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髓 干 细 胞 ↓ 白系祖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定向白系祖细胞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生成、释放)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出血性疾病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2 3 第一节 概述 l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 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 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病。
Advertisements

出血性疾病 浙二医院血液内科. 概 述 定义: 由于止血机制 ( 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纤溶功能和抗凝等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 出血不止,称为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 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生理学 --- 血液 Physiology--- Blood. 白细胞 (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 定义 --- 为一类有核血细胞。 ×10 9 /L( /ul) 。 WBC 大于 1 万增多。 WBC 分类: 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燕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血细胞生理  血液凝固  血型于输血.
第五章 血 液 血 液 生 理 第一节 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占体重的 60%--70% 二、内环境 —— 细胞外液 稳态: 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第三章 血 液 细胞外液的 4/5 在血管外 组织液 1/5 在血管内 血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体内不断循环,是内环境中最活跃 的部分, 是沟通各种组织液与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气体和物质交换、散热; 参与生理性止血 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血液 BLOOD 血液 细胞内、外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体重的 60% 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具体环境 内环境 为细胞内各种生化 反应进行的场所 组 织 液 4/5 血 浆 1/5.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十一章 血 液 的 生 物 化 学 Hemal Biochemistry.
热烈欢迎 各位同行来临指教.
BLOOD §1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 2 血细胞生理 § 3 生理性止血 § 4 血型与输血原则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CHAPTER 3 BLOOD.
第 十 六 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Hemal Biochemistry.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内容纲要: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三章 血液(Blood) 体液 体内的液体。(占体重60%)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7  8%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blood group & blood transfusion
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第三章第二节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第二课时) 罗店中学:晏牡丹.
第三章 出血与血栓的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江阴市长寿中学 徐利国 0709.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血液科 徐建民.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艾 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imbalance
出血性疾病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Overview [haiˈdrɔlisis ] 1. 轮流地, 交替地 [ɔ:l,tə:nitli] 电.
第十四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Hemal Biochemistry.
第三章 血 液.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三章 血液 (blood) 董 俊 长沙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第三章 血液( BLOOD ) 主讲教师 : 张志方
抗血栓药.
第二节、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 乙型血友病 丙型血友病.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血栓形成及其治疗 进展 周浦医院心内科 张湘.
糖尿病流行病学.
血液生理.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三章 血液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任何器官缺血都可造成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许多疾病会导致血液成分或性质改变,又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具有运输、缓冲、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参与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第二十一單元.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ATP SLYTYZJAM.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骨 髓 干 细 胞 ↓ 白系祖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定向白系祖细胞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生成、释放)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 (三)白细胞生成的调节 干 细 胞 ↓ 白系祖细胞 定向白系祖细胞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 成熟白细胞 骨 髓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生成、释放) -集落刺激因子(CFS) 乳铁蛋白 抑制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直接抑制或抑制CFS释放)

(四)白细胞的破坏 由于白细胞主要在组织中发挥作用,淋巴细胞还可往返于血液、组织液及淋巴之间,并能增殖分化,故白细胞的寿命较难准确判断。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在循环血液中停留8h左右即进入组织,4~5天后即衰老死亡,或经消化道排出;若有细菌入侵,中性粒细胞在吞噬过量细菌后,因释放溶酶体酶而发生“自我溶解”,与破坏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共同形成脓液。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然后进入组织,并发育成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可生存约3个月。

四、血小板生理 (一)数值和功能 血小板的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为2~3µm。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 变异:可有6%~10%的变化,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血小板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循环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 静止”状态,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可被激活而在生理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粘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为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为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1)粘附成分: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主要GPIb)、内皮下成分(胶原纤维)、血浆成分(von Willebrand factor,vWF) (2)粘附过程: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 vWF与胶原纤维结合并发生变构→变构的vWF与血小板膜上的GPIb结合→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 当GPIb和vWF缺损,胶原纤维变性等时,血小板粘附功能障碍,产生出血倾向。

2.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为血小板释放(platelet release)或血小板分泌(secretion)。 由致密体释放的物质主要是ADP、ATP、5-HT、Ca2+;由α-颗粒主要释放 β-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因子4和V(PF4和PF5)、vWF、纤维蛋白原和PDGF等。血小板还能合成、释放血栓烷A2(TXA2)。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多数能引起释放反应。 血小板受到刺激→释放血小板因子等→促进血小板活化、聚集,加速止血过程。

