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实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Advertisements

§ 3 格林公式 · 曲线积分 与路线的无关性 在计算定积分时, 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反映 了区间上的定积分与其端点上的原函数值之 间的联系 ; 本节中的格林公式则反映了平面 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与其边界上的第二型曲线 积分之间的联系. 一、格林公式 二、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公司為社團法人 股東之人數 林宜慧 陳冠蓉. 公司之意義  根據公司法第一條規定 : 「本法所 稱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 本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 人。」
專業科目必修 管理學概論、化 妝品行銷與管理、 專題討論、藥妝 品學、流行設計、 專題講座、時尚 創意造型與實務 專業科目必修 化妝品法規、生 理學、化妝品原 料學、化妝品有 效性評估、時尚 化妝品調製與實 務、藝術指甲、 生物化學概論、 美容經絡學、校 外實習 專業科目必修 應用色彩學、化 妝品概論、時尚.
1 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2 第一部分 脚手架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07 年 11 月 6 日,西安市南大街正在施工的 百货大厦西侧一个近 50 米长、 20 多米高的脚手架发生 倒塌。事故造成 3 女 1 男 4 人受伤。 分析原因:该项目经调查为非法工程,建设单位未.
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一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建筑物 由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组成。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 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 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 合设计。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2010高考科学备考策略 夯实基础 抓纲织网 掌握技巧 提高能力 辽宁省实验中学 徐广宇 2010年9月13日.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第二十三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主讲 朱姗姗.
手术切口的分级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感染管理科 沈 锋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 监督管理办法》解读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安全衛生實務 H1 查核 使用指引.
班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清代章回小說----儒林外史 製作群:侑桂、品希、萱容、怡靜、佩涓、凸凸.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 104學年度第1學期 活動藏寶圖 ☆ II III IV V 找到心方向-談壓力調適 陳佩雯諮商心理師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 标准化评审标准释义 李志宪 博士/教授.
行政訴訟法 李仁淼 教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土资源廉政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理论与实践 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3、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
XXX分析室组长竞聘 演讲人: XXX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大学英语教学在学分制教学的比重 类别 文科 理科 大学英语 《课程要求》 总学时 周学时 总学分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畜禽屠宰厂(场)的设置.
宁波市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 培训 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1年11月.
2015年企业薪酬调查 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 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5月.
《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的理解与适用
務要火熱服事主.
通識教育科 單元三 現代中國 主題1:中國的改革開放 課題(四)︰ 中國的綜合國力及外交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政策执行讲评与后续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GB/T28001:2011 标准介绍.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安全生产标准化讲座 主讲教师:刘占杰 联系电话: 教师单位:河北久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contents 目录 一、政策汇览 二、财政金融、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政策 三、人才引进、创新团队等方面政策 使用方法:
快遞貨物常見之偽禁藥簡介與 通關注意事項 報告人:臺北關快遞機放組快遞一課 于志安 1.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品管圈隊呼 喜樂喜樂點子多 個個快樂又活潑 喜樂裡面通通有 品管圈裡搶鋒頭 喜樂 - - 氧樂多 喜樂 - - 健康多
舊制勞退準備金提繳與集體勞動權行使 明理法律事務所 李瑞敏律師 明理法律事務所 1 1.
破漏的囊袋.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OHSAS18001:2007 OHSAS18001:2007导入培训.
嵩贊油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部稽核課程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TOSHMS & OHSAS      系統介紹 講師 : 林 明 洲 協理
产品使用说明标准和应用 冯 卫 2012年9月.
四年級 中 文 科.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 長者支援服務隊 香港房屋協會 家維邨義工隊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7-7 小三和弦/增三和弦/減三和弦.
「傳心傳意 2003」 工商機構創意義工服務計劃比賽 計劃主題 : ( I ) 減少廢物 ( II ) 節省能源 ( III ) 愛護大自然
舊制勞退準備金提繳與集體勞動權行使 明理法律事務所 李瑞敏律師 明理法律事務所 1 1.
圣依纳爵堂 主日三分钟 天主教教理重温 (95) (此简报由香港圣本笃堂培育组制作).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下一頁.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圣经概論 0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实践 济南和鉴信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张文武 13361076819

