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3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附2:教案格式样稿 课程名称:护理基本技术 班级:09专科护理1 学时:2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诊断学总论 诊断学教研室. 绪 论  诊断学的定义: 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基础学科 临床学科 桥梁学科.
第十一章 能量代谢与 体温调节 1. 能量代谢 2. 体温及调节. 食物 ( 糖、脂肪、蛋白质 ) 生物氧化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的概念 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时随着的能 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H 2 O + CO 2 + 含 N 废物 + 能量 机械能 + 热能  化学能、 热能.
第六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 量 代 谢 第一节 能 量 代 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energy metabolism and body temperature)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一 )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曹 颖.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The vital signs( 生命体征 )are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espi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体 温 的 控 制体 温 的 控 制. 人体正常的体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外界气温上升或下降人体的温度会不会也有很大的变化? 和人一样俱有恒定体温的动物有哪些? 总结:恒温动物有鸟类、哺乳类(包括人类) 37 0 C 左右 动画演示.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 11 章. 概述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上移引起 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 C )。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 实现的。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对体温信息有整合作用 调定点学说 (Set Point, Sp )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常用护理技术 一、测量体温二、冷敷降体温 主讲:陶玉兰.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又叫深 部体温。是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范 围。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人体表层温 度。 什么是体温 ?
第 七 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过程而产生的 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 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机体唯一能利用的能量是蕴藏在食物 中的化学能。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而 蛋白质主要用于细胞自我更新、合成酶和.
常见症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心血管内科 雷 红. 症状 (symptome) 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异常感 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症状学 (symptomatology) 是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 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的一门科学。
第十四章 体 温 Body Temperature Body Temperature. 玻璃汞柱式体温计(最常用) 口表 肛表 腋表 电子体温计 化学点式体温计 体温计种类.
单元三 老年人健康观察方法与护理 本单元重点: 1. 体温观察 2.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3. 呕吐观察 4. 呕吐护理注意事项.
第 九 章 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一、糖类及其生理功能 二、脂肪及其生理功能 三、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 (一)蛋白质的营养意义 (二)氮平衡 (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四)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和互补作用.
掌握: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了解:发热的原因、分类和发生机制 发热时机体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重点: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难点: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发 热.
发 热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 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 源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 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发 热 fever 广东医学院病生教研室.
第 六 章 发 热 (Fever).
发 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陈建斌(Tel: ).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七章 能 量 代 谢.
护理学基础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王丽媛 何柳佳 史艳明.
温升高,并伴有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第九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 量 代 谢 第二节 体 温.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发热 (fever) 正常人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在一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但上下波动一般不超过1℃。
第四章 发热 (Fever).
人体能量的生成 1.
人体能量的生成.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主讲人:罗官莉 生 理 学教 研 室.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发 热 (Fever) 成都医学院 临床技能中心 代吕霞.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assessing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发热 Fever.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一)表层(体表)体温和深部(体核)体温
炎症.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常见症状.
糖尿病流行病学.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Wen hua
·.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神经调节 神经元 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 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赵书芬.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附3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附2:教案格式样稿 课程名称:护理基本技术 班级:09专科护理1 学时:2 附3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课程名称:护理基本技术 班级:09专科护理1 学时:2 学年:2011-2012 学期:1 课时安排: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5′ 二、讲述新课(详见续页) 75′ 三、测评及回顾总结 8′ 四、布置作业 2′ 教法设计: 讲授、讨论、提问、演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体温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2、掌握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3、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体温的测量方法 1、了解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2、掌握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3、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体温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教学用具:口表、肛表

是体温(T)、脉搏(P)、呼吸(R)和血压(BP)的总称。 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 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 生命体征(vital signs) 是体温(T)、脉搏(P)、呼吸(R)和血压(BP)的总称。 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 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 提问:什么是生命体征?导入新课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body temperature) 也称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 中枢神经)的温度。 皮肤温度 也称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受环 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 复习生理学内容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性变化 (一) 体温的产生 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 解而产生。 提问:体温是怎样产生的?

2、散热过程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皮肤、呼吸、排尿、排粪也散发部分量。 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 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 安静时—内脏(肝脏) 运动或活动时—骨骼肌 产生热量的主要因素有:食物氧化、骨骼 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等。 2、散热过程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皮肤、呼吸、排尿、排粪也散发部分量。 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 提问:1.主要的散热器官? 2.散热方式?

