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福熙车厢 Q1 :在福熙车厢中发生 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Q2 :在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是如何处置战败国?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 美国国会批准,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 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法国东北的贡比涅 森林的雷道车站向协约国投降。 (法国福煦将军的车厢:签字处)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二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二章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福 煦车 厢 1、你还记得这节车厢吗?它是一个什么地方? 2、你知道一战后又发生了什么?战胜国是如何处理战败国的吗?
第二学习主题 第7课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课堂小结.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本作品仅供教师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盈利,任何问题和建议,请致:
关于汇率计算.
知识回顾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 结果如何? 2、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铭文“为了人类的和平与情谊” 美第44任总统奥巴马 2009年10月获“和平奖”
两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机复习 课.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10.2 立方根.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目 录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我与死神有个约会 阿伦.西格(1888—1916)生于纽约。1910年他从哈佛大学毕业,1913年去巴黎。大战爆发后西格加入法国的外国军团,在索姆河战役中阵亡。《我与死神有个约会》是他战地诗作中最有名的一首,最初发表于1916年10月的《北美评论》。  我与死神有个约会,地点在双方争夺的街垒。当树叶沙沙,大地回春,空中充满了苹果花香――我与死神有个约会,当春天带回晴朗的蓝天。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二章 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国 际 法 第 十 四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体系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的对比。 (2)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

2.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 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 的凡尔赛体系。其中,重点是_________,即《凡尔赛和约》。 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 题;赔款问题。 3.特点 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对德和约

4.实质 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是战胜国 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 新秩序。 5.影响 (1)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2)使___________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 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欧洲和中东

(3)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 地,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_______________之间的 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 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 矛盾。 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战胜国与战败国

问题1:巴黎和会上各大国的参会目的是什么? 提示:美国是为了建立世界霸权;英国目的是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法国企图树立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日本想实现战时从德国攫取的权益合法化。

问题2:巴黎和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提示:(1)如何处理德国问题(焦点) (2)中国山东问题(重点) (3)建立国际联盟问题 问题3:凡尔赛体系下存在哪些矛盾? 提示: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二、华盛顿体系 1.背景 (1)凡尔赛体系没有解决_____________地区的问题。 (2)英、___、日在亚太地区的角逐加剧。 (3)_________竞赛不断升级。 (4)中国反帝运动高涨。 2.建立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筑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远东和太平洋 美 海军军备

3.影响 (1)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 利益冲突。 (2)确立了_____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 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 确认了对华“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4)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美国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问题1: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有哪些? 提示:限制日本扩张;限制海军军备竞赛;中国问题。 问题2: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山东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提示: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

三、国际联盟 1.成立 威尔逊在“_______________”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 2.宗旨和实质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 ___________的工具。 十四点和平计划 凡尔赛体系

3.作用 (1)积极:战后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恢复战后经济,处理国际争端等。 (2)消极:被英法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纵容法西斯侵略,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地位 (1)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从其宗旨看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四、《非战公约》 1.签订 1928年8月。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 2.内容 规定了_____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和平

3.作用 (1)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2)第一个提出放弃把_____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有一 定进步意义。 (3)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_________ 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战争 互不侵犯

问题1:国际联盟建立后有哪些主要活动? 提示:(1)成立之初,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1924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 (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 (3)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问题2:洛迦诺公约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是对凡尔赛体系关于欧洲国际关系的一次调整。

联系必修1分析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遭到拒绝,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中国,立刻激发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主题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一 (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 (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 提示: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归英法,太平洋上的岛屿归日本。

材料二 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舰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 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 000吨,英帝国525 000吨,法国 175 000吨,意大利175 000吨,日本315 000吨。 ——《五国条约》 探究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 提示:各国主力舰总吨位即实力大小,实际上决定了各国制 海权和海上航行权力的大小,实力弱小的国家绝不可能和实 力强大国家有相同的领海及海上的绝对自由。

探究3:举出与所谓“绝对公正的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 提示:凡尔赛和约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竟规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转让给日本。

