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導讀報告 主題:余光中、洛夫 指導老師:羅夏美 老師 組員:財金一丙 羅子庭 4A480070 應英一甲 朱雅筠 4A4C0093 指導老師:羅夏美 老師 組員:財金一丙 羅子庭 4A480070 應英一甲 朱雅筠 4A4C0093 國企四乙 張家寧 4A160002 財金一丙 徐俐雯 4A480126
目錄 一、余光中 二、洛夫 三、參考資料 作家簡介 文學風格 主要作品 作品切片
余光中(1928-) 祖籍福建永春,生於江蘇南京。 余光中是9月9日出生,所以他自稱「茱萸的孩子」,余光中過七十歲生日時則自喻為「詩翁」。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 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擔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文學成就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共40餘種。
主要作品 1952年 處女作《舟子的悲歌》詩集出版 1957年 主編《藍星》週刊及《文學雜誌》詩的部分。《梵谷傳》與《老人和大海》中譯本出版。 1959年 主編《現代文學》及《文星》之詩輯。 1963年 散文集《左手的繆思》及評論集《掌上雨》出版。 1964年 詩集《蓮的聯想》出版。 1967年 詩集《五陵少年》出版。 1968年 散文集《望鄉的牧神》 1974年 詩集《白玉苦瓜》及散文集《聽聽那冷雨》出版。 1977年 散文集《青青邊愁》出版。 1979年 詩集《與永恆拔河》出版。
作品切片-《白玉苦瓜》 那觸覺,不斷向外膨脹 充實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翹著當日的新鮮 茫茫九州只縮成一張輿圖 小時候不知道將它疊起 一任攤開那無窮無盡 碩大似記憶母親,她的胸脯
作品切片-《白玉苦瓜》 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還是大幸這嬰孩 鍾整個大陸的愛在一隻苦瓜 皮靴踩過,馬蹄踩過 重噸戰車的履帶踩過 一絲傷痕也不曾留下
作品賞析- 《白玉苦瓜》 余光中的作品反映了時代,完整地描繪出一個屬於六、七○年代的心境─傳統中國文化的矛盾情感。而《白玉苦瓜》一書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所創作的。這個時期臺灣瀰漫著濃厚的「中國意識」,中國文化成為他創作的靈魂。 以「白玉苦瓜」為書名:「他認為「瓜而曰苦,正象徵生命的現實。」神匠當日作為雕刻的苦瓜,像所有的生命,終必枯朽,但經過白玉的轉化,假苦瓜延續了真苦瓜的生命。因此有人將這首詩視為是余光中詩作藝術不朽的象徵。
洛 夫
洛夫 莫洛夫(1928年5月11日)筆名洛夫、野叟,生於湖南衡陽,除了熱愛文學之外,也擅長書法,中年之後在書法上鑽研更多,書法風格靈動,境界高遠,對行草特別精通。 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多年。 1969年發起組成「詩宗社」。現旅居加拿大溫哥華,專事寫作。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種大型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
文學風格 洛夫的創作文類以詩為主,次及散文、評論和翻譯。 早期受存在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啟迪,意象繁複濃烈,節奏明快多變,語言奇詭冷肅。 後期詩風蛻變,其主題取材於生活感受,寄情於天地萬物,尤著重於對人生的反思。 主要風格在熔個人熱情、歷史意識、時代精神於一爐,透過冷雋的意象,表現出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對現實的深沈關注。
文學風格 國家文藝獎得獎評語為:「語淡韻深,自然渾成,真能表現唐代絕句,晶瑩剔透之美。」 吳三連文藝獎評語:「其藝術已臻虛實相生,動靜皆宜之境,且能直指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 洛夫是在現代詩的領域中以其為討論的主角,評論專書及學術論文最多的一位詩人,舉凡他的形上思維、美學信念、生命情態、意象鑄造,語言銳變,以及西洋與中國的融會,現代與傳統的辯證等,都成為論述的對象,他不僅被稱為「詩魔」,其心路歷程,也具體而微體現臺灣現代詩的成長。
主要作品 《靈河》 《石室之死亡》 《外外集》 《無岸之河》 《詩人之鏡》 《時間之傷》 《漂木》 《因為風的緣故》 《魔歌》
作品切片- 《因為風的緣故》 昨日我沿著河岸 而我的心意 漫步到 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 蘆葦彎腰喝水的地方 稍有曖昧之處 順便請煙囪 勢所難免 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 因為風的緣故 潦是潦草了些
作品切片- 《因為風的緣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並不重要 然後以整生的愛 重要的是 點燃一盞燈 你務必在雛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我是火 隨時可能熄滅 趕快發怒,或者發笑 因為風的緣故 趕快從箱子裡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趕快對鏡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嫵媚
作品解析- 《因為風的緣故》 寫於民國七十年。是洛夫少數的情詩之一,洛夫自言是寫給妻子瓊芳女士的情詩。 全段以「虛實間雜」的方式呈現。「天空的煙」、「窗前的燭光」是兩個明顯的意象,這兩個事物的共通性是容易受到外在「風」的影響,因此作者將曖昧不明歸因為風的緣故,而「風」在彼此的情感中,也象徵著現實生活外在事物的影響。 延續首段「虛實間雜」的方式呈現。作者於第二節中表明希望自己的情意能受到對方的肯定,請對方珍惜自己的愛,就像是在風中珍愛燈火一般,免得被風吹熄,既能表露愛意,又能在祈求珍惜愛意時,為對方所接納。而也因為有「風」的緣故,更顯得作者情感的真摯與被呵護的可貴。
文獻探討 全球媒體研究室: http://globalmedia.wikia.com/wiki/%E4%BD%99%E5%85%89%E4%B8%AD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D%99%E5%85%89%E4%B8%AD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http://www3.nmtl.gov.tw/writer2/browser_name.php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