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 考 文 言 实 词 的推断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点阐释: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变化性大。《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2009年高考文言实词观察 …… l8套语文试卷都考查了文言实词,l8套试卷一共考查了72个文言实词。 全国卷Ⅰ:肃、会、堪、动 全国卷Ⅰ:肃、会、堪、动 全国卷Ⅱ:禀、闲、直、爨 全国卷Ⅲ:摄、婴、薄、乘 北京卷:益、度、鄙、竟 天津卷:加、秉、宥、比 辽宁卷:干、躬、宾、布 上海卷:漫、备、没、卒、辟、辩、干、苟 江苏卷:属、引却、魁垒、率 浙江卷:病、去、角、蓄 ……
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变化趋势 1、所考查的文言实词,至少有两三个义项,甚至有更多的义项,比较难判断。 2、出现了一些比较偏僻的文言实词,如07年的祠、挠、遄、忝、汲等,09年的爨等。考题不限于“考纲”所列120个实词。所考实词表中与表外之比大约是3:2。 3、出现了对双音实词的考查:08浙江“致仕”“艰难”,湖北“卜地”“受业”,广东“悦服”,上海“相与”,北京“欺负”“过法”;09江苏“引却”“魁垒”,江西“吾侪”,湖北“自分”“庶几”
备 考 思 路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1、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 2、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 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
方法一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题引路 例1:09年江苏: 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联想课文推断 分析:联想课文《六国论》 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分析:联想课文《六国论》 中的“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全。 方法一 联想课文推断 高考文言文的阅读试题,选文在课外,但考查的词语往往在课文中已学过。如果我们能够联想到在课文中已学过的同样或类似的词语,通过辨析迁移,往往能茅塞顿开,得到正确答案。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鄙——边境 1、05年湖北: 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1、05年湖北: 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联想:“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 鄙——边境 2、09年福建: 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 《祭十二郎文》“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
考题引路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例2: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弄璋乎?弄瓦乎?” “璋也弄,瓦也弄” “果双生一男一女”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方法二 根据语境推断 确定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最重要的是根据语言环境来推断,所谓语言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1、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根据上下文, 前者与“战胜而得”相对,故“亡”应解释为“丧失”; 后者与“革灭殆尽”照应,故“亡”应解释为“灭亡”。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2、09北京卷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根据上下文分析: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 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 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 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 说:“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 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 低下”,应当译为“见识浅陋”。
例3:(09年全国卷Ⅱ)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题引路 例3:(09年全国卷Ⅱ)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项脊轩志》:诸父异爨(灶) 可以联系字形,这个字的形旁是火,可见和烧火有关。而且从字形上来看,意味着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即烧火煮饭。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方法三 根据字形推断
1、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韩非子·和氏》)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1、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韩非子·和氏》) 字形分析:句中的“刖”是个形声字,根据“月”和“刀”相合之形,“月”表音,“刀”表意,可推知它有“砍”、“截”、“断”之意。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粜 2、04年全国高考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zhǐ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籴” dí——买进粮食 粜 tiào ——卖出粮食 3、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zī 钱财
方法四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题引路 例4:《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根据对举推断 分析:前面有“忠‘和”贤“位置相同,词性相同。“用”和“以”位置相同,从词性上看,肯定是动词,词义上看和“用”相同。 用:任用 以:任用 方法四 根据对举推断 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位置相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1、乃闭营坚壁。 2、陟(zhì)罚 臧 否,不宜异同。 分析:“闭营”和“坚壁”结构一致,因此可判断,“闭”和“坚” 对称,“营”和“壁”对称,“壁”为“军营”之意。 2、陟(zhì)罚 臧 否,不宜异同。 奖赏 表扬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实战演练 选择、选拔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2、通五经,贯六艺。 3、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通晓,精通 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5、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6、举类迩而见义远。 7、09四川: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通晓,精通 慎 疲 幼 近 学习
