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影 发 展 史 摄影问世初期,它是否作为一门艺术有争论,经 170年的努力和发展,现已成为与其他造型艺术相提并 论的艺术门类。与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古老的艺 术形式相比,摄影艺术实在太年轻。但它的发展速度可 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在现代文明、现代科技和当今 读图时代,以摄影图片为主导的视觉传播媒介,不仅渗 透到当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 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比拟的优势。 “读报”年代——“看报”年代
日偏食 二00三年十一月 杨利伟摄 两个小时里,每隔5分钟 日 全 食
17倍显微镜下依靠人工繁殖成长了18.5天的老鼠胚胎 立体显微镜下放大30倍碳纳米管
摄影是近代科学和艺术结合并发展的产物,它既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出现的一个艺术门类,又是一门以光学、化学、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应用了现代各种科技手段,综合各类艺术的潜能,科学和艺术默契配合,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说,科学技术是摄影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一直和科技进步同步。
一、从 针 孔 暗 箱 到 透 镜 暗 箱 摄影术以光学为基础,针孔成像是光学最重要的原理之一。西方史学家认定:我国春秋时期的墨子就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在《墨经》里已有记载。在人类历史上他是探索光学成像原理的第一人。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的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 针孔成像 达盖尔·摄影之父
这是罗马耶稣会派学者奇 尔克教授于1646年开始使用的 轻便暗箱,是用轻便而坚固的 材料制成,分内外两箱,可由 两个人搬动。 暗箱草图。1544年人们利用小孔成像观察日蚀现象 这是罗马耶稣会派学者奇 尔克教授于1646年开始使用的 轻便暗箱,是用轻便而坚固的 材料制成,分内外两箱,可由 两个人搬动。 外面的景物通过小孔可以 在黑房的墙壁上结成影像 小实验
描绘箱 轿子式暗箱 书本型暗箱 “黑盒子”即描绘箱,照相机的雏形1820法国制 18世纪的轿子式暗箱和折叠式暗箱 一次性相机
二、早期摄影术的形成和发展 尼埃普斯1826 年拍摄他住宅窗外 的景物,拍出的世 界上第一张永久性 的照片。他把感光 后能变硬的沥青涂 在锡基底板上,曝 光长达八个小时, 由于感光时间太长, 沥青的变化太慢, 金属板放在黑盒子 里将十小时,且影像模糊,他的发明未能得以推广。(日光蚀刻法)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景物》1826年(法)尼埃普斯摄 记录影像方法
作为摄影术发明的先驱之一, 尼埃普斯曾有个非常天真的想法: “把他正在制造中的照相机说成 是人造视网膜…摄影可能成为一 建于1885年的尼埃普斯的塑像,坐落 在法国沙隆市的市中心。尼埃普斯身穿大 衣,左手拿着感光版右手指着左侧的照相 机。塑像的基座上写着:摄影术的发明者 尼埃普斯1765年3月7日诞生在沙隆市。 作为摄影术发明的先驱之一, 尼埃普斯曾有个非常天真的想法: “把他正在制造中的照相机说成 是人造视网膜…摄影可能成为一 种客观的视网膜(生理上的视网 膜),由于它‘独立于我们的感 觉’,使研究光的属性变得可能。” ‘
达盖尔照相机 滑箱相机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 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它是由两个 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 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 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 拍摄出清晰的图像。(温度计.银版) 十分罕见的三箱抽屉式伸缩 调焦达盖尔法照相机。比起普通 的两节套装,收缩后体积更小。
达盖尔法的金属板照片
达盖尔银版摄 影作品《巴黎街 景》。摄于1838 年,曝光约15分 钟。因为曝光时 间长,巴黎街头 熙熙攘攘的行人 与车辆都不见了, 由于尼埃普斯采用的感光材料光敏度低,达盖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发明了银版摄影法,但其成本很高,操作技术繁琐,拍一次只能得到一张照片,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人们对这种新生事物怀有极大的兴趣,在欧洲 很快出现了照相热,美国也马上流行起来, 达盖尔银版摄 影作品《巴黎街 景》。摄于1838 年,曝光约15分 钟。因为曝光时 间长,巴黎街头 熙熙攘攘的行人 与车辆都不见了, 只留下一个擦靴 子的人。