课程内容 一、两个体系建设与其他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 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践 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践 四、小微企业、风险较小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的思路

两个体系建设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一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 management system 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引自GB/T28001-2011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以OHSAS18001标准为基础,制定发布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并在2011年进行了了换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目前也正在实施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纳入ISO标准的进程中。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习惯称为18000标准——以OHSAS18001标准为基础建立。

D P C A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PDCA模式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AQ/T 9006—2010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引自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 生产现场安全 排查治理隐患 监控重大危险源 各项活动 人、机、物、环 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良好状态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什么是隐患排查 什么是隐患治理 体系(系统) system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引自《基础知识问答》 什么是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引自《基础知识问答》 什么是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引自《基础知识问答》 体系(系统) 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引自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P D C A 风险点识别 风险点 评估、分级 危险源辨识 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 隐患治理 风险评价 典型控制措施制定 一级 二级 三级 风险 四级 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分级管控 若干危险源 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 隐患排查 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管理 隐患分级排查 隐患治理 隐患分级治理 P D C A

(四)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特点: “风险点”——指明安全管理关注点,如: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 风险点所包含的“危险源”——指明了安全管理的细节,解决“想不到”问题。 风险点、危险源风险分级管控,通过管控责任划分,解决“管不到”问题 以风险点、危险源为核心进行隐患分级排查、分级治理,解决“治不到”问题。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风险管控治理体系

(五)关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过程方法、PDCA循环、基于风险的思维 从源头控制危险源,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思路。 未明确具体的针对各行业的操作方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 侧重操作细节符合性管理 能消除事故发生的直接隐患; 缺乏源头治理的有效思考及系统的思维。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安全系统管理的两个核心环节; 体现PDCA的管理思路

关系 “两个体系”建设, 融入OHSAS18001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可以丰富“两个体系”的内容和手段; 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理念、过程方法、PDCA循环思路,采用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的行业安全具体要求,“两个体系”对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强化,建立起系统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综合体系,实现安全管理思路的创新。

职业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要素与两体系对照表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要素 标准化系统元素 两个体系 要素号 要素名称   4.1 总要求 4 一般要求 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5.9.1 5.9.2 辨识与评估 登记建档与备案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4.3.3 目标和方案 5.1 5.8.3 目标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5.2 5.3 组织机构与职责 安全生产投入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5.5 教育与培训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 5.10.3 职业危害申报 4.4.4 文件 5.4.2 5.4.3 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 4.4.5 文件控制 5.4.5 5.4.6 修订 文件和档案管理 4.4.6 运行控制 5.6 5.7 5.9.3 5.10.1 5.10.2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作业安全 监控与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5.11 应急救援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 5.8.1 5.8.2 5.8.4 隐患排查 排查范围与方法 预测预警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5.2 合规性评价 5.4.4 评估 4.5.3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4.5.4 记录控制 4.5.5 内部审核 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4.6 管理评审 职业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要素与两体系对照表

续表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践 二

(一)实施概述 (固有)风险 风险点识别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分级 评价分级 典型控制措施确定 现实风险评价分级 现有控制措施分析 必要的补偿措施 实施分级管控

(二)准备 1、组建团队 (1)成立领导机构 (2)明确职责 各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应结合企业实际,成立体系建立工作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体系建设的实施。 成立各单位的工作小组,应包括基层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工会组织等。 (2)明确职责 应全员、全面参与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措施的制定等活动,确保风险识别、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 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

2、纪律保障及考核要求 3、资源保障 (人员与能力保障,方法与知识,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收集)

(三)风险点识别与分级 企业模块识别 1、风险点识别(单元划分) 每个风险点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 1、风险点识别(单元划分) 企业模块识别 根据特点确定划分模式 单击添加 生产工艺过程 作业活动 场所 活动1 步骤1 步骤3 设施1 场所1 场所2 活动2 设施2 步骤2 动力辅助设施 厂区内及周边环境

2、风险点的确定 根据以上系统的划分,可明确到特定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即确定的“风险点”。

