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 --走近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诗圣杜甫像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忧国但有千行泪,拜鹃心事谁能识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沉郁顿挫: 1.关于沉郁 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 2.关于顿挫 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
兵车行 杜 甫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写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天宝十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奉命进攻南诏(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谴吏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由于战事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如此摧肝裂肺的征兵情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兵车行》就是诗人见到这样情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而写的。《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后人评价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 —唐·元稹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一幅震撼人心的送别图,请合理想象,用恰当的文字描述这幅画面。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儿女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一个 “走”字,刻画出了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的情景。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耶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怎样的场景和送行者怎样的情感? 一个 “走”字,刻画出了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的情景。 “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体现了送行者眷恋、悲痛、愤恨、绝望的复杂情感。
重墨铺染: 悲怆震撼的出征图 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诗人开篇就给我们生动地描述了一幅惨别图,把感情寓于记叙之中。那么,这种场面描写在诗中还有哪些?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通过对农村荒芜景象的描写,揭示战争对生产造成的危害,缺乏劳动力,使得生产凋敝。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古战场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种写法有何好处? 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的所闻所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点面结合,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造成这些惨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从这年龄的跨度中可以看出壮士们无期限地超期服役,控诉了统治者的残忍和罪恶。 在诗中,为表现唐王朝征兵的罪恶,除了对全国田亩荒芜情景的描写之外,作者还叙述了一个“行人” 的具体事例。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从这年龄的跨度中可以看出壮士们无期限地超期服役,控诉了统治者的残忍和罪恶。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只能“埋没于百草”,生女为“好”,尚能“比邻”。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这样的反语是作者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是作者对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所发出的愤怒的控诉。
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人把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巧妙构思 通过设问,引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 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 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 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 接着,由征夫之口, 从多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 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 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白居易<<长恨歌 >>
思考: “行人”分别诉说了哪些事情? “道旁过者”和“行人”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以《兵车行》为例,说说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前人评及此诗,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你赞成此说吗?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