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防癌飲食 王鳳英 副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學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貳、脂質 (Lipid) ( 一 ) 皆源自於動植物內的脂肪組織,是一種羧酸 酯,由碳 (C) 、氫 (H) 、氧 (O) 三種元素所組 成。 ( 二 ) 脂肪( Fat ) : 在室溫下呈固態者,如 豬油、 牛脂、羊油、奶油、乳酪等。 ( 三 ) 油質 (Oil): 在室溫下呈液態者,如黃豆油、 玉米油.
Advertisements

食物份量及營養素含量計算 郭素娟 營養師 每日飲食指南 奶類 蛋豆魚肉類 水果類 油脂類 蔬菜類 五穀根莖類.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我們所吃的食物分為哪六大類呢 ? ( 一 ) 五榖根莖類 ( 二 ) 肉魚豆蛋類 ( 三 ) 水果類 ( 四 ) 蔬菜類 ( 五 ) 奶類 ( 六 ) 油脂類.
高雄榮總營養室 製. 肉類:肥肉、培根、雞鴨皮、豬皮、 魚皮。 脂肪類︰奶油、牛、豬油、沙拉油、 麻油、馬琪琳、烤酥油。
高脂血症飲食. 一般飲食原則 1. 維持健康體重。 2. 控制油脂攝取量 (1) 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含油高湯、滷肉汁及 肥肉豬皮、雞皮、鴨皮等。 (2) 烹調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等 方式。 (3) 烹調用油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者(如:橄欖油、 芥花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少用飽和脂.
食物金字塔遊戲 第ㄧ層 : 五穀根莖類 吃的份量:吃最多 食物來源: 米飯、麵、麵包、饅頭;玉米、麥片、紅豆、綠豆、冬粉; 蕃薯、芋頭、馬鈴薯、薏仁;粉圓。
癌症與飲食 報告人 : 胡千晴. 小太陽 父系 母系 爺爺 ~ 肺癌 二伯父 ~ 口腔癌 三伯父 ~ 攝護腺癌 四伯父 ~ 肝癌 二姑 ~ 乳癌 堂姊 ~ 胰臟癌 堂哥 ~ 口腔癌 外公 ~ 胰臟癌 外婆 ~ 大腸癌 三姨 ~ 乳癌 四姨 ~ 乳癌 表姐 ~ 乳癌、肝癌 癌症為時大死因, 每一百人就有.
陳旺全醫師主講 防癌抗癌的食物攝取 纖維質 維他命 C 蕃茄紅素 維他命 E β 胡蘿蔔素 礦物質硒 維他命 A 礦物質鋅.
第一頁練習下一頁離開 敏盛綜合醫院 營養師 吳明惠 五縠根莖類 奶類 油脂類水果類 蔬菜類 蛋豆魚肉類 食物中的營養素.
營養滿分 -- 國軍桃園總醫院 營養師 : 劉美蓉 天天五蔬果 ( 進階 蔬果 579 ). 根据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七百万人 罹患癌症。而專家們認為這些癌症有 60~70% 是可以預防的。其中 30~40% 靠飲食調整、運動及減輕体重, 30% 靠戒煙及避免二手煙害。 也就是說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但不只.
園藝植物與資材識別 雲林縣 101 學年度國中技藝競賽 【農業職群】術科題庫. 蔬菜 豇豆 四季豆.
☼ 多元整合健康促進教學暨體驗中心. 五色蔬果 成份:維他命、礦物質、纖維、碳水化合 物、蛋白質、脂肪及植物化學物質 (phytochemicals) 目的:提供能量與活力、抗氧化、降低罹 患癌症與心血管疾病.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健康素食 楊淑惠 助理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 保健營養學系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天天五蔬果 台邑農畜產品有限公司 主講人 : 陳鳳蘭 營養師. 何謂天天五蔬果 5+a Day( 一天五蔬果 ) 謂即為每天應至少攝取 5 份蔬菜及水果, 根據衛生署公佈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 每天應吃三碟蔬菜、兩份水果,其中至 少一碟是深綠色蔬菜或深黃色的蔬菜。
蘋果連皮吃,可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有助預防便秘。我們 建議六至十二歲兒童每天進食至少兩份水果。 一份水果約等於一個中型蘋果 步驟 1 :對折至出現折痕,還原 步驟 2 :沿虛線折 步驟 3 :沿虛線向前面折 步驟 4 :折到  的地方.
化妝品學概論 油相原料 教學者 曾平禎 美容科教學檔案. 合成性 植物性動物性 礦物性 油相原料的功能.
【台灣新聞】惡性腫瘤連續 22 年蟬連台灣死因榜首 【台灣新聞】惡性腫瘤連續 22 年蟬連台灣死因榜首 【 /記者李秀伶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資料統計顯示, 二○○三年台灣前三大死因依序為:( 1 )惡性腫瘤、( 2 )腦血管 疾病、( 3 )心臟疾病(前十大死因詳如表 1 )。前十大死因順位與.
