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传染病学总论 一、家畜传染病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二、防制研究的主要成就 三、我国家畜传染病防制的思路与趋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八章 其他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了解: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真 菌的种类、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实验诊断 与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Advertisements

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统计资料:全世界每 年死于吸毒的人数约 10 万,有 1000 万因吸毒丧 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 我国公安部统计: 2000 年中国登记在册吸 毒人数为 68 万,比前年增长 8.5 万多人,中国已 由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 品受害国,毒品犯罪和吸毒人数攀升,国内毒.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非亞洲歧視問題 南非. 定義 歧視指的是因為一些不合理原因、甚至無 關係的原因而對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作出負 面的行為,此行為會導致對此一社會團體 成員不利的後果 任何人由於其種族問題而受到不平等的對 待,即屬種族歧視。種族歧視不一定只限 於有色人種。白人也可以是被歧視的對像 一個人帶原 HIV 病毒,而在社會上受到不平.
第一次活动 是非题 青春之旅 芓芸的故事 小北的故事.
《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工程实施方案》 解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七月. 前言 目前广西的艾滋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 艾滋病疫情呈弥漫性流行状态 传播模式多样化 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如不再采取果断措施,艾滋病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区 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十三章 屠宰畜禽常见寄 生虫病的检验与处理 动物的寄生虫病有些可通过肉品 传染给人,有些不通过肉品而通过其 他途径感染人,还有的虽不感染人, 但可感染其他动物,因而造成经济损 失。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检验并作适 当处理。 动物的寄生虫病有些可通过肉品 传染给人,有些不通过肉品而通过其 他途径感染人,还有的虽不感染人,
第六章 病 毒 (virus) 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 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 ;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一类非细 胞型微生物。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古田一中 生物教研组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第 17 章 支原体 (mycoplasma). 没有细胞壁 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没有细胞壁 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膜含固醇 细胞膜含固醇 能通过 0.45  m 滤菌器 能通过 0.45  m 滤菌器 二分裂繁殖,含 DNA 与 RNA 二分裂繁殖,含 DNA 与 RNA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 陈正炎教授. 绪 论 ( Introduction )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 是研究生物体 内化学分子及其化学反应,从分子水平探讨 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 一、什么是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 --- 生命的化学.
艾滋病的野外生存能力(病理). ⑴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 HIV 可以存活 15 天, 被大量 HIV 污染的物品在湿润的情况下在 3 天内有传染性。 ⑵离体血液中 HIV 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 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 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 96 小 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
公务员制度若干问题分析. 一、职业选择?身份选择? 2 。职业选择?身份选择? 公共职位世袭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除了 缺乏政治权力约束机制外,还包括政治道 德和官僚伦理的全面崩溃。 据中国大陆媒体披露,河南省固始县在 2008 年全县选拔正科级和县局级干部过程 中,最后任命的 12 名乡长,基本都是当地.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
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六年级上册
护理伦理学 第10 讲 主讲 高玉霞 16学时.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19床的愛滋媽媽.
第三讲 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与前景.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報告人 方萱玉 100上學期教學組業務報告.
防禦系統 防禦系統: 由一系列特化的分子、細胞、組織、器官所組成,用以保護人體,免受病原體及有毒物質的入侵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内 容 细菌学检查方法 抗生素治疗 人工免疫预防.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第3單元 青春性愛合奏曲 第2章 性愛安全護照.
艾滋病的相关临床检验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全鑫.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工作介绍 人力资源市场与人员调配处 郭俊霞 2014年12月.
第十一章 海洋天然药物 主讲:吴方评.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穿脱隔离衣 主讲人:李伟梅.
云南省红十字会 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 执行要求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一病毒 二细菌 三真菌 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系 刘仁华.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实验2 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 镜的使用及细胞器的观察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专题讲座—— 现代农业发展 趋势分析.
艾 滋 病.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赵奇 生命科学系 校级精品课程.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 加强春季流行疾病的预防.
司法机关.
主题讲座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艾滋病 小斗士.
邵阳市四中 远离毒品 阳光生活 授课员 付红梅.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标题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危害 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小组成员.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复习:蛋白质的形成 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 …….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教师:王建友.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家畜传染病学总论 一、家畜传染病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二、防制研究的主要成就 三、我国家畜传染病防制的思路与趋势

共同特性: 传染病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1.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家畜传染病学研究内容: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研究各种家畜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等。 属于预防兽医学科,在兽医科学技术研究中居首要位置。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实力。

现代化的养殖业规模正逐渐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连续20年稳定高速增长,年增长幅度超过10%,1997年畜牧业产值达78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5%,肉蛋类产量均早已居世界首位。

家畜传染病对养殖业的危害的性质:家畜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可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现代化的养殖业,畜群饲养高度集中,调运移动频繁,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

例如:有80多种疾病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造成的危害最大,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我国蛋鸡产蛋期死淘率达20%~25%,而发达国家还不足5%;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蛋鸡产蛋期月死淘率仅o.4% ~ o.6%,育雏育成期平均成活率92%~94%。

加入WTO,带来新挑战!畜禽防疫是发展畜牧业成败的关键! 问题1:我国每年因畜禽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0亿- 300亿元,多养不如少死。 问题2:饲料短缺等因素的制约,要持续发展我国的畜牧业, 并进一步增加肉、蛋、奶类产量,必须寻求比增养 畜禽数量更为现实的途径。 问题3: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问题4:影响对外贸易。动物性食品安全?兽药?

