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肿瘤知识点滴 湘潭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周伏初. 一 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 响的基础上,由于外界致病因素(物理、 化学、生物)的作用而发生一系列质的 改变,形成一种异常的增生。这种异常 增生一旦形成,即使外界至病因素停止 作用,也还能继续自然发展,这说明肿 瘤是整体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
Advertisements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 道症状。 潜伏期短,传播途径简单,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快的 特点,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
SARS 對亞洲觀光造成的衝擊 – 對觀光成長產生的危機 第十組 組員 : 游琇婷 余筱婕 李予瑄.
流感防治(含 H7N9 流感) 防疫醫師 林詠青 羅一鈞醫師. 內容大綱 流感病毒簡介 我國流感監測及流行概況 流感臨床表現及檢驗治療 我國流感防治策略 H7N9 流感疫情與防治.
麻 疹 measles 儿科护理学教研室 ◆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主要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 眼结合膜炎和皮疹 ◆ 主要特殊体征为麻疹粘膜斑 和全身斑丘疹 概述:
非典型肺炎資訊 這類型的病是很厲害的。 什麼是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 體、腺病毒或其他較不尋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肺炎。 臨床表現雖有異於一般的細菌性肺炎,但卻有 著類似的臨床表徵與 病情,但病徵多變,有時並不太明顯。臨床診 斷有時不易分辨出病 者是否患上肺炎或支氣管炎,亦難以找出病源。
 病原  流行病学  临床特点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的病原是:冠状病毒 (Coronavirus)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和治疗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杜俊秋. 无脊灰国家 无脊灰国家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11 年后的 2011 年 8 月,中国新疆出现了.
狂犬病 狂犬病晚期的犬. 一、狂犬病病原 : 狂犬 病毒属于弹状病毒, 75×180nm 大小,外层为含脂 质的囊膜,内部为含核蛋白的 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 RNA 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感 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狂犬病病毒结构.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肺炎. 定義 即肺部發炎或受到感染。 肺泡壁液體白血球 導致肺泡壁積聚液體及白血球,防礙肺部的正常 功能 病原體 鏈球菌葡萄球菌 細菌性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 黴漿菌披衣菌病毒 非典型肺炎:黴漿菌、披衣菌、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方案 (第一版) ——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概况 2012 年 9 月首次报告了 2 例临床表现类似于 SARS 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此后中东、 欧洲相继报告了多例该病病例。 2013 年 5 月 23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疾病命名为 “ 中东呼吸综合征.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逆转录病毒及其他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特性 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性、免疫性。
一、人类遗传病概述: 1 、遗传病的概念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 1. 单基因遗传病 2. 多基因遗传病 3.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二 ) 类型 :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五讲 授课老师:安宝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甲型 H1N1 流感 定义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 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 病毒的基因片段,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新興傳染病防治教育 感控 / 劉秀屏 100/03/23. 前言  疾病管制局於 2/26 日公佈今年首例麻疹本土確定病 例  傳染性最強的人類病毒性傳染病之ㄧ -- 在施打疫苗時代之前,每一例感染病例能 傳播給周圍的其他 20 個人  在 1963 年疫苗尚未使用前 -- 麻疹被視為是孩童期例常性不可倖免的.
H7N9 禽流感病毒 醫務室製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第二章 第九节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
甲型H1N1流感 Influenza 田纯学 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5月.
了解病毒,关爱健康 ——从狂犬病说起 上海市上南中学 张 正 国.
愛滋病 1.疾病簡介 2.臺灣愛滋病流行概況 3.臨床症狀 4.什麼是空窗期/潛伏期? 5.愛滋病傳染要件 6.傳染方式
常见致病病毒 (一).
预防春季传染病 崇明县妇幼保健所
1 緒 論 CHAPTER 第一節 照顧服務員名稱由來 第二節 照顧服務員的工作場所 第三節 護理成組簡介
第32章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 主要包括以下病毒: 正粘病毒科 布尼病毒科 嵌沙样病毒科 都是: 分节段的单股负股RNA病毒.
麻 疹 Measles.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麻 疹 MEASLES.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伴全身症状的一群病毒。
第三节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肺真菌病.
第十一章 人體的防禦系統.
黄芪多糖粉 ----控制细菌病毒复合感染的传染性疾病药物
麻 疹 感染性疾病科 马伏英.
奈瑟菌属(Neisseria)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孩子腹泻病的预防与治疗.
山西大医院风湿科 疑难病例讨论
趕流行的流行性感冒.
禽 流 感 製作人:江采珊.陳姿君.
认识常见的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防所.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園區擴建 用地(原大肚山彈藥分庫)開發計畫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解读
第一组 钟燕玲 刘付燕春 黎丁瑜 罗筱 杜楷 陈思恰 邓辉云 陈波 卢晓闻 林武荣.
歐洲 北美洲 亞洲 非洲 中東 南美洲 大洋洲. 歐洲 北美洲 亞洲 非洲 中東 南美洲 大洋洲.
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
幼兒疾病預防與照顧個人報告 主題:德國麻疹 指導老師:陳韻如老師 報告學生:陳穎瀅 學號:499I0104 幼保二乙.
肠道病毒 粪-口途径传播 种类繁多,包括小RNA病毒科中的人类肠道病毒,呼肠病毒科中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山大学传染病教研室 陈幼明.
肠道病毒与急性胃肠炎病毒.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万晓军生物工作室(安义中学)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有67个血清型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SARS 五年一班第一組 07吳昀澤 04陳浩宇 08林富斌.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艾 滋 病.
人感染H7N9禽流感影像检查解读.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口腔需求品類 -以家樂福為例 指導老師:莊勝雄 老師 組員:497D0033 邱郁閔 497D0086 陳育嘉 497D0092 黃靜宜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谭德明.
從SARS、禽流感到新流感 賴明詔 院士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June 5, 2009.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科技、不確定性與生死—從SARS看現代社會的生老病死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周平教授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或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呼吸道病毒包括: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冠状病毒、呼肠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 毒,人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大流行。 乙型-地区性流行 丙型-普通感冒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1、形态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 2、结构 包膜+核衣壳【核酸(分节段单负链的RNA病毒)+核蛋白】