糖尿病基本飲食原則 黃玉如 營養師. 糖尿病的原因 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功能減低所引 起的一種新陳代謝發生障礙的慢性疾病。 病人身體組織細胞對糖類的利用率減低 ‚ 而造成血糖過高 ‚ 並且影響到蛋白質及脂 肪代謝不正常。
營養標示 NUTRITION FACT 麵點. 雪菜肉絲麵 蛋白質 25.6 公克 脂 肪 13.3 公克 醣 類 75.7 公克 熱 量 525 大卡 榨菜肉絲麵 蛋白質 27.3 公克 脂 肪 13.7 公克 醣 類 74.7 公克 熱 量 530 大卡 酸菜肉絲麵 蛋白質 26.5 公克 脂.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均 衡 飲 食 【六大類食物】 陳金秀 營養師.
手指謠 長長的 長長的是油條 扁扁的 扁扁的是燒餅 溫溫的 溫溫的是豆漿 喝一口 嗯! 好喝~ 長長的 長長的是薯條 圓圓的 圓圓的是漢堡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教學演示 演示者:何茂欣.
認 識 五穀蔬果.
營養教育宣導 標準體位 及 體重控制 蔡娟娟 營養師.
好資訊分享.
水果的營養 林思睿醫生.
天天五蔬果 健康跟著我 5.
103年01月10日午餐廚房工作日誌 (今日食譜) 今日食譜 主食 米飯 供應人數 學生 葷 素 11 菜 1 照燒雞 行政
營養標示看仔細.
健康飲食與 預防新陳代謝症候群 營養師:陳美月 營養師 李雅旻.
今天早上,你吃了甚麼早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半流質菜單 ~06.10 星期一 星期日 星期三 星期五 星期二 星期四 星期六 早餐 午餐 晚餐 早點心 午點心
食物熱量計算.
中港高中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營養教育宣導 低油飲食原則 吉米食品有限公司 營養師:林君憶.
認識營養&標示 營養師:蘇旭儀.
~臺中市大肚區瑞井國小 三年二班 重大議題融入教育~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認識六大類食物與均衡飲食 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早餐 早餐 饅頭 白饅頭 Kcal 芋頭饅頭 Kcal
病 毒 性 肝 炎.
舒壓飲食 主講人 佑康診所:郭美伶.
環境荷爾蒙 Endocrine Disruptor Chemicals.
食物與營養素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每天都要進食呢? 維持生命 提供熱量 保持健康 預防疾病 滿足食慾.
102年12月9日午餐廚房工作日誌 (今日食譜) 今日食譜 主食 米飯 供應人數 學生 葷 素 菜 1 梅干扣肉 行政 10
103年02月13日午餐廚房工作日誌 (今日食譜) 今日食譜 主食 米飯 供應人數 學生 葷 素 菜 1 鮮炸鯖魚片 行政
從「頂新」事件談健康飲食 2014/10/13.
肉類的防腐劑--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必要之惡」
低碳飲食 認識台南在地食材 營養師 劉逢凱.
看仔細.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員林國小 營養宣導 2015/10/30 主講人 小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營養師 王智群
認識食品營養標示 資料取自中原食品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捍衛身體的小超人, 向“垃圾食物”說“NO”
水、濃縮芭樂果汁、鹽、糖、品質改良劑(氯化鈣 、氫氧化鈣)、甜味劑(D-山梨醇)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健康食物.
我班十大最受歡迎的雲零食 張麗嘉 5B (3).
飲食安全 二十一世紀新人類追求的「新營養觀念」.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健康小食.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理想的進食時間分配 律敦治醫院營養部.
吃飯 ~吃飯皇帝大~ 製作者: 廖國均 郭宏洋.
燒烤沾醬-莓果醋醬 材料 重量(公克) 蔓越莓 60 蘋果 150 蘋果醋 25 蜂蜜 10 橄欖油 水 50 做法:
細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章 防癌飲食 王鳳英 副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學院

