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Chap 15)
前 言 毒素 同种毒素(少量) 死亡 存活 呕吐、便血、昏厥、窒息以至死亡
超敏反应 概念: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本质: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 分型:四型
常见的超敏反应病例 结膜炎 湿疹
过敏皮试
血清病
麻风病人的肉芽肿 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接触性皮炎 结核菌素反应
皮革制品接触性皮炎 芒果液接触性皮炎
接触橡胶、皮革后的皮肤炎症 荨麻疹
超敏反应类型 类型 全称 出现时间 免疫机制 Ⅰ型 速发型 IgE抗体 Ⅱ型 细胞毒型 5—8hr IgG、IgM和补体 Ⅲ型 免疫复合型 即刻相2-30min 延缓相3-8hr IgE抗体 Ⅱ型 细胞毒型 5—8hr IgG、IgM和补体 Ⅲ型 免疫复合型 2—8hr Ag-Ab Ⅳ型 迟发型 24—72hr T细胞介导
重点掌握(Ⅰ型、Ⅱ型) 特点 变应原 发生机制 常见疾病
一、I 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 涉及儿科,耳鼻喉科,内科,外科等 欧洲人群:25—35%; 瑞典: 30-40%; 北京: 37.7% 涉及儿科,耳鼻喉科,内科,外科等
(一)特点: 又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 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出现反应时间快则几秒到十几分钟(即刻相),慢则3-8hr(延缓相) 通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延缓相反应可引起组织损伤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二)参与成分 变应原 IgE(亲细胞抗体,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都是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部位)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的Fc受体,胞质内含有类似的嗜碱性颗粒,被激活后可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 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反应效应、负反馈调节) 生物活性介质(储备介质、新合成介质)
常见变应原 植物花粉、真菌孢子 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尘螨、动物皮屑 某些小分子化学药物(半抗原),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 鱼、虾、蟹、蛋、奶等蛋白
参与细胞
(三)发生机制 致敏阶段 介质释放阶段 介质发挥效应阶段 发敏阶段
桥联
(四)常见疾病 过敏性休克:最迅速,最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呼吸道过敏反应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 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 血清过敏性休克:应用动物免疫血清或血清制品如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 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引起,如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 皮肤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等,由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或冷热刺激等引起。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 分解 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 半抗原 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 完全抗原(变应原) Ⅰ型超敏反应
(五)I型超敏预防原则 1、预防原则:查明变应原,避免再次接触-------最有效 3)血清IgE测定 1)询问 2)皮肤试验 取0.1ml在受试者前臂内测作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 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风团直径>1cm为皮试阳性。 3)血清IgE测定 成人血清IgE水平约在20~200IU/ml(1IU=2.4ng)之间,一般认为大于333IU/ml(800ng/ml)时为异常升高血清总IgE水平大于5000ng/ml的患者均应考虑寄生虫感染
2、治疗原则——药物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3、 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阿司匹林 ,色甘酸二钠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 -----组胺 阿司匹林----------------------------缓激肽 3、 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轻皮肤与粘膜的炎症反应
4、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5、特异性变应原减敏疗法 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5、特异性变应原减敏疗法 对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减敏治疗 皮下免疫--IgG产生--与IgE竞争结合变应原
二、Ⅱ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变应原一般为细胞表面抗原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参与成分:细胞性抗原,抗体IgG、IgM,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等 细胞组织损伤
(二)变应原特点:细胞+表面抗原 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 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表面抗原: ① 正常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 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LA抗原 ② 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多糖抗原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糖蛋白之间的共同抗原 ③ 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④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或半抗原 自身抗原
(三)
(四)常见疾病 1、输血反应:多发生于ABO血型不符的 2、新生儿溶血症:可因母子间ABO、Rh等血型不符引起。 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药物吸附自身细胞上,引起自身细胞改变进而被攻击减少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血细胞上的抗原改变 5 、异嗜性抗原引起的疾病 6、自身细胞受体被相应抗体结合导致功能紊乱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Graves病 是一种特殊II型超敏反应,即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抗甲状腺细胞表面甲状腺刺激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
输血反应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上血型抗原 A 、B ---(无A、B) 血浆中抗体 b a ---(无a、b) a、b A-a 激活补体 溶血 A 输血 B
新生儿溶血症
血型为Rh-的母亲妊娠, 胎儿血型为Rh+时(Rh抗体为IgG类),效价≥1:32时提示病情严重。 ABO不合的孕妇抗A或抗B抗体效价≥1:64时才有意义,≥1:512时提示病情较重,应住院治疗。 Rh阴性血型个体,白种人占15%比例,亚洲人仅约0.3%
新生儿溶血症 母Rh- 父Rh+ 初次妊娠 子女可为Rh+ 头胎儿安全 分娩 Rh抗原进入母血,母产生Rh抗体(IgG) Rh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引起II型超敏反应 激活补体,调理吞噬,ADCC等 最终导致胎儿红细胞溶解 头胎儿安全 非头胎儿患病
三、Ⅲ 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特殊参与成分:中等大小的IC (三)发生过程 (四)临床常见疾病 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三、Ⅲ 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免疫复合物IC沉积:充血坏死、局部坏死为主要特征 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二)变应原 外源型抗原:病原微生物、药物、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内源型抗原:如SLE中的核抗原
(三)机制 特殊参与成分:中等大小的IC
(四)临床常见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全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实验性局部过敏反应)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霉菌性肺泡炎 血清病(异种动物血清) 感染后的免疫复合物病(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变性的IgG产生抗变性IgG的IgM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原为自身的DNA,抗DNA 的IgG或IgM
四、IV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致敏T细胞介导,与Ab、C无关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病理性损伤 迟发型超敏反应,迟发,48-72小时 个体差异很小
(二)常见疾病 1 传染性超敏反应:如结核病、梅毒等 2 接触性皮炎 3 移植排斥反应 4 某些自身免疫疾病
(三)
临床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常可见两型或三型反应同存。因大多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参与,如移植排斥反应和结核杆菌感染时的发病机制和组织损伤绝非由单独一型超敏反应所能解释,可能以某一型为主或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不同型超敏反应所主宰。第二点需强调的是一种抗原在不同条件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典型的例子是药物如青霉素
课后复习题 1、名词解释:超敏反应 2、超敏反应的类型及各自主要特点。 3、I型超敏反应的常见变应原、特点、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 4、青霉素过敏机制。 5、II型超敏反应的常见变应原、特点、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 6、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机制。 7、III、IV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