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材力2-1 内容 Chp.2 拉压 1. 概念 2. 轴力 轴力图 3. 应力 要求 准确判断拉压杆; 熟练截面法; 掌握应力计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及力法基本概念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及力法基本概念  超静定梁、刚架和排架 超静定梁、刚架和排架  超静定桁架、组合结构和拱 超静定桁架、组合结构拱  对称结构的计算 对称结构的计算 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力法计算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力法计算 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和计算校核.
Advertisements

新型綠色建材-竹材人造板探討 主講人:王百恆老師.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专题19 自然灾害与防治.
分论坛二:04 山东交通学院 绩效考核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山东交通学院 李景芝
主讲老师:张恒文 工程力学(1) (6) 2017年3月7日 返回总目录.
弯曲应力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弯曲切应力 梁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
第二十一讲的内容、要求、重难点 教学内容: Mechanic of Materials 强度理论的概念、建立、内容、应用 教学要求: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十章 压强与浮力 一、压 强.
课程说明 课程性质: 1.《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最主 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是一门关键的学位课程,
第十二讲的内容、要求、重难点 Mechanic of Materials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重点: 难点: 学时安排: 2
材料力学 第五章 弯曲变形.
第三章 弯曲内力.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成熟与繁荣 ——魏晋、隋唐、宋元的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
The yielding and fracture of polymers
动画分镜头技巧 梁思平.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2-2 内力·截面法·及轴力图 §2-3 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
Chapter 3 材料之機械性質.
实验证明,在动载荷作用下,如构件的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胡克定律仍然适用。
实验2.4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
命题与四种命题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钳加工技术 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数控教研组.
第 2 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本章主要研究:  拉压杆的内力、应力与强度计算  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 轴向拉压变形分析
第二章 设备基础 基础类型及要求 地脚螺栓 垫铁 无垫铁安装及座浆法.
1.5楼梯与雨篷 1.5.1楼梯   板式楼梯(最常见)、梁式楼梯、   (螺旋楼梯、悬挑楼梯) 楼梯的结构设计步骤:
第 7 章 機械性質之學習目標 定義工程應力與工程應變。 陳述虎克定律及其適用的條件。 定義包松比。
第11讲 模板工程 邵阳学院 杨宗耀(教授级高工) 1 模板的种类 2 现浇结构中常用的模板 3 模板设计 4 模板的拆除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第二章 桥梁的作用 第一节 作用组合与分类 第二节 永久作用 第三节 可变作用 第四节 偶然作用.
第七章 高聚物的力学性质.
CHAPTER 2 Mechanical Behavior, Testing, and Manufactur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材料的機械行為、測試及製造特性.
金属切削过程是指刀具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属,从切屑形成到已加工表面形成的整个过程。
工程力学-学位考复习 主讲教师: 陈 奂 船舶专业--08春
第5章 弯曲变形 主讲教师:鞠彦忠 2018年11月21日星期三.
(Chapter 13 Energy Method)
第六章 弯 曲 强 度.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朱林利/赵沛,副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材料力学 第七章 弯曲应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 5、力的分解.
第6章 空间力系和重心 ※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 空间约束和约束反力 ※ 空间力系平衡问题举例 ※ 重心 ※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组合变形.
第三章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4 弯曲内力、应力 4-1 对称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4-2 梁的剪力和弯矩 剪力图和弯矩图 4-3 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前 言 §4-1 力线平移定理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4-3 分布荷载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汽车机械基础-- 第一篇 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
第五章 摩擦 §5-1 滑动摩擦 §5-2 考虑摩擦时的物体平衡问题 §5-3 滚动摩阻的概念.
如同應力情況,可消去式 (10-5) 及 (10-6) 中參數 ,並重新寫成
材料力学 第十章 组合变形.
平衡與彈性 習慣上,力學問題可分為兩類:靜力學及動力學。 運動狀態的改變,基本上皆遵循牛頓所提出的運動定律。
2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2-2 内力-轴力·轴力图 2-3 拉、压杆内的应力 2-4 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第五节 力的分解.
第四章 梁的弯曲内力.
第一章 力和运动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3 相对运动 常见力和基本力 §1-4 牛顿运动定律
Welcome 实验:筷子提米.
第七章 杆件基本变形时的应力分析 (Stresses Analysis for Basic Deflections )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本章將複習一些有關靜力學 的重要原理,並說明如何應用這 些原理來計算物體上的內部合力 。之後將介紹正應力與剪應力的
將討論均質 (homogeneous) 材料之稜形直樑承受彎曲 (bending) 所發生之變形 (deformations)。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四节 杠杆.
第10章 组合变形.
將定出這些構件承受彎曲所產生之應力。先討論如何繪出對於樑或軸之剪力及彎矩圖 (the shear and moment diagrams)。如同正向力及扭矩圖,剪力及彎矩圖提供定出構件中最大剪力及彎矩之有效方法,並確知這些極值發生在何處。一旦求得某截面內彎矩 (the internal moment),則可定出彎曲應力.
第十四章 压杆稳定 §14-1 压杆的稳定概念 §14-2 细长压杆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 §14-3 欧拉公式的使用范围 临界应力总图
材料力学(乙) 题目解析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6月18日.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必修一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材料力学(乙) 第六章 组合变形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5月7日.
六 高分子性能测试.
函数与导数 临猗中学 陶建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 材力2-1 内容 Chp.2 拉压 1. 概念 2. 轴力 轴力图 3. 应力 要求 准确判断拉压杆; 熟练截面法; 掌握应力计算 1. 概念 2. 轴力 轴力图 3. 应力 要求 准确判断拉压杆; 熟练截面法; 掌握应力计算 练习 轴力2,应力1 作业 2 -1(b), 2 ,3,5

