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華製作 2007 年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所 兒童心理治療衡鑑 林玉華製作 2007 年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所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瞭解兒童的心智世界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兒童心理治療衡鑑 初步衡鑑小組 家族諮詢衡鑑 父母諮詢 心理治療衡鑑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壹、初步衡鑑小組 所有病人皆由家庭科醫師轉介 Intake:過濾不適合診所之轉介病患(如學校問題、 法律問題、醫療問題等 ) Team:轉介病患被歸類到六個不同的Team:五歲以下心智健康組、自閉症與學習疾患組、精神病組、難民與領養組、以及精神官能症組(分三組)(去年新增神經心理組) Team的成員: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治療師、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教育心理師、社工師、兒童保護專業人員以及家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Team的抉擇 分析家庭動力、教養居住問題、教育與社會資源、孩子問題等 決定由哪兩種專業人員介入:如,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社工師與心理治療師;治療師與心理師;精神科與心理師… 資料蒐集:是否需要精神醫學診斷?是否需要觀察小孩在學校的運作狀況?是否需要處理與社工有關的問題?是否需做心理測驗?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貳、家庭諮詢衡鑑 邀請哪些家庭成員?變換家庭成員的組合,觀察家庭動力 每做完每一次諮詢,工作人員將所觀察到的帶到Team討論,再決定下一步如何進行 諮詢次數可由一次持續到數個月,甚或一年 有時可能需要用較長的時間,預備父母親的心情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家庭諮詢衡鑑 衡鑑目的:有關孩子週邊環境 瞭解轉介問題並衡鑑處理優先秩序,父母、小孩、學校、或協助爭取社會資源等 瞭解孩子的問題與整個家庭運作模式的關係 瞭解小孩心智中的家庭以及衡鑑者所觀察到的家庭運作模式,它們的異同又如何?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家庭諮詢衡鑑 衡鑑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心理、生理、社會資源 衡鑑主要照顧者之狀況及其與孩子問題之相關 瞭解何種治療介入方式最適合,如個別治療、家族治療、短期治療、週遭環境處置 、父母諮詢、教育諮詢、危機處理或心理衡鑑等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家庭諮詢衡鑑 環境的支持及家人的配合度如何?父母親的心理健康狀況能否支持小孩接受心理治療?如幫助小孩度過治療次數之間隔所造成的情緒,及心理治療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干擾,如焦慮、挫折、憤怒等情緒。有些父母自己的情緒相當脆弱,需要許多的支持及處理之後,才能幫助小孩接受專業的幫助 是否有其它資源協助支持小孩接受心理治療?不管是父母親、親戚、學校或社會服務單位,如兒童中心等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家庭諮詢衡鑑 建議在小孩接受治療之前,必須採取的行動 ,包括其他專業人員的介入,如精神科醫師 、社工、學校單位等 提供小孩、青少年、及家庭一個被包容的治療經驗。一個不再使他們受創傷的環境經驗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家庭諮詢衡鑑 家庭諮詢衡鑑本身也是一種短期介入,有時可導致意外的治療效果。溫尼卡在「兒童精神科諮詢治療Therapeutic Consultations in Child Psychiatry」(1971)一書中,提到許多短期諮詢的益處。家庭成員藉由短期的諮詢介入,重新思考過去的運作方式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諮詢衡鑑 Wittenberg (1982) 在做家庭諮詢衡鑑時, 會問: 誰感到情緒痛苦? 家庭成員對於情緒痛苦的態度如何? 家庭成員對於接受幫助的態度如何?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家庭諮詢衡鑑案例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家庭諮詢衡鑑案例 小孩的支持系統為何?要有療效,一些基本的包容環境是必須的。有時必須先由社工先作處理,安排穩定支持環境 問題癥結-如小孩需要治療,但是父親認為小孩沒問題,只是自己與其兄弟已經二十年沒說話。父親認為中心是個壞地方,不想破壞自己與小孩的關係。討論結果認為不該治療該小孩,除非父親願意來中心。小孩成為婚姻問題的帶罪羔羊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參、父母諮詢 Margaret Rustin 提出四個與父母諮詢時的主要工作項目: 支持父母親使他們在孩子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碰上困難時,能保護並維持孩子的心理治療 幫助父母親提昇擔任父母角色的功能,協助父母瞭解孩子的行為及他們與孩子相處時所遇之困難 在家庭遇上問題時,協助改變家庭功能,如婚姻問題或家庭問題等 建議父母做個別心理治療或婚姻諮詢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父母諮詢 父親Asperger 父親是加害者或共謀 父親psychotic- OCD 母親情緒失控、失功能 母親OCD 母親個性僵化與退化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肆、心理治療衡鑑 在治療衡鑑過程中,衡鑑者以嬰兒觀察法,做為瞭 解臨床現象的基礎,例如: 小孩利用所提供的治療空間的方式,例如與等候室及診療室的關係﹔與玩具的關係﹔與治療師的關係等 小孩在診療室中如何安置自己:他的目光停在哪裡 ?