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能判 断一个数是否是 2 、 5 的倍数。 2.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 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Advertisements

中外领导力 的 跨文化 比较分析 主讲人:. 壹 领导力理论 中国古代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孔子(儒家思想 ) 庄子(道家学派) 老子(道家学派)
頭皮的健康與診斷 頭皮保養的目的 乾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油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植物精油芳香療法的認識與應用 第 3 章 頭皮部位的處理 ………………………………………………………………………….…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書名: 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0.05mm 作者:張禮文出版社:海鴿.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一、研究背景 植物组培育细胞培养源于 19 世纪后半 叶,当时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还没有 完全确定。人们便对此进行研究。 目前,植物组培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的脱毒,快繁 ,基因工程,一串研究,次生代谢物质 生产,工厂化育苗等多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主编:蔡中华 曹培强.
水痘.
29.2 三视图.
第二章營建規劃施工與管理 營建工程過程不外乎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水產養殖科 游育霖
程啸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洪堡学者)
九寨沟 领略人间仙境.
机关公文基础知识 黄晓璐.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毕业生招聘宣讲会
《数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 第一章 有理数 授课人:三元中学 苏鼎明.
第二單元 校園的昆蟲 1. 校園的小動物 2. 昆蟲一族 3. 昆蟲變變變 4. 我的昆蟲寶貝 5. 昆蟲博覽會 吳端敏 製.
机械工业发展史.
第十章 暑 温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桥城中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熱帶雨林對人類的 局限和可能性.
第二課 鬼 頭 刀 廖鴻基.
6-3 玻璃製品 一、平版玻璃 將熔融的玻璃漿由滾筒間流過,可不斷製造較 大連續之玻璃,可分為 (一)透明玻璃:表面光滑清透。
钢筋混凝土楼梯模板施工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体育现场测试说明 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014年11月.
長榮中學高中部104年甄選入學 作業相關事項說明會
指導老師:曾憲正 老師 組員:公廣2A 4980M089鄭欽鴻 M039鄭仁凱 2B M060呂明耿
昆蟲總動員 三年級教學群.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东方底特律—— 大美十堰.

春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训 市场营销策略模块 项目五 产品策略.
乳房护理 主编:卢荣华.
第四章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 記者招待會 報告人: 吳宗榮局長 歡迎蒞臨指導 中華民 國102年7 月23日.
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刘刚 2013年3月29日
4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
前列腺结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靖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解读及实施建议
第十一章 结构施工图 11-1 概述 一、结构施工图(结施):P308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1、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制作: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一中学地理组.
汽车维修基础 锉削的操作方法 制作人:庹鉴.
4 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人体工学、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其内涵。其中包括人体工学概述,家具的类型,家具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家具的选用与布置,室内陈设的意义、作用和分类,室内陈设的选择与布置,以及常见空间陈设品的应用等内容。
2010高考中国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昆虫 昆虫的认识 制作昆虫标本方法与过程 1 2.
2014年下学期C1403 第21周家校互联.
“仙居恩施”市情讲座 恩施市委党校 陈 平.
第3章 建筑剖面设计.
统计图的选用(二).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 学习要求: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能够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2.学习重点:掌握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及层数、净高、层高的概念;掌握室内外高差确定的依据;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的方法。
引自中山大学研究生,40余项国家专利获得者,著名低视力弱视治疗专家及发明家刘东光教授的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水资源.
楼层与地层 水平分隔建筑空间的构件,楼层分隔上下空间,地层分隔底层空间并与土壤直接相连。 楼层的结构层为楼板,地层的结构层为垫层。
学习单元3 其它焊接方法.
焊接结构的不足之处大多反映在焊接接头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名片礼仪 授课人:三原职教中心 安小艳.
机械制图 识图基础知识讲解 编制:王应.
年 和 電 鍍 原理製程教育訓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6學年度第1學期 學生校外會 學生交通安全校園巡迴宣講題目: 交通(機車)事故預防與 處理 台北市汽車駕駛訓練中心 製作.
中国的降水.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3-4 銼削姿勢與銼刀使用方法 銼削姿勢 銼削方法 銼刀與銼削注意事項.
TMJ 顳顎關節症候群可能 會有哪些症狀? 什麼叫顳顎關節症候群? 發病原因為何? 顳顎關節(TMJ)在那裡? 如何診斷
2.1矢量的概念与矢量的线性运算 一、矢量的概念 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矢量表示: 或 M1M2 矢量的模: 矢量的大小. 或
2019/5/19 第 十 章 节流机构.
鉗 工.
水中生物.
第八章 建筑物的防潮 防水构造.
第18章 工业化建筑体系.
災變話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一、印模