內容大綱 第一節 維護健康腸道 第二節 調節免疫力的健康食品 第三節 不同季節的養身保健 第四節 防癌飲食的特色 第五節 防癌秘方---每日五蔬果 第六節 改變飲食習慣 小檔案:素食面面觀、每天攝取五蔬果的技巧、蕃茄紅素、苜宿芽

維護健康腸道 追求健康長壽,首要顧好身體,強健的身體需有充分的營養,腸道掌管營養的消化與吸收。研究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癌症和飲食密切相關,應注意防癌飲食維護個人的健康,首先維護健康腸道。

腸道不適常見的原因 不定時不定量:生活的作息不正常,未能定時定量,造成腸道過於飢餓或過於飽食,使得整個腸道運作異常,可能血糖值的控制不良,甚至造成生理時鐘錯亂。 未能細嚼慢嚥:食物太大塊,未能充分消化吸收,或是造成腸道物理性的傷害。

刺激性食品 中國人最愛吃酸喝辣的,更愛熱呼呼的食品,所以在中國人的族群中最常見是吃了過冷太燙的食品,造成腸道物理性的傷害。

食品中毒 飲食不衛生,吃了不潔的食品(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腸炎弧菌、李斯特菌及彎曲桿菌等) 這些致病菌於腸道中有些會產生毒素,有些會因大量繁殖產生的菌群使腸道功能異常,造成腸道疾病如:嘔吐、腹瀉、腹痛、腸絞痛及腸炎等食品中毒現象。

消化器官機能退化 吃得太油膩:吃得太油膩的食品,造成腸道不易消化。高蛋白質或高脂肪的飲食,易造成腸道菌相改變不利有益菌存活。 吃了太多藥物:吃了太多藥物,造成腸道有益菌相不能生存,而減弱消化能力。 消化器官機能退化:年齡老化結果,造成腸道消化器官機能退化,包括:牙齒脫落、口腔疾病、消化酵素退化或減少、消化液分泌減少、腸道蠕動減緩及其他疾病的影響。

不當的衛生習慣 不當的衛生習慣:飲水量太少或其他不當的衛生習慣造成便秘,飲水量太多或其他飲料、湯汁喝太多以致稀釋腸道消化液,造成消化不良結果。 先天性消化器官機能障礙:先天性乳糖不耐症、先天性過敏性腸炎等。 腸道切除後遺症:腸道切除後產生的器官機能退化。

過敏原過敏而產生的腸炎 壓力:壓力過大最直接影響腸道功能異常,如胃酸過多、或減緩蠕動等,而產生便秘、腹瀉等現象。 過敏體質:對於食物中所含的過敏原過敏而產生的腸炎。如對乳糖消化不良所造成的乳糖不耐症等。

照顧腸道之方法: 三餐定時定量:生活的作息正常,定時定量 應細嚼慢嚥:食物經細嚼慢嚥後,使消化液或消化酵素充分與食物混合作用。 避免刺激性食品:避免吃太酸太辣的食品,更不要吃得太燙的食物,造成腸道物理性的傷害。

注意飲食不衛生避免食品中毒 注意飲食不衛生避免食品中毒:避免食品放置於危險的溫度(細菌易滋長的溫度20-50℃)太久,盡量將食物放置是當溫度保存(冷食則保存於7℃以下、熱食則保存於65℃以上),減少食品中毒現象。 不可吃得太油膩:避免吃奶油、牛油、肥肉、油煎、油炸的食品。 宜吃少油、低脂的食品。 但要有適量的油脂,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如魚油、亞麻油酸等。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優質的飲食組合是低油、低膽固醇、低糖、低鹽、適量蛋白質且為高纖維的飲食。 培養腸道中益生菌相,抑制有害菌於腸道中生長,以增加個人的免疫力。 避免吃太多藥物:尤其是藥物中含抗生素,易將腸道有益菌相殺死。 必要時,可吃優酪乳、優格、泡菜、酸菜及納豆等含乳酸菌或其他腸道有益菌的食品。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照顧消化器官機能: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或常用牙線,做好牙齒保健。 飲水適量,多吃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吃30克以上的膳食纖維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便秘。