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

NA HA 分节段的(-) SSRNA 1 2 3 4 5 6 7 8 RNA 核蛋白 (NP) RNA多聚酶 M2 M1 PB2 PB1 PA RNA 核糖核蛋白(RNP) 核蛋白 (NP)

※流感病毒的结构 包膜: 核衣壳: 基质蛋白(MP):内 脂质双层(脂蛋白LP):外 血凝素HA 包膜镶嵌糖蛋白刺突 神经氨酸酶NA 核酸:分节段的- SSRNA:甲乙:8个、丙:7个 核衣壳: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

※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抗原变异 1、分型 核蛋白(NP)与M蛋白( MP)都具有型特异 性,抗原性稳定,很少变异。 根据NP和MP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2、分亚型 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 NA )是表面抗原 抗原性不稳定,常变异,具有亚型和株的特异性 是甲型流感病毒划分亚型依据 :16种HA亚型 9种NA亚型 即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分为若干亚型(H1~H16、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形式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 变异幅度小,属量变, 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因HA或NA的大幅度 变异造成,属质变, 导致新亚型的出现, 引起世界性的暴发 流行。

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大培养细胞范围。 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致病性与免疫 两型:典型流感、流感病毒性肺炎 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毒飞沫,呼吸道传播 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 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局部粘膜上皮炎症 全身中毒症状 两型:典型流感、流感病毒性肺炎

流感病毒性肺炎症状: 高热 衰竭 烦躁 剧咳 咳痰 呼吸困难 典型流感常见症状 呼吸道卡它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

免疫性: 同型有免疫力 抗HA抗体为中和抗体,为sIgA及IgG、IgM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细胞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抗原检测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分型鉴定 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

流感的防治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氨、干扰素滴鼻、板兰根、大青叶 接种疫苗-预防最有效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习题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是麻疹的病原体。 包膜刺突为血凝素(H)和融合因子(F) 可引起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在胞核或胞浆内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麻疹病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麻疹病毒的传播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通过飞沫或通过鼻咽腔分泌物污染的用具传播 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部发病