3、风险点级别的确定 (1)根据《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中的第三条 方法步骤 ——(一)企业层面 2.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2)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事故等级的划分,把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风险点确定为一级,一般事故为二级,轻伤事故或财产损失较轻的为三级,不损失工作日的伤害或轻微财产损失为四级。

以后果为基础风险点分级标准(建议) 一级风险 二级风险 三级风险 四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风险 四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一事故,可能导致不损失工作日伤害。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轻伤事故(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轻微经济损失。

(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 风险点基本信息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 详细位置 易出现的事故类型 伤亡/财产损失预测 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责任部门 典型控制措施 (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 采取管控措施情况 存在隐患情况 监管责任部门 1  煤气发生炉 略  煤气泄漏。 火灾 爆炸 中毒和窒息  三人以上死亡  一级 煤气车间  (1)开始工作前, 应确保所有管路、连接部位、隔断装置的密封情况。确保所有压力表、液位计、 蒸汽汇集器等显示仪器、仪表、装置使用正常。 (2)应实时监测工作区域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浓 度。 (3)工作区域内严禁明火作业。 (4)所有金属设备均应有接地措施, 防止静电。  略 公司级  2  

4、风险点识别应注意事项 1、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一条热轧卷板生产线,连铸板坯——加热炉——粗轧机——卷取机——打包机等工艺设备,或可分别识别。 2、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如加热炉,特定设备的检修。 3、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4、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如办公活动、电脑。 5、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

风险点是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编制“一企一册”的基本信息。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风 险 点 基 本 情 况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 详细位置 诱发事故类型 伤亡/财产 损失预测 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 责任部门 责任人 手机号码 采取管控 措施情况 存在隐患情况 应急处置 主要措施 属地监管政府 主管部门 专业监管部门

(四)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安全检查表 工作危害分析 现场观察 查阅相关记录 询问交谈 获取外部信息 事故树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以动力辅助设施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为基础单元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安全检查表法”

2、第一类危险源辨识 类 危 源 险 第 1 产生、供给能量 的装置、设备 (如供电设备、 隧道窑、压力容 器等) 产生、供给能量 的装置、设备 (如供电设备、 隧道窑、压力容 器等) 类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煤气发生炉等 危 能量载体(如压缩 气体、运转的皮带、 运转的球磨机等) 有毒、有害、易燃、易 爆等危险物质(如煤气、 液氨、煤焦油等) 源 险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人员高处作业、吊装物等) 第 1

3、第二类危险源辨识 第二类危险源 在识别第二类危险源前,可先判定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 人的因素 人的失误 如煤气发生炉设备内维修或检修,进入密闭空间,可能导致煤气中毒,则第一类危险源为“煤气”,后果是“煤气中毒”,第二类危险源则是导致煤气中毒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识别出以下第二类危险源: 人的因素 人的失误 物的因素 物的故障 环境因素 作业条件 管理因素 管理缺陷 第二类危险源 a) 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 b) 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 c) 进入作业前未按要求进行有毒气体监测; d) 监测装置未校准或失准未能准确监测有害气体含量等第二类危险源。

4、辨识步骤: —确定工作危害分析的生产场所和区域; —对确定的生产场所和区域进行工序(包括辅助设施作业活动分析)划分(关注风险点); —对每个工序进行工作内容分析; —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型; (第一类危险源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一从人、机、物、环、管方面,分析导致危害发生的途径及原因 (第二类危险源,可考虑GB/13861的内容) —危险源的表述:第一类危险源、事件及其原因、潜在后果

5、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要求 ——对企业内各个生产单位的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尽可能自下而上地开展; ——必要的准备,包括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等的资料收集和学习;工作表格等工具的准备等; ——案例引导; ——及时对成果进行确认、指导、调整。 注:如果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的安全素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较弱的,可以由企业成立的工作小组实施。

