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 Analges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教研室 张 峰. 镇痛解热抗炎 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甾体类抗炎药) 抗炎药.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1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培训. 2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 A 30 ~ 50 % B 40 ~ 60 % C 60 ~ 80 % D 70 ~ 90 %
以非甾体抗炎药示例 (BNF).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效应的药物, 由于它具有类似甾体类(皮质激素)药物 的抗炎效应,故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它们的共同效应为解热、镇痛和抗炎。 它们的共同的作用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诊断 疾病的依据之一。因此,不宜见热就解。由 于 T 过高能消耗体力,并引起头痛、失眠、惊 厥等,解热对症疗法很有必要。对小儿、年 老体弱慎防虚脱。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化构不同,但都 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 PG )合成,具有解热 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
1 第十九章 镇痛药 ( analgesics ). 2 概述 疼痛 镇痛药定义 与局麻药、全麻药的区别 作用 意识 其他感觉及运动 局麻药 局部 清楚 减弱 全麻药 吸收 丧失 丧失 镇痛药 吸收 清楚 不影响.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镇痛药 analgesics 主要作用于 C.N.S ,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 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可改善情绪。特点是镇痛作用强大,反复用易 成瘾,又称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 主要作用于 C.N.S ,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 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念 二、作用机理 三、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第九章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正确使用药物.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35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 临床应用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第十七章 镇 痛 药.
第三十五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章 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 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解热镇痛抗炎药 2017/3/1.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情境3.3(4)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疗护理.
第十三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三章 解热镇痛抗炎和痛风药 ⑴ 概述 ⑵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3)抗痛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复 习 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机制?.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帕金森病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复 习 癫痫持续状态选药? 癫痫大发作选药? 癫痫小发作首选? 癫痫小发作最有效的是? 即有抗癫痫又可治疗神经痛的是?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咳药.
镇痛药.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学习目标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九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1.
第17章 镇痛药.
M-Cholinoceptor blocking drugs M-受体阻断药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 四十四 讲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19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一. 基本概念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八章 镇 痛 药 Analgesics.
疼痛的药物治疗 红旗医院麻醉科 王建民. 疼痛的药物治疗 红旗医院麻醉科 王建民 疼痛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时疼痛治疗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疼痛治疗药物有: 麻醉性镇痛药、非麻醉性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及神经安定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局部麻醉药以及其他药物。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 Drugs
《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单元设计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刘艳玲.
镇痛药 Analgesics --直接阻断痛觉传导的药物.
第十五章 镇痛药 1. 定义:是作用于CNS,通过激动阿片受体,选择性抑制痛觉,消除或缓解疼痛的药物。
第二十一章 镇 痛 药 analgesics.
第十六章 镇痛药 Narcotic Analgesics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十一章 镇痛药 刘丹花.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16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镇痛药 Analges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Objective 掌握吗啡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掌握哌替啶的临床应用; 熟悉美沙酮、可待因的主要作用特点;

疼痛是因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是一种主观感受,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广义镇痛药分为: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局部麻醉药、某些抗抑郁药 本章指作用于CNS特定部位,在不影响意识状态下选择性地缓解疼痛。

疼痛产生的机制 bradykinin, 5-HT, and capsaicin Pain thalamus PMN peptides (substance P) glutamate Pain thalamus 多样疼痛感受器(Polymodal nociceptors,PMN)

下行止痛系统及阿片类药物作用部位 LC蓝斑,PAG水管周围灰质 DLF=dorsolateral funiculus, NRM=nucleus raphe magnus. NRPG=nucleus reticularis paragigantocellularis. LC=locus ceruleus

分类: 阿片生物碱类(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人工合成药 其它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用反复应用易于成瘾,故又称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药品)

阿片受体类型: μδκσ等亚型

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 (Morphine)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  吗啡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对持续性钝痛较间歇性锐痛强,对神经痛效果差。  镇痛时,意识及其它感觉不受影响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欣快感,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等,提高疼痛的耐受性。

1.中枢神经系统: (2)镇咳:为抑制咳嗽中枢所致 (3)抑制呼吸: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治疗量:呼吸频率减慢 中毒量:呼吸衰竭死亡 由于抑制呼吸,新生儿、婴儿易中毒死亡,肺气肿、肺心病禁用

1. 中枢神经系统: (4)其它: 催吐: 缩瞳:针尖样瞳孔为中毒特征 2 1.中枢神经系统: (4)其它: 催吐: 缩瞳:针尖样瞳孔为中毒特征 2.心血管系统 (1)扩张外周容量血管及阻力血管,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2)由于抑制呼吸引起CO2潴留继发性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脊液压力高。

3.兴奋平滑肌 (1)强大、持久地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蠕动减少;提高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张力;减少便意。 (2)胆道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使胆道内压升高和诱发胆绞痛。 (3)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及膀胱括约肌力,引起尿潴留。 (4)支气管收缩,可诱发哮喘发作。

4.免疫系统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CK分泌、减弱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临床应用 1.镇痛 (1)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疼痛. (2)胆绞痛、肾绞痛宜合用阿托品. 临床应用 1.镇痛 (1)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疼痛. (2)胆绞痛、肾绞痛宜合用阿托品.

