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分析 以交通银行为例
一.交通银行的背景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 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2004年6月,在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体方案,其目标是要把交通银行办成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金融企业。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拥有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目前,交通银行在内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设有省级分行30家,在全国188个地级以上城市、133个县或县级市设立了营业网点2668个。另设有12家境外分支机构,包括香港、纽约、东京、新加坡、首尔、法兰克福、澳门、胡志明市、悉尼和旧金山分行、交通银行(英国)有限公司和台北代表处。与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全行员工9.8万人。
截至2012年9月末,交通银行资产总额达5. 17万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4. 5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 截至2012年9月末,交通银行资产总额达5.17万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4.5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58%;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ROAA)为1.22%;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8.60%;减值贷款率为0.87%。集团连续四年跻身《财富》(FORTUNE)世界500强,营业收入排名第326位
二.银行所面临的一般风险 银行业一直被人们看作是稳定高收益的行业。显然,人们对银行业的风险认识不足,从目前的银行财务分析体系就可以反映出这点。从普遍的情况来看,我国银行财务分析实践中比较重视对财务收益的分析,分析体系、技术也较为成熟,但缺乏对银行风险的分析。
商业银行一般面临的四种风险: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由商业银行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金融政策、法规所决定的风险。例如,我国银行法的出台和监管政策变化已经促使银行业相应的作出变革。央行的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策略。
2.管理风险 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因素决定的风险。近年来,银行业中违规经营、大案要案所引起的一系列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3.交付风险 由于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所导致的风险。 例如,由于电子化手段滞后或金融创新所 带来的风险。
4.金融风险 银行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是指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如,流动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和资本风险。
一般来看,环境风险属于不可控制风险,与银行收益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环境风险的增加并不能促使银行收益的上升,相反却构成银行收益增长的限制因素。而金融风险与银行收益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当金融风险增加时,银行收益也随之增长,并对收益实现和未来收益预期有一定影响。交付风险与银行收益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而为提高银行收益能力,管理风险应严格加以控制。
其中金融风险是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面对的风险,是银行风险财务分析主要分析对象。不同阶段,风险财务分析侧重点不同,在经济发展平稳、利率管制严格的时期,人们可能会更关心信贷风险;而在利率频繁波动、利率市场化时期,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利率风险;而流动风险、资本风险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心。各种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度,这综合体现在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
现以交通银行为例,结合交通银行历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对交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首先从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资产风险度和资本杠杆的分析来分析银行的流动风险、信贷风险、资本风险。
1.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的流动性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者提现、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 它对商业银行尤其重要,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商业银行提供现金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到期债务本息,这部分现金称为“基本流动性”,基本流动性加上为贷款需求提供的现金称为“充足流动性”。
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解决不好, 就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性风险, 酿成支付危机, 引发大规模的挤提风潮甚至大批银行的倒闭, 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因此,流动性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 也是银行流动性、赢利性、安全性的"三性原则"中的首项。 由此可见, 相比银行运作中的其它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力更大, 并且是长期存在的。
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至关重要,是银行的生命线,银行的流动性也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的需求的保证。而流动性与盈利性是流动性风险管理首要解决的矛盾。 银行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流动性风险会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银行收益;反之,高资产收益而低流动性会使银行面临过大的流动性风险。
对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通过存贷款比率进行分析: 存贷款比率是将银行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进行对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总额/各项存款总额 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因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就会想法提高存贷比例。
该比率越高,表明负债对应的贷款资产越多,银行的流动性就越低。为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我国央行规定,该比率不得超过75%。分析交通银行近3年的年报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其存贷款比率为: 表1
通过对交通银行三年年报的计算,交通银行近3年来的存贷比较高,已经超过75%的标准值。 我们采取横向比较法,选取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和目前交通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招商银行作为对比: 表2
分析: 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这就需要银行留有一定的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在央行或商业银行的存款),如存贷比过高,这部分资金就会不足,会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虽然银行因支付危机而倒闭的情况中国目前尚未发生,但是国外经常发生,这会严重损害存款人的权益,所以银行的存贷比不宜过高。
从上表可以看出,交通银行这三年的存贷比均较高,超过75%标准值,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招商银行的存贷比虽然也接近75%的标准值,但是均未超过75%的临界点。上表同时选择了工商银行做为对比项,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工商银行的存贷比相对于其他两家股份制银行来讲较低均为60%左右,由此仅从存贷比指标可以推断出,工商银行的流动性要高于其他两家银行,而交通银行的流动性最差。