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入侵(CD46为病毒受体)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增殖 多种组织、器官受累,表现为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等 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0~14d 前驱期: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Koplik、中心灰白周围红晕) 出疹期:此后1~2d,全身皮肤相继出现红色班丘疹,从耳部-颈部-躯干-四肢,2~3天后遍及全身,出疹期体温达高峰 恢复期:皮疹出全后,体温逐渐下降,皮疹消退,脱屑.若无并发症,可自然痊愈。

柯氏斑

麻疹的并发症 最常见:呼吸道,如肺炎、肺结核 最严重: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SSPE) (SSPE)麻疹晚期神经系统并发症 ,为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属于慢发病毒感染 :百万分之一,儿童时期患麻疹痊愈,2年~17年(平均7年)后,渐进性大脑衰退,一般发病1-2年死亡。

免疫力 免疫力牢固,终生免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 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低下,病毒持续感染,甚至死亡。 可引起暂时性免疫抑制

麻疹的治疗 控制高热 保持室内湿度 及时补液 注意饮食营养 儿童应补充维生素A 注意并发症

麻疹的预防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月龄,发达国家一般15月龄 麻腮风(MMR)三联疫苗 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 通过飞沫或鼻咽分泌物污染的用具传播 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 症状前2~3天及症状消失后9天仍有传染性

致病性 潜伏期2~3周 在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 入血,病毒随血侵入腮腺及其它器官 主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 青春期感染者,易合并睾丸炎、卵巢炎,甚至可导致不育 可引起病毒性脑炎或获得性耳聋等 可获牢固的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及预防 典型病例不需要做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 分离时可取患者唾液、尿液或脑脊液 在鸡胚羊膜腔、鸡胚细胞内培养增殖 血清学诊断病毒特异性的IgM或>4倍上升的IgG 血凝抑制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预防可接种MMR三联疫苗(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三)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corona virus)主要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 严重急性呼吸衰竭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为新型(SARS)冠状病毒引起

SARS冠状病毒 SARS患者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及尿液排出病毒。 SARS起病急,潜伏期1~12d,最长的一例达14d,发病后快则1d,慢则7~10d都发展为肺炎。患者表现为发热、干咳或咳痰、胸闷伴憋气、胸痛、呼吸困难等 预防主要是严密隔离病人和严格的消毒,采取综合性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目前尚未发现有肯定疗效的抗SARS病毒药物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RSV) 2-6个月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毒,典型的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成人和较大儿童:鼻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因其在细胞培养中能形成特殊的细胞融合病变,故名之。 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 易在冬季流行

RSV的致病机制、免疫及预防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病毒不入血 支气管坏死物与粘液、纤维蛋白粘连在一起,易导致气道阻塞,可并发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至今未有有效的预防疫苗

腺病毒(adenovirus) 引起人类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及眼部疾病等。 衣壳20面体对称。 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引起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腺病毒肺炎。 有些引起咽结膜热、流行性角膜炎、小儿胃肠炎。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呼吸道传播。 风疹:症状类似麻疹,但较轻。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风疹病毒最严重的危害,垂直传播。 持久免疫

鼻病毒 成人: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是普通感冒的最重要病原体 婴幼儿和慢性呼吸道疾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外,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该病毒引起自限性疾病。

呼肠病毒 主要--无症状感染 少数--上呼吸道病变、胃肠道病变、神经系统病变

习题: 1.下列病毒中,通过神经播散引起全身感染的是____________. A.巨细胞病毒 B.EB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狂犬病毒 2.可通过血流播散引起全身感染的病毒是:____________. A.鼻病毒 B.流感病毒 C.麻疹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3.在下列病毒中,不通过垂直传播的是____________. A.乙型肝炎病毒 B.EB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流感病毒

4.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A.阻止病毒基因的表达 B.阻止病毒吸附细胞 C.阻止病毒脱壳和穿入 D.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 E.阻上病毒的释放 5.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____________. 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 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 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 D.病毒包涵体对细胞的损伤 E.病毒的酶抑制细胞的代谢