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L 单位或部门: 年 月 日 序号 工作任务 作业步骤 设备、活动 (风险点)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备注 L S R 1   2 3 4 5 注:1. 识别对象:指识别区域(部位/场所)内人的作业行为、物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等,相当于对对象的分类。比如:机加工车间焊接区域,皮带运输机、煤气发生炉等。 2.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如:煤气、电能、运动物体、高处作业等。 3.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如:未安装煤气泄漏报警仪、煤气泄漏报警仪未定期检验、未设置避雷装置、旋转部位未安装防护罩、人员未佩戴劳保用品等。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备注 L S R 基于风险点的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 单位或部门: 年 月 日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备注 L S R 煤气发生炉检修活动 煤气  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 煤气中毒    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  检测装置未校准 注:1.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如:煤气、电能、运动物体、高处作业等。 2.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如:未安装煤气泄漏报警仪、煤气泄漏报警仪未定期检验、未设置避雷装置、旋转部位未安装防护罩、人员未佩戴劳保用品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节选) 单位:淄博舜元建陶有限公司 序号 工作任务 作业步骤 设备活动 (风险点)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L S R 1 煤气制备 站区布置 煤气生产区域 未按规定划分防火、防爆区域,人员误进入危险区域 其他伤害 按要求划分区域并挂警示牌  4 16 II级 2 设备、阀门未按工艺流程图编号,挂牌,人员误操作 按工艺流程图要求编号、挂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7 设施设备 饱和空气管道 最低点无排水口,积水过多易造成空气管道堵塞,产生负压 爆炸 在最低点安装排水口 8 III级 19 焦油管道 煤焦油未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未采用蒸汽保温的管道输送。 火灾、爆炸 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采用蒸汽保温管道输送 3 9 37 电气安全 电气调控 电柜未可靠接地 触电 可靠接地 45 检测装置 无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按要求配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5 20 I级 46 电气设备 煤气炉间未按要求设置进炉空气、空气总管空气、饱和空气、炉出口煤气、发生炉汽包或发生炉水套蒸汽的流量、压力、温度、水位方面的测量仪表 按要求配备相应测量仪表  12 48 防雷防静电设施 无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 按要求配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25 49 门口未设静电消除设置 按要求安装静电消除装置 50 煤气区域 距离较近的法兰及穿电缆管未跨越,静电积聚产生火花 采取静电跨接措施 63 人员操作 安全培训不完善 未组织“三级”培训 组织“三级”培训 15 64 汽包、水夹套 为提高发生炉负荷,多生产煤气,有意关小甚至关闭水夹套进、出水阀门 容器爆炸 按操作规程操作 78 装载机上煤 装载机 车辆有故障(刹车失灵、方向失灵、轮胎损坏等) 车辆伤害  定期维护 95 清理检查 煤气净化设备 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失去保护作用,不能准确鉴定煤气泄露 中毒和窒息 加强巡视,定期检验 100 探火作业 煤气 蒸汽压力小,气封失效,造成煤气泄漏  保持足够蒸汽压力 101 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失效,煤气浓度高时未及时检测  保证一氧化碳报警仪安全可靠 108 操作管理 煤气设备 发生炉设备、管道煤气含氧量过高造成煤气爆炸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11 排污 蒸汽 高温蒸汽溅及人体 灼烫 定期检查有无跑、冒、滴、漏,保持器、阀、泵、管线处于完好状态,保温层完好 IV级 131 开、停炉 点火 使用挥发性燃料点火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6 132 煤气质量 开炉时煤气气化不良造成氧气含量超标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46 化验操作  煤气化验 化验室 配制试剂时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到位(乳胶手套、防毒口罩) 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五)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 1、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危险指数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分析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 其中,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较简易的风险评价方法是在工商贸企业较常用的方法。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2、风险矩阵评价法 风险矩阵方法给出了两个变量,分别表示该危险源潜在后果的可能性(L)和后果(S)。根据实际经验方法给出了2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L与S相乘,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a)严重程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风险点的相关的风险类型和程度; b)对照表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S值的确定应与风险点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相适应。