二、模型

三、颌位关系记录 1、复习几个定义: 息止颌位(下颌姿势位me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 当头处直立位、口腔 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 话、下颌处于休息静止状 态时的位置。 息止间隙(free-way space): 在息止颌位时,存在与上下 牙列间的间隙,一般为 2~3mm。

正中(centric occlusion ,CO): 下颌处于正中位置,牙 正中与正中位 正中(centric occlusion ,CO): 下颌处于正中位置,牙 尖相互交错、广泛密切 接触的关系。 正中位:正中关系时 下颌的位置。

牙尖交错 (intercuspal occlusion,ICO): 上下颌牙尖交错最广泛、最密切接触的关系。 牙尖交错与牙尖交错位 牙尖交错 (intercuspal occlusion,ICO): 上下颌牙尖交错最广泛、最密切接触的关系。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 : 牙尖交错关系时下颌的位置。 牙尖交错即正中 ,但两者并非完全一致, 牙尖交错的下颌位置有时并不在正中,有偏 移。现代学发展用牙尖交错取代正中。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 正中关系( centric relation occlusion CRO) 正中关系位(后退接触位 ,RCP) 正中关系:下颌不偏左、不偏右、 居正中,髁状突保持在关节凹的 生理最后位,及在铰链运动的范 围内(不强迫后移、不前移等),下 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 正中关系位:指正中关系的最上 位 (后退接触位)。 正中关系:指后退接触位时的 咬合接触关系。

长正中(Long centric) 正中关系位与牙尖交错位 在我国人群中,下颌有两位者占92%,一位者 占 8%。有两位者,下颌从正中关系位向前不脱离 咬合、运动至牙尖交错位,如果下颌不偏左,也不 偏右,表明咬合接触是均衡的,此范围叫长正中。 长正中范围为1mm左右。

2.牙列缺失后,在全口义齿修复中, 为什么要进行颌位 关系记录? (1)完整的上下颌天然牙列存 在时,正中咬合:前牙呈正常 覆 、覆盖;后牙面间呈尖 窝交错、广泛接触。保持着上 下颌骨间正确位置关系。 垂直位置关系—面下1/3的适宜高度(垂直高度)。 水平位置关系—下颌不偏左、不偏右。双侧髁状突在关节凹的生理后位(居中后退)。

a 下颌自然闭合,牙列接触,下颌对上颌关系而 言,下颌处正中关系位 ; b 如牙列广泛接触为正中,下颌对关系而言, 处正中位,两位一致; c 如向前1mm,牙列才广泛接触为正中,患者有二位; d 牙列缺失,正中位丧失,上下颌关系唯一稳 定参考位为正中关系位; e 全口牙缺失,颌位记录求正中关系位,对部分 患者而言并非原正中位时的下颌位置。

(2)牙列缺失后,下颌没有牙列的支持和牙尖的锁结,表现为面部下1/3距 离变短及下颌位置的不确 定性移动,无牙即无下颌 的正中位。正中关系位 是上下颌关系的唯一稳定 参考位。 (3)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 应确定和记录患者上下颌 骨间正确的位置关系。包括适宜的面下1/3高度及正 中关系位。

3、何谓颌位关系记录? 指用托代替天然牙来确定并记录患者面部 下1/3的适宜垂直高度和正中关系位的过程。 目的是:在所记录的正确的上下颌骨位置关系上, 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关系。

