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臨床照護之 感染管制 安泰醫院 感管室 劉靜怡 感管師 2016/06/16
內容大綱 一、愛滋病流行病學及疾病概述 二、愛滋病臨床照護注意事項 三、尖銳物品扎傷防治 四、尖銳物品扎傷暴露後的預防處理
流行病學及疾病概述
本國籍愛滋疫情 至5月底32,097人 1,912 30,115 32,097 (73-105年05) 累計愛滋病毒感染者通報人數 女性 男性 總計 累計愛滋病毒感染者通報人數 累計發病(AIDS)人數 累計死亡人數 1,912 30,115 32,097 868 13,746 14,614 405 4,875 5,262 CDC-HIV月報【西元2016年5月份】(依通報日分析)
15-49歲佔93% CDC-HIV月報【西元2016年5月份】(依通報日分析)
你誤解愛滋病了嗎?
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疾病 愛滋病毒主要是攻擊人類的免疫系統,當病毒進入CD4 淋巴球之後,會破壞細胞功能,使細胞數量逐漸減少。而這類細胞是在保護人體免受病毒、細菌侵害的,因此一旦遭到破壞後,人體免疫力即會下降,伺機性的感染和腫瘤便接踵而至。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性行為 血液交換 母子垂直傳染 咬傷:機會很低,除非 1.唾液含有血液 2.或有穿刺部位 3.或傷口有出血 愛滋病主要的傳染途徑有三種:分別為性行為、血液交換及母子垂直傳染 9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性行為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液中 含有病毒,而這種病毒可經由陰道、陰莖、直 腸或口部,進入人體。其中,肛門性交是危險 的行為,其他方式如口交等亦具傳染性。 性行為方式 受感染的相對危險性 肛交(接受者) 100 肛交(插入者) 13 陰交(接受者) 20 陰交(插入者) 10 口交(接受者) 2 口交(插入者) 1 1.該表為感染HIV的相對危險性,其中以肛交最危險;如果口交插入者的危險程度是1,肛交接受(例如男同志的0號)的危險程度則是他的100倍。 2.肛交之所以較危險,是因為肛門構造為單層黏膜,而陰道為多層黏膜,所以肛交較易造成黏膜破損,進而提高感染HIV的風險。 3.各種性行為感染HIV的機率:肛交(接受者)-0.50%、肛交(插入者)-0.065%、陰交(接受者)-0.10%、陰交(插入者)-0.05%、口交(接受者)-0.01%、口交(插入者)-0.005%。 10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血液交換 輸血、器官移植 醫護人員被針扎傷 靜脈藥癮者共用針頭、空針、溶液 危險程度僅次於輸血感染,比肛交接受者危險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血液交換 輸血、器官移植 醫護人員被針扎傷 靜脈藥癮者共用針頭、空針、溶液 危險程度僅次於輸血感染,比肛交接受者危險 1.34倍 使用被污染的器械來紋身、穿耳洞、 入珠 1.各行為感染HIV的機率:輸血、器官移植---90%、醫護人員被針扎傷---0.3%、靜脈藥癮者共用針頭、空針、溶液---0.67%。 2.靜脈藥癮者共用針頭的感染率比輸血低很多,但是要注意的是靜脈藥癮者每天會施打很多次,如此累計下來的感染率就接近100%。 2.盡量不要紋身、穿耳洞等侵入性的行為,因為我們無法保證業者一定會將器具消毒乾淨。 11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母子垂直傳染 感 染 的 機 率 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或因授乳而傳染給嬰兒。 生 產 過 程 餵母乳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母子垂直傳染 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或因授乳而傳染給嬰兒。 感 染 的 機 率 0% 20% 40% 60% 80% 100% 生 產 過 程 餵母乳 子宮內 (懷孕) 母子垂直感染發生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但是母乳也可能是傳染途徑之一,如果確定是感染的母親,最好不要哺餵母乳, 懷孕的婦女最好做HIV的篩檢。 12
任何人只要從事可能造成傳染的 危險行為即有可能感染。請記得 只有危險行為,沒有危險族群