等级 人员伤害情况 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 法律法规符合性 环境破坏 声誉影响 1 一般无损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 完全符合 基本无影响 本岗位或作业点 2 1至2 人轻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上,1万元以下 不符合公司规章制度要求 设备、设施周围受影响 没有造成公众影响 3 造成1至2人重伤3至6人轻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 不符合公司程序要求 作业点范围内受影响 引起省级媒体报道,一定范围内造成公众影响 4 1至2人死亡3至6人重伤或严重职业病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 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造成作业区域内环境破坏 引起国家主流媒体报道 5 3人及以上死亡7人及以上重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及以上 违法 造成周边环境破坏 引起国际主流媒体报道

(2)确认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a)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定,应根据第一类危险源的特性,主要依据第二类危险源确定。 b)判定可能性,可从两个角度: 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现实如果存在,该危险源导致后果发生的可能性。 示例: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能性是指:如果在没有防护罩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现实风险:是指现场实际状态下,该危险源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即:皮带轮无防护罩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c)对照下表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赋值 偏差发生频率 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 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 控制措施(监控、联锁、报警、应急措施) 5 每次作业或每月发生 无检查(作业)标准或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无操作规程或从不执行操作规程 不胜任(无上岗资格证、无任何培训、无操作技能) 无任何监控措施或有措施从未投用;无应急措施。 4 每季度都有发生 检查(作业)标准不全或很少按标准检查(作业) 操作规程不全或很少执行操作规程 不够胜任(有上岗资格证、但没有接受有效培训、操作技能差) 有监控措施但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措施部分投用或有时投用;有应急措施但不完善或没演练。 3 每年都有发生 发生变更后检查(作业)标准未及时修订或多数时候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发生变更后未及时修订操作规程或多数操作不执行操作规程 一般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培训、但经验、技能不足,曾多次出错) 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但经常被停用或发生变更后不能及时恢复;有应急措施但未根据变更及时修订或作业人员不清楚。 2 每年都有发生或曾经发生过 标准完善但偶尔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操作规程齐全但偶尔不执行 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技能较好,但偶尔出错) 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但供电、联锁偶尔失电或误动作;有应急措施但每年只演练一次。 1 从未发生过 标准完善、按标准进行检查、作业 操作规程齐全,严格执行并有记录 高度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丰富,技能、安全意识强) 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供电、联锁从未失电或误动作;有应急措施每年至少演练二次。

(3)确定风险度(R) 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 R=L×S=17~25:关键风险(Ⅰ级),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固有风险及现实风险R值(风险度)所对应的措施(以矩阵法为例) 等级 对应措施 固有风险评价方式解释 现实风险评价方式解释 R=L×S=17~25 关键风险(Ⅰ级) 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R=L×S=13~16 重要风险(Ⅱ级) 需要消减的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风险“需要消减”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则风险“需要消减” R=L×S=8~12 中度风险(Ⅲ级), 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风险“需要特别控制”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则风险“需要特别控制” R=L×S=4~7 低度风险(Ⅳ级), 需要关注的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风险“需要关注”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则风险“需要关注” R=L×S=1~3 轻微风险(Ⅴ级), 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风险“可接受或可容许”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风险“可接受或可容许”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方法介绍: 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D=L× E × C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 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 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 度等级表,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4、危险源风险分级 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两体系的关系 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IV、V级。第Ⅴ级(轻微风险)为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中可以按IV。其他危险源则按评价出的I-IV级风险度,直接对应相应的I-IV风险等级。 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两体系的关系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要素 标准化系统元素 两个体系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5.9.1 5.9.2 辨识与评估 登记建档与备案 危险源风险分级

(六)风险分级管控 1、风险点、危险源管控责任划分 依据《风险点基本信息表》确定风险点管控主责部门和监管主责部门 依据《危险源基本信息表》结合风险点信息确定危险源管控主责部门和监管主责部门

2、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 如: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监管,风险点所在车间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容的危险源管控; 三、四级风险点可由车间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 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

3、典型控制措施的制定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应急控制 个体防护控制 管理(行政)控制 工程控制

工程控制措施、管理、行政控制 (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实施; (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 隔开; (4)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工程控制措施、管理、行政控制 (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3)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 (4)警报和警示信号; (5)安全互助体系; (6)培训; (7)风险转移(共担)。