4、确定垂直颌位关系 确定垂直颌位关系即确定垂直距离 (1)、几个概念 息止颌位垂直距离— 下颌处息止颌位时, 测量鼻底到颏底的 距离。

列呈正中时,鼻底至颏底 的距离(面下1/3的距离)。 颌间距离 —在正中关系位时, 无牙颌上下颌牙槽嵴顶间垂 直间隙距。 (咬合位)垂直距离— 天然牙 列呈正中时,鼻底至颏底 的距离(面下1/3的距离)。 颌间距离 —在正中关系位时, 无牙颌上下颌牙槽嵴顶间垂 直间隙距。

(2)、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a 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间隙的方法: 息止颌位垂直距离— 2~3mm = 垂直距离 (常用;实际是决定正确垂直距离下颌间距离大小)

b 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 两眼平视,测量瞳孔至 口裂的距离作为确定 垂直距离的参考数据。

c 面部外形观察法: 正常的面部下1/3距离与整个 面部比例是协调的,表现为: 上下唇呈自然接触闭合,口裂约 呈平直状、口角不下垂,鼻唇沟 和颏唇沟的深度适宜。 需要医师的工作经验及一定的审美观。 d拔牙前(咬合位)垂直距离记录(参考) e旧全口义齿(咬合位)垂直距离记录(参考)

(3)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影响 a 对美观的影响: 过大:口唇不能自然闭合,勉强闭合时紧绷、 过饱满; 过小:口唇不丰满,似未戴牙状。 b 对功能的影响: 过大:间隙小,进食时需大张口;说话、 咀嚼时出现后牙相撞声。肌紧张度 增大,影响咀嚼效能。 过小:肌紧张度减低,咀嚼效能较低。

c 对固位的影响 过大:需大张口进食,易使义齿脱位。 d 对组织健康影响 过大:肌张力增大,易肌疲劳感,又可使牙槽 嵴常处受压状态而加速吸收。 过大、小:改变TMJ结构而发病。

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咬合法: 无牙颌患者下颌常有 前伸习惯。直接咬合法是 指设法引导患者下颌后退, 利用间记录材料,将上、 5、确定水平颌位关系: 即确定正中关系位 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咬合法: 无牙颌患者下颌常有 前伸习惯。直接咬合法是 指设法引导患者下颌后退, 利用间记录材料,将上、 下颌托直接咬合在一起 记录患者的正中关系位的 方法。

引导下颌后退的方法有: a卷舌后添法: 方法:上托后缘正中处固定一蜡球,嘱患者小张 口,卷舌尖向后上舔抵,慢慢咬合至合适的 垂直距离。 机理:舌向后上方牵拉舌骨,舌骨连带舌骨肌牵拉 下颌后退,使髁突处于其生理后位。(常用)

b吞咽咬合法: 方法:嘱患者吞咽唾液,医师辅以手轻推颏部向后, 帮助下颌后退到生理后位,咬合至合适垂直 距离。 机理:吞咽过程中,升 颌肌有固定下颌 于正中关系位的 作用。

c后牙咬合法: 方法:将上托就位,置两示 指(食指)于下颌牙槽嵴的第 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嘱患 者轻咬几下,直到觉得咬合时 能用上力量时,将粘有烤软蜡 卷的下托就位于口中,仍先 试咬医师示指,咬中示指滑向 堤颊侧, 托接触,咬止合 适垂直距离。

机理:咬指时,颞肌、咬肌、翼内肌同时收缩, 牵引下颌向后上方移动,可使髁突回到 正中关系位。

(2)哥特式弓(Gothic arch)描记法: 利用描记图形,(上颌:描记针、下颌:描记板) 客观观察下颌是否后退,处于正中关系位。

(3)肌监控仪(myo-monior)法: 利用微直流电作用于三叉神经运动支,解除咀 嚼肌疲劳和紧张,经治疗,可使下颌自然地退 至生理后位。 适用于有不良咬合习惯者。