避免吃過期、發霉或不當發酵的食品 因為過期的食品易造成氧化現象或可能造成食品中毒現象。 不當發酵之食品則可能含有一些有害菌,或其他不利人體之發酵產物或其他二級代謝物。 做好情緒管理,減少壓力產生:利用運動、聽音樂及傾訴皆可紓解壓力。

多樣化的飲食習慣 過敏體質:多樣化的飲食習慣可以減少對於食物中所含的過敏原過敏而產生的腸炎。 乳糖不耐症可以優酪乳替代乳品,或建立從小養成喝奶的習慣,維持腸道中的乳糖酵素量。

多運動 每一個人都應該多運動,以少量多餐、細嚼慢嚥、避免刺激性食品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多運動以增加腸道蠕動。 慢跑、散步、仰臥起坐、游泳、仰臥抬腿、舞蹈、伸展操等運動,均可增加腹肌的強健,有助於消化器官機能。

溫和性食品用於腸胃道不適者 一般腸胃道不適者,最好能選擇溫和性食品如:牛奶、豆漿、豆腐、豆花、蒸蛋、蒸魚、去皮去筋的肉類、麥片粥、燕麥、蕎麥、肉末稀飯、肉末細粉、麵條或其他麵食、山藥、南瓜、馬鈴薯、地瓜、香蕉、木瓜、蕃茄、蘋果等。

調節免疫力的健康食品 增強個人的免疫力,首先應維持身體健康狀態、健全人體表皮及黏膜細胞,維護身體第一道防線的抗菌能力。 必須減少接觸病菌量,促進表皮及黏膜細胞健康。 攝取均衡的飲食,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素,尤其注意蛋白質、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劑等營養素的攝取。

ω-3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免疫細胞、干擾素之形成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細胞膜之主要成分之一,尤其是ω-3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免疫細胞、干擾素之形成,並能延長噬菌細胞及淋巴細胞的壽命,也就是能強化免疫細胞,增強免疫力。

最好服用自然形式α-維他素E 維生素A即β胡蘿蔔素,一般深色植物均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如:胡蘿蔔、蕃茄、木瓜、青椒、甜椒、青花椰菜及地瓜等。 維生素E,有兩種形式﹕α-維生素E和dl-維生素E。α-維生素E是一種生物活性維他素E。α-維生素E是自然形式,最好服用自然形式α-維他素E,因為容易被人體所吸收。dl-維生素E是合成形式。在胚芽、酵母及核果類中含量豐富。

每天吃至少600毫克維生素C 每天吃至少600毫克維生素C。如果每天食用兩個柑桔類水果。其他水果如:蕃茄、西瓜、木瓜、奇異果、鳳梨、葡萄及深綠色蔬菜亦含豐富的維生素C。

鐵在可以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 卵磷脂、磷脂質對細胞膜的健康有重要影響。 鐵、鎂、鈣、硒、鋅等對免疫作用亦不可缺。 應常常攝取核果、菇類、魚貝類及海產類。 鐵在人體可以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但鐵不足時,免疫係統中的T細胞含量會下降,影響免疫系統有效的運作。 硒與維他命E協調,提高巨噬細胞或嗜中性白血球的活性,此與生體的免疫增強有關連。

優酪乳、優格、泡菜、酸菜及納豆等含乳酸菌或其他腸道有益菌的食品,這些益生菌能與壞菌拮抗作用,做為增加生物抗菌能力,有增強免疫力之功效。綠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劑,也有增強免疫力之功效。    每天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是提供熱量最主要來源,也是免疫細胞最重要的熱量來源。

多喝一些開水促進排毒作用 多喝一些開水或運動飲料維持細胞中之水分含量,並促進身體中有毒物質之分解代謝與排泄,有利於身體的排毒作用。 避免做太劇烈的運動,可以養成定期做一些輕度或中度運動以鍛鍊身體的習慣。