上节回顾 材料力学的任务 等直杆的 强度条件 刚度条件 稳定性条件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1.内力—— 指某个截面内分布内力 2.应力——正应力σ,切应力τ 3.应变——线应变ε,切应变γ 上节回顾 的三个主矢分量和三个主矩分量: 轴力FN ,剪力FQ (Fy ,Fz) 扭矩T ,弯矩M (My ,Mz) 2.应力——正应力σ,切应力τ 3.应变——线应变ε,切应变γ

内力 上节回顾 轴力FN ,剪力FQ (Fy ,Fz) 扭矩T ,弯矩M (My ,Mz) z z 剪力 弯矩 扭矩 FQz Mz FN x y z x y 剪力 弯矩 扭矩 FQz FN FQy Mz T My 剪力 弯矩 轴力

上节回顾 注意事项 计算约束力时, 可将平衡对象视为刚体; 计算其他问题时 则应将研究对象视为变形体。

请判断下列 简化在什么情形 下是正确的,什 么情形下是不正 确的: B C A B C A 120kN 2m 4m 20kN/m 2m 4m

上节回顾 应力—分布内力在一点的集度 F1 F2

正应力s (法向应力) 应力的定义 切应力τ (切向应力) ΔFQ DFR F1 F2 ΔFN ΔA

应力就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工程构件,大多数情形下,内力并 非均匀分布,通常“ 破坏”或“ 失效”往 往从内力集度最大处开始,因此,有必 要区别并定义应力概念。

注意事项 计算应力时应注意 既要算正应力,也要算切应力; 应弄清是那一点的应力; 还要弄清是那一个面上的应力; 应力的单位是MPa. 上节回顾 注意事项 计算应力时应注意 既要算正应力,也要算切应力; 应弄清是那一点的应力; 还要弄清是那一个面上的应力; 应力的单位是MPa.

§1.7 位移 变形 应变 一、位移displacement 线位移—— 一点空间位置的改变 单位:m , mm 角位移—— 一面方位的改变 §1.7 位移 变形 应变 一、位移displacement 线位移—— 一点空间位置的改变 单位:m , mm 角位移—— 一面方位的改变 单位:rad

二、变形 deformation 尺寸改变 形状改变 变形引起位移

三、应变strain 线应变 (linear strain) ε —— 切应变 (shearing strain) γ —— 一点在某方向上尺寸改变程度的描述。 切应变 (shearing strain) γ —— 过一点两互相垂直截面的角度改变。

σ x dx dx u u +du τ τ β α γ=α+β 直角改变量 微元体(单元体)element

注释 线应变 ε —— 与点的位置有关; 与 x 的方向有关; 伸长变形为正; 无量纲。 切应变 γ —— 与垂直两边的方位有关;

注释 γ=α+β 直角改变量 应力与应变的对应关系 正应力  ——线应变 ε 切应力τ ——切应变 γ τ τ σ x dx u +du

§1.8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 轴向拉伸和压缩 axial tension or compression 拉伸 压缩

2. 剪切shear F

3. 扭转torsion 联轴器 轴

4. 平面弯曲plane bending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概述 轴向载荷(axial load)——载荷作用线位于杆轴上 F F2 F3 F2 2F F3 F1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概述 轴向载荷(axial load)——载荷作用线位于杆轴上 F1 F F2 F3 F1 F2 F3 2F

轴向拉伸(axial tension)(压缩compression) 受力特点——外力全部为轴向载荷 F1 F2 F3 2F 轴向拉伸(axial tension)(压缩compression) 受力特点——外力全部为轴向载荷 变形特点——轴向伸长或缩短 

例 压杆 拉杆

例 拉杆 压杆

100kN 200kN 2 1 例

拉杆和压杆模型 拉杆 F F 压杆 F F

拉杆和压杆模型 F1 F2 F3 统称: 拉压杆

§2.2 轴力 轴力图 ∑Fx = 0 , FN-F1+F2 = 0 ∴ FN = F1-F2 F2 F1 F3 m F2 F1 FN m §2.2 轴力 轴力图 一、轴力FN (axial force)—— 拉压杆的内力 F1 F2 F3 m F1 F2 m FN 截断,取半,画内力,平衡 —— 截面法步骤 ∑Fx = 0 , FN-F1+F2 = 0 ∴ FN = F1-F2