家畜传染病学与其它学科联系:  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公共卫生学

家畜传染病学发展的历史 家畜传染病学形成独立的学科虽然为时不久,但有关家畜传染病知识的萌芽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在古代埃及、希腊和我国的书籍里,都曾记载过家畜传染病流行的史实。20世纪初叶,现代兽医科学传入我国。

我国第一代兽医学家、中国家畜传染病学奠基人: 蔡无忌(1898-1980)、程绍迥(1901-1993)、罗清生(1898-1974) 相关科学技术: 电子显微镜、鸡胚培养、细胞培养 、无特定病原动物 抗菌药物、生物制品、免疫血清学技术、生物技术

二、畜禽传染病防制研究的主要成就 1.马牛羊传染病 消灭牛瘟、牛肺疫(两个里程碑); 牛瘟兔化弱毒、山羊化兔化弱毒、 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 (陈凌风、袁庆志) 牛肺疫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兔化绵羊适应菌苗(吴庭训等) 控制马传染性贫血: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沈荣显等)

布鲁氏菌病 羊痘 牛流行热 蓝舌病 马传染性贫血 牛白血病 牛黏膜病 牛鼻气管炎等病 鸡胚化弱毒疫苗 羊种5号菌苗猪种2号菌苗 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鸡胚化弱毒疫苗和羟胺灭活疫苗 分子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和PCR

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可区分猪瘟强毒、弱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 2.猪传染病 猪瘟:猪瘟结晶紫疫苗(建国初期,何正礼、方时杰等);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955—1956年,周泰冲等)。 高度安全、优良的免疫原性,且无残毒,毒力不返强。 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可区分猪瘟强毒、弱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 其它:疫苗生产方法的改进、免疫程序、免疫监测等;猪瘟、丹毒、肺疫三联;猪瘟、丹毒二联疫苗。

猪传染性腹泻(TGE) TGE K88、K99、987P三价基因工程疫苗 流行性腹泻 疫苗及联苗 轮状病毒 ELISA试剂盒 大肠杆菌病 仔猪副伤寒 猪痢疾 K88、K99、987P三价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及联苗 ELISA试剂盒 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 (简称MM活菌苗) 双价基因 工程菌株 应用微生态制剂

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综合征 非典型猪瘟 伪狂犬病 猪细小病毒病 基因工程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检测方法 疫苗接种 猪衣原体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脑心肌炎 基因工程疫苗 检测方法 疫苗接种 分子检测技术

猪呼吸系统传染病: 发生越来越频繁,病因也越来越复杂,且已造成严重危害。 如: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和气喘病 安全有效的疫苗(多联疫苗),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药物预防?药物残留?

3.家禽传染病 小鹅瘟 新城疫 马立克氏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慢性呼吸道病 禽流感 产蛋下降综合征 由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 1956 小鹅瘟 新城疫 马立克氏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慢性呼吸道病 禽流感 产蛋下降综合征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鸡传染性贫血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番鸭细小病毒病 疫苗研制 免疫程序 免疫方法 免疫监测 AGP、ELISA诊断试剂盒 RT--PCR法; 灭活疫苗 近20年新发现的传染病

主要禽病病原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 病毒载体的构建 有关免疫原性基因的分离鉴定、克隆和表达 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核酶剪切RNA病毒 分子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PCR、 酶切图谱分析、核酸序列测定等。 遗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NDV、MDV、IBDV、IBV。

4.小动物传染病 兔病毒性出血症: 1984年由我国首先发现 研制成安全有效的疫苗,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召开该病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狂犬病: 危害极其严重,人畜共患。我国已基本控制。 狂犬病弱毒株SRV9。 狂犬病毒C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5.完善了动物防疫法规 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1991年全国人大通过并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99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于1998年1月起正式实施。 《动物防疫法》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动物防疫方针,体现预防为主,从严管理的精神,以促进养殖业生产,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肉”,保护人体健康为宗旨,规定一系列相应制度和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将能有效地提高我国防疫灭病工作的水平。

防制研究取得的效果:猪、禽发病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12%和20%降为20世纪90年代的8%和18%,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跃居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生猪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二。

