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作品选》 课程讲稿 河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李金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乡愁 余光中 封丘县应举中学 曹树军.
中科院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 第一章 基本情况介绍.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Romeo and Juliet Shakespeare’s earliest success in tragedy.
—李白《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高级技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济南的冬天 作者:老舍.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建国初 (1)解放区、国统区及随新中国成立而出现的青年诗人讴歌社会主义新中国、英勇的人民、党的领袖,形成了建国初的颂歌潮。
从文本特征入手把握诗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现代诗歌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叶军彪.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新诗鉴赏 执教: 王 小 欣  班级:高二(5)班.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吐鲁番情歌 闻捷    浓郁生动的民族风情,健康活泼的时代恋曲.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同 路 人 敬拜赞美詩歌 45首.
辅导课程六.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以ISI平台为例,为您演示一下如何在Endnote文献中查看该文献的References
如果我能唱 If I Could Sing 黃美廉 词 王麗玲 曲.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是什么? zhè shì shénme?.
语文园地二.
计算.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基因信息的传递.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路旁的橡树.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当我死时 余光中.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
Sssss.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当代文学 作品选》 课程讲稿 河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李金娥

目 录 第一讲:当代文学发展史简介 第二讲:当代诗歌创作 第三讲:当代散文创作 第四讲: 当代戏剧创作 第五讲:当代小说创作

第二讲 当代诗歌创作 第一章 十七年诗歌创作 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学生自学编写阅读提纲) 第二讲 当代诗歌创作 第一章 十七年诗歌创作 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学生自学编写阅读提纲) 第二节 十七年诗歌创作需要掌握的几个问题:一、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分期: 第一个时期:(1949——1956)年 平稳发展。 第二个时期:(1957——1966)年 曲折发展。 1.反“右”扩大化(寒潮) 2.五八年新民歌运动(热风)

二、十七年诗歌的特点: 1. 颂歌潮流:祖国、党和领袖、新生活、新时代、新的人民、 (北大中文系谢冕教授评论:共和国诗歌的实质是对新生活的歌颂。) 2.抒情主人公的变异:诗人“自我”与阶级、人民的“大我”相结合。 3. 抒情诗的两种模式:(1)政治抒情诗: (2)生活抒情诗:

(1)政治抒情诗: 是积极对现实政治做出呼应而充分体现了时代激情的一种诗歌潮流。这一概念的提出,约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一诗体在建国初期就已出现,进入60年代由郭小川、贺敬之两位诗人的艺术实践而走向成熟。

(2)生活抒情诗: 是与政治抒情诗并行的另一种诗歌潮流。代表诗人有闻捷、李季等。诗人所追求的是,如何在对生活场景与事件进行具体描绘的基础上,表现新的生活风貌和诗人的精神境界。创作方法源于现实主义和解放区诗歌的叙事热潮,另外受前苏联伊萨科夫斯基乐观的田园牧歌的影响。

第二章 政治抒情诗人 第一节 郭小川的诗歌 一、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类: 1. 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向困难进军》、《望星空》等 第二章 政治抒情诗人 第一节 郭小川的诗歌 一、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类: 1. 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向困难进军》、《望星空》等 2. 长篇叙事诗:《甘蔗林——青纱帐》、《林区三唱》、《团泊洼的秋天》等

二、《甘蔗林——青纱帐》简析 (1)咏物诗 : (2)象征、想象、联想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新辞赋体的诗体形式:

三、《团泊洼的秋天》 动静结合的构思特点: 第一部分以写景开头,着意描绘团泊洼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第二部分以充满豪情的笔,抒发生活在团泊洼的人们心中的声音,重在写团泊洼社会生活的“不宁静”,描写了团泊洼内藏的战斗的伟力,胸中的怒火。 第三部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写出团泊洼的静中寓动,静动结合的特点。

四、《望星空》 发表于1959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1957年的“反右派”、1958年的“大跃进”等运动,面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混乱、斗争的激烈、人民生活的困窘,诗人内心感到了犹疑和困惑。这一点与同作为政治抒情诗人的贺敬之有了区别。

第二节 贺敬之的诗歌 一、贺敬之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类: (一)长篇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等 第二节 贺敬之的诗歌 一、贺敬之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类: (一)长篇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等 (二)抒情短诗: 《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歌》等

二、《桂林山水歌》 1.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 贺敬之却独辟蹊径,以人意想不到的比喻来形容桂林山水。他不再拘泥于以实比实,而采取了以虚喻实的写法。在贺敬之的笔下,桂林的山成了云中的神,雾中的仙,漓江的水成了深的情,美的梦。神仙谁也没见过,但那飘渺的云雾之中,影影绰绰的仙女形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诗人让我们用最深沉的情爱和最美丽的梦境去想象那黛色的漓江之水。

