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 正确应用各种创面处理技术,防止创面感染,促进烧伤创面早日愈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截肢的作业治疗 Amputation 李福胜 主讲.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是将没有生命、丧失功能或因 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截 除的手术。 分类: 截骨:将肢体截除 关节离断:从关节分离.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败血症 SEPTICEMIA.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病理生理教研室 谭 红 梅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 人的护理 第三节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康杰牌 一次性使用无菌外科免缝拉链 Vital 北京爱特康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MODS(MSOF).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炎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烧伤伤员的护理 burn nursing 护理学院 沈燕.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烧伤和冷伤 热烧伤 Burns: thermal injury(scalding) electrical injury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四年級 中 文 科.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第五章 三角比 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烧伤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 正确应用各种创面处理技术,防止创面感染,促进烧伤创面早日愈合

创面急诊处理的目的: 清除污染,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烧伤创面的急诊室处理 急诊清创时机: 应视创面面积大小和患者全身情况而定。 大面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开始,患者循环稳定后 吸入性损伤应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危及生命的复合伤如多肋骨多发骨折应优先处理

急诊清创做什么? 镇静镇痛 清洁污染创面 清除污物 柔和清除创面破损表皮 对浅度创面的较大水疱引流,无菌的水疱皮可不予去除

急诊创面用药 凡士林油纱:污染不严重的浅度烧伤创面 1%SD-Ag冷霜:适用于各种创面 生物敷料:浅度烧伤的良好选择

创面用药后怎么办: 创面可选用包扎或暴露治疗 创面包扎与暴露治疗的选择取决于创面面积、深度、部位和环境条件 面、颈或会阴部创面

包扎治疗的特点: 保护创面 降低伤后因创面热量丧失等因素引起的超高代谢反应 保证手、足等部位处于功能位置 患者感觉舒适 引流创面渗液的作用

暴露治疗特点 使创面保持干燥,减少创面细菌生长机会

创面外用药的选择 局部外用药物的选择原则 ①具有一定穿透能力 ②抗菌谱广 ③无局部刺激 ④无局部过敏或全身不良反应 ⑤一般不作为全身用药

清创用药 清创或每次更换敷料清洁创面应用1:2000洗必泰、碘伏溶液

常用创面外用药 1%磺胺嘧啶银霜剂 10%磺胺米隆霜剂和溶液 杆菌肽主要用于MRSA 多粘菌素B用于绿脓杆菌等阴性杆菌感染

新型敷料在烧伤创面的应用 低氧湿润环境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深度烧伤创面的手术治疗 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手术切削痂,早日覆盖创面。可以早日进行功能锻炼,缩短住院日,降低后期功能障碍

手术方式 手术切削痂:去除坏死组织,早日封闭创面

创面覆盖的方式 永久性覆盖——自体皮片移植 临时覆盖——异体皮 猪皮 化学性敷料 合成敷料 大面积烧伤的混合移植

烧伤感染 烧伤患者为什么会发生感染 烧伤后皮肤屏障缺失 烧伤创面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 烧伤创伤本身和手术成为烧伤后应激的主要原因,可以明显削弱免疫能力

概念:灼伤感染 感染的基础:烧伤 协同原因:机体病理生理发生变化 结果:导致病原菌感染

烧伤给患者带来的直接损害: 皮肤缺损,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严重的神经-内分泌和精神损害

导致烧伤后感染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期微循环障碍 烧伤后由于创伤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循环和主要脏器功能 烧伤后免疫力下降,导致感染易感性增高

烧伤坏死组织存在,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 肠道细菌移位,是烧伤后感染的另外一个主要途径

烧伤感染分类 外源性感染:创面、静脉导管 内源性感染:肠道细菌移位

烧伤创面感染分度: 浅表坏死组织感染: 细菌在创面表面定植或繁殖,细菌量少

深层坏死组织感染: 细菌进入深层坏死组织中繁殖,细菌量较多

侵袭感染: 细菌穿过坏死组织至健康组织界面,并在此大量繁殖,细菌量多,可向邻近健康组织侵袭

侵袭程度 小侵袭: 细菌向邻近健康组织小范围局部侵袭,形成局部小坏死病灶

广泛侵袭: 细菌广泛侵入邻近健康组织中

深部侵袭 细菌向更深远的健康组织侵袭,累及肌肉、血管。

根据血培养结果,侵袭性感染分成: 败血症:细菌入侵血管,血培养阳性

灼伤创面脓毒症: 灼伤创面下健康组织中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使患者在体温、呼吸、神志等方面出现变化,呈现脓毒性反应