每天確保睡眠充足 每天確保睡眠充足,而且不要使自己處於緊張和壓力之下。 焦慮、緊張及疲倦都會影響身體的壓力荷爾蒙(例如:兒茶酚氨和糖皮質激素)從而壓抑身體免疫功能。 應做好情緒管理,減少壓力產生,對於工作或情感皆應考量個人的能力避免負荷過大而產生壓力,轉移發洩情緒管道,利用運動、聽音樂及傾訴等方式舒解壓力,學習避免直接反應。

中醫養身方法 其他中醫養身方法如:板藍根或土茯苓、牛蒡子、黃耆、黃芩、薄荷、桑葉、防風和連翹等藥材,可以小火慢煎熬當茶喝。 土茯苓、連翹和野菊花等具有清熱和解毒功效 黃耆與紅棗則可提高免疫力;黃苓可以清熱、去燥濕退燒; 連翹還有抗菌作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因為病菌或病毒進入體內會產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不能排除時,就會產生毒性物質破壞人體細胞。為了促進身體自由基的排除,平常應多吃含抗氧化劑多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色澤越深越好」,如:紅、黃、綠等各種顏色的蔬菜。另外,酵母粉使效果更好。

開胃菜就是能促進食慾 在中國餐點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裏,總有一些開胃菜以促進食慾 尤其是講就的西餐或法式料理 日本人則最愛以「酸梅」放置便當中來下飯,事實上是非常簡便而有養身的觀念。 通常開胃菜就是標榜著能促進食慾的健康食品。

可當開胃菜的原料有:---1 1.生菜沙拉:萵苣、菜心、高麗菜、芽菜、豆苗、苜蓿苗、小黃瓜、大黃瓜、蕃茄、蘿蔔、紅蘿蔔、西洋芹、洋蔥、青椒、甜椒、牛蒡、苦瓜及荸薺等。 2.乳品類:優酪乳、優格及養樂多等。 3.泡菜類:小黃瓜、大白菜、高麗菜、蘿蔔、紅蘿蔔、芥菜、萵苣菜心、海帶、龍鬚菜、石花菜、蓮藕、牛蒡及荸薺等。

可當開胃菜的原料有:---2 4.醃製品:大蒜頭、竹筍、小黃瓜、大黃瓜、蘿蔔、芥菜心、大頭菜、青芒果、青橄欖、黑豆、黃豆、李子及梅子等。 5.水果類:蕃茄、香蕉、蘋果、芒果、荔枝、火龍果、水密桃、木瓜、奇異果、鳳梨、柳橙、檸檬、草莓、葡萄柚及梅子等。

開胃菜著重於酸甘清潤的特色 開胃菜著重於酸甘清潤的特色 如能將生鮮水果加入菜中,並取其特有的芳香、色澤鮮豔又符合低脂、低卡路里、高纖維的營養健康訴求。

開胃菜最能刺激唾液、胃液分泌以及增加消化酵素分泌 酸甜的開胃菜最能刺激唾液、胃液分泌以及增加消化酵素分泌 促進腸胃的蠕動,進而增進消化之作用。 有些水果中就含有大量的消化酵素,如:木瓜含有大量木瓜酵素,奇異果中含有大量蛋白酵素,鳳梨含有大量蛋白酵素稱為鳳梨酵素。 餐後吃水果可有效的幫助腸胃的消化功能。

膳食纖維素則可促進胃腸的蠕動 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纖維素則可促進胃腸的蠕動,能與腸道中的毒性物質結合,促進膽酸的排泄,並能增加排泄物之實體與含水量,有助於腸道之排泄功能。

消化吸收不良者宜多吃一些含有豐富酵素的食物 植物中的果酸、膳食纖維素及酵素是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其中以木瓜、鳳梨、奇異果及麴菌等所含的酵素最豐富。 由木瓜、奇異果與鳳梨中分別抽取出來的木瓜酵素、奇異果的蛋白酵素及鳳梨酵素。 如有消化吸收不良者,宜多吃一些含有豐富酵素的食物,以促進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並調整體質。

善用盛產期的蔬菜、水果 當令的蔬菜水果生長的好、價格便宜又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膳食纖維及酵素,應該善用盛產期的蔬菜、水果當三餐的開胃菜,並增進腸胃之消化能力。