个体防护 应急控制 (1)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 绝缘鞋、呼吸器等; (2)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3)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4)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应急控制 (1)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2)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在采取工程措施的同时,同时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管理,同时适用于安全生产标准化、OSAHS18001。标准管理制度可包括: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制度;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设计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等。

4、风险分级管控与两个体系的关系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要素 标准化系统元素 两个体系 4.4.6 运行控制 5.6 5.7 5.9.3 5.10.1 5.10.2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作业安全 监控与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践 三

(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关系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识别评价的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隐患排查概述 风险点 确定排查点 危险源 分级排查 隐患 隐患分级 分级治理 隐患上报 验收

风险点 事故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失控状态——隐患 危险源

2、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1、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 2、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 3、危险源的现实风险达到不可承受的程度,则构成隐患。 危险源 隐患 隐患

(二)隐患分级排查 公司级排查: 专业级排查 车间级排查 班组级排查 岗位级排查 1、根据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隐患排查可以为: 公司级排查: 专业级排查 车间级排查 班组级排查 岗位级排查 专门机构实施的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企业可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煤气报警仪校准等。

2、分级隐患排查的内容 公司级:通常风险级别为I级和II级的风险点,I级和II级风险点通常应包括重大危险源,风险点所产生的后果严重、易产生重大隐患的风险点,或后果不严重、但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 专业级:专业管理直接管理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如供电专业的排查点可包括高压线路、高压配电、低压配电、低压固定线路、配电柜(箱)、接地系统、避雷系统、设备绝缘耐压(电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临时用电、检维(抢)修等活动等风险点中的危险源。 车间级:基层单位管辖范围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可设为排查点,包括在本区域内的公司级、专业级排查点,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危险源(如设备接地是否良好需接地电阻检测仪,可以由专业实施排查)外,可设为排查点。

班组级: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危险源,将本班组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可设为排查点。 岗位级: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风险点,将本岗位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应设为排查点。

相关说明 车间、班组的隐患排查内容,可根据所管辖区域隐患排查的数量、风险等级、分布等因素,进行重点关注,侧重于风险较高的风险点隐患排查,而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应确保区域内所有风险点及危险源均能等到监控。 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企业无能力实施,或法规规定由专门机构实施的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企业可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煤气报警仪校 准等。 专兼职安全员、其他管理人员等日常安全监督检查时,可参照已识别的风险点中的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抽查,并形成记录。

I级风险点 II级风险点 III级风险点 IV级风险点 公司级 车间级 专业级 班级级 岗位级

3、隐患排查的内容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 根据《风险点基本信息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表》的“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风险点明确了排查的方向,危险源明确排查的细节 该“排查点”是企业内分级排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的关注点,各级安监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也可参照企业上报的风险点、危险源,重点对I、II级风险点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风险确定检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可能的周期包括: 4、排查周期: 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风险确定检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可能的周期包括: 一班三检 每班一次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每季一次等。 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式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 涉及季节性、节假日、检修、抢修、开停机等间断性出现的风险点、危险源,可针对其特点制定专项排查表。

5、隐患排查点分配的操作 如何将识别的风险点及危险源分配至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班组和岗位,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对象,建议推荐使用下表所列格式,使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进行筛选后汇总,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表。 具体步骤如下: 将《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措施表》中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等级信息复制到Excel表中,增加“基层组织排查”、“专业组织排查”、“级排查”等栏,形成带有风险点信息的表6-1格式的Excel表,由体系建设工作小组成员组织相关层次人员实施,对各危险源逐条确定,所在列对应的风险(即:勾划“√”)选出来,在相应的周期确定排查周期。关于Excel表格的筛选操作实施,参见附件7。企业也可采用其他手段,实施隐患排查点的分配。