什麼東西或設備吸引了他?坐在哪裡?如何處理自己的焦慮? 小孩對治療師的話如何反應? 小孩如何安置自己的身體:焦慮不安、不舒服、興奮、放鬆或緊張?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衡鑑中必須注意的事項: 觀察 同時注意內在及外在資源 暫緩做移情詮釋,直到關係開始建立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Wittenberg (1982) 認為衡鑑小孩是否能由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獲益,必須考慮到以下因素: 小孩的內在世界:如小孩的經驗,亦即他的內在衝動和幻想與外在環境的互動結果,所形成的內在世界 家庭環境:如排行、父母親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狀況、與父母親的關係、及父母親對小孩的態度 大環境:如家庭的社會地位、種族、居住環境等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衡鑑目的: 瞭解小孩的心智狀態,並窺視其內在客體關係 小孩是否可從治療中得益處 小孩是否能使用治療結構 小孩對治療師的回應是否開放 由反移情看小孩給治療師的衝擊如何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可問的幾個問題 : 有關父母: 小孩的父母親對於小孩接受治療的態度如何?期待又如何?是否合理? 小孩的問題是否干擾他的生活與發展?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有關小孩: 小孩是否能以投射作為溝通的管道,或以投射為毀滅客體的工具? 小孩是否有能力面對自己的困境?雖然在焦慮和嫉羨下,小孩是否有合作的能力? 小孩對於自己的問題是否抱有相當程度的好奇心 ,並呈現願意努力克服困難的意願及能力?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做判斷時可觀察以下: 當治療師將不同的事件做連結時,小孩是否感到被幫助,或被觸動? 小孩是否顯示出對於自己的思考方式及感覺有興趣? 當治療師表示對他的思考方式或感覺有興趣時,小孩是否有反應? 當治療師做詮釋時,小孩是否會更自由地溝通或深入話題?或是更防衛地僵化、冰動自己? 當小孩對於以上有反應時,我們可以說小孩「同意」了接受治療。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一般判斷原則: 外在環境不錯,來自中上家庭背景,但心智健康極度受損:可能來自天生較無法承受挫折,因此會是長期病患,也是不易處理的病患。可能較多天生死的本能,忌羨與破壞力較高,因此挫折容忍力較低,也較無法轉恨為愛 來自較有缺陷的環境,但是建立關係的能力不錯 ,並能擁有希望:心理治療最佳候選人,因為天生挫折忍受力較高,是一位能原諒的小孩是否能對心理治療有所回應?過度地投射性認同,較難包容,小孩也沒有足夠空間思考,或處理訊息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必要時才做移情詮釋,或只做極度的 負向移情詮釋或過度理想化的詮釋。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案例 Segal(1986) 第一次衡鑑一位兩歲九個月大的小孩時,小孩硬要年住母親,拒絕與分析師進遊戲室,Segal立刻詮釋小孩對治療師的害怕,因為他不認識分析師。並說小孩害怕分析師這位陌生人,以及陌生的房間,和他害怕黑暗的房間及在黑房間裡所發生的事一樣。小孩睜大眼睛看分析師,並偷瞄遊戲室。分析師繼續說,但是他也對這陌生房間以及即將發生的事感到好奇,就像他也對黑房間同時感到害怕和好奇。此時小孩就放了媽媽的手,和分析師進了房間。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避免刺激或鼓勵與治療師之間的嬰兒期的感覺 當小孩有失落的經驗時,則避免做移情詮釋 在衡鑑時,若小孩立刻進入狀況者,且適合做長期治療,而治療師不是本人時,則衡鑑次數,應該盡量減少,甚至一次諮詢即可。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衡鑑過程 移情:接受小孩意識中及潛意識中的嬰兒式幻想,並將之以語言溝通出來。 反移情:治療師藉由觀察自己的情緒,如無助感、過度興奮、空虛、無望、空洞、無法思考或過分引發母性特質等,瞭解小孩的心智狀態。小孩常讓治療師感受到他們無法忍受的部分自我。藉由反移情 ,小孩感受到: 1)他的感覺被瞭解 2)經驗到他裡面的恐懼或破壞特質,可以被涵容 3)當治療師將自己的感受與小孩的感覺聯結時,小孩 有機會再次擁有自己的經驗,而不需將之投射到外 面。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若衡鑑後,認為治療是可行的,則繼續分辨一週見幾次: 小孩的防衛系統及心理結構是否太硬化?(問題的嚴重性,不一定是治療的阻礙,只要治療師可以承受反移情) 小孩是否可以包容焦慮至少一段時間 小孩目前的生活狀況是否允許做定期治療,支持系統是否足夠 治療的種類,個別治療、團體治療或家庭治療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Lanyado & Horne (1999) 認為在判斷小孩接受心理治療的頻率時,可以觀察以下幾點: 心理衡鑑時的移情現象 小孩接受心理治療及被幫助的動力 小孩承受及包容晤談次數的間隔所引起的焦慮及其他情緒的能力 小孩想讓自己好起來的能力 小孩對自己的感覺,如恨自己或愛自己的感覺、對自己的攻擊、及對失敗的忍受力 小孩與治療師的關係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總整理 進入心理治療之前確定已做好以下: 確定是否有人可以支持小孩接受心理治療,不管是父母親、親戚、學校或社會服務單位,如兒童中心等。