「反式脂肪」危害心血管健康 從1970年代開始迄今,研究飲食與癌症的關係,其結論為高脂肪而且缺乏蔬果的飲食組合,容易得癌症。後續許多證據指出,肉類、全脂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才是致癌元兇。 哈佛的研究發現,會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液態植物油經氫化處理,轉為固態或半固態油脂時,形成的一種氫化油脂,存在許多加工食品裡),也會增加停經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提高乳癌風險。 吃大量脂肪,尤其是肉類脂肪對男性會增加攝護腺癌風險。肉類中的脂肪會在腸道內增加形成致癌的化合物。

食肉族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高 國外曾讓健康男性吃無肉飲食或含大量肉類的飲食發現,大量吃肉的男性中,糞便的致癌的化合物顯著增加。 飲食中含大量動物性脂肪,又鮮少吃蔬果,缺乏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的食肉族,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更高。

控制熱量和正常體重是關鍵,除了脂肪因素之外,控制熱量、維持健康體重更是防癌關鍵。 歐美研究顯示,愈高愈胖的女性在停經後愈容易罹患乳癌。 肥胖的男性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比較高,當男性體重超過正常體重20%,就比那些體重正常的男性高出4倍風險。

鹽分使胃中的致癌物質作用增強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警示,三分之一的結腸癌、乳癌、腎臟癌及消化道癌症和體重超重有關。 高鹽分食物易得胃癌。那些鹽漬食物吃得較多的國家,如日本,胃癌發生率就很高。醫學上發現,鹽分(鈉)會促進胃細胞發炎,使其不正常地快速增生。鹽分使胃中的致癌物質作用增強,更易致癌。

亞硝胺──致癌物 現代人的飲食方式其實承擔著得癌的很大風險。 尤其是外食頻繁者,依賴大量的加工食品果腹,多半為高鹽分食物。 醃燻肉製品中添加了亞硝酸鹽,也容易和胺類食物結合,在胃腸道形成亞硝胺──致癌物。

綜合美國癌症學會、日本國立癌症中心及專家的建議,要預防癌症,控制熱量及脂肪攝取量、維持正常體重。 可減低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攝護腺癌、腎癌等多種癌症風險。 上班族女性及男性一天需要熱量大約是1600卡及2000卡,脂肪攝取量一天最好分別在50克及65克以下。 速食店的一份牛肉漢堡加中包薯條的套餐,油脂可能就超過40克。一些高油脂的食物,如炸雞、中包薯條、牛角麵包的油脂量都超過20克,吃一份就佔了一天所需的三分之一左右,宜少吃。

慎選油脂來源 單元不飽和脂肪、魚類及適量的堅果比較健康。 一星期吃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可減低乳癌、攝護腺癌風險。如:秋刀魚、鯖魚、鯡魚、水煮鮪魚、沙丁魚等。 限制飽和脂肪攝取量,少吃紅肉、加工肉品、全脂乳製品,限制自己一星期不超過一次。 小心「反式脂肪」,少吃人造植物奶油、糕餅、餅乾、點心等加工食品。 少用炸、煎、爆炒等高油、高溫的烹調方法。

每天五種蔬果可減低20%各種癌症風險 攝取充足的纖維,約每天25克,可減低大腸直腸癌、乳癌風險。 每天吃全榖類食物。如1碗五榖雜糧飯可提供2克、糙米飯可提供1.8克;2片全麥土司可提供1.6克等。

蔬果中含有各種抗氧化劑及植物性化學物質,能預防多種癌症 每天攝取3種蔬菜、2種水果。如1盤地瓜葉可提供3克;1盤芥藍菜可提供2克;1顆芭樂可提供7~8克;1顆柳丁可提供3克;1顆蘋果可提供2~3克。 蔬果中含有各種抗氧化劑及植物性化學物質,能預防多種癌症。 攝取各種豆類。如半杯豌豆可提供2.5克;半杯扁豆可提供3~4克。

深綠色蔬菜中的胡蘿蔔素也很多 吃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可減低喉癌、食道癌、肺癌風險。 每天吃一種深橘紅色、黃色的蔬果及其他食物,如胡蘿蔔、甜椒、番薯、木瓜、葡萄柚等。 深綠色蔬菜中的胡蘿蔔素也很多,像菠菜、綠花椰菜、綠色萵苣等。