FN = F3 FN= F1 - F2=F3 取左半和取右半计算内力,结果是一样的。 因此,可选择简单的一侧计算轴力。 F2 F1 F3 m

轴力axial force 求法——截面法method of section 步骤:截开,取半,画内力,平衡 定义——内力主矢的法向分量 求法——截面法method of section 步骤:截开,取半,画内力,平衡 大小= 截面任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正负号——拉伸为正(离开截面为正) 注意正负号不是由坐标轴的方向决定的 单位—— N , kN m F1 F2 F3 F1 F2 m F3 m FN FN

二、轴力图axial force diagram 2 1 3 F1 F4 F3 F2 问题:如何描述不同截面的轴力既简单又直观? 方法:1. 临用时逐个截面计算; 2. 写方程式; 3. 画几何图线—— 轴力图 横坐标——杆的轴线 纵坐标——轴力数值

例1 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B截面的轴力=? 3kN 4kN 2kN 3kN FN 解:1.各段轴力计算: 例1 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1 2 3 3kN 2kN 4kN 3kN A B C D 1 FN (kN) 2 3 解:1.各段轴力计算: FN1 = -2 kN, FN2 = -2+3 =1 kN, FN3 = -3 kN 2.作轴力图 B截面的轴力=?

例2 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20kN 10kN FN 解:1.各段轴力计算: FN1 = 10 kN, FN2 =-10 kN, 例2 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10kN 20kN D A B C 1 2 3 10 FN (kN) 10 20 解:1.各段轴力计算: FN1 = 10 kN, FN2 =-10 kN, FN3 =-20 kN 2.作轴力图

轴力图要求 20kN 10kN FN 1. 与杆平行对齐画 2. 标明内力的性质( FN) 3. 正确画出内力沿轴线的变化规律 A B C D 10 FN (kN) 10 20 1. 与杆平行对齐画 2. 标明内力的性质( FN) 3. 正确画出内力沿轴线的变化规律 4. 标明内力的正负号 5. 注明特殊截面的内力数值(极值) 6. 标明内力单位

例题3 已知:A1=3 ㎝2 , A2=4 ㎝2 , l1= l2= 50m , F=12 kN , γ = 0.028 N/㎝3 C B F l1 l2 12.98 FN(kN) 已知:A1=3 ㎝2 , A2=4 ㎝2 , l1= l2= 50m , F=12 kN , γ = 0.028 N/㎝3 求:作轴力图(考虑自重) 解:⑴ 计算轴力 F FN2 l1 x2-l1 2 x2 2 12.42 AB段: FN1 = F +γA1x1 (0≤x1≤l1) 1 x1 F FN1 1 x1 BC段: FN2 =F + γ A1l1 +γ A2(x2-l1) (l1≤x2≤l1+l2) 12 ⑵ 绘轴力图

§2.3 拉压杆的应力 思路: 已知轴力求应力,这是静不定问题, 需要研究变形才能解决。 观察变形(外表) 变形假设(内部) 应变分布 应力分布 应力表达式

一、横截面上的应力 1. 变形特点 F 纵线——仍为直线,平行于轴线 横线——仍为直线,且垂直于轴线

2. 平面假设 plane cross-section assumption 杆件的任意横截面在杆件受力变形后 仍保持为平面,且与轴线垂直。

3. 应变分布 由平面假设,轴向应变分布是均匀的, 切应变等于零。 应力分布 由均匀性假设,横截面上的应力也是 均匀分布的,即各点应力相同。

5. 应力公式 由于切应变等于零,横截面上 τ = 0 因此,拉压杆横截面上只存在正应力。 静力学关系 σdA ∴ dA

F F F ? F

二、圣维南(Saint-Venant)原理 F F 问题: 两杆横截面的正应力分布是否相同? 二、圣维南(Saint-Venant)原理 原理:等效力系只影响荷载作用点附近局部 区域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结论:无论杆端如何受力,拉压杆横截面的正应力均可用 下式计算:

变截面杆件的应力 B截面的轴力能否确定? B截面的应力能否确定? C截面的应力能否确定? 最大应力等于多少? A3 A2 A1 F2 F1 D C B截面的轴力能否确定? B截面的应力能否确定? C截面的应力能否确定? 最大应力等于多少?

例题 y x 已知:A1= 1000 mm2, A2= 20000 mm2, F = 100 kN 求:各杆横截面的应力 B 1 C B 45º 2 1 解:⑴ 轴力计算 取结点A ∑Fy= 0, FN1 sin45°-F = 0 = 141.4 kN ∑Fx= 0, -FN1cos45°-FN2 = 0 A F FN2 FN1 45° x y FN2 =-FN1cos45° =-141.4 cos45° =-100 kN

例题 FN1 = 141.4 kN FN2 =-100 kN F A C B 45º ⑵ 应力计算 A F FN2 FN1 45° x y

三、斜截面的应力 拉压杆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力, 只有正应力, 斜截面上是否也是这样?

