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 ( minerals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地壳和人体血液元素丰度相关
内 容 一、矿物质概述 二、常量元素:钙 三、微量元素:铁、锌
教学目标 掌握: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钙、 铁、锌等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影响钙、铁、锌吸收因素。 熟悉: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与代谢及参考摄入量。
一、矿物质概述 (一)概念 (二)分类 (三)主要特点 (四)生理功能 (五)缺乏及原因
(一)概念 人体中的各种元素中除了碳、氢、氧、氮构成机体有机物质和水分外,其余各种元素无论存在形式、含量多少统称为矿物质或无机盐。
一、矿物质概述 (二)矿物质的分类 在组成人体的几十种元素中,根据它们在体内的含量的多少分为两大类: 1.常量元素或宏量元素(macroelements) 2.微量元素(microelements/trace elements)
一、矿物质概述 (二)矿物质的分类 含量大于体重0.01%,每人每日膳食需要量在100mg以上者为常量元素或宏量元素(macroelements),有钙、磷、镁、钾、钠、氯和硫,共7种。
(二)矿物质的分类 含量小于体重0.01%,或者每人每日膳食需要量在100mg以下者称为微量元素(microelements/trace elements)。
(三)矿物质的主要特点 1.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 2.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3.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4.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
(四)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2.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 3.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4.组成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酶类的成分。
(五)矿物质缺乏 由于各种矿物质在食物中的分布及人体对其吸收、利用和需要的不同,在我国人群中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锌、铁、碘、硒等。
(六)矿物质缺乏的主要原因 1.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的分布不平衡。 2.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矿物质拮抗物。 3.食物加工过程中造成矿物质的损失。
(六)矿物质缺乏的主要原因 4.摄入量不足或不良饮食习惯,挑食、摄入食物品种单调等可使矿物质缺乏。 5.生理上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需要不同于普通人群,较易引起钙、锌、铁等矿物质的缺乏。
二、钙 (一)概述 (二)钙的生理功能 (三)钙的吸收与代谢 (四)钙的缺乏 (五)钙的过量 (六)钙的参考摄入量 (七)钙的食物来源
(一)概述 成人体内含钙量约1000g-1200g,约占体重的1.5~2.2%; 99%的钙在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磷灰石结晶形式存在; 其余1%的钙中一部分柠檬酸螯合或蛋白质结合,另一部分以离子状态分布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统称混溶钙池(miscible calcium pool)。
(二)钙的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钙是骨骼、牙齿形成时的必需结构成分。骨钙的组成主要是羟磷灰石结晶,占骨骼重量40%以上,其次是碳酸盐、柠檬酸盐以及少量氯化物和氟化物的形式。
(二)钙的生理功能 2.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冲动的传导,肌肉的收缩以及心脏的正常搏动等生理活动都需要钙的参与; 血液凝固的必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多种酶的激活剂; 多种生物膜的成分,是维持细胞内胶质完整性所必需的。
(三)钙的吸收与代谢 入
(三)钙的吸收与代谢 1.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机体钙与VitD 的营养状况; (1)年龄、性别与生理状况 年龄、性别、妊娠、哺乳等生理状况以及体育锻炼等。
(三)钙的吸收与代谢 1.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2)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 维生素D。 能降低肠道pH值或增加钙溶解的膳食。 适当钙磷比例(1~1.5:1)膳食有利于钙吸收。
(三)钙的吸收与代谢 1.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3)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 钙离子可与食物中的植酸、草酸、磷酸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盐。 脂肪消化不良,未被吸收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影响钙在肠道中的吸收。 膳食纤维的糖醛酸残基与钙结合也影响钙的吸收。
(四)钙的缺乏 血清钙含量不足,可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引起抽搐; 缺钙可能与高血压、结肠癌、男性不育和精子质量有关。 钙缺乏主要影响骨骼与牙齿的发育,可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血清钙含量不足,可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引起抽搐; 缺钙可能与高血压、结肠癌、男性不育和精子质量有关。
(五)钙的过量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2.奶碱综合征。 3.与其他矿物质相互干扰:明显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度;对镁代谢有潜在副作用。 4.血清钙含量过高,则可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六)参考摄入量 年龄 RNI/AI(mg/d) 1岁以内 400~600 儿童与青少年 600~1000 成年人 800 50岁以上老年人 孕妇和乳母 1000~1200 UL 2000
(七)食物来源 蔬菜、豆类和油料种子也含有较多的钙。 特别突出的有黄豆及制品、黑豆、赤小豆、各种瓜子、芝麻酱。 奶和奶制品是食物中钙的最好来源,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是婴幼儿最佳钙源。 蔬菜、豆类和油料种子也含有较多的钙。 特别突出的有黄豆及制品、黑豆、赤小豆、各种瓜子、芝麻酱。 小虾米皮、海带和发菜含钙特别丰富。
三、铁 (一)概述 (二)铁的生理功能 (三)铁的吸收与代谢 (四)铁的缺乏 (五)参考摄入量 (六)铁的食物来源
(一)概述 人体一般含铁总量3~5g; 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铁酶类、辅助因子及运载铁中,称之为功能性铁,主要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 30%的铁作为体内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