一週至少吃3次十字花科蔬菜 吃十字花科蔬菜,可減低乳癌、子宮內膜癌、胃腸道及呼吸系統的癌症風險。 一週至少吃3次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甘藍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吃含茄紅素的蔬果,可減低肺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風險。 煮熟的番茄、西瓜及紅肉葡萄柚都是茄紅素的食物來源。

每天吃一點大蒜、青蔥、洋蔥、薑等辛香料等抗癌食物 每天吃一點大蒜、青蔥、洋蔥、薑等辛香料等抗癌食物。可減低胃癌、大腸癌及其他癌症的風險。尤其大蒜,含有數種可抑制癌細胞的化合物。 每天吃黃豆相關製品取代部份肉類蛋白質。可減低乳癌、前列腺癌風險。

富含硒的食物,可減低乳癌、攝護腺癌風險 攝取低脂或脫脂乳製品及魚類中富含鈣質、維生素D的食物。可減低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風險。 從全榖類、綠花椰菜、洋蔥、番茄及魚類中攝取富含硒的食物,可減低乳癌、攝護腺癌風險。

改變飲食習慣 飲食來源最好多種多樣,以降低風險,這包括不同的食物和不同的來源。 少吃花生相關製品,包括花生糖、花生醬等。 飲食來源最好多種多樣,以降低風險,這包括不同的食物和不同的來源。  少吃花生相關製品,包括花生糖、花生醬等。  儘量不以高溫作為烹調方式。改用「水炒」並加蓋,以減少油煙。  正確裝置抽油煙機,並採用水煮、涼拌、蒸、燉、滷及烤的烹調方式,才能避免油煙。 

顏色過於鮮豔的食品或零食可能會有過量的添加物 烤肉時,可以搭配維生素C、E或β胡蘿蔔素高的食物,如烤些蔬菜,就是不錯的選擇。  絕對不吃焦黑的烤肉。  少吃醃漬、發酵類食物,包括鹹魚、花瓜、豆豉、酸菜、梅干菜等。  顏色過於鮮豔的食品或零食,最好不要購買,可能會有過量的添加物。 

選擇有 CAS 認證、有品牌的肉品 選擇密封及冷藏的魚丸或豆類食品,可能使用添加物的機會較少。 選擇密封及冷藏的魚丸或豆類食品,可能使用添加物的機會較少。  用水煮、清蒸或微波來烹調香腸,比較能減少生成亞硝胺。  吃火腿、香腸、培根時,不喝優酪乳、不吃魷魚。因為亞硝酸鹽和乳酸、胺類食物混吃,會大大增加致癌危險。 儘量購買冷藏肉品,選擇有 CAS 認證、有品牌的肉品、水產品,通常是冷藏肉,因為品牌有商譽的基本保障,若有問題,也可以回追廠商。 

用水清洗蔬果將水溶性農藥溶解 清洗蔬菜時先浸後沖。浸泡5分鐘,可以將水溶性農藥溶解在水中;然後在水龍頭下沖1分鐘,連續3次,就可以把大部份農藥沖乾淨,用水清洗蔬果,迄今仍是最有效的方法。  多吃纖維高的食物,因為纖維可以排出毒物。

少用塑膠類製品或微波食物 少吃脂肪高的食物,也要少吃內臟,因為毒物儲藏在那裡。 少吃大型魚,避免汞污染。 購買當令蔬果。 少吃脂肪高的食物,也要少吃內臟,因為毒物儲藏在那裡。  少吃大型魚,避免汞污染。  購買當令蔬果。  不要用保麗龍盛裝熱食,因為會釋出微量環境荷爾蒙。  少用塑膠類製品或微波食物,避免環境荷爾蒙溶出。

生活節制、固定運動的好習慣,使其罹患癌症之風險降低 素食者比葷食者有較低的罹患心血管疾病之風險。然而在罹患癌症之風險研究上卻無顯著的影響。 有些學者指出素食者確實有可能是因為比較能節制,所以不常喝酒、不抽煙、不吃檳榔且有固定的運動等等的好習慣,使其罹患癌症之風險降低。

宗教信仰不吃葷食的全日素食 在台灣有關素食的定義實在很廣,最常見依宗教信仰分則有佛教全日素食、初一、十五全日素食、還有吃早齋的,就是早上十點以前不吃葷食,另外隨緣齋則指在餐桌上,不夾動物性食物吃,只吃在同一盤菜中肉邊的青菜。