一、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1.在欧洲、亚洲分别确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新的国际秩序。 2.帝国主义这一新的国际体系从建立的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矛盾。 3.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夺之上,是不公正、不对等的,为日后德国法西斯的崛起埋下了祸根。

4.完全排斥了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在凡尔赛体系中,集中体现了反苏反共的内容,其营造的国际秩序是不完整的。 5.建立在对广大民族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欺压和剥削基础上的,所以从该体系建立伊始,就受到新兴的民族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 6.缺乏公正、民主和普遍性,决定了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决定了其寿命必然是短暂的。

二、山东问题的解决 1.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要求收回以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但和会不顾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坚持将德国攫取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终于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2.1922年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向会议提出收回山东权益问题等要求,由于中方的斗争,美、英也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对日施加了一定的压力,日本才同意与中国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并要中国交付一定的款项,才把胶济铁路交还中国。同时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山东问题得到解决。

主题2 国际联盟和《非战公约》  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探究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提示: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探究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一、国联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历史地位: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作用 (1)积极作用 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2)消极作用 ①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执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用来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二、正确评价《非战公约》 1.《非战公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未能对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

【互动探究】材料 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提示:(1)同意“和平已经来临”。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同意“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新的不平衡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新的战争即将来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激化;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三、凡尔赛体系的调整和瓦解崩溃 1.调整 (1)1924年,协约国通过了道威斯计划,这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调整。 (2)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

2.瓦解崩溃 (1)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废除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2)德国扩军备战,1933年退出国联。 (3)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4)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体系。 (5)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凡尔赛体系崩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指出法国处置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法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信息,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 (3)在制裁德国问题上,英国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对德国的态度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阐述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分析思考。如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的原因既要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不希望法国过于强大是主要原因,又要根据材料指出其他两个因素。对于法国的态度及坚持的原则,既要了解法德历史,又要考虑法国本身的意图所在。总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勾结(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又斗争(在各自利益问题上),关系错综复杂。

答案:(1)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法德之间有普法战争的宿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独霸欧洲大陆。 (2)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的主要原因是不希望法国独霸欧洲大陆,影响英国利益,同时也是认识到过分制裁会引起德国民族复仇情绪,也有可能使德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倒向苏俄。 (3)美国同样不希望法国势力过于膨胀以妨碍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世界霸权。

2.(2013·南昌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2月14日,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表示同意。

材料二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在英美建议下,山东问题由中日在会外交涉解决,英美派代表列席中日之间的交涉。在英美代表的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山东问题之由来。 (2)结合上述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日本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关键在于明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中各国关系的变化。第(1)题结合所学有关德国占领山东的相关知识和材料,很容易作答。第(2)题注意英日关系的变化中美国所起的作用即可。

答案:(1)19世纪末,山东成为德国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并在“二十一条”中,迫使袁世凯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正式要求收回山东;英法美三国牺牲中国的利益,接受了日本要求。

(2)变化:由英日同盟关系到解散,英日矛盾逐渐加剧。原因:在巴黎和会上,矛盾的焦点在欧洲,为避免日本在解决欧洲问题上制造麻烦,并获得日本支持,决定用当时与英国利害关系不大的亚太地区的利益暂时安抚日本;随着战后亚太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不愿这个同盟存在,英日也因利益冲突促使同盟关系解散。

3.(2012·德州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国际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试各举出一例说明“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图片和相关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1)题由国际电信联盟成立,可知世界联系加强,而建立国联是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提出的。第(2)题考查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工业革命使各国间交往密切,世界连为整体,行业性组织建立,为国联建立奠定基础;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提出。 (2)原因:苏俄(联)、美国等大国被长期排斥在国联之外;会员国全体一致原则使制约侵略及战后反战和平思潮的兴起成为不可能;未宣布战争是非法的,允许会员国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战争;没有明确说明要对侵略行为作出制裁,这就给侵略行为以可乘之机。(任答两点即可) 举例: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举出一例即可)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1条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2条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一些大国在签订这一文件时提出了保留条件,法国提出每个国家应保留合法的防御权;英国则提出在对自己有特殊重大利益关系的地区进行自卫时,不受条约约束;美国也声明,各国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武力而自卫。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 此文件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 (2)综合上述材料,你是如何认识这一文件的历史作用的?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内容确定材料的出处。抓住第1条中的“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和“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以及第2条中的“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判断出材料出自于《非战公约》;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非战公约》不能制止战争;综合二者,第(2)题即可作答。