三、我国家畜传染病防制的思路与趋势 目前,我国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呈现: 1 疾病的种类增多,死亡率高 2 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1 疾病的种类增多,死亡率高 2 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 3 某些细菌性疾病危害加大 饲养密度大、应激因素多、滥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病 多病原混合感染和复合征使疾病更为复杂 5 兽药及生物制品的研究和质量不能满足养禽业的需要

传染病防制的思路: 目标:按国家经济总体战略目标要求,保证全国养殖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使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 着眼点:预防群发性疾病发生,是防病不是治病,防重于治;以家畜群体为对象,而不是以个体判定;以各类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疾病;着重于集约化养殖场,兼顾广大农村散养户。

观念—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防 疫卫生措施 克服防疫意识淡薄的倾向, 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动物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提高其专业技术素质,从环境、免疫、卫生、消毒、检测、管理等方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综合配套措施极为重要。

2. 管理— 提高执法力度,强化兽医法制管理 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使疫病防制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 学化和法制化,真正做到依法防治动物疫病; 切实加强进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加强和完善国内畜禽及产品市场的监管和检疫工作(引种);规范兽医生物制品和兽药的申报、生产、监督、检验和销售。

3. 企业—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制定疫病的净化和扑灭规划及实施方案 消毒、卫生措施; 免疫种类、免疫方法和免疫程序; 疫病诊断、检测; 疫情报告、登记和技术档案制度; 完善药品、疫苗、诊断液购储和冷冻系统; 重大疫病防制纳入国家防病总体计划。

4. “生物安全”体系理论—重视环境因素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强调环境因素在保护动物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技术,对提高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我国畜禽场的现状:规模场、农村散养户并存。畜禽饲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日趋严重;综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和消毒,减少污染;国外则采取以检疫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5. 研究、服务—加强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及科技成果的推广 克服片面追求“高、新、尖”技术,走创新、稳健、踏实的研究之路。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和协调应用开发工作;

畜禽传染病的防制研究的趋势 1.基础研究 重大传染病病原的生态学、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免疫机理; 病原体的变异规律、病原毒力、血清型、抗原性、免疫原性等方面的差异,避免防制工作的盲目性; 开展重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数据库和流行趋势计算机模拟预测模型,为免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2.疫苗研究方面 研制能适应变异性强、型别多的多价疫苗,能够在有限的免疫制剂体积内容纳多种足量抗原,现有疫苗普遍存在保存期短、保存条件要求高,稳定性差; 病毒疫苗的病毒滴度不高,多联、多价苗生产水平低等问题。 研制有效的抗原保护剂、稀释剂、佐剂和免疫增强剂:提高疫苗的稳定性,简化保存条件,延长保存期和免疫期,并且加快更新换代。

3.高新技术跟踪和探索性研究方面 新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和改造 加强DNA疫苗技术研究 开展反义核酸和核酶技术的研究 探索新型疫苗 探索畜禽转基因抗病育种、 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4.应用研究 :立足于解决畜禽疫病防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直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 不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畜禽疫病防制的系统工程: 主要疫病疫情的监测预报、免疫程序、疫病净化、环境卫生监测和消毒及各种防疫卫生配套措施。研究诊断技术,提高我国畜禽传染病的防制技术水平:使现有的抗原生产、诊断试剂、生产工艺和监察方法标准化;树立商品观念,积极开拓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商品;尽快完善新技术,并迅速推广应用。

四、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病程的发展阶段 感染的概念、类型 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流行过程发展的规律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感染的概念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人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 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称为感染梯度。

3. 感染的类型 环境 病原微生物 动物机体 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 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

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外界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 内源性感染: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 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 病原性。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动物机 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 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

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大多数感染过程 都是由单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 合感染。 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 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 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显性感染: 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 隐性感染: 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能 排出病原体,一般只能用实验室方法才能检查出 来。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化为显性感染。 一过型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 顿挫型: 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 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 一种病程缩短而没有表现该病主要症状的轻病例(流行后期)。 温和型: 临诊表现比较轻缓。

局部感染:由于动物机体的抵抗力较强,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 毒力较弱或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 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变。(如化脓创) 菌血症 病毒血症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症 脓毒败血症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 临诊症状者。 非典型感染:表现或轻或重临诊症状者,与典型症状不同。 良性感染:一般常以病畜的死亡率作为判定传染病严重性的 主要指标。良性感染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 恶性感染:能引起大批死亡。

最急性感染: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一天内突然死亡,症 状和病变不显著,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初期。 急性感染: 病程较短,自几天至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 显的典型症状。 亚急性感染:临诊表现不如急性那么显著,病程稍长,和急 性相比比较缓和。如疹块型猪丹毒。 慢性感染: 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 明显或甚至不表现出来,如慢性猪气喘病。

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 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若由这种动物采取血液或脏器感染同种健康动物时,常可成功地引起感染。