二、《桂林山水歌》 2. 以情写景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写桂林山水并没有停留于静止的描写,而是通过主观的感受从侧面来表现桂林山水的神奇与诱人。诗人完全把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完全融入了桂林山水之中,把自己的形象写进了桂林山水之中。这样的构思,这样的写法,真是新颖别致。

二、《桂林山水歌》 3.抒发了自我、战士和人民的豪情:《桂林山水歌》和贺敬之的其他诗一样,活跃着诗人的自我形象;不仅写出了战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表达了战士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赞颂 ;把建设事业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比喻为美丽的“独秀峰”,数不胜数。

(三)《三门峡——梳妆台》 1.象征的手法:黄河女儿 2.对比的手法:黄河及两岸人民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顶针、对偶、拟任、引用典故、神话传说、古诗改写。

第三章 生活抒情诗 第一节 闻捷的诗歌 一、闻捷的创作可大致分为两类: 1.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等 第三章 生活抒情诗 第一节 闻捷的诗歌 一、闻捷的创作可大致分为两类: 1.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等 2.抒情短诗:《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最受欢迎的是两个爱情组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歌: 《苹果树下》、《舞会结束以后》、《葡萄成熟了》、《种瓜姑娘》、《夜莺飞去了》和《婚礼》等。

二、分析《苹果树下》 1.《苹果树下》以苹果比喻爱情,通过季节的变化,果实的成熟,赞美了青年们的纯真爱情。 2. 《苹果树下》构思新颖、别致。诗人巧用比喻,运用倒叙手法,先写结果,再追叙过程。由春而夏,由夏而秋,苹果丰收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也成熟了。

三、《舞会结束以后》 《舞会结束以后》全诗八节,按情节推进可分为五个层次: 1.第一节叙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第二、三节描述琴师和鼓手向姑娘倾诉爱情。 3.第四、五节描述琴师和鼓手请求姑娘自由选择。 4.第六、七节姑娘的回答使两位小伙子感到困惑。 5.第八节姑娘坦承表白了自己忠贞、专一的爱情。

三、《舞会结束以后》 《舞会结束以后》通过发生在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中的动人故事,一方面热情地表现和赞美了美好的心灵和高尚德品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爱情与祖国建的密切关系。

三、《舞会结束以后》 艺术手法: 《舞会结束以后》运用了烘托和陪衬的艺术手法。琴师和鼓手的真挚热烈地求爱,烘托了姑娘爱情的专一与忠贞;姑娘对爱情的选择,琴师和鼓手又与发电厂的工人阿西尔形成了对比。

第四章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理想主义者—舒婷(现代朦胧派人) 一、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二、舒婷、顾城、杨炼号称“新诗三杰” 第四章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理想主义者—舒婷(现代朦胧派人) 一、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二、舒婷、顾城、杨炼号称“新诗三杰” 三、舒婷的代表诗作: 1.《致橡树》(爱情诗) 2.《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爱国诗)

三、分析《致橡树》 《致橡树》:写于1977年3月,是舒婷的成名作,这是一首大胆的爱情宣言。但诗人表达爱情采用的是整体象征的手法。首先,她用“木棉”和“橡树”来象征抒情主人公“我”和“我”的爱人。

《致橡树》的爱情观 诗歌一开篇,就以连续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认识:诗人选择了六个在一般阅读习惯中代表美好事物的意象: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对他们固有的性质进行了颠覆性的使用。诗人以“凌霄花”和“橡树”的关系比喻依附的爱情;以痴情的“鸟儿”和“橡树”的关系比喻从属的爱情;以“泉源”、“日光”、“春雨”与橡树的关系比喻给予和奉献的爱情;以“险峰”与“橡树”的关系比喻陪衬式的爱情。

《致橡树》的爱情观 她所追求的理想的爱情形式是独立的、平等的、自主的爱情:“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棵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这种形式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平等的关系,各自都有着独立的尊严和各自完整的个性: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决定了同甘苦共患难的生活原则:“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由于各自独立的性格,使彼此“仿佛永远分离”,有由于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经历,使他们“又终身相依”。“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握”和“触”,又一次显示了两个平等个体之间的互相的交流。

《致橡树》的爱情观 诗人的爱情理想,同时也包含着她对高尚人格、自我价值的追求。这与封建主义门阀观念、人身依附的婚姻观;资本主义金钱和爱情至上的爱情观有着质的区别。

四、《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诗歌充分展现诗人艺术敏锐性和创造力。这首诗抒发了其时蕴藏在千万人心中对祖国的那一份复杂但却共通的情感。对祖国积贫积弱的无尽哀思,对民族复兴腾飞的不绝念想,对回报国家哺育之恩的殷殷之情,这一切使得该诗格调深沉蕴藉,音韵婉转动人。