斜截面上的应力 横截面面积 A , 正应力σ =F/A , 斜截面面积 Aα =A/cosα 内力 Pα = F, 全应力为 Pα k F 将斜截面k-k上的全应力分解为正应力σ α 和切应力τα , 则

ⅰ α = 0 , σαmax= σ , τα = 0 ⅱ α =45° ,σα = σ/2 , ταmax = σ/2 F α k pα 可见,斜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力。 讨论 ⅰ α = 0 , σαmax= σ , τα = 0 ⅱ α =45° ,σα = σ/2 , ταmax = σ/2 ⅲ α = 90° , σα = 0 , τα = 0

F 拉压杆的 任意截面上 应力随截面变化 F F σ60 τ60

结论与讨论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轴力, 因此,横截面上只存在正应力,没有切应力。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即 拉压杆的斜截面上一般既有正应力, 又有切应力。 正应力最大值位于横截面上,数值为 σ ; 切应力最大值在与轴线成45°角的截面上, 数值为 σ/2.

问题 拉压杆内只有正应力,没有切应力,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说理由。

作业 2-1(b) 2-2 2-3 2-5 再 见

4 材力2-2 内容 2.4材料的力学性能 2.5 许用应力, 拉压强度 要求 学会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 的力学性能,掌握拉伸实验方 内容 2.4材料的力学性能 2.5 许用应力, 拉压强度 要求 学会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 的力学性能,掌握拉伸实验方 法,了解电测法原理,掌握各力 学性能指标 掌握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练习 卸载定律 作业 2-22, 2-29, 2-30

上节回顾 1.拉压杆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力,只有正应力, 正应力是均匀分布的,即 注意:这个结论是在分析变形的基础上得到的。  正应力是均匀分布的,即 注意:这个结论是在分析变形的基础上得到的。 因此,学习材料力学,应注意学习分析变形。

三、斜截面的应力 拉压杆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力, 只有正应力, 斜截面上是否也是这样?

斜截面上的应力 横截面面积 A , 正应力σ =F/A , 斜截面面积 Aα =A/cosα 内力 Pα = F, 全应力为 Pα k F 将斜截面k-k上的全应力分解为正应力σ α 和切应力τα , 则

ⅰ α = 0 , σαmax= σ , τα = 0 ⅱ α =45° ,σα = σ/2 , ταmax = σ/2 F α k pα 可见,斜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力。 讨论 ⅰ α = 0 , σαmax= σ , τα = 0 ⅱ α =45° ,σα = σ/2 , ταmax = σ/2 ⅲ α = 90° , σα = 0 , τα = 0

F 拉压杆的 任意截面上 应力随截面变化 F F σ60 τ60

结论与讨论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轴力, 因此,横截面上只存在正应力,没有切应力。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即 拉压杆的斜截面上一般既有正应力, 又有切应力。 正应力最大值位于横截面上,数值为 σ ; 切应力最大值在与轴线成45°角的截面上, 数值为 σ/2.

2.拉压杆的斜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力 F α k pα 2.拉压杆的斜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力     ⅰ α = 0 , σαmax= σ , τα = 0 ⅱ α = 45°,σα =σ/2 ,ταmax = σ/2 ⅲ α = 90°, σα = 0 , τα = 0

§2.4 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又称机械性能,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表现出的破坏和变形等方面的特性。 目的——确定材料破坏和变形方面的 重要性能指标,以作为强度和变形 计算的依据。 方法——试验。

一、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 1.目的:测定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2.设备:全能试验机 3.试件: 4.加载方式和记录:渐加静载荷——由零开始, 标距 l , l =10d , l = 5d(圆) 标点 d F l 4.加载方式和记录:渐加静载荷——由零开始, 缓慢增加,至终值后数值不再变化或变化很小。 记录载荷F 与伸长⊿l 的关系。

二、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含碳量低于0.3﹪ 拉伸图 l ⊿l F

低碳钢拉伸试验——拉伸图

拉伸图 F Δ

2.应力-应变图(σ-ε图) 克服拉伸图的尺寸效应 σ ε 名义应力 A——初始横截面面积 名义应变 l ——原长

①弹性阶段 elastic stage σ = Eε σ ε 胡克定律 Hookes Law 特点:变形是完全弹性的 特征应力: p 特点:变形是完全弹性的 弹性阶段 特征应力: 弹性极限e elastic limit 比例极限p proportional limit 比例阶段proportional limit: σ ≤ σp 胡克定律 Hookes Law σ = Eε E——弹性模量Young ,modulus of elasticity 单位: Pa, 1 GPa = 109 Pa 物理意义: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几何意义:σ-ε 图比例阶段斜率。

②屈服阶段 yield stage ——屈服(流动) yield 特征应力:屈服极限σs yield limit 特点:材料失去抵抗变形的能力 ——屈服(流动) yield 特征应力:屈服极限σs yield limit Q235钢 σs=235MPa σ ε σs 滑移线 slip liens: 方位—与轴线成45° 屈服阶段 原因—最大切应力 机理—晶格滑移 45°

