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四節 所得分配與社會福利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分配的意義 個人所得分配 功能性所得分配 所得分配不均的衡量指標 洛侖士曲線 最高組所得相對於最低組所得之倍數
分配的意義 ─ 經濟學上所謂的分配,是指企業家結合生產要素從事生產,並將生產成果分給參與生產的所有成員的經濟行為。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生產要素需求的特性 決定生產要素需求的因素 1. 生產要素的生產力 2. 最終產品的獲利程度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生產要素需求的特性 決定生產要素需求的因素 1. 生產要素的生產力 2. 最終產品的獲利程度 3. 消費者對最終產品的需求 4. 其他生產要素的價格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 生產者的最適雇用量 邊際產值 邊際生產收益量 邊際生產力原則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 邊際產值 邊際生產收益量 生產者的最適雇用量 邊際生產力原則 邊際生產力均等原則(最低成本組合)
第四節 所得分配與社會福利 所得分配的方式 改善所得分配不均的措施 1. 各盡所能,各取所值 2. 各取所需 3. 各取等份 第四節 所得分配與社會福利 所得分配的方式 1. 各盡所能,各取所值 2. 各取所需 3. 各取等份 改善所得分配不均的措施 1. 消極性的措施 2. 積極性的措施
改善所得分配不均的措施─ 消極性的措施 積極性的措施 1.以租稅改善所得分配 2.移轉性社會福利支出 3.建立全民醫療保險制度 4.廣建平價國民住宅 積極性的措施 1.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 2.普設就業輔導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