2.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为血小板聚(aggregation)。 这一过程需要有纤维蛋白原、Ca2、血小板膜上的GPIIb /IIIa的参与。 聚集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为可逆聚集,由受损伤内皮细胞释放的的低浓度的ADP引起,血小板迅速聚集,也能迅速解聚。第二时相发生较缓慢,但为不可逆聚集,由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DP引起,聚集的血小板不能解聚。 血小板释放血栓烷A2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而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释放PGI2,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血管作用;正常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血小板不致聚集,若血管内皮损伤, PGI2减少,有利于血小板聚集。

Ⅰ.ADP与凝血酶 ADP与剂量 呈依赖关系 小板质膜中的 花生四烯酸分离 ⑵影响聚集因素 ① 致聚(诱导)剂 Ⅱ.TXA2 Ⅲ.胶原 是一种强致聚剂,引起血小板不可逆聚集;且与血小板释放同时发生。 Ⅰ.ADP与凝血酶 ADP与剂量 呈依赖关系 注:ADP必须有Ca2+和纤维蛋白原的存在,且耗能。 注:凝血酶使血小板内的纤维蛋白原释放作用较强。 血小板表面激活 小板内磷脂酶A2激活 [低] [中] [高] 小板质膜中的 花生四烯酸分离 聚相1 聚相2 环加氧酶 聚相先1后2 PGG2、PGH2 血栓烷合成酶 血栓烷A2(TXA2) 小板内cAMP↓、游离Ca2+↑ 释放ADP

4.收缩 血小板的收缩是通过收缩蛋白完成的。在血小板内Ca+作用下,血小板微管环状带和骨架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 5.吸附 血小板的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Ⅴ、Ⅺ、ⅩⅢ等),有利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并通过提供的磷脂表面,促使血液凝固的发生和进行。 

(三)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血小板的生成受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调节。TPO能刺激血小板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整个过程。 (四)血小板的破坏 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平均寿命为7~14天,但只在最初两天具有生理功能。衰老的血小板在脾、肝和肺组织中被吞噬破坏。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为 l~3min。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生理性止血功能降低时,可有出血倾向;生理性止血功能过度激活,则可导致血栓形成。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生理性止血的三个过程可相继发生并互相重叠,彼此相互促进,使生理性止血能及时而快速地进行。由于血小板与生理性止血过程的三个环节均有密切关系,因此,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当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降低时,出血时间就会延长。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1.血小板与血栓: ①粘附+聚集→松软血栓; ②释放血小板因子等→加固血栓; ③收缩→坚实血栓。 2.血小板的促凝活性: ①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②结合多种凝血因子,从而加速凝血过程。 3.血小板与血管收缩: 血小板释放的TXA2、5-HT→收缩血管。

二、血液凝固 血凝: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称为血凝。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①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②除因子Ⅱ和Ⅳ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  ③除因子Ⅳ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  ④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  ⑤在维生素K参与下,由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⑥因子Ⅷ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二)凝血过程

凝 血 过 程 分 类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前激肽释放酶 胶原纤维  组织释放因子Ⅲ  ↓ 激肽释放酶 ↓   凝 血 过 程     分 类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前激肽释放酶 胶原纤维  组织释放因子Ⅲ  ↓ 激肽释放酶 ↓    激活Ⅸ  Ⅷ、Ca+ PL 凝血因子分布 全在血中 组织和血中 参与酶数量 多 少 凝血时间 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 激活因子Ⅻ 结合因子Ⅶ 因子X V,Ca+,PL 凝血因子Ⅶ-Ⅲ 复合物 激活因子Ⅺ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 凝血酶原 凝血酶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 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 (形成凝血块)

体内生理性凝血的启动 目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关键性作用,组织因子是生理性凝血反应过程的启动物。内源性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常重要的作用。FⅧ或FⅪ缺陷的患者可有明显的出血倾向。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体内的生理性凝血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血管内皮作为一个屏障,可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组织接触,避免了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的激活。此外,内皮细胞能合成、释放PGI2和NO,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合成硫酸已酰肝素和抗凝血酶灭活多种活化的凝血因子,并分泌调节纤溶系统的多种活性物质。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在凝血过程中活化的凝血酶85%~90%被纤维蛋白吸附这不仅有助于局部凝血反应,也避免凝血酶的扩散。进入循环的活化凝血因子可被血流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防止发生凝血反应。