③强化阶段 strengthing stage 特点: 应变硬化 strain hardening 材料恢复变形抗力, σ-ε 关系非线性, 滑移线消失, 试件明显变细。 σ ε σb 强化阶段 特征应力:强度极限σb ultimate strength

④颈缩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stage of local deformation 特征:颈缩现象 necking 断口:杯口状 有磁性 思考原因为何? σ ε 颈缩阶段

3. 特征应力 σ ε 强度极限σb 屈服极限σs 弹性极限σe 比例极限σp

4.卸载定律 σ ε 拉伸过程中 在某点卸载, σ-ε将按照比例 阶段的规律变化, 直到完全卸载。 卸载

卸载再加载规律: 冷拉时效 σ-ε则按卸载路径 化, 至卸载点附近后则 回到未经卸载的曲线。 重新加载,σ-ε则按 卸载路径变化,高于 卸载后重新加载, σ-ε则按卸载路径 化, 至卸载点附近后则 回到未经卸载的曲线。 冷拉时效 再加载 卸载后过几天再 重新加载,σ-ε则按 卸载路径变化,高于 卸载点的曲线,获得 更高的强度指标。

冷作硬化 cold hardening 在强化阶段卸载,材料的 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ε σ 原残余应变 现比例极限 现残余应变 原比例极限 现残余应变 原残余应变 在强化阶段卸载,材料的 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5.塑性指标 ⑴ 断后伸长率(延伸率)δ ⑵ 断面收缩率 ψ percent elongation 塑性材料ductile materials δ > 5﹪ Q235钢δ = 20~30﹪ 脆性材料brittle materials δ < 5﹪ 铸铁 δ <0.5﹪ ⑵ 断面收缩率 ψ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Q235钢 ψ = 60﹪

三、其他塑性材料拉伸 σ ε 16锰钢

σ ε 退火球墨铸铁

σ ε 锰钢

σ ε 玻璃钢

塑性材料的共同 特点只有一个,那 就是断后伸长率大 于5﹪. 问题:对无明显屈 服阶段的塑性材料 如何确定强度指标? ε σ 锰钢 玻璃钢 16锰钢 退火球墨铸铁 玻璃钢 塑性材料的共同 特点只有一个,那 就是断后伸长率大 于5﹪. 问题:对无明显屈 服阶段的塑性材料 如何确定强度指标?

名义屈服极限σ0.2 ε σ 塑性应变 等于0.2% 时的应力值 0.2 0. 2%

拉延(drawn)现象 σ ε 聚合物 σb 颈缩 σs

四、铸铁拉伸 不宜受拉! 1.强度极限低; σb=110~160MPa 2.非线性; 近似用割线代替 3.无屈服,无颈缩; ε(%) 100 50 0.45 σb  1.强度极限低;   σb=110~160MPa  2.非线性;   近似用割线代替  3.无屈服,无颈缩;  4. δ<0.5﹪;  5.平断口。 不宜受拉!

五、压缩 低碳钢 σe,σs, 与拉伸相同; 1.E, σp , 2.测不出σb; 3.试件呈鼓状。 压缩试验无意义 σ(MPa) 压缩   σe,σs,  与拉伸相同; 2.测不出σb; 3.试件呈鼓状。 压缩 σ(MPa) 0.20 0.10 200 400 ε 拉伸 压缩试验无意义

铸铁 可制成受压构件 1.σb高于拉伸; ( 接近4倍) 2.δ 大于拉伸; (接近5﹪) 3.E与拉伸不同; 4.斜断口. σ(MPa) 400 σ(MPa) ε 300 600 0.10 0.05 压缩 1.σb高于拉伸;     ( 接近4倍) 2.δ 大于拉伸;     (接近5﹪) 3.E与拉伸不同; 4.斜断口. 可制成受压构件 拉伸

木材的力学性质 木材是 各向异性材料 木材抗拉强度高于 抗压强度。 木材顺纹方向的 强度高于横纹方向的 强度; ε σ 顺纹拉伸 顺纹压缩 横纹压缩 ε 木材是 各向异性材料

结论与讨论 1.强度、变形计算必须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2.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是分析σ-ε曲线; 问题1:如何得到σ-ε曲线? 问题2:如何分析σ-ε曲线? 3.工程材料按其断后伸长率大小分成两大类: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     塑性材料  δ>5﹪     脆性材料  δ<5﹪ 4.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强度指标不同:   塑性材料取σs或σ0.2, 脆性材料取σb.  

 5.根据卸载定律,一般地一点线应变ε由两部 分组成:弹性应变εe和塑性应变εp ;    ε = εe+ εp  ε σ ε εp εe

6.三种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σ ε(%) ε σ(MPa) σb σs σb ε 脆性材料 塑性金属材料 聚合物 σ σs σb 100 50 0.45 σb 脆性材料 σ ε 塑性金属材料 σs σb σ ε 聚合物 σs σb

§2.5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1.失效 失效—由于材料的力学行为而使 构件丧失正常功能的现象.