空 窗 期 愛滋病毒感染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 才會產生愛滋病毒抗體,因此在感染的早期, 可能因抗體尚未產生,而檢驗抗體呈陰性反 應,此即為空窗期,但此時已具有傳染力。 一般空窗期約是感染愛滋病毒後6-12週。 1.空窗期期間,雖然檢驗不到愛滋病毒抗體,但本身已具傳染力,因此性行為時一定要戴保險套,以免傳染他人。 2.如果有人在性行為前作了愛滋快速篩檢並呈現陰性,然後要求無套性交,千萬不可答應,因為對方可能正處於空窗期。 3.目前可藉由檢驗愛滋病毒抗原(體內病毒)來縮短空窗期至11天,但價格昂貴且需自費。 14
病程進展 病毒感染 急性感染期(2-6週) 潛伏期 (5-15年) 發病期 (2-5年) 發燒、喉嚨疼痛、疲倦、胃口不佳、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發疹、肌肉關節疼痛、口腔念珠菌感染,約50%。 潛伏期 (5-15年) 當第一次急性症狀發生後,絕大多數的患者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約10年以上)沒有症狀。但愛滋病毒會持續破壞人體的CD4細胞。 發病期 (2-5年) 當CD4細胞降到200左右時,免疫系統的力量已微弱至無法對抗各種伺機性感染(例如口腔食道念珠菌感染、帶狀疱疹) ,便進入所謂之愛滋病期。 1.感染愛滋病毒後,在急性感染期往往會被當成是感冒而忽略,而在發病之前的帶原階段是無症狀的,所以無法從外觀去判斷一個人是否為愛滋感染者。 2.CD4細胞是什麼? 我們身體有白血球,白血球可分成五大類,其中一類叫做淋巴球,淋巴球可細分成T細胞和B細胞,「CD4細胞」是指帶有CD4受器的T細胞。CD4細胞在身體中是很重要的警察,協助對抗外來病原、清除被病原感染的人體細胞。由於HIV專門攻擊帶有CD4受器的細胞,造成免疫力變差,所以我們就測量CD4細胞數,作為免疫力的指標。 15
急 性 愛 滋 病 毒 感 染 之 症 狀 發燒 96% 淋巴結腫大 74% 咽喉炎 70% 皮膚疹 70% 肌肉酸痛/關節痛 54% 發燒 96% 淋巴結腫大 74% 咽喉炎 70% 皮膚疹 70% 肌肉酸痛/關節痛 54% 腹瀉 32% 頭痛 32% 噁心/嘔吐 27% 肝脾腫大 14% 體重減輕 13% 口腔白色念珠球菌感染 12% 神經症狀 12%
口腔念珠菌感染 食道念珠菌感染
幫助診斷的重要理學檢查之一 80%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出現皮膚表徵 AIDS的診斷中,1/4合併出現皮膚病變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皮膚表徵 幫助診斷的重要理學檢查之一 80%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出現皮膚表徵 AIDS的診斷中,1/4合併出現皮膚病變
急性愛滋病毒感染 感染後3-6周 75%全身性皮膚皮疹 皮膚紅疹不易診斷,討論感染愛滋病 毒的危險行為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皮膚表徵 急性愛滋病毒感染 感染後3-6周 75%全身性皮膚皮疹 皮膚紅疹不易診斷,討論感染愛滋病 毒的危險行為
單純疱疹病毒感染 常見的病毒感染、體內病毒復發 與非愛滋病毒感染者並無太多差別 口腔、肛門、生殖器周圍皮膚,不易癒 合、易復發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皮膚表徵 單純疱疹病毒感染 常見的病毒感染、體內病毒復發 與非愛滋病毒感染者並無太多差別 口腔、肛門、生殖器周圍皮膚,不易癒 合、易復發
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常見的皮膚病變 會在HIV的任何時期出現 一般人不常見帶狀疱疹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皮膚表徵 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常見的皮膚病變 會在HIV的任何時期出現 一般人不常見帶狀疱疹
梅毒 第一期梅毒:生殖器不痛性潰瘍(chancre) 第二期梅毒:全身性表現 第二期梅毒:手、足掌、軀幹皮疹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皮膚表徵 梅毒 第一期梅毒:生殖器不痛性潰瘍(chancre) 第二期梅毒:全身性表現 第二期梅毒:手、足掌、軀幹皮疹 chancre 梅毒疹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皮膚表徵 卡波西氏肉瘤 1980年初,AIDS最初被診斷臨床表現之一 (其他包含:念珠菌感染、肺囊蟲肺炎) 好發於愛滋病毒感染的男同性戀者 皮膚出現紅紫色腫瘤:好發顏面、軀幹、四肢