慢病毒感染(长程感染): 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与持续性感染的不同点: 疾病过程缓慢,但不断发展且最后常引起死亡。 反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属的病毒,又称寻常病毒 梅迪—维斯纳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HIV-1 亚病毒中的朊病毒,又称非寻常病毒 绵羊痒病,人类库鲁病(Kuru)、传染性水貂脑病。

4.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潜伏期 前驱期 明显(发病)期 转归期

如:炭疽的潜伏期1—14d,多数为1—5d;猪瘟2—20d,多数为5—8d 潜伏期: 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的一段时间。   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慢性传染病,潜伏期差异大,不规则。同一传染病潜伏期短,疾病经过严重;潜伏期长,病程轻缓。处于潜伏期中的动物可能是传染的来源。 如:炭疽的潜伏期1—14d,多数为1—5d;猪瘟2—20d,多数为5—8d

明显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该阶段很多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发病期) 。 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仅可察觉出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各种传染 病和各个病例的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有数小时至一两天。 明显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该阶段很多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发病期) 。

转归期(恢复期) : 死亡:病原体的致病性能增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 则传染过程以动物死亡为转归。 康复:动物体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则机体便逐步恢复健 康,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体内的病理变化逐 渐减弱,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 机体在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 在病后一定时间内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

5.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个体感染 传播途径 群体发病 传染源 易感动物

传染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传播媒介

传染源分类: 1.患病动物: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期的病畜,其作 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传染期: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隔离期) 2.病原携带者: 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如猪气喘病、布鲁氏菌病等。一般无传染性。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如狂犬病、口蹄疫和猪瘟。一般不能起传染源。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如猪气喘病、布鲁氏菌病等。一般无传染性。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如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一般为时短暂,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有限。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 暴发或流行 检疫 控制、净化、消灭

水平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流行特点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成明显的链锁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 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 媒介者, 媒介物,或称污染物。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也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

间接接触传播途径 空气 (飞沫、飞沫核、尘埃); 污染的饲料和水; 污染的土壤; 活的媒介物

(1) 经空气 (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 飞沫传染: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 传染。如鸣叫、咳嗽、喷嚏。 (1) 经空气 (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 飞沫传染: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 传染。如鸣叫、咳嗽、喷嚏。 尘埃传染:从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处理不当的尸体 散布在外界环境的病原体附着物,干燥,在空中飘 扬,被易感动物吸人而感染。如结核病、炭疽等。 流行特征: 病例常连续发生,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可形成爆发。有周期性和季节性,一般以冬春季多见。

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牛瘟、猪瘟、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炭疽、鼻疽等。 (2) 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 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牛瘟、猪瘟、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炭疽、鼻疽等。

病畜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落入土壤,部分病原微生物可在其中生存很久(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气肿疽、破伤风、恶性水肿等。 (3)经污染的土壤传播:   病畜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落入土壤,部分病原微生物可在其中生存很久(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气肿疽、破伤风、恶性水肿等。  应特别注意处理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

(4) 经活的媒介物而传播: 节肢动物:虻类、蝇、蚊(脑炎)、蠓(蓝舌病)、蜱机械性传播:如家蝇。 生物性传播:如立克次体—蜱—家畜。 野生动物:生物性传播:如吸血蝙蝠—狂犬病;鼠—沙门氏菌病。机械性传播:乌鸦;鼠类—猪瘟和口蹄疫。 人类:机械性传播:手、衣服、鞋底;体温计、注射针头。生物性传播:作为传染源,如结核病。

垂直传播: (1) 经胎盘传播:受感染的孕畜经胎盘血流传播病原体感染胎儿。 (2) 经卵传播:由携带有病原体的卵细胞发育而使胚胎受感染。 (3) 经产道传播:怀孕期间,由阴道引起胎儿感染。或生产时由产道感染。

指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三)畜群的易感性 指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畜群的内在因素 畜群的外界因素(饲养管理因素) 易感性 特异免疫状态 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

畜群的外界因素 特异免疫状态 饲养管理因素:饲料质量、畜舍卫生、粪便、拥挤、饥饿 隔离检疫 耐过动物、所生的后代 从无病地区新引进的动物群一被传染常引起急性爆发 如猪气喘病等。

易感动物所占比例 潜伏期 疾病的流行 致病因子的传染性 饲养密度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体的条件,因此可能威胁其他地区的安全。 疫源地与传染源有何不同 。疫源地的范围大小决定。 疫点: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疫区:若干个疫源地连成一片,范围较大。

X 自然疫源地 疫源地 新疫源地 人类或家畜 野生脊椎 动物 吸血节肢 野生脊椎 动物 动物 自然疫源性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种生态学现象 吸血节肢 野生脊椎 动物 动物 自然疫源性 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种生态学现象 原始森林、沙漠、草原、深山等荒野地区