(二)铁的生理功能 1.在体内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重要部分; 血红蛋白功能是向细胞输送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带出细胞。 肌红蛋白是由一个血红素和一个球蛋白组成,仅存在于肌肉组织内,基本功能是在肌肉中转运和储存氧 。
(二)铁的生理功能 2.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如果发生缺铁,就会出现造血原料的不足,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因而出现贫血。 人体内2/3的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 如果发生缺铁,就会出现造血原料的不足,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因而出现贫血。
(二)铁的生理功能 3.其他 如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催化促进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脂类从血液中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
(三)铁的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者吸收机制不同。 铁的吸收受膳食铁含量、膳食铁的生物利用率、储备铁的量以及红细胞生成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者吸收机制不同。
(三)铁的吸收与代谢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可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原卟啉结合,很少受其他膳食因素(包括铁吸收抑制因子)的影响,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
(三)铁的吸收与代谢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占膳食铁的绝大部分。非血红素铁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并必须转化为亚铁后方能被吸收,吸收率较低(3%-5%)。
(三)铁的吸收与代谢 1.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1)膳食因素 (1)抑制因素 (2)促进因素 (2)机体因素 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明显受其在小肠上部的可溶性的影响,而其可溶性依赖于整个膳食组成。膳食中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物质有植酸、多酚(存在于茶和某些蔬菜中)、膳食纤维等。
(三)铁的吸收与代谢 1.抑制铁吸收的因素 (1)缺乏胃酸或服用抗酸药物可影响铁吸收。 (2)铁的吸收也受体内铁的需要程度的影响。 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明显受其在小肠上部的可溶性的影响,而其可溶性依赖于整个膳食组成。膳食中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物质有植酸、多酚(存在于茶和某些蔬菜中)、膳食纤维等。
(三)铁的吸收与代谢 2.促进铁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有些成分,如维生素C、某些氨基酸、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琥珀酸、脂肪酸、肌苷、山梨酸等能与铁螯合成小分子可溶性单体,阻止铁的沉淀,因而有利于铁的吸收。
(三)铁的缺乏 据2002年我国营养调查结果,居民贫血患病率15.2%,2岁以下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2%,贫血的主要原因就是缺铁。 铁缺乏常见于4个月以上的婴儿、儿童、育龄妇女、60岁以上老年人等。 据2002年我国营养调查结果,居民贫血患病率15.2%,2岁以下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2%,贫血的主要原因就是缺铁。
(四)铁的缺乏 铁缺乏还常见于各种显性和隐性出血,如创伤、痔疮、消化性溃疡、肠道寄生虫(特别是钩虫病)等疾病中的出血,也是引起缺铁的重要原因。
(四)铁的缺乏 2.肠道的吸收不良,如吸收不良综合征和慢性腹泻等。 铁缺乏还发生于铁吸收不良: 1.膳食因素的吸收不良,当膳食中谷类食品所占比率很大而肉类食品很少时,铁的吸收率很低。 2.肠道的吸收不良,如吸收不良综合征和慢性腹泻等。
(四)铁的缺乏 体内缺铁可分三个阶段: 铁减少期:储存铁减少,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无临床症状;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亚临床症状; 缺铁性贫血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下降,并伴有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五)参考摄入量
(六)铁的食物来源 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为动物食品如肝脏、动物全血、瘦猪肉、鱼类、牛羊肉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很高;
(六)铁的食物来源 植物性食物中则以黄豆和小油菜、太古菜(塔棵菜)、白菜、芹菜、水芹菜、鸡毛菜、萝卜缨、荠菜、雪里红、苋菜、韭菜、毛豆等铁的含量较高,其中黄豆的铁不仅含量较高且吸收率也较高,是铁的良好来源。
四、锌 (一)概述 (二)锌的生理功能 (三)锌的吸收与代谢 (四)锌的缺乏 (五)锌的参考摄入量 (六)锌的食物来源
(一)概述 人体内锌含量为1.5~2.5g,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中,其中骨骼与皮肤中较多,头发锌含量可以反映膳食锌的长期供应水平和人体锌的营养状况。
(二)锌的生理功能 1.酶的组成成分; 2.促进生长发育; 3.促进免疫功能; 4.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5.其他。
(三)锌的吸收代谢 锌在小肠吸收,主要通过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 植酸与锌生成不易溶解的植酸锌复合物而降低锌的吸收率。 植酸锌还可与钙进一步生成更不易溶解的植酸锌-钙复合物,使锌的吸收率进一步下降。
(三)锌的吸收代谢 纤维素亦可影响锌的吸收,植物性食物锌的吸收率低于动物性食物,这与其含有纤维素和植酸有关。 锌的吸收率还部分地决定于锌的营养状况。体内锌缺乏时,吸收率增高。
(四)锌的缺乏 性成熟推迟,性器官发育不全,性机能降低,精子减少,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月经不正常或停止; 缺锌时皮肤出现粗糙、干燥等现象; 人和动物缺锌,T细胞功能受损、引起细胞介导免疫改变,使免疫力降低。
(五)锌的参考摄入量 人群 参考摄入量 成年男子 15mg/d 成年女子 11.5mg/d UL(成年男子) 45mg/d UL(成年女子)
(六)锌的食物来源 红色肉类、动物内脏锌含量高,海产品是锌的良好来源,如牡蛎含锌75mg/100g,奶和蛋次之,蔬菜、水果含锌量少。
小结 矿物质的分类、特点和生理功能; 钙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缺乏与过量,推荐摄入量; 铁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缺乏与过量,; 锌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缺乏与过量,;
思考题 1.什么是常量元素?什么是微量元素? 2.简述钙的生理功能。 3.简述铁的生理功能。 4.影响钙、铁、锌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5.钙、铁、锌的良好食物来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