2.银行的信贷风险 资产风险分析的一个侧重点是对资产质量的分析。资产质量的好坏是信贷风险的直接体现。 信贷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至今仍是银行的主要风险。西方国家许多银行的倒闭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流动性危机,但其实质是资产中存在巨额呆坏账所致。资产中的有问题贷款不仅会导致流动性危机,还占用信贷资产规模,在资产负债比例限制下,直接导致了资产收益能力的下降。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2013年3月27日,交通银行发布2012年业绩报告,从资产质量上看,交行2012年不良贷款双升,截止2012年末,交行不良贷款余额269 2013年3月27日,交通银行发布2012年业绩报告,从资产质量上看,交行2012年不良贷款双升,截止2012年末,交行不良贷款余额269.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09亿元,增幅22.78%,不良贷款率为0.92%,比年初增加0.06个百分点。而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多数下降,仅交通银行一家同比上升;而余额增速也仅交行一家超过20%,其余幅度均在6%以下。交行年报称,2012年度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是受到我国江浙地区中小企业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影响。
3.利率风险分析 利率风险是银行的基本风险之一,因而,西方银行业曾一度认为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当然,目前来看这种观念未免失之偏颇。而过去,我国银行业并不重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因是我国利率没有真正市场化,也较少应用利率政策。在严格利率管制下,存在稳定的高利差,只要扩张规模,即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增长。
但近年来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率政策成为调节经济常用手段。而利率市场化成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内容。由于过去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在最近几次利率调整中,银行业普遍缺乏应变和调整的能力。可见,利率风险分析是目前银行财务风险分析中的重点。
银行利率风险主要是由两大方面决定的:一是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和数量;二是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因此,对利率风险的分析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情况分析利率波动下所产生的利率风险。 由于我国银行业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产结构简单、利润来源单一,利差收入占利润的绝对比重,利率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就尤为重要了。
利率风险衡量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持续期模型以及VaR模型,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就现阶段交通银行的情况来说,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是最合适的。由于该方法要求的假设条件少,所需的数据复杂程度低,应用成本比较低,对人员素质要求也较低,比较适合交通银行现在的情况。所以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是目前交通银行最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
利率敏感系数是指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之比。利率敏感系数大于1时称之为资产敏感型,当利率敏感系数小于1时称之为负债敏感型。利率敏感性缺口表示利率敏感资产与负债差额的绝对量的大小,而利率敏感系数表示两者之间相对量的大小,它不仅可以通过正数或者负数来反映银行是否有利率风险,还可以显示银行承受利率风险的程度。
如果银行资金缺口为正缺口,当利率上升时假定借贷款利率变化一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增加,当利率下降时银行净利息收入会减少。如果资金缺口为负缺口,当利率上升时银行净利息收入会减少,利率下降时净利息收入会增加。如果缺口为零缺口,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无影响。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通过监控和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和期限缺口来进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在缺口管理原则下,不要求每笔资产负债在期限和敏感性上的完全匹配,而注重分析资产负债表整体的缺口状况,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来减少利率变动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实际应用中,银行可以把资产和负债按到期的时间进行分类,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任何一个时间段内,资产和负债之间成熟期的不匹配情况,还可以计算出各时间段的缺口值及可能的损益值等,并结合银行经营目标对缺口进行调整,目前商业银行常用的做法是试图使缺口趋向于零,尽量减少利率风险。
下面用适合交通银行的敏感性缺口分析法衡量其面临的利率风险,通过收集交通银行2005—2010年的年度报告,以一年为界整理了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以及利率敏感性比率等相关数据指标。 表3 单位:百万元
从表3短期利率缺口和利率敏感性比率数据来看,从06年到08年上半年,利率一直在上调,从利率敏感性缺口指标来说,在利率上调阶段银行保持适度的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有助于提高利息收入。交通银行在这期间,利率缺口一直在缩小(由-220,547下降到-31,992),但始终为负,说明银行的改变思路是对的,但是力度不够,未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而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下调利率,银行为了获得更高的净利息收入,扩大了利率敏感性负缺口。从表3可以清楚的看到,利率敏感缺口从-31,992下降到-128,240,而后为了防通胀,应对加息带来的影响,交通银行在10年有降低了利率的敏感性缺口。
表4 单位百万元
从表4长期利率缺口和利率敏感性比率数据来分析,长期的资产敏感性缺口大于短期负债敏感性缺口的现状不仅反映了交通银行长短期资产负债结构搭配不合理,而且将会在以后的利息下调中给银行带来严重的利率风险,说明该银行缺乏对利率走势预测的能力。 从总的利率缺口数据和利率敏感性比率来看,历年变化不大,说明该银行力求稳定,但是也说明银行未将利率缺口作为盈利手段来实现更多收入。
对策和建议 我国改制后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利率敏感性负缺口。而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明显,存贷款利率均处于上升预期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可能造成较大损失,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管理有待提高。 对于我国银行来讲,应采取的对策有:
1.提高资产负债表管理 资产负债表管理策略是通过改变资产负债表的各种成份和结构,影响利率风险敞口的大小,进而改变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敏感型资产负债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减少利率敏感度:
(1)缩短投资组合期限 (2)增加长期存款 (3)减少固定利率债券 (4)增加固定利率长期债务 (5)增加浮动利率贷款。 银行可以同时使用几种策略来管理利率风险。但每一种策略或几种策略的组合必须经过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的检验。
2.提高主动利率敏感性分析水平 银行应加强敏感性分析,首先应在其内部进行平均利率测算,对所有计息的资产负债按现行利率结构进行分类,以反映利率风险状况。其次是要加紧会计制度、信息采集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保证利率信息沟通的畅通,以及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利率风险衡量系统的作用。
3、建立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机构和技术团队 由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资产负债管理政策、确定内部资金定价原则,针对市场风险状况对风险敞口调节、业务策略选择等有关事项作出决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