6.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性 (一) 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发病率和传染范围) 1.散发性(sporadic);2.地方流行性(endemic;enzootic) ;3.流行性(epidemic;epizootic);4. 大流行(pandemic;panzootic)

1.散发性: 疾病发生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 (1)畜群对某病的免疫水平较高,如猪瘟。 (2)某病的隐性感染比例较大,仅有一部分动物偶尔表现症状。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3)某病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破伤风。

2.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流行规模比较小。表示在一定地区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发病的数量稍为超过散发性。如猪丹毒、猪气喘病、巴氏杆菌病。

4.大流行: 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如口蹄疫、牛瘟和流感等。 3.流行性: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如不加防制常可扩大传播;病原毒力较强、方式传播多、畜群易感性较高。 “爆发”(outbreak) : 传染病在一个畜群单位或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短期间突然出现很多病例。 4.大流行: 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如口蹄疫、牛瘟和流感等。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家畜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 家畜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家畜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常以数年计),还可能表现再度流行的现象。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的主要原因: 1.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 夏季气温高,病原体存活不利—口蹄疫。多雨和洪水泛滥季节—炭疽杆菌芽胞或气肿疽梭菌芽胞。 2.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的影响 夏秋,蝇、蚊—日本乙型脑炎、马传染性贫血、炭疽等。 3.季节对家畜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 冬季— 家畜拥挤,舍内温度降低,湿度增高,通风不良, 常易促使的呼吸道传染病爆发流行。季节变化—气温和饲料变化,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7.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饲养管理因素 社会因素

(一)自然因素: 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地质水文等。 易感动物 传播媒介 传染源 季节变换,隐性病例病情恶化;天然隔离条件; 天然的隔离条件;动物体况;应急反应等。 易感动物 传播媒介 传染源 夏季气温上升— 吸血昆虫滋生—乙型脑炎病例增多。 温度降低湿度增大—利于气源性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增高。 洪水泛滥季节—水源污染—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等的流行。

(二)饲养管理因素: 畜舍的建筑结构、通风设施、垫料种类 畜舍的小气候(微气候):鸡舍密度、通风。 饲养管理制度:全进全出

(三)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 生产力和人民的经济 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兽医法规——既可能是促进家畜疫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也可以是有效消灭和控制疫病流行的主要关键;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和防治措施,这是控制和消灭家畜疫病的重要保证。缺乏法律约束和长远的防疫规划,是造成一些疫病不能消灭和使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思考题 1.传染病的特征? 2.国家将疫病分为哪三类? 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4.影响传染病流行和发展的因素?

8.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疫情报告和诊断 检疫 隔离和封锁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 消毒、杀虫、灭鼠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平时 病时 饲养管理、消毒、检疫、预防接种、药物预防 消毒、杀虫、灭鼠、粪便无害化 检验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正确诊断 报告疫情 隔离、封锁 治疗或淘汰 消毒 杀虫、灭鼠 尸体无害化 隔离 紧接接种

平时 病时 饲养管理、消毒、检疫、预防接种、药物预防 消毒、杀虫、灭鼠、粪便无害化 检验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正确诊断 报告疫情 隔离、封锁 治疗或淘汰 消毒 杀虫、灭鼠 尸体无害化 隔离 紧接接种

(一)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1.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大力合作,统一部署,全面安排。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综合性防疫措施。 3.贯彻动物防疫法以及检疫法

(二)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1.平时的预防措施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平时的预防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2) 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3) 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4) 认真贯彻执行检疫、检验工作, 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5) 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联防协作,有计划地进行消灭和控制,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

(2) 迅速隔离病畜,紧急消毒。或采取封锁等综合性措施。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 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 迅速隔离病畜,紧急消毒。或采取封锁等综合性措施。 (3) 以疫苗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畜进行及时和合理的治疗。 (4) 死畜和淘汰病畜的合理处理。

疫病预防(prevention):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疫病的防制(control):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病源, 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疫病的消灭(eradication): 一定种类病原体的消灭。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3. 疫情报告和诊断 疫情报告 饲养生产、屠宰加工等单位,发现畜禽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畜禽防疫检疫机构。特别是A类传染病。 未作出诊断之前,应采取下列措施: 将疑似传染病病畜进行隔离,派专人管理; 对病畜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病畜尸体应保留完整;未经同意,不得随便急宰,病畜的 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验,不许食用。

临诊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 及时诊断 家畜传染病常用的方法: 临诊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1) 本次流行的情况:发病的时间、地点,蔓延情况,疫情分布。发病畜禽的种类、数量、年龄、性别。查明其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 (2) 疫情来源的调查:曾否发生过类似的疫病?何时何地?流行情况如何?是否经过确诊?有无历史资料可查?何时采取过何种防治措施?效果如何?如本地未发生过,附近地区曾否发生? 曾否引进畜禽、畜产品或饲料? (3) 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饲养管理方法,防疫卫生情况、检疫和检验?死病畜处理情况? 疫区的地理环境、节肢动物等的分布和活动情况。 (4) 其他:政治、经济基本情况,群众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畜牧兽医机构和工作的基本情况。