2. 心源性哮喘 机制: 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肺水肿消除 2.心源性哮喘 机制: 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肺水肿消除.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减慢,消除窒息感. 镇静作用,消除恐惧感,降低心肌耗氧量. 3.止泻: 伴细菌感染时同时加用抗生素

不良反应 1. 一般副作用:眩晕 恶心 便秘 排尿困难. 2       不良反应 1.一般副作用:眩晕 恶心 便秘 排尿困难. 2.反复应用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戒断综合症:长期应用镇痛药后,一旦停药产生的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如: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呕吐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 3.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出现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针尖样缩小,尿潴留,严重缺氧和血压下降,呼吸麻痹.除对症治疗外,尚可注射吗啡对抗药纳洛酮.

禁忌症 1.诊断未明的急性腹痛. 2.分娩和哺乳期止痛. 3.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4.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压升高者. 禁忌症 1.诊断未明的急性腹痛. 2.分娩和哺乳期止痛. 3.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4.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压升高者.

美沙酮(Methadone) 特点: 镇痛作用和持续时间与吗啡相似,耐受性和成瘾性及其他作用弱于吗啡

    可待因(Codeine) 特点 1、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1/10-1/12 2、镇咳作用为其1/4 3、对呼吸中枢抑制很轻 4、成瘾性较弱,但久用也可成瘾 应用 中枢性镇咳药,用于镇咳 也可用于中等度疼痛

人工合成镇痛药 度冷丁(哌替啶,Pethidine) 作用特点 1. 镇痛作用为吗啡1/7-1/10. 2. 抑制呼吸及成瘾性较吗啡轻. 3

应用 1. 镇痛: 剧痛,如术后、创伤、烧伤等. 内脏绞痛如胆绞痛、肾绞痛宜合用阿托品. 应慎用于分娩镇痛,临产前2-4小时内不宜应用 应用 1.镇痛: 剧痛,如术后、创伤、烧伤等. 内脏绞痛如胆绞痛、肾绞痛宜合用阿托品. 应慎用于分娩镇痛,临产前2-4小时内不宜应用. 2.麻醉前给药 3.人工冬眠:氯丙嗪、异丙嗪 4.代替吗啡用于心源性哮喘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喷他佐辛(Pentazocine,镇痛辛) 对μ受体部分激动,拮抗吗啡对μ受体的激动作用。

阿片受体拮抗剂 纳洛酮(Naloxone),纳曲酮(Naltrexone) 竞争性阻断阿片受体,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急性中毒.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Objective 掌握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引哚美辛的主要作用特点; 了解选择性COX-2抑制药的作用特点。

Lipoxygenase inhititors 膜磷脂 ----- 类固醇 花生四烯酸 环氧酶 脂氧合酶 NSAIDs ----- Lipoxygenase inhititors ----- 前列腺素 多形核中性白细胞 PGF2α PGE2 PGI2 淋巴因子 发热 血管扩张 疼痛 炎症应答及抗炎机制

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

非选择性COX抑制药,按化学结构分: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苯胺类:扑热息痛 吲哚类:消炎痛 丙酸类:布洛芬

一.基本药理作用 (一)解热作用 [特点] 1.仅使高热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2.对体温的调节与环境温度无关.

3.解热机制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加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COX)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 发热机制:病原体及其毒素→中性WBC→释放内热原→环氧酶→PG(Prostaglandin)→体温调节中枢→发热。

(二)镇痛作用 1. 为非麻醉性(非成瘾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 2 (二)镇痛作用 1.为非麻醉性(非成瘾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 2.镇痛强度弱于哌替啶,对慢性钝痛有效,对创伤性剧痛、内脏绞痛无效. 3.镇痛机制:抑制外周局部组织PG合成,减轻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

(三)消炎、抗风湿作用 除苯胺类外,其他药均有此作用,能抑制局部PG合成,使炎症缓解或消失 (三)消炎、抗风湿作用 除苯胺类外,其他药均有此作用,能抑制局部PG合成,使炎症缓解或消失. (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阿司匹林可抑制PG合成酶,减少血栓烷A2(TXA2)形成,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1)解热镇痛疗效明显可靠,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Aspirin) 1.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作用 (1)解热镇痛疗效明显可靠,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2)抗风湿作用强,较大剂量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迅速确实,亦可作为鉴别诊断.

2.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小剂量: 抑制血小板COX,减少TXA2的生成 (1)防治脑血栓 (2)防治心绞痛、心肌梗塞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刺激延脑CTZ)、上腹不适,大剂量可诱发和加重溃疡及无痛性出血(抑制PGE2合成),故溃疡病患者应禁用. 2.凝血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抑制凝血酶形成。对严重肝损害, 凝血酶原过低, 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 故这些病人应避免使用.

3. 变态反应: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 哮喘的发生与抑制PG合成有关. 故有哮喘史者禁用. 4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扑热息痛) 作用特点 1.解热镇痛强度相当于阿司匹林,但缓慢而持久临床上主要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的解热、镇痛,是小儿退热的首选药. 2.抗炎作用很弱,无实际疗效.

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Ibuprofen)、酮洛芬(Ketoprofen)、 萘普生(Naproxen) 1、作用: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 2、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低于阿司匹林; 3、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反应较轻.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消炎痛(引哚美辛,Indomethacin) 1、作用: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较阿司匹林强(10-40倍)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消炎痛(引哚美辛,Indomethacin) 1、作用: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较阿司匹林强(10-40倍). 2、应用:仅用于对其他药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 3、不良反应:多 (1)胃肠道反应 (2)CNS:头痛、眩晕,偶有精神失常 (3)造血系统:WBC、血小板减少、再障 (4)过敏反应:哮喘

选择性COX-2抑制药 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尼美舒利 特点:抗炎作用强、副作用低

师生互动: http://pharm.med.stu.edu.cn/guest/ ymzhang@stu.edu.cn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