以學術的觀點可將素食分類 半葷素---忌紅肉素食,不吃含紅肉的動物性食物。但可接受家禽類或魚肉。 蛋奶素---除了奶類與蛋類外,完全不吃動物性食物。 奶素---除了奶類外,完全不吃動物性食物。 完全素食---完全不吃動物性食物,僅吃植物性食物。 由於為了健康的緣故吃素食,因為飲食中的蔬菜水果,可以減肥、降低膽固醇、血脂肪。尤其飲食中含有高含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光化合物及膳食纖維,能避免或者降低罹患癌症之風險。

據台安醫院指出「其所屬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自1864年基於健康理由,即已大力提倡低脂肪、低動物性蛋白質、高纖維之蛋-奶素食。 從統計中發現安息日會教友中長期食用蛋奶素者,雖然得心臟病及癌症的機率比一般人低(分別為55%、59%)、平均壽命比一般肉食者多存活七年。

有些素食品有太多的加工破壞了原本的原料素材 有些素食品有太多的加工破壞了原本的原料素材,比如說植物油含有很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卻因為高溫油炸而破壞,甚至產生有毒的過氧化物、大分子的聚合物,卻是可能成為致癌物質。 有些素食強調造型、風味像動物性食品,以致加了許多化合物等加工原料,如色素、香料及防腐劑,也有可能成為致癌物質。甚至有不肖商人添加低劣的動物食材參入素食。 長期吃素食也有可能會造成缺乏蛋白質、鈣質、鐵質、鋅、維生素B2及維生素B12的風險。 嬰兒、兒童、青春期、孕婦、哺乳婦、老年人及貧血者應避免吃純素食。

建立國人每日攝取五蔬果 基於多數的蔬菜和水果中所含有的優質營養素特性,希望能建立國人每日攝取五蔬果的觀念。 台灣真好,一年四季盛產各式蔬菜和水果。種類多又豐富,而且當季的蔬菜和水果真是便宜又好吃。

蔬菜、水果可生食也可入菜 1. 早餐可增加一份水果於穀類中或純蔬菜果汁一杯。 2. 最好不要吃零食否則就以生食蔬菜、水果。 3. 外食時,多多選用蔬菜、水果沙拉。 4. 以果汁、蔬菜汁、水果茶或養身茶取代咖啡、茶、可樂。 5. 冰箱常備著一些可生食的蔬菜、水果,可即時取食最好。 6. 除了新鮮的蔬菜、水果可生食也可入菜外,也可利用罐頭食品、冷凍食品烹調入菜中。

蘋果、水梨、木瓜、酪梨不削皮直接吃的,更有助於腸道的蠕動 其實有些省產水果如香蕉、橘子、柳丁、百香果、火龍果及葡萄柚直接用手剝皮當場即可吃,而芭樂、草莓、蕃茄、李子、梅子、桃子、楊桃等則以清水簡單清洗去除表面之細菌及泥沙,即可直接吃。 蘋果、水梨、西瓜、香瓜、木瓜、酪梨、鴨梨、芒果、鳳梨、柿子多數應削皮後才可直接吃。在南美洲的有些種族對於蘋果、水梨、木瓜、鴨梨、芒果、柿子則習慣不削皮直接吃的,更有助於腸道的蠕動。

每人每天攝取五-九份的蔬菜水果 即使遇到颱風天或淹水後,以致省產的蔬菜及水果價格高揚時,也可利用罐頭食品、冷凍食品、醃製品、瓶裝果汁或乾製品暫時替代。 為了健康應要每人每天攝取五至九份的蔬菜水果建議量。除非有特殊疾病如洗腎或心臟疾病,需要限制蔬菜水果中所含之鉀含量外,其他如減肥者也應注意到蔬果中之熱量,需要限制攝取量。

一份綠色蔬菜量約為100公克,可提供25大卡,對於含蛋白質或醣類量較高的豆類或胡蘿蔔則減量,一份水果可提供60大卡 依其水果含的醣分量而異,醣類量較高則減量,如為:紅西瓜為一片約365公克、蓮霧為兩個約180公克、楊桃一個約180公克、芭樂為半個約155公克、葡萄為13個約130公克、香蕉為半根約95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