6.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____________. 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抑制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B.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使细胞裂解 C.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使之发生恶性转化 D.病毒感染使细胞互相融合而死亡 E.病毒感染细胞膜抗原改变,引起机体免疫病理反应 7.包膜病毒的感染一般不直接导致细胞:____________. A.膜抗原性改变 B.转化 C.融合 D.裂解 E.出现包涵体

8.I型干扰素是:____________. A.活化T细胞释放的杀病毒蛋白 B.病毒感染机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C.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糖蛋白 D.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脂蛋白 E.抗病毒的化学疗剂 9.于扰索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 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C.直接抑制病毒的释放 D.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 E.与病毒结合,阻止其脱壳

10.干扰素的生物活性中不包括:____________. A.抗毒素 B.抗病毒 C.抗肿瘤 D.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E.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1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中不包括:____________. A.间接灭活病毒 B.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 C.种属特异性 D.高活性 E.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

12.灭活下列病毒所需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A.流感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D.麻疹病毒 E.甲型肝炎病毒 13.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____________. 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60C30分钟能杀死所有病毒 C.包膜病毒体比无包膜病毒体更耐受反复冻融 D.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 E.脂溶剂能破坏病毒衣壳

14.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____________. A.抗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 D.诱生于扰素的能力 E.融合细胞特性 15.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的机制是: 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D.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

16.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标本递送要求是:____________. A.孵箱保存 B.室温保存 C.加入防腐剂 D.冷藏速送 E.加入含抗生素和蛋白的运辅培养基中冷冻速送 17.可从粪便标本中分离的一组病毒是;____________. A.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B.狂犬病毒、轮状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E.EB病毒、埃可病毒

18.检查包涵体可作为:____________. 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 B.衡量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准 C.诊断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D.鉴定病毒的特异性依据 E.测定病毒数量的指标 19.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____________. A.细胞圆缩、脱落 B.细胞融合 C.形成包涵体 D.干扰现象 E.细胞裂解

20.判断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是否生长应选:____________. A.红细胞吸附试验 B.血凝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 D.间接血凝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22.可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____________. A.紫外线 B.甲醇 C.甲醛 D.乙醇 E.乙醛 23.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使用抗毒素 B.使用抗病毒化学疗剂 C.使用中草药 D.使用疫苗 E.使用抗菌药物

24.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九疫苗后,机体可产生:____________. A.血清LGG、IGM B.血清LGG、肠黏膜局部SIGA C.血清LGG、咽部黏膜局部SIGA D.血清IGA和LGG E.肠黏膜局部SIGA 25.下述药物中,对治疗病毒感染无效果的是:____________. A.干扰素 B.抗生索 C.聚肌苷酸 D.黄连、黄芩 E.三氮唑核苷

26.接~R活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种类主要是____________. A.IgG、SIgA B.IgD C.IgE D.IgG E.IEM 27.灭活疫苗的缺点不包括:____________. A.需多次注射 B.免疫维持时间短 C.疫苗成本高 D.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差 E.可发生干扰现象降低免疫效果

28.我国目前应用的乙型肝炎疫苗属于:____________. A.减毒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亚单位疫苗 D.多价疫苗 E.基因重组疫苗

1.D 2.C 3.E 4.B 5.C 6.B 7.D 8.C 9.A 10.A 11.E 12.B 13.A 14.B 15.B 16.E 17.C 18.A 19.D 20.B 21.B 22.C 23.D 24.B 25.B 26.D 27.E 28.E

1.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   A.流感杆菌   B.甲型流感病毒   C.乙型流感病毒   D.丙型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  2.属于正黏病毒科,基因分节段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肠孤病毒   D.风疹病毒   E.轮状病毒

3.均属于黏病毒的一组病毒是:____________.   A.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   B.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   C.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D.流感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CHO病毒   E.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 4.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A.大组变异是指HA和NA均变异   B.亚型变异是指HA大变异,NA不变或小变异   C.抗原转变造成新型流感病毒出现   D.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共同感染猪可产生新亚型   E.病毒基因发生突变产生新亚型