(三)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1)制作托:托由基托+ 堤组成

①基托的制作: 基托有两种:暂基托 、恒基托 a 暂基托有:蜡基托、自凝塑料基托、光固化塑 料基托等;用于颌位记录、排牙,且形成基托模 型,最后在义齿完成过程中为热凝塑料所代替, 形成义齿基托。

b 恒基托由热凝塑料制作。其优点是在颌位记录、 试戴过程中不变形,固位好,易操作,缺点是 二次热处理变形问题。适用于牙槽嵴重度吸收 的患者。

c 暂基托制作的方法 常采用,以蜡基托为例, 刀切边缘使伸展 将两层蜡片 轻压使蜡片与 及形态同全口义 烤软粘合 模型表面紧贴 齿基托,托内埋 入增力丝

② 堤的制作: a 方法: 将蜡片烤软卷成约 弯成弓形置于蜡 并与之粘合 8~10mm直径的蜡条 基托 牙槽嵴顶上

戴 入口内, 趁软用平面规按压 表面,形成平面。

取出修整平面宽度,前牙区约6mm,后牙区约8~10mm。长度相当于牙列长度。 后端修整 上平面64 46 上基托后缘中 成斜坡状 处分别做两条沟 央粘附一蜡球

b上颌平面的要求: 前部: 后部: 上唇下缘以下露 侧面观,与鼻 用平面 出约2mm,且与 翼耳屏线平行 规校正 瞳孔连线平行

(2) 确定颌位关系: ①用垂直距离尺测量患者鼻底至颏底的距离(息止颌位), 确定垂直距离高度;

②将上颌托戴入口内,嘱患者小张口,练习用舌 尖卷向后上舔托后缘蜡球,作咬合动作。 ③在模型上制作下颌托 ④将下颌托趁堤软戴口内,嘱患者卷舌后舔, 咬合至合适垂直距离。 ⑤将上下托整体从口 内取出,泡于凉水中 冷却,备校对颌位记 录正确与否。

(3) 核对颌位记录 ①检查垂直距离是否正确 a反复多次测量 b面部外形观察 c测量瞳孔至口裂距作参考 d患者自观。

② 检查正中关系位正确与否: a 反复做卷舌后舔、咬合 b 反复咬合重复性好 c 扪双侧颞肌是否收缩有力、均等 d 扪外耳道,感觉咬合 时双侧髁突向后撞 的力是否相等。

(4)在堤唇面画标志线: 上下托就位于口中,以蜡刀在托唇面刻画标志线。

①中线:参照面部中线, 确定堤唇面中线作为两 个上中切牙交接的标志线。 ②口角线:上下唇轻闭拢, 在双侧口角处堤上垂直 于平面画出,作为全部 前牙排列的位置。 ③唇高线和唇低线:微笑时,在上下托的上唇下 缘和下唇上缘所画出的位置线,用以指导前牙切缘位置的排列。

制作塑料暂基托

小结:牙列缺失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必须进行颌位关 系记录,记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修复效果, 堤的形态为人工牙的排列提供了基础。

复习思考题: 1、几个定义。 2、牙列缺失后,全口义齿修复中为什要进行颌位关系记录? 3、何谓颌位关系记录? 4、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5、垂直距离不正确的影响。 6、引导下颌后退的方法。 7、确定正中关系位的方法。 8、上堤平面的要求。 9、如何校对颌位纪录? 10、标志线与临床意义。

预习: 1、架的分类 2、上架 3、人工牙选择 4、排牙原则

四、上架(articulator) 1、架: 是一种固定上下托和模 型在一定位置关系,且能在一 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2、架的分类: (1) 简单架 (Simple articulator) 能模拟下颌做上 下开闭口运动。

(2)平均值架(average values articulator) 有固定的(平均值:前伸25 ° 侧方15 °)髁导斜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的前伸及侧方运动。以上两种架只能用于做嵌体、简单冠桥;全口义齿不能达平衡,需口内选磨调。