方法五 分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所以,“坚”解为“ ”,“锐”解为“ ”。 根据语法地位推断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题引路 例5:将军身披坚执锐 分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所以,“坚”解为“ ”,“锐”解为“ ”。 坚硬的盔甲 锐利的兵器 方法五 根据语法地位推断 根据实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加以判断。 (败逃者) 如:齐人追亡逐北。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1、05年浙江卷: 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除:废弃 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除:废弃 分析:句中“庭除”“堂屋”均作句子主语,“除”翻译为动词“废弃”显然不对,应译为“台阶”才讲得通。 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 句中“使”是个使令性动词,不作主要动词用,“婢”、“丸”、“药”三名词连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丸”是个动词,“丸药”即“制药成丸”的意思。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2、比较: 09辽宁 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干:才能。 09上海 取未放之蕊干之 干:使……干燥
副 方法六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题引路 例6:“吾亦望汝副其心” 联想 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 (符合) 联想成语推断 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 (符合) 方法六 联想成语推断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
1、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09海南、宁夏)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1、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09海南、宁夏) 2、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09湖南) 3、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高考辽宁卷) 4 、“管仲正衿再拜曰” (2004上海卷) 日薄西山 “接近、迫近” 东奔西窜、狼奔豕突 投笔从戎 “扔掉,舍弃” 正襟危坐 “端正”
方法七 考虑通假,代入推断实词的意义。 例7:04湖北 “昌宗从旁趣说”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题引路 联系通假推断 分析:这里的“趣”只能是通假, “趣”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方法七 考虑通假,代入推断实词的意义。 联系通假推断
1、03春季北京卷 吾说晏子之义。 2、02春季上海 翻译“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转化验证 1、03春季北京卷 吾说晏子之义。 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故“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合上下文语境。 2、02春季上海 翻译“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当时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也完全能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方法八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考题引路 例8 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例8 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方法八 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 比较考查,推断出词义的正确判断。 代入原文综合推断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1、联想课文推断 2、根据语境推断 3、根据字形推断 4、根据对举推断 5、根据语法地位推断 6、联想成语推断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1、联想课文推断 2、根据语境推断 3、根据字形推断 4、根据对举推断 5、根据语法地位推断 6、联想成语推断 7、联系通假推断 8、代入原文推断 (综合法)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实战演练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氓》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贰:有二心,不专一 从属二主 2、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敏:敏感 (04广西) 初中课文《论语八则》中有“敏而好学”句,敏 :聪慧 3、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04全国) 《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庄稼收成不好。 4、 “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后,跟随旅伴上路。” 00年全国 “商旅不行” 《岳阳楼记》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4、04全国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箧:小箱子 看“箧”的字形,有竹头,有匡形,形近字有“筐”,便可推演大概:箧当是与筐相类的竹器,再代回文句中推敲,便可确定了,是对的。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5、“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 (04浙江) “迁”后面接官职名“秘书省校书郎”,便知“迁 ”为“升迁”之意,同理,“知”后接“事”,便 知大意应为“主持政事”。 6、 “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04辽宁) “尚”意显然可从后面“嗤”字推演出来。“嗤” 的是“鄙碎”,是不好的,那“均平”却是好的, “尚”当与“嗤”意相反。 7、(02北京) “去郑而之许” 去:前往,与现在汉语“去”同义 “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 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 ”,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8、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04湖南) 8、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04湖南) 划分“其子和之”的成分,不难发现,“其子 ”为主语,“和”为谓语,“之”为宾语。由 此,可以断定,这儿需要一个动词,而“和睦 ”为一形容词,不正确。 9、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04湖北 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谓语动词,而“空闲 ”是形容词,因此是错误的;根据上下文语境 可知应该解作“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 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可资佐 证。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10、(02高考北京) 翻译“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 知人也” 关键是“多”,从句法来看,“管仲 之贤”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整 个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多”担当,可 见“多”只能是动词,意为“称赞, 赞美”。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 如果我们能把 积累和推断结合起来,我们 就有了进入“文言王国”的一双 有力的翅膀,我们就会飞到一 个新的天地,飞到一个新的高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