使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进行筛选,形成隐患排查分配表 隐患排查操作

6、筛选后汇总,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表 (部分) 隐患排查点汇总

煤气车间隐患排查表(部分) 煤气炉(车间级) 排查主体: 排查人: 年 月 日 序号 工作任务 作业步骤风险点 第一类 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 类型 风险 等级 典型控制措施 是否存在隐患 隐患 描述 分级 煤气炉(车间级) 1 煤气制备 站区布置 煤气生产 区域 未按规定划分防火、防爆区域,人员误进入危险区域 其他伤害 III级 按要求划分区域 并挂警示牌  2 设备、阀门未按工艺流程图编号,挂牌,人员误操作 II级 按工艺流程图要求编号、挂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3 设施设备 安全管理 钟罩阀内放散水封的有效高度不高于煤气发生炉出口最大工作压力的水柱高度50mm 火灾、爆炸 严格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设计 4 人员管理 安全培训 不完善 未组织“三级”培训 组织“三级”培训 5 应急管理 事故应急及响应缺陷 未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 特种设备 管理 汽包、水夹套 自动补水装置(电磁阀)失效造成汽包缺水 容器爆炸 定期检验,实验,及时更换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安全附件 7 操作失误或违章(严重缺水时违章补水)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7、隐患排查筛分注意点: 1、基层组织排查包括车间、班组、岗位为主体实施的隐患排查,专业组织的排查包括防火防爆、电气、职业危害、设备等各专业实施的隐患排;公司组织的排查由隐患排查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隐患排查; 2、周期是指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如A代表每月至少一次,B代表每周至少一次,C代表每班至少一次,D代表每班至少两次,E代表每两小时一次,F代表每季度至少一次。 3、原则上,公司级组织排查应包括I、II级风险点的检查,专业组织的排查应包括本专业所涉及的风险,如接地系统的隐患排查应由机电专业实施;基层组织排查应包括管辖区域内所有有能力实施排查的风险,车间应关注本区域内较大的风险,如III级以上风险点,班组应关注班组内较大的风险,岗位应关注本岗位所涉及的各风险点,各级排查内容的周期可以不同; 4、上一级组织的排查,可增加隐患排查的范围和内容,以验证下级组织排查实施的有效性,如公司级组织排查可通过抽查专业组织排查的内容,验证专业排查的效果,以进行隐患排查效果的考核; 5、根据需要,可根据安全形式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但时间间隔不应超过上表所策划的周期。

隐患排查表

(三)隐患排查的实施 (1)日常隐患排查; (2)综合性隐患排查; (3)专业性隐患排查; (4)季节性隐患排查; (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等

(四)排查结果的处理 1、隐患分级 按照隐患的危险程度,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 第16号), 可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二个等级。其中: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较小,在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 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很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 排除的隐患。

2、隐患的判定标准(参考) 是否是隐患,应以该风险点中危险源的风险是否达到了企业“不可承受”的水平,即是否为“不可承受风险”。具体判定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 不符合针对风险点制定的“典型控制措施”; 不符合主管部门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提出的特定要求; 不符合企业制定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要求; 违反企业采取的且证明有效的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追求 其他。

3、隐患级别的确定(参考) I级或II级危险源,对应的隐患为重大隐患; III、IV级危险源,对应的隐患为一般隐患。 不同级别隐患分别实施登记跟踪管理。 危险源风险等级直接引用于《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表》。

(五)隐患分级治理 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根据治理能力判断,可包括: 岗位纠正、 班组治理、 车间治理、 专业治理、 公司治理。 由隐患发生单位确定治理责任人,如确认无能力实施治理,则应向公司申请实施专业治理或公司治理。

2、一般隐患的整改 隐患排查人员向存在隐患的部门、车间、班组下发《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由隐患整改责任单位负责人或班组立即组织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等内容。

3、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或难以整改的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应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经论证后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 负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 5)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对于简单易行的整改措施,也可参照一般事故隐患的整改要求实施。

4、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对无法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涉及重大事故隐患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六)隐患治理验收 1、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的验收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治理效果的验收由隐患提出单位或人员实施,由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组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向隐患排查主管部门提交《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消号审批》,验收人进行签字确认,申请隐患验收及关闭销号。隐患排查主管部门对提交《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消号审批》进行审查,并进行现场复验后,进行隐患验收及关闭销号,复验人进行签字确认。

2、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由企业隐患排查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车间、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经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向监管部门提交《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消号审批表》,申请隐患验收及关闭销号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

