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本質概念 機 率 李燕青
機率的數學結構 。。。 機率是一種指標,其用來測量非決定性事件可能發生的程度有多大 。 機率的意義大概可分為四種: 古典機率(或稱理論機率) 經驗機率(Empirical probability)(或稱次數機率) 主觀或直覺機率(Subjective and Intuitive probability) 形式機率(Formal probability)
古典機率(或稱理論機率) 投擲一顆公正的骰子,因為骰子有六面,所以有6種互 斥事件,出現偶數的機率如下: 古典機率是假設在隨機設計的試驗中每一基本事件發生的機會 均等(equally likely),稱此為均勻機率分配。 例如: 投擲一顆公正的骰子,因為骰子有六面,所以有6種互 斥事件,出現偶數的機率如下: S={1,2,3,4,5,6} (S為樣本空間) P(A)=3/6 ☆樣本空間:隨機試驗或隨機觀察行動後『所有』可能結果(outcome)之集合。
經驗機(Empiricalprobability)(或稱次數機率) 經驗機率是指隨機結果的長期行為,數學上,其包含極限和收斂的理論。 例如: 投擲一枚錢幣,樣本空間有正反兩面。假設我 投擲10000次,其正反兩面出現的機會將會比較 接近1:1,所以我們可以說:我們投擲一枚錢 幣,其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機率皆為1/2。
主觀或直覺機率(Subjective and Intuitive probability) 指的是以觀察者對一件事件的相信程度來定義機率,也就是主觀的觀點。 例如: ★ 金曲獎開獎前,預測王力宏會得獎的機率是65% ★ 7-11利用Hello kitty做為行銷測略成功的機率,7-11經營團隊預測是0.85
你 被 k . o 了 嗎?? 快結束了 再撐一下
機率的認知結構 。。。 ●Piaget理論: ★第一階段:七歲以前的兒童是屬於運思前期,尚無法區分事件之必然性和可能性。 例如: 從袋中抽一個白球,放回去再抽第二球時,兒童會覺得不一樣,其理由是因為白球已被抽過了,第二次應會抽到其它的球,因此兒童沒有隨機的 概念。
● Piaget理論: Piaget亦注意到某些兒童常以所觀察的事件多量 作為預測判斷,而完全忽略了群體的比值。 例如:一個箱子有三個黑球和一個白球;另一個箱 子有六個黑球和二個白球,當問他們從每個箱子各拿出一個球時是否拿到一個黑球的機會一樣,兒童經常會說,在有六個黑球的箱子拿到黑球的機會較大,因為它有六個黑球。 *此時期的兒童不具有集合包含關係,因此亦無法 將一事件看做所有可能發生事件的一部份。
●Piaget理論: ★第二階段:七到十四歲的兒童是屬於具體運思期,已能認清事件之必然性和可能性,但尚無法以有系統的方式去產生一個有系列性的機率概念。 ★第三階段:十四歲以上的兒童屬於形式運思期,開始發展他們的組合分析的才能,並且瞭解相對次數的極限(大數法則)機率。
機率在國小要如何執行。。。 Shaughnessy認為信仰和概念是慢慢改變的。他能成功地克服迷思概念是歸之於其教學模式,其步驟為: 首先學生對實驗結果做一猜測, 接下來須去執行一個具有結構的工作任務,收集並組織他們的資料, 學生須基於這些資料去回答唯一的問題,並且在經過比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和他們最初的猜測時,迷失概念很明顯地和實驗證據產生衝突。 最後師生須建立一個機率模式藉此來說明所蒐集的實驗資料。
迷思概念 。。。 (一)假設甲箱子有三個黑球和一個白球; 乙箱子有四個黑球和二個白球。 問學生從兩個箱子各拿出一個球時,是否拿到一個黑球的機會一樣,學生經常會說從有四個黑球的箱子拿到黑球的機會較在,因為它有六個黑球。 ★但是其實在甲箱子拿出黑球的機率為3/4高於從乙箱子拿出黑球的機率4/6。
迷思概念 。。。 (二)賈媽媽生二個女兒,那賈媽媽第三個還是 生女兒的可能性為何? 大部分的會覺得『生女兒』的機會會較 大。 少部分的認為『生兒子』的機會會較大。 ★其實生男生女的機會都一樣
教學策略。。。 ◎以質問代替講述,引導學生釐清概念 ◎透過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協助學生去檢驗自己的機率基本信念 ◎於課堂中藉助機率遊戲學習
報 告 完 畢 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