(3)半可调架(Semi-adjustable articulator) 可记录和调出患者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需用面弓转移患者上颌对TMJ的固有位置关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模拟患者的下颌前伸运动及侧方运动。 适合于全口义齿和复杂牙列缺损的修复。

(4)全可调节架(full-adjustable articulator) 能允许将患者所有的有关参数转移至架,完全模拟患者的口腔下颌运动,且利用运动面弓记录三维髁导。 适用于全口咬合重建治疗和科研工作。

(根据架髁导结构位置分类: 1)Arcon 架:髁导盘固定在上颌体,髁突与下颌 体相连; 2)Nonarcon 架:相反 (上颌运动)

3、上架: (1)非可调式架 将具有颌位记录的上下颌托就位于上下颌模型,用石膏固定在架上,以保持上下模型间的高度和颌位关系。在架上排牙和完成的全口义齿: 有良好的正中接触,平衡需口内选磨调。

(2)可调式架:在颌位记录完成后,用面弓将患 者上颌对TMJ的固有位置关系转移到 架,并 用石膏将上下颌模型固定在架上。

在口内进行前伸关系记录,并将蜡记录放回架,

调出患者的前伸髁导斜度,

算出并调出侧方髁导斜度 H ( L = + 12 ). 在该类架上除完 8 成正中排牙外, 还能使架作各种运动,完成平衡的调节,使制作的全口义齿更能符合患者的口腔功能需要。

转移颌位关系

五、排牙: 1、人工牙的选择 选牙应从材料、形态、大小、色泽等方面考虑, 并应征求患者的同意。 (1)材料: 人工牙有塑料牙和瓷牙两类 ①塑料牙(甲基丙烯酸甲脂) 优点:质轻、韧性好、牙与托为同种树脂,连接 牢固; 缺点:耐磨性差; 临床上广泛使用。

②瓷牙 优点:色、形美真,耐磨; 缺点:牙与托机械结合(固位钉、孔),质脆, 易崩损,不易调磨,对排牙造成困难。

(2) 形态 ①前牙: 前牙关系到患者的面部形态和外观,牙形态要与 患者面部形态一致。根据面形选择牙形:(颊线:髁突到下颌角外侧面连线)三种主要面型:方型、卵圆型、尖型。

②后牙: 根据牙槽嵴的宽窄和高低来选择后牙的形态。 包括:牙尖的高低、颊舌径的宽窄等,既要考 虑功能需要又要重视组织保健。

a后牙的面形态 解剖式牙: 似天然牙,牙尖斜度约30 ° 。 半解剖式牙:牙尖斜度低于天然牙,约20°。 非解剖式牙:主要为无尖牙, 无牙尖,有外展隙、溢出沟等。 优点:力主要以垂直 方向向牙槽嵴传 导,由于侧向力小, 从而减少义齿的 不稳定性,但咀嚼 效能较差。

b如何选择:牙槽嵴高而宽者,选择解剖式牙; 牙槽嵴低而窄者,选择半解剖式牙或 无尖牙。

(3)大小 前牙: 宽度:两侧口角线之间弧形堤唇面长为上前 牙3——3 总宽度。 高度:唇高线—平面: 上中切牙的切2/3 高度。 唇低线—平面: 下中切牙的切1/2高度。

后牙:近远中宽度: 下颌尖牙远中面—磨牙后垫前缘= 7-4 4-7近远中径的总宽度。 下颌7-4 4-7 与上颌相匹配。 颊舌径宽度 : 根据牙槽嵴状况而定。 (4)色泽: 前牙:参考患者的肤色、性别、年龄。 要征求患者的意见。 后牙:前后牙牙色应协调一致。

2、排牙原则: 排牙应达到的基本目的是: 恢复有个体特征的自然外观;保护牙槽嵴和粘膜组织;部分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 排牙应从美观、功能、组织保健三方面考虑。