(七)分析总结及结果处理 (1)评价本次隐患排查是否覆盖了排查表风险点、危险源是否全面; (2)做出本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结论,填写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表格。 (3)确定本次隐患排查发现:包括确定隐患清单、隐患级别以及分析隐患的分布(包括隐患所在单位和地点的分布、种类)等; (4)向上级报送排查结果,最终应汇总到安全主管部门(公司); (5)对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如发现的隐患所对应的排查点未在《隐患排查表》中体现(即未曾识别的“风险点、危险源”),应及时进行补充,并调整风险点、危险源信息,同时应调整《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表》,增加、完善风险点、危险源信息,从而实现以隐患排查不断完善风险点、危险源信息的良性循环。

(八)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关系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要素 标准化系统元素 两个体系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 5.8.1 5.8.2 5.8.4 隐患排查 排查范围与方法 预测预警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隐患排查) 4.5.2 合规性评价 5.4.4 评估 4.5.3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8.3 5.12 隐患排查治理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隐患治理)

小微企业、风险较小企业 两个体系建设的思路 四

1、小微企业、风险较小企业的特点与不同点: 工序相对简单、设备设施相对少 人员能力相对不足 人员素质相对较差 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安全卫生投入相对较少 因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必要时,充分利用外部第三方资源和力量。

2、基本思路 风险点识别为主; 危险源辨识为辅; 风险点识别 风险点分级 典型管控措施 对照措施进行隐患排查 隐患整改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3、风险点的确定 根据小微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建议将小微分按照不同的规则划分辨识单元: (1)工序性强的行业按流程划分。如,机械制造行业可分为钢材或原材装卸、预处理、下料、组装、铆焊、喷漆、组装、试压、调试、运输等; (2)工序流程性不强的行业或者企业中流程性不强的活动或区域的可按区域或活动划分,如分动力辅助设施(煤气发生炉、空压机室、变配电系统、仓库、环保系统设施等); (3)识别厂区内及周边环境。

4、风险点的分析、确定 风险点分析: ——可能的事故类型; ——后果程度, 根据经验,依据以下判定准则(参考)进行风险分级: 一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风险 四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一事故,可能导致不损失工作日伤害。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轻伤事故(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轻微经济损失。

(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 风险点基本信息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 详细位置 易出现的事故类型 伤亡/财产损失预测 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责任部门 典型控制措施 (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 采取管控措施情况 存在隐患情况 监管责任部门 1   2   填写此表

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 风险点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 备注 单位或部门: 年 月 日 煤气发生炉检修活动 单位或部门: 年 月 日   风险点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 备注 煤气发生炉检修活动  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 煤气中毒    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  检测装置未校准 火灾爆炸 1、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典型控制措施 2、依据经验直接判定风险等级

5、隐患排查: 小微企业规模较小,部门人员设置有限等原因,隐患排查可简化为: 公司级排查 班组级排查 岗位级排查 如果微型企业隐患排查亦可简化为: 公司级排查和岗位级排查。 公司级排查可包括:综合治理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及消防、配电等专业性检查等。

6、隐患排查内容: 7、其他操作步骤类似。 小微企业相对风险点可能会较少,但关注方面的考虑主要包括以下: 公司管理设备绝缘耐压(电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临时用电、检维(抢)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所涉及的风险点,如机电专业的排查点可包括高压线路、高压配电、低压配电、低压固定线路、配电柜(箱)、接地系统、避雷系统等活动。 7、其他操作步骤类似。

企业如何基于现有的安全管理基础做好两个体系建设? 充分理解自身现有的安全管理的基本状况和原理; 充分理解“两个体系”有关的安全管理基本规则、行业典型实施指南等内容; 充分分析现有安全管理系统与两个体系内容之间的差异,找出现有安全管理在环节缺失、制度不良、操作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 按照两个体系的要求,完善和优化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多层皮现象弱化,以保证管理制度等落实施 ; 企业应提高认识,充分理解两个体系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安全管理人员应系统掌握相关要求,确保能力有效提升,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应用自如。 以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形成一体化运作。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