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大同之世”进入“小康之世”。 商朝:建立了新的国家体制——内外服制;进入了金属工具时代——青铜时代;出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 西周:西周确立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西周的两大制度创设。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兒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公刘、古公璮父、姬昌
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史记·周本纪》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尚书·牧誓》
甲子日,天蒙蒙亮,周武王清晨率领军队来到商国都城郊的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金色大斧,右手挥舞着白旄,说:“远劳了,西部的人们!” 武王说:“啊! 我们友好之邦的国君们和办事的大臣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们,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友国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开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们宣誓:” 武王说:“古人说:‘母鸡不报晓;若母鸡报晓,说明这户人家就要会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视祖宗祭祀而不报答,轻弃同祖兄弟而不用,对四方重罪逃犯,反而又是推崇尊敬,又是信任使用,用作大夫、卿士。这些人施残暴于百姓,违法作乱于商邑。现在,我姬发奉天命进行惩讨。今天决战,我们的阵列前后距离,不得超过六步、七步,要保持整齐,不得拖拉。将士们,要努力啊!我们阵列左右距离,不要超过四伐、五伐、六伐、 七伐,也要保持整齐,不得畏缩不前。努力吧,将士们!希望你们威武雄壮,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前进吧,向商都的郊外。在战斗中,不要阻止来投降的人,要用他们来加强我们自己。努力吧,将士们!你们如果不努力,你们就会被杀戮!”
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 周初利簋 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 ——利簋铭文 铭文的大意是: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并逢岁(木)星当空,并对伐商能否取得胜利进行了卜问,兆象很好。就在当天,周师一举打败了商军。到辛未这天(七天以后),武王在驻军处,赐给有事(官名)利(人名)以金(青铜),利觉得很荣耀,遂铸此簋作为纪念。
周 前1046~前771 镐京 周武王 前770~前256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洛邑 周平王 西周 前1046~前771 镐京 周武王 东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前770~前256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洛邑 周平王
嫡长子继承制
封邦建国(封建) 目的: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分封异姓诸侯(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原殷邦方国的首领);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王室成员、姬姓亲属)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作用: 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宋 宋 ①分封远古部落首领的后代 ③分封同姓诸侯和其他皇亲国眷 殷 ②分封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④分封功臣将士 宋 舜后代 颛顼后代 宋 纣王庶兄 微子启封国 功臣 姜尚封国 纣王子 武庚封国 殷 宋 ②分封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④分封功臣将士
《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战略要地、交通要道、农业富庶地区。 边远地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 分封仪式: 礼行太庙,由傧者赞礼,赐以诰命; 授民、授土、授职; 受封者稽首拜谢,称颂天子万年 诸侯对天子的义务:贡;力役;兵役;朝聘;诸侯对封土和民众在理论拥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
西周封建 等级制 有血缘关系的宗法等级制。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奴隶 有血缘关系的宗法等级制。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西 周 宗 法 制 示 意 图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严格等级秩序的“宗法制”
周天子年老了,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二夫人所生)。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三儿子,有嫡有庶以嫡为主。
昭穆制度 世卿世禄制度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划分为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182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毛公鼎 大盂鼎 大克鼎
礼的来源 夏、商、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 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 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 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礼记》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 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称,用特。 ——《礼记》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礼记》
乐的来源 歌咏等。因此,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 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 作为音乐制度,它包括指音乐、舞蹈、 比如:祀天神 “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 祭地示 “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礼记》
礼 乐 yi 八佾舞 天子 九鼎 七鼎 六佾舞 诸侯 五鼎 卿大夫 四佾舞 三鼎或一鼎 士 二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