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口腔表徵 口腔黏膜是全身健康狀況的鏡子 愛滋病毒最初症狀常表現在口腔黏膜 症狀表現作為病人身體免疫破壞情況及 疾病進行指標 多種口腔病變出現在感染者身上,反應 身體免疫力的進行性及疾病的快速進行
愛滋病毒感染者之胸腔疾病 肺部感染是病人罹病與死亡的主因 愛滋病毒感染者CD4低於200cells/μL 增加肺部伺機性感染機會 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病主因:肺囊蟲肺炎、 肺結核、細菌性肺炎、CMV等 25
愛滋病毒感染者之眼科疾病 70-90%死亡比例會發生愛滋病相關眼科疾患 其中20-45%的病人會發生造成失明的巨細胞 病毒是網膜炎 眼部的伺機性感染包含:巨細胞病毒、帶狀 疱疹病毒、梅毒等
愛滋病治療方法 以雞尾酒療法(HAART,highly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治療,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已有不少患者在規則的服用雞尾酒療法一段時間後,目前的健康狀況幾乎與常人無異。 但目前仍沒有根治的方法 預防重於治療 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俗稱「雞尾酒療法」,是1995年由美籍華人科學家何大一博士提出,該療法組合至少三種抗愛滋病毒藥物,以有效控制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病毒量、提高CD4淋巴球數,大幅降低病患發生愛滋病毒感染相關的伺機性感染、腫瘤與死亡的風險,並減少愛滋病毒傳憣。 27
愛滋病毒的檢驗 酵素免疫法 (ELISA) 西方墨點法 (Western blot) Western blot陽性才能確診通報
院內感染防治措施 屬第三類法定傳染病,24小時通報。 如為HIV(+)及AIDS同時存在時需通報二次。 採取標準防護措施,尤其是碰觸血液體液時。 針對高危險群提高警覺進行HIV篩檢。 併結核菌感染—採空氣隔離。 併腸胃道感染—採接觸隔離。 對愛滋有疑問時可撥打1922防疫專線。
醫護人員之防護--1 當需要接觸血液或體液時,必須戴手套。 若會有血液或體液飛濺的情形,應該穿戴口罩、眼罩和隔離衣。 若手或皮膚接觸到血液或體液時,要立刻用水和肥皂、消毒液徹底清洗,脫掉手套後也須立刻洗手。 受到血液或體液污染的環境或物件可用稀釋10倍的漂白水清潔。 皮膚上有開放性傷口或皮膚炎時,盡量避免接觸血液或體液,否則傷口要用防水的膠帶封好。
醫護人員之防護--2 避免針扎 使用安全針具。 使用後的針頭及針筒應使用不易穿破的專用容器【外貼感染標籤】盛裝。 檢體處理 1.執行抽血不能太慌張,檢體置放於雙層塑膠 袋,外貼〈感染標籤〉密封送驗。 2.檢體絕不得以氣送方式傳送,不慎打翻時, 人員需戴手套,並使用漂白水擦拭。
醫護人員之防護--3 衣物、布單處置: 置放於雙層污衣袋送洗。 環境清潔: 沾染血液、體液時,使用稀釋10倍漂白水擦拭;一般病室常規以稀釋100倍漂白水擦拭即可。 排泄物: 應以漂白水靜置30分鐘後沖入馬桶。 標示: 床頭標示『血液/體液隔離』標示卡。
醫護人員之防護--4 器械與醫材: 重複使用之器械與醫材與消毒,泡消容器 可與一般病人分開,視需要延長泡消時 間。 血壓器、輪椅及其他醫材 受血體液污染時,需以75%酒精或使用稀 釋10倍漂白水擦拭消毒。
尖銳物品扎傷防治
前 言 醫療院所於八十年納入「勞工安全衛生法」 管理,其受雇者均受到該法的保護,針頭和 尖銳物刺傷(needle and sharp injuries) 是醫療工作環境中最常見的職業傷害之ㄧ, 目前報告的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平均每人每年 約有0.2-4.7次的扎傷事件發生。
誰是高危險群?
※最常發生針扎傷害的地點? 35%發生在病房、22%開刀房、8%急診室 7%加護急重症病房 ※哪種治療最容易發生針扎傷害? 17%進行肌肉或是皮下注射,17%抽血治 療、13%縫合中 ※造成針扎傷害的醫療器材 29%一般針頭,12%縫合針,8%靜脈留置針
針扎職業傷害的認定 於工作場所 為工作所需 個人是否有過失 報備/通報 上班途中發生? 其他場所發生? 下班以後之時間?
