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人院院长培训题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安老院舍的服务概况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 总监-梁绮眉 院长-戴鹭颖 企业服务经理-游玲
分享大纲 耆康会服务简介及理念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香港安老院舍服务概况 小休 耆康会院舍服务分享 -老年痴呆症照顾 -体弱长者照顾 -服务质素保证 未来展望
耆康会服务简介 简称「耆康会」 ,于1977年成立,是全港最具规模的安老服务机构 我们的理想:致力使安老服务臻于完善,积极回应社会的需要及转变,成为卓越的安老服务机构 本会约有员工970多名,辖下共有30间长者中心和安老院,会员人数逾25,000人,单位遍布全港,每年获特区政府资助约为二亿三千多万元
耆康会的安老院舍服务 现有安老院10间,照顾长者1229人 6330平方米 1500平方米
耆康会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 从「慈善」到「福利」 慈善 – 有账济、施予的意思 福利 – 有「权利」的意思
耆康会服务理念
参与 维持能力 终身学习 就业 义务工作
健康 听觉、视觉 口腔 防跌 精神健康
安全感 社会保障、退休生活 安老福利服务政策
观看短片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一直以来,香港的非政府机构推动及提供了超过九成以上的安老服务 始于六十年代,便有数间的宗教团体开办老人院﹝即现时的安老院﹞,以慈善形式提供有限度的服务 七十年代初,老人问题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并在一九七二年成立工作小组,研究长者的需要,工作小组的报告为日后的安老服务发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石,当中提出的「社区照顾」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踏入八十年代,长者人口数目及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但社会环境的急剧改变, 却大大削弱了家庭及社区照顾长者的能力。 如何支持家庭照顾长者,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由于院舍服务缺乏, 做成八十年代中期私营安老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填补服务空隙, 但服务质素却令人失望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在社会人士的极力争取下, 政府推出了安老院条例草案, 法案结果在一九九四年获得立法局通过 安老院条例在一九九六年正式执行,时至今日,所有的公私营院舍已全数取得牌照 为进一步提升院舍的质素,政府亦委任了顾问研究一套适合香港的安老院认证制度,及后成立了香港老年学会
香港安老院舍服务概况-院舍种类 按长者不同程度的护理需要,成立各类型照顾院舍 疗养院
院舍宿位数目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港约有71,879个安老院舍宿位,当中25,829个是政府资助的院舍照顾宿位
服务性质 下列为安老院向院友提供的服务﹕ 共住的房间 每日最少供应三餐膳食﹐另加小食 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如个案评估﹑辅导﹑转介和举行活动等 护理服务﹐包括药物的服用和监管 安排人员全日24小时当值 注册医生定期探访诊症
服务性质 下列为安老院向院友提供的服务﹕ 个人照顾服务﹐包括照顾长者的起居 治疗运动及疗法配合(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藉以维持或改善院友的身体机能﹔以及 定期举行活动以满足院友的社交康乐需要﹐鼓励院友发展个人兴趣及与社区及家人保持接触
入住条件 申请人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入住护理安老院﹕ 年龄达65岁或以上* 透过「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被评为适合入住护理安老院 健康欠佳﹐或身体机能丧失或衰退﹐以致在个人照顾及起居活动方面需要别人提供协助 可利用步行辅助器或轮椅走动 没有家属可以提供必需的协助﹐或是照顾长者为家人带来很大压力 以及精神状态适合过群体生活
每月收费 港币$1,605至$2,000不等
统一评估机制 (SCNAMO) 登记→评估→轮候→编配
统一评估机制 (SCNAMO) 于 2003 年11 月28 日 起 实 施 长 期 护 理 服 务 中 央 轮 候 册 ﹐ 集 中 处 理 为 长 者 而 设 的 受 资 助 长 期 护 理 服 务 的 申 请 和 服 务 编 配 编配系统主要是按申请人的「申请日期」之先后次序编配服务 除此之外,编配系统亦会根据申请人对安老院舍的特定选择(包括院舍所属的地区、宗教背景及/或膳食类别),进行服务编配
统一评估机制 由 认 可 评 估 员﹐ 采 用 一 套 国 际 间 认 可 的 评 估 工 具 ﹐ 评 估 长 者 在 护 理 方 面 的 需 要 ﹐ 并 编 配 合 适 的 长 期 护 理 服 务 认 可 评 估 员 均 为 专 业 人 士 ﹐ 例 如 社 会 工 作 者 ﹑ 护 士 ﹑ 职 业 治 疗 师 和 物 理 治 疗 师 等 ﹔ 他 们 需 接 受 训 练 并 取 得 认 可 资 格 ﹐ 方 可 执 行 评 估 工 作
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 MDS-HC 由美国引进的一套标准评估工具 需由合资格的评估员进行评估 评估表共20页 一般约1小时至1小时半完成 完成评估再入電腦計分数
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 MDS-HC 自我照顾能力 (ADL) 日常独立活动能力 (IADL) 记忆及沟通能力 行为情绪方面的受损程度 健康状况(视力、大小便控制) 环境危机 正规及非正规的生活支持等方面作全面评估,从而适别申请人的长期护理照顾需要