(1)美观原则: 全口义齿制作中含丰富 的美学内容:如协调美、 曲线美、对称美等; 恢复面部下1/3 的生理形 态,达到面下1/3与整个 面部比例和谐 。 牙美是面容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口义齿的美观主要体现 在上前牙的排列。

要达到美观,需注意以下问题: ①牙列弧型要与颌弓型 协调 一致,有: 方圆型 尖圆型 卵圆形

② 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的丰满度: 1) 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一般以8-10mm为宜。 2)上尖牙顶连线与切牙乳突的关系: 年轻人通过中点,老年人平齐后缘。

3) 上尖牙的唇面与腭皱的侧面相距为10.5 ± 1mm 4) 上前牙切缘在唇下露出2mm,年老者露少些。

牙排列要体现患者的个性: 1)尽可能模仿患者原有真牙排列。 参考:照片、拔牙前记录(模型)、旧义齿等。 2)切缘和颈缘的处理: 年老者切端及尖牙牙尖可略磨平,以仿牙磨耗状; 颈部要外露多些,以仿牙龈萎缩。(仿真牙着色)

3)可模仿真牙的轻度拥挤和扭转,排列过齐给人以 “义齿面容”的感觉。 4)根据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排列上下前牙的 覆、 覆盖。 一般排浅覆1mm、浅覆盖1mm, 切导与平面交角以 15°为宜。 5)排牙时应弥补患者的面部缺陷。如面部中轴偏斜 时牙齿中线也可略偏等。 ④ 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

(2)组织保健原则 牙排列与义齿功能状态下的稳定性有关,义齿 稳定是组织保健的重要前提。 ①前牙要排列成浅覆、浅覆盖, 正中时前牙不接触,在前伸及 侧方运动时,上下牙斜面间自由 滑动至少有1mm的范围。

② 人工牙要排在肌平衡区, 不妨碍舌、唇、颊肌的 活动。 ③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 要平行颌间距离。利于义 齿稳定。其高度位于舌侧 外缘最突出处,便于舌将 食物送至后牙面。

④后牙功能尖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使力能沿 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

⑤ 要适当降低非功能尖,减少研磨食物时义齿的摆 动,从而减少功能状态下义齿的不稳定。 ⑥异常颌位关系排牙,可适当调整后牙的倾斜度。 使力尽可能以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 ⑦要建立牙列间平衡接触。

(3)咀嚼功能原则: 根据牙槽嵴吸收程度选择后牙面形态,要建 立最广泛的上下牙列间的接触面积,尖窝关系要 稳定。以有效地发挥咀嚼功能。

3、排牙的具体方法(实验课内容) 要点: 1)、以堤及平面为参考 堤弓形代表牙列弓形(牙列与颌弓一直) 堤唇面为牙列唇面位置(衬托上唇丰满度) 平面指导切牙、切缘、磨牙面排列位置 标志线指导前牙排列位置 2)、以颌间牙槽嵴关系为基础 前牙盖嵴部紧贴牙槽嵴唇侧 后牙功能尖位于牙槽嵴顶 适当照顾颌骨间关系

3)按一定的顺序排牙 先前牙后后牙 先上牙后下牙 对称性 协调性 4)、按一定规律倾斜牙长轴 前牙: 后牙: 唇舌向 颊舌向(横曲线) 近远中向 近远中向 (纵曲线) 旋转

排牙

小结:使用不同类型的架与义齿制作的咬合质量 有关,不同患者应选择不同材料、形色、大 小的人工牙列。美观、功能、组织保健是排 牙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

复习思考题: 1、 架的分类及特点。 2、人工牙的种类及优缺点。 3、如何选择前牙。 4、如何选择后牙。 5、排牙美学原则、保健原则、功能原则。

预习: 1、  全口义齿平衡的定义、分类 2、  同心圆学说 3、 五因素十定律 4、 选磨

六、平 衡  (Balanced occlusion)