强度失效 (Failure by Lost Strength) 2. 材料的失效形式 强度失效 (Failure by Lost Strength) 刚度失效 失稳失效 疲劳失效 蠕变失效 松弛失效

3.两种强度失效形式 (1) 屈 服 无裂纹体 (2) 断 裂 含裂纹体

由于断裂(Rupture)或屈服(Yield)引起的失效 强度失效 由于断裂(Rupture)或屈服(Yield)引起的失效

4. 强度指标 极限应力 s 或 0.2 塑性材料  = b 脆性材料 工作应力是否允许达到极限应力?

安全因数 ⑴ 计算误差 ⑵ 荷载估计误差 ⑶ 材料缺陷 ⑷ 制造工艺误差 ⑸ 耐久性要求 上述因素要求选择安全因数 n

6. 许用应力 7. 强度条件 σmax —最大工作应力 等截面杆强度条件

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1. 强度校核 2. 截面选择 3. 确定许用载荷

例2-2 已知: AB杆: 横截面积 A1=600mm² , []1=160 MPa; BC杆:横截面积A2=10000mm², []2=7 MPa , F=40kN. 例2-2 B 1 求:校核强度 30° A 解:(1)计算内力 C 2 取结点A 30° FN1 FN2 A F F ∑Fy= 0, FN1 sin30°-F = 0 ∑Fx= 0, -FN1cos30°-FN2 = 0

例2-2 30° A B C 1 2 F FN1 FN2 (2)校核强度 AB杆 BC杆 满足强度条件

例题 已知:空心柱的外直径D=25cm, F=500kN, []=30 MPa 求:筒壁厚度δ 解: FN=F=500kN  250 

例题 F=500kN 250 

例题 已知: A1 = 706.9 mm2, A2= 314 mm2, 〔σ〕=160 MPa 求:许可载荷〔F〕 解:1. 内力计算 B C 45° 30° ① ② FN2 FN1 x y 30° 45° A F 已知: A1 = 706.9 mm2, A2= 314 mm2, 〔σ〕=160 MPa 求:许可载荷〔F〕 解:1. 内力计算 取结点 A ∑Fx = 0, FN2sin45°-FN1sin30° = 0 ∑Fy = 0, FN1cos30°+FN2cos45°-F = 0 解出 FN1 = 0.732 F FN2 = 0.518 F

FN1 = 0.732 F FN2 = 0.518 F (2)计算[F] AB杆 F A B C 45° 30° ① ② AC杆

作业 1. 2-22, 2-29, 2-30 2. 某低碳钢弹性模量为E=200GPa,比例 1. 2-22, 2-29, 2-30   2. 某低碳钢弹性模量为E=200GPa,比例 极限 σp=240MPa,拉伸试验横截面正应力达 σ=300MPa时, 测得轴向线应变为 ε =0.0035,此时立即卸载至σ =0,求试件轴向残余应变 εp为多少?

再见

拉伸图 F Δ

5 材力2-3 内容: 2.5 拉压强度 2.6 变形,胡克定律 2.8 应力集中 要求:掌握拉压杆的强度和变形计算, 内容: 2.5 拉压强度 2.6 变形,胡克定律 2.8 应力集中 要求:掌握拉压杆的强度和变形计算, 掌握胡克定律,会作简单杆系变形分析 了解应力集中概念 练习:强度1,变形3 作业:2 -12, 17,19,23,24

上节回顾 两类工程材料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强度指标 s 或 0.2 塑性材料 b 脆性材料

§2.5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1.失效 失效—由于材料的力学行为而使 构件丧失正常功能的现象.

强度失效 (Failure by Lost Strength) 2. 材料的失效形式 强度失效 (Failure by Lost Strength) 刚度失效 失稳失效 疲劳失效 蠕变失效 松弛失效

3.两种强度失效形式 (1) 屈 服 无裂纹体 (2) 断 裂 含裂纹体

由于断裂(Rupture)或屈服(Yield)引起的失效 强度失效 由于断裂(Rupture)或屈服(Yield)引起的失效

4. 强度指标 极限应力 s 或 0.2 塑性材料  = b 脆性材料 工作应力是否允许达到极限应力?

安全因数 ⑴ 计算误差 ⑵ 荷载估计误差 ⑶ 材料缺陷 ⑷ 制造工艺误差 ⑸ 耐久性要求 上述因素要求选择安全因数 n

6. 许用应力 7. 强度条件 σmax —最大工作应力

§2. 8 应力集中 stess concentration 1. 应力集中现象 几何形状不连续处应力数值较高现象。

对工程的影响 ⑴ 塑性材料——有屈服阶段可不考虑。 ⑵ 脆性材料—— 组织不均匀,外形不敏感,可不考虑; 组织均匀,对外形敏感,应考虑。

变截面杆件的应力 A3 A2 A1 F2 F1 F3 A B D C B截面的应力能否确定? C截面的应力能否确定? 最大应力等于多少?