3、生理抗凝物质 体内的生理抗凝物质可分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三类,分别抑制激活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Ⅶa除外)、激活的辅因子FⅤa和FⅧa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1)丝氨酸蛋白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C1抑制物、1-抗胰蛋白酶、2-纤溶酶、2-球蛋白、肝素辅助因子等。 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 、Ⅹa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增强2000倍 。 (2)蛋白质C系统 蛋白质C、凝血酶调制素、蛋白质S和蛋白质C的抑制物。蛋白质C是肝脏合成的VitK依赖因子。 作用:灭活凝血因子Ⅴ、Ⅷ;阻碍因子Ⅹ与血小板磷脂膜结合,从而降低因子Ⅹ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还能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增强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作用:抑制凝血因子Ⅹ的催化活性; TFPI通过变构,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 (4)肝素 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作用:肝素具有强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此外,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TFPI抑制凝血过程。

三、止血栓的溶解 概念:止血栓子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溶解的过程。 意义:保证血流畅通,有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过程:  激活物抑制物 过程:  抑 制 物 激活物抑制物 2-抗纤溶酶 激 活 物 尿激酶型激活物 组织型激活物 依赖因子Ⅻ激活物 _ + _ + 纤溶酶原 纤 溶 酶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 (Ⅱ,Ⅴ,Ⅷ, Ⅹ ,Ⅻ)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 通常是指RBC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于1901年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在玻片上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此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反应,红细胞的凝集将导致溶血。 RBC凝集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在RBC膜上分布有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在血浆(或血清)中含有与抗原相对应的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血型的分类 除RBC血型外,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AL)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也用于鉴定个体或亲子关系。血小板抗原系统,如PI,Zw,Ko等。血小板的抗原与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有关。 二、RBD血型 目前已知人类的RBC血型有25个血型系统,医学上较重要的有ABO、Rh、Kell、MNSS、Lutheran、Lewis,Duff、Kidd等血型系统。与临床关系最密切的是ABO和Rh血型系统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 (一)ABO血型系统   1、分型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 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

注:①四种血型都有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H抗体。 ②A1型RBC可与A2型血中的抗A1发生凝集反应。 ③A2型和A2B型的抗原性比A1型和AB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A2型和A2B型误判定为O型或B型。

2、ABO血型的遗传 2、ABO血型的抗原、抗体 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RBC可检测到抗原A和抗原B,但抗体却在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时达高峰。其产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因某些肠道细菌释放物和食物成分具有与RBC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能够刺激针对自己所缺乏的抗原而产生抗体。抗体——IgM的分子量较大,故难以通过胎盘。 2、ABO血型的遗传 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 基因型 表现型 OO O AA,AO A BB,BO B AB AB 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5、血型的鉴定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抗原 人类RBC膜上有C、D、E六种抗原,  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苗族12%,塔塔尔族16%) 2、Rh血型抗体 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 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

3、临床意义 (1)输血 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 (2)妊娠 Rh-的母亲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 ②第一次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三、输血原则 结论: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 直接配血(主侧) RBC + 血清 → - - + + 供血者 受血者 结 果 可 慎少 不 不 结论: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

复习思考题 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含义与生理意义。 2.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各有什么作用? 3.简述血浆和血清的区别。 4.熟记下列正常值: 红细胞比容、血沉、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分类、血小板数 5.简述白细胞的功能。 6.血小板在生理性凝血过程中起何作用? 7.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并指出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异同点。 8.什么叫血型?说明输血的基本原则。为何同型血相输还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9.将红细胞置于0.9%NaCl和5%葡萄糖的混合液中,其形态与功能有无改变?为什么? 10.一次失误将500mL的蒸馏水输给了病人,会引起何后果?为什么? 11.从血液的理化性质和功能考虑,维持离体器官活动需要哪些条件? 12.已知某人血型为A型或B型,能否鉴定他人血型? 13.肝功能严重受损或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时,为何易导致出血倾向? 14.为什么纤溶系统亢进时会出现出血倾向? 15.为什么月经血是不凝固的? 16.为什么用温热生理盐水浸泡纱布按压伤口可促进止血?

本章内容结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