颌位记录 颌间水平、垂直位置关系 简单架(开闭口运动) 排牙 前牙浅覆 、浅覆盖 Hanau可调节架 (前伸髁导斜度25°侧方髁导斜度15 °) 用面弓转移上托与髁突间位置关系 (前后、左右、上下) 转移前伸髁导斜度 H 计算调出侧方髁导斜度 ( L = + 12 ). (开闭、前伸、 侧方运动) 8 排牙 前牙浅覆、浅覆盖 后牙曲线 正中广泛接触 非正中的平衡接触: 在架上调,倾斜牙长轴, 改变曲线, 达到平衡 简单架(开闭口运动) 排牙 前牙浅覆 、浅覆盖 后牙倾斜牙长轴排一定曲线(髁导斜度20°时,后牙牙尖与定位 平面的位置关系) 正中有广泛的接触 非正中的平衡接触: 义齿戴入口内,作前伸、侧方运动,调磨,达多点至少三点接触的平衡,使义齿保持稳定。

为什么需要非正中位的均衡接触? 天然牙:牙槽窝、牙周纤维 牙周创伤 人工牙:基托、人工牙 早接触、翘动 如何达到均衡接触?

1、全口义齿平衡 (1)定义: 指正中及下颌做前伸、侧方运动时,上下颌 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

2)分类: 正中平衡 下颌在正中位时,上下 颌人工牙间具有尖窝交错的 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 (centric balanced occlusion): 下颌在正中位时,上下 颌人工牙间具有尖窝交错的 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

前伸平衡(protrusive balanced occlusion): 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再滑回正中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 三点接触 多点接触 前伸平衡 完全接触

侧方平衡(lateral balance occlusion) 下颌做侧方运动,工作侧上下后牙呈同名尖相对、平衡侧后牙呈异名尖相对接触。下颌滑回正中过程中,一直保持后牙间接触。

(3)临床意义: 防止义齿基托翘动(固位、稳定 功能) 防止无牙颌组织创伤(症状、骨吸收 保健 )

髁道:前伸运动,髁突在关节凹内向前下方运动的 道路。 /眶耳平面 (髁道斜度) 切道: 前伸运动,下切牙切缘在上前牙舌面向前下 2、前伸平衡 (1)几个定义: 髁道:前伸运动,髁突在关节凹内向前下方运动的 道路。 /眶耳平面 (髁道斜度) 切道: 前伸运动,下切牙切缘在上前牙舌面向前下 方运动的道路。/眶耳平面( 切道斜度) 牙尖工作斜面: 前伸运动;上后牙颊尖的远中斜面 下后牙颊尖的近中斜面 各自牙尖底 (牙尖斜度)

(2)同心圆关系学说: 髁道、切道和牙尖工作 斜面均为同心圆上的一段 截弧,即达平衡。 (3)学说的意义: 指导排牙、选磨。

(4)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因素、十定律 ①五因素: 髁导斜度: 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 前伸关系记录将髁道斜度转 移到架上 切导斜度: 切导盘与 水平面的交角 根据前牙切道斜度调节切导盘确 定,切导盘位于义齿下前牙的前 下方,故切导斜度与切道斜度相 当而不相等,切导盘有保持切道 不改变的作用。

补偿曲线曲度: 7-3 3-7颊尖顶连线,为凸向下的曲线, 曲度:曲线的曲率半径 的倒数 1 P= 曲率半径r

牙尖斜度 斜面:前伸运动; 下后牙颊尖的近中斜面和上 后牙颊尖的远中斜面相互摩擦,该斜面 称牙尖平衡斜面。 高度:牙尖顶向牙尖底所做的垂线距 斜度:斜面与各自牙尖底的交角 牙尖斜度与牙尖高度成正比