微生物学诊断 病料的采集: 病料力求新鲜 采取哪些器官或组织的病料? 病料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和鉴定 动物接种试验

免疫学诊断: 血清学试验; 变态反应 分子生物学诊断(基因诊断) PCR诊断 RT-PCR诊断

9.检疫 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动物检疫——检疫法规。 动物检疫: 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动物检疫——检疫法规。 检疫的分类: 1. 产地检疫;—乡镇内的集市检疫;—畜禽收购检疫。2. 运输检疫:—铁路检疫;—交通检疫。3. 国境口岸检疫

1.检疫名录 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 2.检疫范围 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指疫苗、血清、动物废弃物) 装载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 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进境的废旧船舶

国境口岸检疫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 进出境检疫:我国规定:凡从国外输入畜禽及其产品,必须 在签订进口合同前,向对方提出检疫要求。运 到国境时,由国家兽医检疫机关按规定进行检 查,合格的方准输入。输出的畜禽及其产品, 由检疫机构按规定进行检疫,合格的发给“检疫 证明书”,方准输出。 旅客携带动物检疫 国际邮包检疫 过境检疫

10. 隔离和封锁 (一) 隔离 1.病畜 如病畜数目较多,可集中隔离在原来的畜舍里。严密消毒,专人看管和及时治疗。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处理,不得运出。没有治疗价值的家畜,进行严密处理。 2.可疑感染家畜 消毒、限制活动,观察出现症状的则按病畜处理。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治疗。 3.假定健康家畜 严格隔离饲养,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二)封锁 确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执行封锁原则:“早、快、严、小”,亦即执行封锁应在流行早期,行动果断迅速,封锁严密,范围不宜过大。 封锁具体措施: 1.疫点 严禁人、畜禽、物品出入。疫点出入口必须有消毒设施, 疫点内用具、圈舍、场地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对病死畜禽及其同群畜禽,采取扑杀、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畜禽粪便、垫草、受污染的草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2.疫区 (1)交通要道必须建立临时性检疫消毒卡,监视畜禽及其产 品移动,对出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 (2)停止集市贸易和疫区内畜禽及其产品的采购。 (3)未污染的畜禽产品必须运出疫区时,需经县级以上农牧 部门批准,在兽医防疫人员监督指导下,经外包装消毒 后运出。 (4)非疫点的易感畜禽,必须进行检疫或预防注射。

3.受威胁区 (1) 易感动物应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建立免疫带。 (2) 易感动物禁止出入疫区,并避免饮用疫区流过来的水。 (3) 禁止从封锁区购买牲畜、草料和畜产品,必要时对畜产 品进行无害处理。 (4) 对设于本区的屠宰场、加工厂、畜产品仓库拒绝接受来 自疫区的活畜及其产品。

封锁解除 疫区内(包括疫点)最后一头病畜禽扑杀或痊愈后经过该病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检测、观察、未再出现病畜禽。 经彻底消毒清扫 由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检查合格 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发布解除封锁 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 疫区解除封锁后,病愈畜禽需根据其带毒时间,控制在原疫区范围内活动,不能将它们调到安全区去。

治疗: (一) 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二) 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一)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一) 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二) 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一)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1.特异性疗法 : 高免血清、痊愈血清(或全血)、卵黄抗体 2.抗生素疗法 (1) 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 (2) 用量、疗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经济价值 (3) 不要滥用; (4)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3.化学疗法 (1) 磺胺类药物: 全身感染用药:磺胺甲基异恶唑(新明磺)(SM2),SD; 肠道用磺胺:磺胺脒(SG)、琥磺噻唑(SST),酞磺噻唑(PST), 外用磺胺: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钠 (2) 抗菌增效剂(磺胺增效剂) 甲氧苄氨嘧啶(TMP)和二甲氧苄氨嘧啶(DVD,又称敌菌净) (3) 硝基呋喃类药:合成 呋喃唑酮(痢特灵)、 呋喃妥因等, 杀菌、抗球虫作用。不 易产生耐药、价廉,使用方便。

(4)喹诺酮类药 喹诺酮—抗支原体。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目标。阻碍细菌DNA回旋酶,从而造成细菌染色体不可逆损伤,使细菌不能分裂繁殖,对细菌有选择性毒性。与很多抗菌药间没有交叉耐药性。根据喹诺酮的发明先后及抗菌性能不同,又分为一、二、三代药。目前这类新药品种比较多,如: 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沙拉沙星等。后二种为动物专用药。