肠源性感染: 烧伤后: 肠粘膜屏障受损 全身免疫下降 肠道细菌向远隔器官移位

肠道细菌移位的意义 引起患者早期侵袭性感染 主要死亡原因

灼伤感染的理论基础 病原学: 1) 以混合感染为主----- 早期为G-性菌,后期为G+菌。

2)耐药菌株占有很高比例,并呈现多重耐药 3)常伴有真菌感染,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是烧伤后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常见的真菌感染: 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丝状菌、毛霉菌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主要细菌入侵途径: 创面 肠道移位

创面入侵: 创面--皮肤正常结构被破坏 创面血浆样渗出渗出--良好的细菌培养基 机体免疫力下降 创面感染处理不当,导致细菌向健康组织侵袭

出现脓毒症症状 血培养阳性-----细菌进入血循环 血培养阴性------细菌侵袭累及血管外广泛健康组织 但都可以出现脓毒症症状

为什么出现肠源性感染 肠道微循环障碍,粘膜上皮受损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出现肠源性感染后的脓毒症状

怎么会出现脓毒症症状: 细菌感染和内毒素激活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产生细胞因子如: IL-1,TNF,IL-6

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 刺激肝脏产生急性相反应蛋白 刺激炎症细胞-----释放上述炎症因子 引起补体反应 产生抗感染和过度炎症反应

烧伤脓毒症的表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 创面表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 高热或低体温 呼吸浅快逐渐发展为呼吸库困难 寒战 意识烦躁、谵妄、幻觉,以后出神情淡漠、恍惚、最后昏迷 腹胀 出血倾向,水肿

创面表现 创面加深如:II度创面加深变为III度 III度焦痂迅速分离 创缘炎性浸润,创缘下陷 创面及正常皮肤出现坏死斑

烧伤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计数---明显增高 ---明显降低:严重感染, 预后差

2)分类计数:严重时大于80-90% 3)幼稚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左移 白细胞增多+左移= 严重感染+一定抵抗力 白细胞减少+左移= 严重感染+预后差

4)白细胞出现中毒颗粒和退行性变化: 中毒颗粒和空泡 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细菌病理诊断的依据 未烧伤组织中存在细菌伴炎症反应 焦痂和痂下有大量细菌繁殖 血管受累,细菌性血管炎或淋巴管炎

创面脓毒症诊断的三要素 组织切片见细菌向邻近健康组织侵袭 每g痂下细菌计数大于105 临床上有脓毒症症状 意义:手术切除 选用抗生素依据

血培养 侵袭性感染的有力依据 为选用全身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

静脉插管培养 静脉插管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门户 末段3cm作培养 作为菌血症和败血症的主要依据

临床实践 感染特征: 1)定植:可无局部和全身症状和体征 2)深部侵袭:坏死溶解、创缘炎症反应剧烈 3)侵袭感染:坏死斑+全身脓毒症状

坏死斑 病理学: 1)细菌入侵脂肪细胞间纤维间隔或骨骼肌细胞间或位于神经纤维周围 2)细菌围绕血管,形成细菌性袖套 3)穿透血管形成栓塞

被侵袭细菌定量培养: 大于105/g

创面表现: 创面缺乏津液 创面和未烧伤皮肤交界呈刀割样 创面凹陷、干枯 创面加深 正常皮肤呈黑色硬结 血培养可能阴性

坏死斑时的全身脓毒症状 烦躁、谵妄-----淡漠-----昏迷 呼吸浅快、呼气延长-----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体温下降---腹胀、肠鸣音消失 全身水肿

诊断标准: 局部表现+全身症状 实验室表现:重要辅助手段

白细胞+血培养 血培养阳性+白细胞减少+脓毒症状 =侵袭性感染-败血症

烧伤感染的治疗 积极创面处理 坚定的全身支持 合理的抗生素应用

积极的创面处理方法 合理选用局部抗菌药物 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手术,去除烧伤创面 选用适当敷料覆盖烧伤和切削痂创面

坚定积极的全身支持 合理的代谢支持和营养支持 早期胃肠营养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相结合

合理选用适当抗生素 烧伤感染细菌学特点: 导致脓毒症的细菌和创面培养的细菌不一致 体征和病程发展不一致 常常可以发生多重耐药感染

如何用药 早期应用青霉素 Gram(+)菌可以选用万古霉素 多重耐药Gram(-)菌应用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