定位平面斜度 定位平面:上中切牙近中切角至7 7的颊尖顶相 连而成的三角平面。 定位平面斜度:平面与眶耳平面所交的角度。

②十定律 根据同心圆学说的理论,可知五因素间的 关系。当五因素中三个因素不变时,其余二因 素间的关系可形成十定律。

髁导斜度 补偿曲线曲度 定位平面斜度 切导斜度 牙尖斜度       △

分析: 髁道斜度患者固有 切道斜度浅覆,浅覆盖 牙尖斜度 排牙前选定 定位平面斜度一般不改动 补偿曲度: 倾斜牙长轴,加大或减小 补偿曲度以适应患者的髁 道斜度

△ ③三因素四定律 五因素十定律比较复杂,孙廉将其简化为三因素四定律 三因素:髁道斜度、切道斜度、牙尖平衡斜面斜度* 四定律:髁道斜度 (*7 7 近中颊尖的远中斜面或 7 7 远中颊尖的近中斜面与基线 (眶耳平面)的交角)

应用: 例如: 7 7 前牙接触, 7 7 不接触 原因分析:髁道斜度 髁导斜度 7 7 前牙接触切道斜度大 7 7 不接触, 例如: 7 7 前牙接触, 7 7 不接触 原因分析:髁道斜度 髁导斜度 7 7 前牙接触切道斜度大 7 7 不接触, 斜面斜度不足,应增大7 7 与7 7牙 尖平衡斜面斜度 处理:7 7 长轴颈部向前倾斜 、 7 7 长轴端向前倾斜 减小切道斜度 (调牙或磨改)

3、侧方平衡(略)

七:全口义齿的试戴 八:全口义齿的完成 九:全口义齿的初戴

全口义齿的试戴

七、选磨: 1、选磨的定义: 调磨正中的早接触点,达到广泛均匀的接触 和稳定的尖窝关系。 调磨侧方、前伸时的牙尖干扰,达到平 衡接触

2、为什么全口义齿戴入后必须选磨? 简单架上排牙 用可调式架,但未用面弓转移上颌对TMJ 的位置关系 未用前伸关系记录转移髁道斜度 髁导 斜度 常规牙位排列 任何架不可能完全模拟患者的下颌运动 装盒、填胶等工序有误

3、选磨的临床意义: 选磨是改善关系,达到平衡的一种补救措施 正中良好的接触 运动中无牙尖干扰 非正中平衡接触 牙尖接触滑动与髁突运动相适应

4、早接触点( 干扰点)的确定: 咬合纸、数次开闭口运动,检查面印迹 少数印迹 早接触点 多数印迹 少数深色印迹 早接触点 全牙列印迹均匀 无早接触点 咬合纸,数次前伸运动 咬合纸,数次侧方运动

5、选磨的注意点: 逐渐、多次调磨,一次不可调磨过多 不影响正中位牙的接触 不影响义齿的高度

(1)正中早接触点的选磨 前牙:上前牙舌侧面 下前牙切缘 后牙: 早接触点在斜面间,调磨较突的牙尖斜面; 6、选磨的方法: (1)正中早接触点的选磨 前牙:上前牙舌侧面 下前牙切缘 后牙: 早接触点在斜面间,调磨较突的牙尖斜面; 早接触点在牙尖与中央窝,将该牙尖移至平 衡侧, 有早接触点,磨牙尖,无早接触点, 磨中央窝。

(2)前伸早接触点( 干扰点)的选磨 前牙:上前牙舌侧面 下前牙切缘的唇侧斜面 后牙:上后牙牙尖的远中斜面 下后牙牙尖的近中斜面 调磨相关斜面 (前)

(3)侧方早接触点( 干扰点)的选磨 工作侧:颊尖早接触 磨上牙颊尖 舌尖早接触 磨下牙舌尖 保护工作牙尖 平衡侧: 调磨相对的斜面 调磨相对的牙尖 少 量 . . . 工作侧 平衡侧

选磨

第四节 复诊常见问题及处理 (自学)

小结:平衡对于义齿的固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心圆学说是平衡的理论基础。通过调整 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及选磨,可达到义齿非正 中的平衡接触。

复习思考题: 1、平衡的定义、分类、临床意义。 2、五因素内容定义。 3、五因素关系(十定律)。 4、同心圆学说、应用。 5、选磨定义、选磨的意义、注意点、方法。

预习: 可摘局部义齿

祝马到成功,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