体温 产热 散热 皮肤、呼吸 排尿、排便 肝脏、骨骼肌 辐射、传导、 食物氧化 对流、蒸发 骨骼肌运动 物理方式 化学方式 温度感受器 概括总结产热和散热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学说

一般维持在37℃左右,变化的范围很小,不超过0.5~1.0℃。 可用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来表示。 (三)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1、正常体温 一般维持在37℃左右,变化的范围很小,不超过0.5~1.0℃。 可用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来表示。 ℉= ℃×9/5+32 ℃=( ℉ -32)×5/9 37 ℃=98.6 ℉ 强调体温的正常值不是固定点,而是一个波动范围。

学习技巧:口温正常值37℃,腋温比口温低0.5℃,肛温比口温低0.5 ℃。

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并且女性的基础体温排卵后上升。 2、生理变化 ①昼夜差异: 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 。 ②年龄差异: 幼高老低 ③性别差异: 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并且女性的基础体温排卵后上升。 自学后提问:体温有哪些生理变化?

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体温有影响。 ④环境温度 ⑤活动: ⑥药物影响: 麻醉药物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力 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体温有影响。 提示:机体代谢降低,产热减少如安静、饥饿状态下,老年人等体温低。反之,代谢增高,产热增多如运动、情绪激动、儿童等,体温高。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又称发热。 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 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型的体温升高。 二、异常体温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又称发热。 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 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型的体温升高。 腋温超过37℃或口温超37.5℃,一昼夜体温波 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讲授:重点讲授异常体温

多见,主要由病原体外因性致热源进入体内所引起的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包括无菌性坏死性物质的吸收所致、变态反应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的中枢性发热等。 举例解释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1、发热的程度判断 以口腔温度为例,可划分为: 低热 <38.0℃ ( 99.1~100.4℉) 中等热 38~39.0℃ (100.6~102.2℉) 高热 39~41.0℃ (102.4~105.8℉) 超高热 41℃ 以上 (105.8℉以上) 讲授发热程度判断的临床意义。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低热和中度热可不做降温处理,但须密切观察病情。 高热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均有影响,应做降温处理。

2、发热分期 ★ ①体温上升期: 产热大于散热。 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举例:幼儿高热前口述冷——体温上升期

②高热持续期: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食欲不振;口干、尿少;皮肤潮红、灼 热;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 头晕、头痛、甚至惊厥。 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讲授,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③退热期: 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皮肤潮湿、大量出汗。老年人易出现血压 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 3、热型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强调心肺功能差者,如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降温宜采用渐降方式。

①稽留热: 持续在39~40℃左右, 达数天或数月,24h波 动范围不超过1℃。 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伤寒等。 结合体温曲线讲授稽留热

体温在39℃以上, 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等。 ②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 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等。 结合体温曲线讲授弛张热,分析稽留热和弛张热的区别。

③间歇热: 骤然升高至39℃以上, 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 后下降至正常,经过一 个间歇又反复发作。高 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等。 结合体温曲线讲授间歇热,分析间歇热和弛张热的区别。

④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 且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结合体温曲线讲授不规则热。

4、体温过高病人的护理 病例讨论 女性患者,35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院,体温在39~400C,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10C以内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据病例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 1.布置讨论题 2.学生分组讨论 3.回答讨论题

高热护理措施 观察 降温 补充营养和水分 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 卧床休息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归纳总结高热的护理措施

…… ……

测 评 1、名词解释: 生命体征、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2、发热的过程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测 评 1、名词解释: 生命体征、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2、发热的过程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3、高热的护理措施有 __、__、__、__、__、 __、__。 4、测量口温时间__分钟,测量腋温时间__分钟,测量肛温时间__时间。 参考资料: 1、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崔焱主编《护理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 业 1、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测量体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测量口腔温度时病人不慎咬 碎体温表,请列出处理步骤。 课后分析: 作 业 1、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测量体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测量口腔温度时病人不慎咬 碎体温表,请列出处理步骤。 课后分析: 填写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反思,包括授课任务完成情况、课堂状况、教学效果、教学体会及改进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