5.抗原性漂移指的是:____________.   A.甲型流感病毒型特异性抗原的小变异   B.甲型流感病毒型特异性抗原的大变异   C.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抗原的大变异   D.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抗原的小变异   E.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 6.对血凝素的错误叙述是:____________.   A.可凝集入和动物的红细胞   B.由糖肽三聚体构成,必须裂解为HA   C.HA2具有酶活性,可水解宿主细胞摩   D.HAL与宿主细胞膜表面唾液酸结合   E.其相应抗体可中和感染

7.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错误叙述是:____________.   A.结构为蘑菇状的糖肽四聚体   B.具有膜融合活性,促使病毒释放   C.可破坏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促使病毒释放   D.具有抗原性且易变异   E.其相应抗体可阻止病毒释放 8.对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错误叙述是   A.两者都是糖蛋白   B.存在于脂类包膜上   C.抗原性都很稳定   D.血凝素抗体在抗感染免疫中起主要作用   E.是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

9.关于流感病毒的血凝特性,下述错误的一项是:   A.能凝集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红细胞   B.凝血机制是血凝素吸附在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上   C.出现血吸现象表明宿主细胞内有流感病毒增殖   D.血凝实验可测定病毒含量和鉴定流感病毒的型别   E.血凝现象可被特异性抗体抑制 10.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____________.   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B.流行病学特征   C.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   D.血凝素(HA)   E.神经氨酸酶(NA)

11.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核蛋白   B.血凝素   C.M蛋白   D.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E.多聚RNA酶   12.抗流感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____________.   A.血凝素抗体   B.神经氨酸酶抗体   C.细胞免疫   D.干扰素   E.核蛋白抗体

13.流感病毒出芽释放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A.核膜   B.核孔   C.细胞膜   D.细胞壁   E.宿主细胞膜含M蛋白的部位   14.从咽漱液中分离流感病毒最常接种于:____________.   A.小鼠腹腔   B.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   C.鸡胚尿囊腔   D.人胚羊膜细胞   E.HELA细胞

15.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流感病毒型别多   B.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   C.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成新的亚型   D.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故免疫力不强   E.乙型流感病毒易变异形成新亚型   16.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抗原结构是:____________.   A.甲型流感病毒的NA   B.M蛋白   C.甲型流感病毒的HA   D.乙型流感病毒的HA   E.RNA多聚酶

17.下列病毒抗原性均很稳定,例外的是:____________.   A.狂犬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麻疹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   E.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8.不引起病毒血症的病毒是:____________.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流行性感冒病毒   D.风疹病毒   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9.流行性腮腺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____________.   A.脑膜炎   B.肺炎   C.肝炎   D.肾炎   E.睾丸炎或卵巢炎   20.腮腺炎病毒属于:____________.   A.呼吸遭正黏病毒科   B.肠道病毒   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   E.呼吸道副黏病毒科

21.下列呼吸道病毒中,抗原仅有一个血清型别的是:____________.   A.疯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腺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鼻病毒   22.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的病毒是:____________.   A.流感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鼻病聋   D.冠状病毒   E.腮腺炎病毒

23.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一种由:____________.   A.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慢病毒感染   B.麻疹病毒引起的慢发病毒感染   C.疱疹病毒引起的隐伏感染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隐性感染   E.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   24.下列病毒感染类型多为隐性感染,例外的是____________.   A.甲型肝炎病毒   B.疱疹病毒   C.麻疹病毒   D.乙型脑炎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25.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应在三____________.   A.注射母亲全血   B.注射杭毒素   C.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   D.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E.服用中草药   26.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最主要病原是:____________.   A.腺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鼻病毒   D.流感病毒   E.腮腺炎病毒

27.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是;____________.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腺病毒   D.风疹病毒   E.鼻病毒   28.呼吸道病毒中可引起胎儿感染的是:____________.   A.麻疹病毒   B.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E.呼肠孤病毒

1. B  2.B 3.A 4.C 5.D 6.C 7.B 8.C 9.D 10.C   11.D 12.A 13.E 14.B 15.C 16.C 17.D 18.C 19.E 20.E   21.D 22.E 23.B 24.C 25.D 26.B 27.E 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