§2.6 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F 拉为正,压为负 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b b1 l l1 1.轴向变形和线应变 轴向变形和线应变 §2.6 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b l b1 l1 F 1.轴向变形和线应变 轴向变形(绝对变形 ) ⊿l = l1-l 轴向变形和线应变 正负号规定: 拉为正,压为负 线应变(相对变形 ) 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3. 拉压杆的轴向变形 胡克定律 b l b1 l1 F EA—拉压刚度

4.横向变形 当 σ ≤ σp ν——泊松比 Poisson ratio ν= 0 ~0.5 ε′——横向线应变 ε ——轴向线应变

例题 已知:1,2 两杆相同, E=10GPa, l =4m , 求:立柱的上段及下段的 内力, 应力,应变及变形, 以及柱的总变形. 解: 已知:1,2 两杆相同, E=10GPa, l =4m , 求:立柱的上段及下段的 内力, 应力,应变及变形, 以及柱的总变形. 解: 200kN 2000 2 1 100kN 200 1.上段 FN1 = -100kN,

例题 2.下段 3.总变形 FN2 = -100-100=-200kN, 100kN 200kN 200kN 100kN 2000 1

例题 已知:E , l , A , 重度γ 求:柱的变形。 解: x FN dx l q=γA FN 1.内力 FN 2.变形

总结与讨论 4. 小变形情况下,计算节点位移可以 用切线代替圆弧线,这样可使计算简化, 又能满足精度要求。

等直杆受力如图,其中m-m截面上的—— 比n-n截面大。 2F F ︳n ︳m 选项 A B C D 轴力 轴向应力 轴向线应变 轴向线位移 正确答案: D

对于图示简单桁架来说,求结构的许用载荷[F]时可利用的条件是 。 选项 A B C D 静力平衡条件 两杆应力都达到许用应力[  ] 受力最大的杆件达到许用应力[  ] 截面最小的杆件达到许用应力[  ] 正确答案: A

作业 2 -12,17, 2-19, 23, 24 再 见

材力2-4 6 内容:2.8 拉压静不定 要求:掌握拉压静不定问题的一般解法, 会解装配应力、温度应力问题 练习:4题 内容:2.8 拉压静不定 要求:掌握拉压静不定问题的一般解法, 会解装配应力、温度应力问题 练习:4题 作业: 2 – 34,38,39,40

上节回顾 1. 拉压强度条件 2. 拉压变形 当 σ ≤ σp

上节回顾 小变形:切线代替圆弧 3. 如何利用杆件的变形计算节点位移 α α F 1 2 1 2 F B C B C A A l1 l2 fA A´ F 小变形:切线代替圆弧

§2.8 拉压静不定问题 一. 静定静不定概念 1. 静定问题——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就能求出 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静定问题. §2.8 拉压静不定问题 一. 静定静不定概念 1. 静定问题——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就能求出 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静定问题. statically determinate problem 特点:未知力的数目等于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 2. 静不定问题——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 出全部未知力。又称超静定问题。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problem 特点:未知力的数目多于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

未知力数目: 2 ( FN1 , FN2 ) 静力平衡方程数目:2 ( ∑Fx = 0, ∑Fy = 0 ) α 静定结构, A F B C 1 2 未知力数目: 2 ( FN1 , FN2 ) 静力平衡方程数目:2 ( ∑Fx = 0, ∑Fy = 0 ) 静定结构, --------静定问题 仅用静立平衡方程便能求解全 部未知量。 y F FN1 FN2 x α A

F F FN1 FN2 FN3 FN4 未知力:4个 平衡方程:2个 静不定结构,静不定问题。 需要补充 2 个方程。

3. 静不定次数 degree of statical indeterminancy 未知力数目与平衡方程数目之差。 也是需要补充的方程数目。 F FN1 FN2 FN3 FN4 未知力:4个 平衡方程:2个 静不定次数 = 4-2 = 2 此结构可称为2次静不定结构

4. 多余约束 redundant restraint ------结构保持静定所需约束之外的约束。 即没有这部分约束结构也能保持一定的几 何形状(静定)。 D B C A F D B A F B C A F

D B C A F 判断:静不定次数 A F FN1 FN2 FN3 3个未知力 2个平衡方程 1次静不定

5. 多余未知力 redundant unknown force 多余约束提供的约束力。 静不定次数 = 多余未知力数目

二. 静不定问题的解法: 1. 判断静不定次数: 方法1: 未知力数目-平衡方程数目 方法2:多余未知力数目 2. 列平衡方程 3. 列几何方程:反映各杆变形之间的关系,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列物理方程:变形与力的关系。 5. 列补充方程:物理方程代入几何方程即得

例题1 解:1.判断:一次静不定。 已知: 求:各杆轴力 y 2 3 x F F B C D FN1 1 FN2 E3A3 =E2A2 l2 l1 l3= l2 1 3 2 y x F FN1 FN3 FN2 A

y x F FN1 FN3 FN2 A 2.列平衡方程 ⑴ ⑵

3.列几何方程: 2 3 F D B C 1 E3A3 =E2A2 l1 l2 l3= l2 A l2 l3 l1 A´ E1A1

4.列物理方程 5. 列补充方程 将物理方程代入几何方程得: ⑶

⑴ ⑵ ⑶

联解⑴,⑵,⑶式,得 讨论 E1A1→∞, FN1→F, F N2=FN3 →0 E1A1→0, FN1→0, F C D B 1 2 3

静不定结构特点(1) 内力按刚度比分配。 思考:静定结构是否也是这样?