針扎通報的重要性 未通報針扎者,日後因此導致感 染病毒性肝炎甚至愛滋病,可能 因當時未通報,而影響職業疾病 之認定將有損及自身權益
針扎常見的血體液傳染病 B型肝炎 (D型肝炎) 6-40% C型肝炎 3-10% 梅毒 0.2-0.5% 愛滋病 0.2-0.5%
具傳染性體液? 血液 陰道分泌物 肋膜液 腹水 羊水 精液 腦脊髓液 關節囊液 心包膜液 牙科處置的唾液..等 不具傳染力的體液 糞便、鼻腔分泌物、口水、痰、汗、眼淚、尿液、嘔吐物一般則除非裡面有含血。
如何減少暴露後之感染 降低宿主感受性 減少暴露:標準防護措施、勿回套、手術器械安全區(hand-free technique)之建立 暴露後立即處理 立即通報諮詢 預防性用藥之評估
尖銳物品扎傷處理流程介紹
通報類別 針頭或尖銳物品扎傷 血液或體液的噴濺
扎傷處理 傷口立即處理 掛門診家醫科、感染科或急診(假日) 抽血(病人及員工) 填扎傷事故通報單 領勞保職傷門診就診單 擠-沖-包
尖銳物品扎傷之立即處理 (第一時間的處理很重要,因為決定被感染的機會高低) 尖銳物品扎傷之立即處理 (第一時間的處理很重要,因為決定被感染的機會高低) 被針頭等污染之尖銳物品刺傷或割傷時 1.立即擠壓傷口處血管使血流出 2.在流動的水下清洗傷口五分鐘並消毒 向有關主管單位報備並填寫「安泰醫院工作人員尖銳物品扎傷報告表」 詳查病人抗原抗體 含anti-HBc, anti-HBs ,HBsAg, anti-HCV, anti-HIV, VDRL
針扎事故通報 立即通報 掌握處理時效 資料填寫完整 提供適當預防及追蹤 預防針扎改善依據
立即處理,有效預防 疑有B型肝炎感染 病人 HBsAg或HBcAb(+)或污染源不明 員工 HBsAg(-)、Anti HBs(-) 應於24-48小時內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同時接受 HBV 疫苗注射 並於意外事件發生後6個月 門診掛號追蹤檢驗HBsAg、Anti-HBs、Anti-HBc、 SGOT、SGPT 立即處理,有效預防
疑有C型肝炎感染 按時追蹤,感染治療 病人 Anti-HCV Ab(+)或污染源不明員工 Anti-HCV Ab(-) 意外事件發生後3個月、6個月 門診掛號追蹤檢驗 Anti-HCV 、 SGOT、SGPT 按時追蹤,感染治療
立即處理,有效預防 疑有梅毒感染 病人:VDRL(+)、TPHA(+) Benzathin Penicillin 240萬單位 肌肉注射 預防性投藥 立即處理,有效預防
疑有愛滋病毒感染 風險評估、預防用藥 與愛滋病感染者之感染性體液接觸: 照會感染科或急診就醫於針扎後24小時內進行預防性投藥 污染源不明,視同陽性處理 意外事件發生後 6週、3個月、6個月追蹤檢驗anti-HIV 若暴露後Anti-HCV陽轉, HIV則追蹤至第12個月 風險評估、預防用藥
針扎的預防原則務必放於心上 針器不回套 使用完的針器要馬上處理 務必使用針頭收集筒 預防病人反射性揮舞肢體 拔出針頭時雙手應有支撐 要戴手套 使用安全針具
預防針扎之防護措施 工作人員預防注射:檢測B型肝炎抗體,無抗體者必須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 提供新進人員針扎教育。 使用安全針具。 使用適當的防護裝備。(手套、口罩、隔離衣、護目鏡) 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 手冊明定扎傷及血液、體液暴觸後處理流程,供人員依循。 尖銳器械的傳遞以手不接觸手技巧,來建立安全地帶(Neutral Zone),如:用容器來傳送,以預防尖銳物扎傷
使用針頭之技術示範
臨床常見錯誤
處理針器正確方法 (o) (o)
(x) (o) 抽血、分血時,最好能使用試管架或試管夾。萬不得已時,應手持試管的遠端,以避免不慎失手被扎。 (o)
易造成針扎情形
尖銳物品應先整齊放置明顯處
暴露愛滋病毒後處理原則 愛滋病病毒雖然頑強,脫離人體大約三分鐘即會停止複製,在五到十分鐘即會死亡 不小心暴露愛滋病毒後處理: *立即擠壓傷口血管,促使血液流出。 *使傷口在流動水下,清洗五分鐘再以優 碘消毒傷口。 *黏膜暴露,立刻用大量水沖洗。
工作人員暴露感染 依照感管組制定『尖銳物品扎傷之處理流程』處置 由感染科醫師執行預防性用藥評估(越早接受藥物預防治療愈好,24小時內) 定期至感染科或家醫科門診接受抽血追蹤檢查 ★醫療人員臨床上被污染針頭扎傷,得到HIV感染 機率為0.3~0.4﹪。 (危險性:曝露含血量、病毒負荷量)
增加愛滋病感染的危險性 扎傷及血液、體液暴觸後防治措施 ☆針器有明顯血液污染 ☆針器使用於動靜脈情況 ☆深部扎傷部位 ☆AIDS末期病人 ☆暴露於大量血液、暴露時間長 ☆暴露者有傷口
暴露後預防用藥-PEP ☆使用抗愛滋病毒藥物 - 基本處方:二種抗病毒藥物 - 擴充處方:三種抗病毒藥物 ☆ 24小時內開始服藥,不超過72小時 ☆早晚服用,28天不中斷
醫護人員如何保護自己不得到愛滋病 ☆認識愛滋病 ☆辨識高危險患者 ☆適當地防護裝備 ☆使用安全針具 ☆暴露後預防(post-exposure prophylasix,P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