青少年則看其是否擁有足夠好的人格持續漫長的治療過程 瞭解小孩的內在及外在環境,並衡鑑處理優先秩序,父母、小孩、學校、社會資源等 建議在小孩接受治療之前,必須採取的行動,包括其他專業人員的介入,如精神科醫師、社工、學校單位等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 描述小孩接受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的能力,建議治療方式,如個別治療、家族治療或團體治療,及治療頻繁度。 心理衡鑑後與父母親討論衡鑑結果並安排小孩接受心理治療的時間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心理治療衡鑑案例 (林玉華。2004。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7卷 第3期)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遊戲室與治療情境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遊戲室與治療情境 -1 每位小孩都有他自己的玩具箱,或自己的抽屜 玩具箱裡有,小磚塊、籬笆、小型汽車或火車、一兩個球、不同大小的野生動物及家禽家獸、各種人物玩偶〔嬰兒到大人,更好各有兩種尺寸〕、繩子、小容器 玩具最好尺寸小一點,所以小孩可以很容易的操作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遊戲室與治療情境-2 玩具的內容更好是中性的,所以小孩不會一看就知道要怎麼玩。〔如手槍的象徵性太弱,因為只能用來射擊〕 可以為小一點的孩子準備一些比較具體的玩具,如辦家家酒的道具,玩具電話和有家具的玩具屋 一些沒有代表性的道具,如畫圖紙筆、鉛筆、橡皮擦、黏膠、膠帶、剪刀和繩子等〔後面兩者為大一點的小孩。〕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遊戲室與治療情境-3 更好有洗手台、紙巾及垃圾桶。這些玩具及設備是為了使小孩可以充分地發揮想像力 遊戲室不能有任何易碎的東西 電爐和電燈置於小孩不易碰觸到的地方 牆壁及地板最好用便於清理的材料 房間的擺設要考慮到小孩動粗或暴力時,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小孩、治療師或房間 一兩張小桌子、幾把椅子及一把沙發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遊戲室與治療情境-4 空白銀幕原則 洗手台 垃圾桶 沙發 大小桌子 大小椅子 個別玩具箱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遊戲室 遊戲室放一兩張小桌子、幾把椅子及一把沙發,最好有洗手台、紙巾及垃圾桶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玩具與象徵 客體與自我表徵 客體關係品質 球:投射 汽車:我有多強壯 猴子:躁的防衛機制 繩子:連結,客體關係 小娃娃:脆弱的自我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辦家家酒的道具,玩具電話和有家具的玩具屋 (五歲以下)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玩具屋(五歲以上)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瞭解小孩的心智世界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克萊恩學派 兒童心理治療簡介 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法 移情詮釋 建議、勸告、鼓勵、肯定、或批判必須盡量避免 口語肯定是不需要的,因為小孩由分析師對她的瞭解,可依賴性,及釋放她焦慮的能力,得到更持久的肯定 先詮釋焦慮,再詮釋防衛機制 小孩將內化進去並被扭曲的父母形象,投射在分析師身上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克萊恩學派的治療師,包括羅森費耳ˋ希茍和比昂皆認為嚴謹地對小孩使用精神分析技巧是可能的 移情詮釋的重點,在於詮釋小孩移情到治療師身上的內在世界中的父母或客體影像,包括「此時此刻」的移情,小孩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及小孩目前的問題或人際關係 克萊恩學派的治療師,包括羅森費耳ˋ希茍和比昂皆認為嚴謹地對小孩使用精神分析技巧是可能的 每次約談以五十分鐘為主,每週約談五到六次 沙發是必備的器材,以做自由聯想用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治療師的彈性角色 做為移情的對象 確保小孩的安全 詮釋移情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治療情境與詮釋 克萊恩認為,分析情境或治療情境,必須盡量地嚴謹 沒有嚴謹地分析情境,移情分析是不可能的 反過來說,若未能適當地做移情分析,也無法建立分析情境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夢、遊戲、繪畫中的移情與投射性認同 小孩將他們的內在衝突與焦慮,象徵性地表現在遊戲中。因此小孩的遊戲,及遊戲中所說的話,與成人的自由聯想相似,因此也以此為詮釋的題材。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正負向移情及移情詮釋 移情 .移情是病人對治療師的所有幻想 病人將自己的內在及外在客體或客體關係投射在治療師身上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移情詮釋 克萊恩認為病人的所有談話內容都是針對分析師的移情,也都與潛意識幻想有關,在移情關係中,病人將其內在客體關係或潛意識幻想,藉由投射,在分析師身上重現,分析師被經驗為病人早期客體關係,或與潛意識幻想有關的客體關係。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
詮釋的內涵 包括此時此刻病人對分析師的移情 病人將早期關係轉移到分析師身上的移情 分析情境中的困難 病人-分析師此時此刻的關係與移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林玉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