静不定结构的特点 (1) F A B C D 1 3 2 F A B D 静不定: 内力按刚度比分配 “能者多劳” 静定: 内力与刚度比无关

内力假设与变形假设一致 ! 注意事项 内力假设受拉 变形假设伸长 2 3 y x F B C D 1 E3A3 =E2A2 l1 l2 FN1 FN3 FN2 A E3A3 =E2A2 E2A2 E1A1 B C D l2 l1 l3= l2 1 3 2 A´ l2 l3 l1 研究平衡 研究变形 内力假设受拉 变形假设伸长 内力假设与变形假设一致 !

思考:几何方程的求法 新结点向原杆作垂线 原结点向新位置作垂线 1 1 2 2 3 3 方法1 F 方法2 F A B C D A B C l2 l3 F A´ l1 F A´ l3 l2 l1 方法1 方法2 新结点向原杆作垂线 原结点向新位置作垂线

静不定结构的特点(2) ———装配应力 A B D A B C D 1 3 2 静定结构 ——无装配应力 静不定结构 ——? !

已知:三杆EA相同,1杆 制造误差δ,求装配内力 解题思路:因制造误差, 装配时各杆必须变形, 因此产生装配内力。 一次静不定问题。 l α 1 2 3 B C D A' 一次静不定问题。 几何方程: ⊿l1+ ⊿l2 / cosα = δ ⊿l1 ⊿l2 物理方程 ? 胡克定律! 平衡方程: 内力不可任意假设。

正确 不正确 1杆伸长,应为拉力,2,3杆缩短 , 应为压力。 装配应力是不容忽视的, A δ l α 1 2 3 B C D ⊿l1 ⊿l2 A' A FN1 FN2 FN3 正确 A FN1 FN2 FN3 不正确 1杆伸长,应为拉力,2,3杆缩短 , 应为压力。 装配应力是不容忽视的, 如: δ/l=0.001, E=200GPa, α=30° —— σ1 = 113 MPa , σ2 = σ3 = -65.2 MPa

静不定结构的特点(3) ———温度应力 A B D A B C D 静定结构: 无温度内力 静不定结构: 有温度内力

思路:温度变化引起杆的长度变化, ⊿lt =αl ⊿t 多余约束限制了这个变化, 引起温度内力。 几何方程: ⊿l = ⊿lt+ ⊿lF = 0 物理方程: ⊿lt =αl ⊿t ⊿lF =FNl / EA l A B

例题: OAB杆视为刚性,1,2两杆相同, 已知: EA , l , a , t ,α 求:温度变化引起1,2杆的内力。 FN1 FN2 A’ ⊿l1 B’ ⊿l2 例题: OAB杆视为刚性,1,2两杆相同, 已知: EA , l , a , t ,α 求:温度变化引起1,2杆的内力。 解: 1.判断:一次静不定。 2.几何方程: ⊿l2 = 2 ⊿l1 3.平衡方程: ∑MO=0 , FN1 a + FN2 2a = 0 FN1 = - 2 FN2

⊿l2 = 2 ⊿l1 4.物理方程: l a A B O 1 2 B’ A’ ⊿l1 ⊿l2 5.以上方程联解,得: (压) (拉)

总结与思考 1. 静不定问题: 2. 解法: 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全部求解 原因:未知量数目多于有效平衡方程数目 关键:建立几何方程 D B C A F 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全部求解 原因:未知量数目多于有效平衡方程数目 2. 解法: 关键:建立几何方程 建立物理方程 从而可得补充 方程

3. 特点 (1)内力按刚度比分配 “能者多劳” (2)装配应力 (3)温度应力 4. 注意事项: 正确判断静不定次数

练习:判断静不定次数,写几何方程 ( AB杆视为刚性) F a A B C D H G

F a A B C D H G 2 1 45° ⊿l2 D ' C ' ⊿l1

作业讲解 题2-12 内力计算 截面法: 取上半部分 ∑Fx = 0, 由对称性,满足 ∑Fy = 0, qd - 2FN = 0 p d p 内力计算 FN FN 截面法: 取上半部分 ∑Fx = 0, 由对称性,满足 ∑Fy = 0, qd - 2FN = 0 2.应力计算

题2-12 d1 d p 3.变形计算

作业 2 – 34 36 38 40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