由于曝光大约需要20~ 30分钟,因此,早期摄影多 拍摄静物、风光、人像等等。 这是达盖尔的银版摄影作品 《静物》。 早期人像摄影,由于曝光 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时, 被拍摄者需要坐装有头部支撑 架的特制座椅。
最早的中国照片 摄影术发明后不久爆发了鸦片战争,在日益频繁的外交、经济 贸易活动中,沟通了摄影术传入中国的渠道。 慈禧太后葬礼 两广总督耆英像。银版法, 1844第一代摄影家埃迪尔摄 (法国海关的使团团长) 两层楼的建筑,1844年,埃迪尔摄
世界上最大的照相机——“猛犸”照相机,1900年由美国芝加哥奥尔顿铁路公司的高级职员设计制造。感光板1. 4×2 世界上最大的照相机——“猛犸”照相机,1900年由美国芝加哥奥尔顿铁路公司的高级职员设计制造。感光板1.4×2.4米,225公斤重,照相机总重量达635公斤,需15位人操作使用。冲洗及印相用45公斤药液。
一八八八年第一架可装胶卷的方箱式相机 “The Kodak”相机快 门是圆筒式的,只有一挡 快门时间约1/25秒。57mm F9 镜头,固定焦点设计, 利用超焦距原理,可使6英 尺(约1.8米)或稍远一些 的景物成像清晰。内装直 径为2.5英寸(63.5mm)胶 卷,可拍100幅像场为圆 形的照片。由于当时胶卷 的感光度较低,这架相机 上的曝光组合设计只适宜 在阳光下拍摄。初期的 “The Kodak”售价25美 元,加上操作简单,受到了世界各地摄影人士的普遍欢迎。“你按 快门,其余的我来干”,走大众化路线。(O.D.A) 一八八八年第一架可装胶卷的方箱式相机 伊斯曼柯达
三、老 照 相 机 克莱瓦特领带式间谍相机一八九零年法国制 枪式相机 一八八八年瑞士制
三、老 照 相 机 自动立体相机 豪华型折叠皮腔式立体相机1905年英国 立体相机1892年法国 立体相机 规格90×130mm,使用 三、老 照 相 机 豪华型折叠皮腔式立体相机1905年英国 立体相机1892年法国 自动立体相机 立体相机 规格90×130mm,使用 平版感光材料。 1898年法国 法国的阿道尔费·贝尔希 发明 1866年
大片幅照相机 三、老 照 相 机 菲尼克斯星期景 式相机 165mm f6.8 镜头 1924年 德国制
三、老 照 相 机 禄来福来克斯(Rolleiflex) 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及附件 德国制
三、老 照 相 机 一九二三年产的Ⅰ型莱卡相机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一个拍卖会上, 一台1923年产的小型莱卡Ⅰ型相机以33.6万欧元 三、老 照 相 机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一个拍卖会上, 一台1923年产的小型莱卡Ⅰ型相机以33.6万欧元 (约合49.2万美元)的价格被售出。据报道,这是 小型相机迄今在拍卖会上售出的最高价格。
110相机 三、老 照 相 机 Kodak Brownie 127照相机
中国第一架135照相机“大来”牌 三、老 照 相 机 1956年生产于北京照相机厂,仿制原苏联“卓尔基”产量只有10台。
三、老 照 相 机 中国最早的 “幸福”牌120 定焦距照相机 (30架)(天津)。
三、老 照 相 机 上海58-I型照相机 这架照相机是1958年1月由刚成立的上海照相机厂生产。是 三、老 照 相 机 上海58-I型照相机 这架照相机是1958年1月由刚成立的上海照相机厂生产。是 按德国1938年生产的“徕卡”ⅢB型照相机仿制而成的。它的生 产标志着中国照相机工业开始形成,相机生产走向正规,因此具 有“零的突破”之划时代意义,在我国照相机发展历史上有着极 其重要地位。 (12000元左右)
三、老 照 相 机 海鸥相机作为经典国货的代表,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 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开发、生产制造各类单反相机、数码相机、立体 相机、全自动相机及各类照相 器材的影像器材制造企业,累 计生产2066万台,产品远销美、 德、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老 照 相 机 1968年,海鸥4A型开始出口到中东地区 上海———海鸥(注册名)
红旗20型相机 莱卡M3相机 三、老 照 相 机 典雅的造型,精致 的工艺,舒适的手 感,柔静的操作, 扎实的用途,先进 的功能,无不说明 它是中国乃至当 时世界相机的经 典之作,它是中国 35mm相机之王! 仿莱卡M3相机。 69年生产(手工)。预计产200台(造价每台2千元左右),后正式出产60架。中国相机收藏的极品。目前在北京,机身价格已飙升到三至五万元人民币。品相好的一机三镜价已突破九万元。
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机 三、老 照 相 机 1999年,DC-33型数码照相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