答案:(1)《非战公约》。 (2)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其内容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但对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和相应的制裁措施,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战争爆发埋下了祸根。

一、选择题 1.(2012·济南模拟)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民渴望和平是其主要原因。而A、C、D与史实不符,排除。

2.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①美国,②英国,③德国,④法国 B.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法国 C.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法国 D.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苏俄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图可知,①符合美国,②符合英国,而③④则符合法国。

3.德国总理谢德曼在国民会议上强调:“如若认为这种单方面战争责任的论调是错误的,又要代表德国去签署此条约从而加以确认,那岂不是违背自己的荣誉和良心吗?”并说:“谁签署这个条约,谁的手就要烂掉。”这体现了( ) A.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C.协约国与苏俄之间矛盾重重 D.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情绪,因此只能是《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排除A、C、D,故选B。

4.美国是华盛顿会议上最大的受益者,所以会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这是因为(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⑤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五国条约》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胜利,《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而华盛顿会议并没有剥夺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只是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关于德属太平洋殖民地主要由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

5.下列条约涉及中国主权的是( )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凡尔赛和约》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而《九国公约》则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规定了列强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等原则。因此①④符合题意。

6.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我们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史实体现了美国这一愿望的是( ) A.放弃中立,参加战争 B.提出“十四点原则” C.召集华盛顿会议 D.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国联成立的背景,联系材料中关键信息“管理世界”,B符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规划战后世界的愿望。

7.下列有关《非战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②是第一个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性国际公约 ③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未明确区分战争的不同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是正确的。

8.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①符合德国,通过道威斯计划,德国经济得到恢复;②符合英国;③符合法国,通过该体系,埋下了德国对法国的仇恨;④符合苏俄(联),苏俄(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长期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9.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 B.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 C.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D.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意思是国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A、B、C都属于经验。D指出了国联的实质,与题干所表达的意思无关,故选D。

10.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根据所学史实,凡尔赛体系是为了处理战败国而形成的帝国主义在中东、非洲和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华盛顿会议是为了协调美、英、日之间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召开的会议,故应排除②,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 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清,每年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 法、比军队占领鲁尔 材料三 德国马克一钱不值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德双方较量的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展示的事件发生的理由是什么?反映了法国的什么意图? (3)针对材料二事件的发生,德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这个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直接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赔款问题是双方较量的焦点,这一点很容易就可从材料中各国所得赔款比例等内容得出结论。第(2)题,实际上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由与真实意图注意区别,需结合所学内容来回答。第(3)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国的消极抵抗及经济几近崩溃这个结果,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1)赔款问题。 (2)理由: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支付赔款。意图:极力削弱德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维护法国安全。 (3)政策:消极抵抗,停止支付赔款,鲁尔的矿山和企业全部停工。直接结果:德国的经济形势恶化,通货膨胀严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材料二 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说的“它”指的是什么? (2)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为什么都认为“它”将会给欧洲带来和平与安全? (3)德法两国外长对“它”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洛迦诺公约》。只要联系德法两国外长的言行,不难作出判断。第(2)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洛迦诺公约》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洛迦诺公约》的消极方面。解答此题,首先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判断一旦失误,答得再多,也只能是南辕北辙。可从《洛迦诺公约》的内容及日后历史发展演变的有关史实去分析。重点从《洛迦诺公约》中找出其孕育不稳定因素的一面,后来德国法西斯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都说明《洛迦诺公约》带来的和平是何等虚幻与不堪一击。

答案:(1)《洛迦诺公约》。 (2)《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重大调整,改善了法德两国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 (3)不正确。理由:《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只是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法国与德国的紧张关系也只是暂时缓解。而且也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它为德国恢复政治、军事大国地位铺平了道路,随着德国力量的增长,必然要彻底打破凡尔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