调荣活络汤:大黄,牛膝,赤芍, 当归,杏仁,羌活,生地,红花, 川芎,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