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Drugs Affecting Autacoid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第 8 章 拟肾上腺素药. 亦称拟交感胺类药 拟肾上腺药 拟肾上腺药 基本化学结构 儿茶酚胺类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多巴胺 3 , 4 位为 OH 基.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建安.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概念 过敏性休克是由 IgE 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属Ⅰ 型速发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统 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有效血容积不足以维持重要生命器 官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急性的喉头水 肿,气管痉挛,气管卡他样分泌,肺泡内出血,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制作:宋晓红.
11 第 六 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沈志强 药学院 药理系 沈志强 药学院 药理系.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十三章 Antiallegic XUT School of sciences 抗过敏药概述 用于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叫抗过敏药,也 叫抗变态反应药。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有抗阻胺药、钙 剂、拟肾上腺素药、糖皮质激素等。本章介绍抗组胺药 和钙剂。
第七章 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 ( diuretics )又称抗变态反应药, 是指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的药物。 抗组胺药 钙剂 糖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分 类.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第 11 章 抗肾上腺素药. 定义 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缺乏或仅有微弱内在活性  受体阻断药  受体阻断药   、  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利其丁)、  妥拉唑啉、酚苄明  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脉宁平) 
组胺及组胺受体激动药. 自体活性物质 (autacoids) 包括: PG 、 5-HT 、组胺、白三烯、血管活性 肽类( P 物质,激肽类,血管紧张素,利尿钠 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 NO 、腺苷等。
第二十一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组胺( hitamine,H ) 是广泛存在人体组织内的活性物质 之一,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 膜及肺中含量较高。 分布: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 颗粒中(无活性,结合型) 理化因素、变态反应 → 组胺释放(有 活性) → ( +
皮肤病的治疗 内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皮肤外科治疗. 第一节 内用药物治疗 1. 抗组胺药: 1) H 1 受体拮抗剂 毛细血管扩张 ⑴作用 管通透性增加 ①对抗组胺 ( 争夺受体 ) 引起的 滑肌收缩 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 呼吸道分泌物 ↑ 血压 ↓ ②抗胆碱及抗 5- 羟色胺: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分类] 抗消化性溃疡药、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利胆药、胆石溶解药、治疗肝昏迷药。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11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九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
第10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⑴α、β受体激动药; ⑵α受体激动药; ⑶β受体激动药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ers)
第五章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Antiallergic and Antiulcer Drugs) 1.
抗高血压药概述.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renoceptor agonists)
胆碱受体激动药及抗胆碱酯酶药 一 胆碱受体激动药 1.激动M、N受体类 2.主要激动M受体类 3.主要激动N受体类 二 抗胆碱酯酶药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第十章 抗肾上腺素药.
镇咳药.
第五章 消化系统用药(2 h) (Digestive System Agents)
第二十七章 消化系统药.
组胺受体阻断药 药学院 陈百泉.
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adrenoceptor agonists):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M-Cholinoceptor blocking drugs M-受体阻断药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组胺与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二十六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消化功能调节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二篇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拟胆碱药 有机磷酸酯中毒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抗胆碱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神 经 节 换 元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第 五 篇 内 脏 系 统 药 理 学 组胺和抗组胺药.
第32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 32.1 组胺(Histamine) 皮肤结缔组织、肠粘膜和肺含量最高。
Hl受体阻断药.
复习前节内容.
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Drugs Affecting Autacoids
组胺及抗组胺药.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药物 药学院 陈百泉.
西米替丁 西咪替丁的设计(发现) H2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Design of Cimetidine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学习单元一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Drugs Affecting Autacoids 制作:肖 逸

目的要求: 了解自体活性物质的生物学意义;组胺的作用、组胺受体类型及其效应。 掌握常用H1受体阻断药和H2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 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拮抗药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和生物转化 前列腺素和血栓素 白三烯及拮抗药 ★ 5-HT类药物及拮抗药 ★ 多肽类 ★ NO ★ 腺苷

组胺及抗组胺药

一.组胺(histamine) 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参予广泛调节作用;在某些脑区可能起神经递质作用。 刺激或变态反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等。

【作用】 作用于受体(H1、H2 和H3)发挥生理功能;H1和H2在外周主要分布于心血管、胃肠道和腺体中,在脑中主要位于突触后膜。 H3受体主要位于组胺能神经元末梢,与组胺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有关。

病理生理意义:舒张血管,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增加心率和增强心肌收缩,抑制房室传导;支气管痉挛、胃肠绞痛;刺激胃酸分泌。 组胺曾用于胃分泌机能检查;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曾用于麻风病和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平滑肌收缩作用被作为平喘实验工具药。

培他司汀 betahistine(抗眩啶) H1受体激动剂,可扩血管(内耳血管明显),可增加内耳、前庭和脑的血流。 用于梅尼埃病,可消除耳鸣、眩晕等症状;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等致的体位性眩晕;对多种头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 英普咪定

二.组胺受体阻断药: (一)H1受体阻断药: 竞争H1受体而阻断组胺对其激动;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 第一代H1阻断药:苯海拉明等。 第二代H1阻断药:阿司咪唑等。

【药理作用】 1.抗组胺H1型效应: 可完全对抗组胺收缩胃肠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保护豚鼠耐受致死量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对组胺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有强大抑制作用;对舒张血管及降压能部分对抗。

2.中枢作用: 第一代H1阻断药多有镇静、嗜睡等作用,可能与阻断中枢H-R有关。 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选择性较高,无抗胆碱作用,不引起中枢抑制。 3.其他作用:镇吐和防晕动病可能系中枢抗胆碱效应。

【应用】 1.变态反应: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效果好;支哮、过敏性休克无效; 昆虫咬伤、药疹和接触性皮炎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效,可止痒但对已引起的皮损无效。 2.防止晕动病和呕吐。 3.催眠。

【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常见,服药后避免驾驶车、船及高空作业等;消化道功能障碍、口干等;偶见失眠、烦躁;注意致畸可能。 可引起变态反应,局部用可致皮炎。 第二代H1阻断药不良反应较少,但阿斯咪唑和特非他定偶可致致命性心血管不良反应。

(二)H2受体阻断药 对H2-R有高度选择性,对H1-R几乎无作用。常用药物: 西咪替丁(cimetidine) 雷尼替丁(ranitidine) 法莫替丁(famotidine) 尼扎替丁(nizatidine) 乙溴替丁(ebrotidine)

【体内过程】 能从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尼扎替丁最高,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次之,法莫替丁较低。 单次口服西咪替丁的有效血浓度可持续6~8小时,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约持续8~12小时。 分布广泛,西咪替丁可部分通过血脑屏障。 多以原形经肾排出;老年及肾功不良者排泄慢。

【药理作用】 竞争H2R,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雷尼、尼扎、法莫替丁作用较西咪替丁强。 乙溴替丁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溃疡愈合。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停药后易复发;其他胃酸分泌过多症、胃食管返流症等。

【不良反应】 较少,可见头痛、头昏、恶心及皮疹等;静注可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及心律失常。 大剂量西咪替丁可引起中枢、内分泌紊乱;偶致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肝肾毒性。 西咪替丁能抑制肝药酶活性;孕妇慎用。

E N D ! 前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