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 MDS-HC 被评为「中度受损」或以上,才可轮候服务
轮候时间 至16.11.09社会福利署公布 政府资助护理安老院: 32个月(2.6年) 私家买位护理安老院: 7个月 政府资助护养院:37个月(3年)
小休片刻
耆康会院舍服务分享 老年痴呆症的服务模式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是多种症状(例如:记忆力逐渐退化、思考及判断能力下降及沟通出现困难)的一个统称 痴呆症的成因很多,临床发现最常见的是阿氏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其次是血管性痴呆症(Vascular Dementia) 根据国际阿兹海默症协会指出,全球平均每7秒钟便增加一位痴呆症患者,估计现时全球痴呆症人数约有2,500万人,预定40年后数字将倍升至8,200万人
耆康会院舍服务分享 老年痴呆症的服务模式 早于10多年前,本会已把提升老年痴呆症服务质素定为重要的工作策略 本会不断改善及革新老年痴呆症的照顾服务及周边设施,多项照顾流程、环境设计及员工训练课程亦成为日后本港老年痴呆症服务的典范 为确保痴呆症服务质素不受影响及持续发展相关服务,本会增聘人手,提升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服务,贯切本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长者生活质素的决心
老年痴呆症的服务模式 2007年,本会成功获得「香港公益金」的资助,成立大脑健身室(长者脑部健康中心)及耆乐便利店(社区生活训练中心) 2008年,政府对全港院舍增拨资源,设立感观治疗室及购买防游走系统
大脑健身室 www.loveyourbrain.org.hk 使用「大脑健身室」的国家数目:27 总点击次数:5,720,509 登记用户数目:2,593
以「爱」回馈,圆满生命 老年痴呆症虽然令患者整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但试从另一角度观看患者,他们其实患上的是一种「忘忧症」,因为患者只能维持十分短暂的记忆,假若能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他们就能无时无刻都感到快乐,也不会亦不懂去担忧其他生活上的问题 如何建立一个舒泰、容纳的照顾环境,为每位长者提供合适程度的作业,让他们可以与他人保持联系,在过程中得到认同及感到关爱的存在,这正是本会在老年痴呆症服务上一直坚守的「以人为本」照顾理念(Person-Centered Care Approach)
耆康会- 痴呆症患者「以人为本」照顾理念
认同-职员培训 引入国际推崇的「痴呆症照顾图谱」 「以人为本」照顾训练手册 出版书籍
联系 外界接触,畅游迪士尼乐园 集体活动增沟通
作业 重温技能,提升能力 一笔一划,手眼协调
容纳-活动设计 逛商场,融入社会 现实导向,社区认知
容纳-环境设计 鞋针式防游走系统
舒态-多感官治疗器材
体弱长者照顾 体弱指 行动不便 需卧床 长期坐椅 大小便不能控制 身体弯缩等
体弱长者照顾
体弱长者照顾 啫喱+乳胶座垫 啫喱充气座垫
体弱长者照顾 啫喱座垫 啫喱+海棉座垫
体弱长者照顾
体弱长者照顾
体弱长者照顾 约束手套 约束衣
服务质素保证 作为服务提供者,我们必须对服务表现负责 我们有大量数据显示有关服务的统计数字。但是统计数字并不能保证服务的质素(Quality)
服务质素保证的整体策略 明确介定所提供服务的质素标准 确保服务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 培养以服务质素为本的整体机构文化
培训方式 不论长期员工、合约员工、短期员工、兼职及临时员工,院舍须按其工作需要,安排培训人员予以指导 新入职员工(包括长工及合约员工)需要接受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 核心项目: 院舍须于员工入职后首个月内提供此等培训 基本项目: 院舍须于员工入职后三个月内提供此等培训 适用项目: 院舍须于员工入职后六个月内提供此等培训 现职员工如有需要,院舍将安排重新培训
培训项目 核心项目 喂饲、护送轮椅使用者、扶抱院友、使用约束物品(共4项) 基本项目 室内护送、步行训练、转换卧姿、维持正确卧姿、维持正确坐姿、沐浴洗头、梳洗、更换衣物、 更换尿片、使用电动移位机(吊兜式)运送院友、使用电动移位机(企立式) 服务院友、护送轮椅使用者上落院车、使用浴床为院友冲凉(共13项) 适用项目 排便练习、 排尿练习手足护理、 口腔护理(共4项)
评核安排 所有评核须以实况进行,如无合适个案或个案太少时,可考虑以模拟形式(道具假人或角色扮演)进行评核 进行评核时必须以最少滋扰,并顾及服务使用者的尊严为优先考虑 职员在接受评核前可事先获得通知 如职员在一年内有两个服务程序不合格 (每个服务程序有两次评核机会),院舍主管便须给予督导,再安排重考。若仍不合格,须按情况考虑是否给予更紧密的跟进
监察机制 呈交周年报告 各部门须于每年4月呈交「服务程序指引」周年报告予区总监,并妥为存盘 检讨及修订程序 最少每年一次于院舍服务工作小组内全面检讨,以作出合适修订
爱-生活質素 以人為本 参与 健康 安全感 尊重 尊严
以「爱」回馈,圆满生命
未来展望-香港特别行政区零九至一零年施政报告《群策创新天》 「家是我们最熟识和最有感情的地方,大部分长者都希望留在家中安老。长者需要家人的关怀和邻里的支持,政府的政策是鼓励长者居家安老。」 「贯彻『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的政策,研究如何透过更灵活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长者提供切合所需的家居照顾服务,并藉以鼓励社会企业以私营市场发展有关服务,以加强支持在家中安老的长者。」 节录自香港特别行政区二零零九至一零年施政报告 - 《羣策创新天》
参考资料 香港社会服务务联会 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 世界华人老龄及痴呆症学术研讨会前社会福利署署长邓国威太平绅士致辞 2007年 第二届「联合国国际老年大会」研讨会撮要,Ms Kim Xuan Nguyen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代表 WHO, Acting Aging, A Policy Framework,4/2002 香港特别行政区,二零零九至一零年施政报告《羣策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