五、简析《双桅船》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像是赠别之作,然而如果细细读之,不难发觉诗人在借恋人送别的话题来表现一种生活现实与心中理想的极大落差,以及因这种落差而引起的朦胧的凄凉和哀伤。在诗中,“船”和“岸”是两个对举的意象,它们的分离聚合分别代表了人生的理想和现实两极所处的状态。

六、意象: 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表现抽象意义的艺术形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 。

第二节 现代派诗人——顾 城 的诗 一、《孤线》简析: 第二节 现代派诗人——顾 城 的诗 一、《孤线》简析: 这首诗外表看是动物、植物、人类社会、物质世界的四个剪接画面,用一个共同的“弧线”相连;似在说:一切运动、一切进取和退避,都是采用“弧线”的形式。在潜在内容上,《弧线》却有一种叠加在一起的赞美和嘲讽:对其中展现的自然美是赞叹的,对其中隐含的社会现象是嘲讽的。

二、《感觉》简析 《感觉》是几个大色块的拼合,像一幅印象派画,简单,鲜明,强烈。读者欣赏时,不必一一追究,“灰”,“红”,“绿”三种颜色象征什么,主题又是什么。这首诗归纳不出主题思想,只给人一种印象。从诗名得知,诗中所摄取的画面,可能是诗人瞬间的感觉:对单调的厌恶,对新美的欢悦。

第三节 现实主义诗人雷抒雁 一、诗人简介:雷抒雁(1942—)陕西泾阳人。西北大学毕业后参军,唱着兵歌长大。诗歌创作既有50、60年代的传统影响,又有新时期诗歌的特点。 二、主要诗文集: 《小草在歌唱》、《云雀》、《春神》、《父母之河》等。

三、政治抒情长诗《小草在歌唱》 1. 《小草在歌唱》发表于1979年,是雷抒雁的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沿着《小草在歌唱》的创作路线,写了一批政治抒情诗。 2.雷抒雁还有一批哲理小诗。这些诗或取材自然景物,从抽象到抽象,《红叶》、《雨后》;或落笔抽象命题,予以形象阐释,如《生活》、《爱情》。

四、《小草在歌唱》的思想意义 .诗人以生长在烈士就义刑场上的“小草”这一形象贯穿全诗,从人民群众这一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四人帮”杀害张志新事件,抒发人民群众郁积于心中的悲愤和表达人们对烈士的敬仰。诗人在诗中还坦承地揭示了自己从受骗到觉醒的心灵历程,通过真诚严厉的自我谴责来烘托烈士的崇高形象,表达了一代人觉醒后反思和忏悔。

五、《小草在歌唱》的艺术特点 1.象征意义: “小草”一是象征张志新烈士;一是象征人民群众。 2. 对比手法的运用:烈士与“我”进行对比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象征、比喻、对比、幻觉、排比等手法。

第五章 台湾诗人余光中 一、作者简介 生平:1928年阴历9月9日生于南京。抗战时期随母亲流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1949年5月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湾,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后在台湾省的几所大学任教。1975年,离台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后返台。 创作:他的创作颇丰,有散文、评论、译作、英文论著等,诗歌成就为最。他曾说“诗是我的妻子,散文是我的情人,评论和翻译则是外遇!”

二、《乡愁》创作经过 诗人在60年代就就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如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白发覆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乡愁》创作于70年代初。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三、《乡愁》的构思特点: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三、《乡愁》的构思特点: 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构思技巧:托物寄情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四、 《乡愁》的结构特点 时空交织的结构特点: 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那么,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五、《乡愁》的思想情感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六、诗歌所表现的“乡愁” 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七、 《乡愁》的意象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余光中的《乡愁》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美,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正好成为各个不同时期同一感情的象征物。

八、 《乡愁》的感情物化 全诗四小节,按照“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的时空顺序来抒写。在广远的时空中,诗人又提炼了四个特征鲜明的物象,即邮票、船票和海峡,用以来表达诗人恋国思乡的思绪。这些思绪的对应物表达出了漂泊、隔离、绝望和望而不能归的离愁别恨。

九、 《乡愁》的涵义 《乡愁》前三节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离愁: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思娘,写尽生离死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

十、 《乡愁》的思想意义 《乡愁》具有深广的时代内容、鲜明的地域感和现实感。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同胞长期不能与大陆同胞团聚。这是民族和台湾同胞的悲剧。诗人在这首诗中,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融合在一起进行了表现,寄寓了台湾赤子绵长的思乡爱国之情和希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十一、《乡愁》的形式美 1.从形式上看,《乡愁》是一首自由体诗,但每节都采用三、十、四、五字数均衡对称的句式,从外形看,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2.诗中“乡愁”、“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再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在同一位置上的巧妙运用,使使得全诗低回往复,如怨如诉,恰似一支哀婉的乐曲,撩人情思。诗歌具有了和音乐美和节奏美。 3.口语与经过锤炼的典雅语言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