金刚烷胺盐酸盐: 5—碘脱氧尿核苷:抑制疱疹病毒和痘苗病毒的增殖 阿糖腺苷:广谱抗病毒,且可局部应用和静脉注射用。 (疱疹病毒) 异喹琳:商品名为“抑感灵”; 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病毒唑:广谱抗病毒。 常作肌肉或静脉滴注。也可口服或作气雾剂喷雾,用 以治疗和预防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白血病病毒、口蹄疫病毒和鼠肝炎病毒等)

(二) 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1.加强护理 2.对症疗法 3.针对群体的治疗 紧急注射疫(菌)苗、血清等

消毒、杀虫、灭鼠 消毒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 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随时消毒: 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 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终末消毒: 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 除封锁之前,对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 彻底的大消毒。

消毒方法 1.机械性清除 2.物理消毒法 3.化学消毒法 4.生物热消毒 畜舍、地面、用具、墙壁 运输车船 水井 金属、橡胶制品 衣服、纺织品 护理用具、日常器械、手 水果蔬菜和鸡蛋外壳 实验室、无菌室、加工车间 带动物畜舍 粪便 消毒方法 1.机械性清除 2.物理消毒法 3.化学消毒法 4.生物热消毒

灯管距表面不超过lm。灯管周围1.5—2m处为消毒有效范围。 物理消毒法 (1) 阳光、紫外线和干燥: 灯管距表面不超过lm。灯管周围1.5—2m处为消毒有效范围。 每10-15 m2面积—30W灯管1个 每照2h后,间歇1h后再照,以免臭氧浓度过高。 空气相对湿度为45%—60%时,照射3h可杀灭80%—90%的病原体。 若灯下装一小吹风机,能增强消毒效能。

各种金属、木质、玻璃用具、衣物等,如加1%—2% (2)高温: 火焰烧灼和烘烤: 煮沸消毒: 各种金属、木质、玻璃用具、衣物等,如加1%—2% 的苏打、0.5%的肥皂或苛性钠等,可使蛋白、脂肪 溶解,防止金属生锈,提高沸点,增强灭菌作用。 蒸汽消毒: 相对湿度在80%—100%的热空气

3.化学消毒法 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考虑 对该病原体的消毒力强 对人畜的毒性小 不损害被消毒的物体 易溶于水 比较稳定、不易失去消毒作用 价廉易得和使用方便等。

依据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来分类 凝固蛋白质和溶解脂肪类:甲醛、来苏儿、克辽林 溶解蛋白质类:如氢氧化钠、石灰等; 氧化蛋白质类: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过氧乙酸等。 与细胞膜作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如新洁尔灭、洗必泰 对细胞发挥脱水作用的化学消毒剂:如乙醇等。 与巯基作用的化学消毒剂:如重金属盐类(升汞、红汞等)。 与核酸作用的碱性染料:如龙胆紫(结晶紫)。 其它类:如戊二醛、环氧乙烷等。

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污染的畜舍、地面和用具等。 石灰乳: 氧化钙+氢氧化钙,然后用水配成10%—20%的混悬液用于消毒。随配随用。适于粉刷墙壁、圈栏、消毒地面、沟渠和粪尿等。 漂白粉:消毒作用,与有效氯含量有关。其有效氯含量一般为25%-30%之间,但有效氯易散失,故应将漂白粉保存于密闭、干燥的容器中,放在阴凉通风处。常用浓度1%-20%。一般用于畜舍、地面、水沟、粪便、运输车船、水井等消毒。对金属及衣服、纺织品有破坏力,使用时应加注意。有轻度的毒性,使用浓溶液时应注意人畜安全。

过氧乙酸(过醋酸): 强氧化剂,消毒效果好,能杀死细菌、真菌、芽胞和病毒。 0.2%溶液用于浸泡污染的各种耐腐蚀的玻璃、塑料、陶瓷用具和白色纺织品;0.5%溶液用于喷洒消毒畜舍地面、墙壁、食槽、木质车船等;消毒水果蔬菜和食品表面(鸡蛋外壳、填鸭等);喷雾消毒密闭的实验室、无菌室、仓库、加工车间等;用0.2%-0.3%溶液在鸡舍中喷雾,可作10日龄以上雏鸡和成鸡的带鸡消毒。 市售成品有40%水溶液,性不稳定,须密闭避光贮放。现用现配。高浓度加热(70℃以上)能引起爆炸,10%溶液则无此危险。稀释后不能久贮。浓液能使皮肤和黏膜烧伤,稀液对黏膜也有刺激性。不能用于金属制品和橡胶。

来苏儿:对一般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对芽胞和结核杆菌的作用小。常用浓度为3%-5%,用于畜舍、护理用具、日常器械、洗手等消毒。 新洁尔灭、洗必泰、消毒净、度米芬:毒性低、无腐蚀性、性质稳定、能长期保存、消毒对象范围广、效力强、速度快。玻璃、搪瓷、衣物、敷料、橡胶制品、皮肤消毒。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与肥皂或碱类接触。 福尔马林:它有很强的消毒作用,2%—4%水溶液用于喷洒墙壁、地面、护理用具、饲槽、1%水溶液可作畜体体表、洗涤皮毛,畜舍、孵化器等的熏蒸消毒。对皮肤、黏膜刺激强烈。 乙醇:为临诊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浓度为70%-90%。常与碘酊合用。能杀死一般细菌,但对芽胞无效,对病毒也无显著效果。

二氯异氰尿酸钠(“强力消毒灵”、“灭菌净”、“抗毒威”) 新型广谱高效安全消毒剂。对细菌、病毒均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可用于喷洒畜舍地面和笼具、种蛋、器皿等。 (三氯异氰尿酸钠、溴氯异氰尿酸钠等) 二氯海因、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为新型广谱高效的卤素类消毒药,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场和水的消毒。对细菌、真菌、病毒具有强的杀灭作用,尤其是对病毒的消毒效果好,是本药特色。 农乐、农福、农富、菌毒灭:复合酚类新型消毒剂,抗菌谱广,对细菌、病毒均有较高的杀灭效果,稳定性好,安全有效,可用于喷洒或熏蒸消毒。

生物热消毒法: 主要用于污染的粪便的无害处理。在粪便堆沤过程中,利用粪便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热,可使温度高达70 C以上。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杀死病毒、病菌(芽胞除外)、寄生虫卵等病原体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同时保持粪便的良好肥效。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 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 根据免疫接种时机不同,分为: 预防接种 紧急接种

预防接种 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经常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群进行的免疫接种。 紧急接种 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疫苗(Vaccine):凡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含细菌性菌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性虫苗。 类毒素(toxoid):又称脱毒毒素,是指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经化学药品(甲醛)处理后,成为无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也可用于注射动物制备抗毒素血清。 接种方法:皮下、皮内、肌肉注射、皮肤刺种、点眼、滴鼻、 喷雾、口服

1.预防接种应有周密的计划 ,有时也进行计划外的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前注意: 了解当地疫病 健康情况 年龄大小、是否正在怀孕或泌乳 饲养条件的好坏 接种时注意: 消毒认真 剂量、部位准确 接种后注意: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接种后的反应。

2.应注意预防接种的反应 正常反应 严重反应 合并症

正常反应:是指由于制品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其性质与反应强度随制品而异。 严重反应:和正常反应在性质上没有区别。但程度较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超过正常比例。 合并症:是指与正常反应性质不同的反应。主要包括:超敏感(血清病、过敏休克、变态反应等),扩散为全身感染(由于接种活疫苗后,防御机能不全或遭到破坏时可发生)和诱发潜伏感染(如鸡新城疫疫苗气雾免疫时可能诱发慢性呼吸道病等)。

3.几种疫苗的联合使用 同时接种两种以上的疫苗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4.合理的免疫程序 当一个地区、一个畜牧场受到多种传染病威胁,或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的性质不尽相同,免疫期长短不一。因此,畜牧场往往需要选择多种疫苗来预防不同的病,并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合理地制订出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即免疫程序。 疫苗种类、接种次数、接种时间

母猪免疫程序 猪兰耳病 大肠杆细菌 大肠杆细菌 猪伪狂犬病 猪兰耳病 链球菌 猪细小病毒 猪兰耳病 猪伪狂犬病 萎缩性鼻炎 乙脑 -1.5--1个月 配种 1个月 2个月 -1个月 产仔 猪兰耳病 大肠杆细菌 大肠杆细菌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猪伪狂犬病 猪兰耳病 链球菌 猪细小病毒 猪兰耳病 猪伪狂犬病 萎缩性鼻炎 乙脑 口蹄疫、 猪瘟

仔猪免疫程序 萎缩性鼻炎 猪瘟 猪瘟三联 猪兰耳病 猪瘟 传胸膜肺炎 口蹄疫 传胸膜肺炎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 链球菌 乙脑 吃乳 1周龄 2周龄 3周龄 4周龄 2月龄 3月龄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萎缩性鼻炎 猪瘟 猪瘟三联 猪兰耳病 猪瘟 传胸膜肺炎 口蹄疫 传胸膜肺炎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 链球菌 乙脑

公猪免疫程序 1 年 3 次 1 年 2 次 1 年 1 次 口蹄疫 链球菌 猪瘟 猪细小病 猪伪狂犬病 乙脑 猪兰耳病

药物预防 是指为了预防某些疫病,在畜群的饲料饮水中加入某种安全的药物进行集体的化学预防,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受威胁的易感动物不受疫病的危害,

作业题 1.动物传染病的概念及动物传染病的特征的具体内容? 2.传染病病期如何分期?我国政府对动物疫病的三大分类各包括哪些疫病? 3.感染的类型有哪些? 4.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影响流行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6.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7.动物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措施? 8.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