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下). 第二節社會變遷  戰後台灣的人口變遷 年代人口數(單位:萬) , , , ,150.
Advertisements

1920 陳獨秀等人於上海籌組中國共產黨 1921 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1923 孫中山開始聯俄容共,重組國民黨 1924 創立黃埔軍校 1925 孫中山逝世 1926 蔣介石北伐 1927 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
大學學術聲望排名前三十名 99 年總排名校名平均分數 98 年名次 1 清華大學 台灣大學 交通大學 成功大學 中山大學 中央大學 政治大學 台灣師範大學 中正大學
第五課.
第一篇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章 民國創建與民初政局.
分題二 中國的現代化與轉變 第 3 章 早期的現代化努力 專題 1:南京政府推行 現代化的努力.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民初政局 共和制下的集權嘗試.
我們對八年抗戰應有的認知 何世同 退役少將/歷史博士/退休教授.
老兵不死--麥克阿瑟.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年中日戰爭.
高中歷史 第四冊 4-1.
請抄筆記~~ 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間:1939~1945 軸心國:德(希特勒)義(墨索里尼)日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第一次柏林危機之背景分析.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亞洲的民族復興運動 二、蘇聯共產政權的發展 三、經濟大恐慌 四、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 五、第二次世界大戰
鴉片戰爭對中國帶來甚麼影響? 觀察下圖,猜猜圖中的人正在做甚麼? 閱讀右面的資料,找出清朝時鴉片輸入中國的情況。 圖中的人正在吸食鴉片。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歷史報告 中國八年抗戰~ 班級:7年21班 組別:第五組 組員:21方奕中 25李治翰 27周政易 35陳致鋼 36陳英傑.
第 3 章 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亞洲的民族復興運動 蘇聯共產政權的成立 經濟大恐慌 軍國主義的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聯合國的成立.
有多少人還知道….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革命與建國 第二節 新文化與新思潮 第三節 從中原到臺灣.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的演變 第一節 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學習重點: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及華北 中國全面抗日 抗戰勝利後中國的國際關係
三軍概要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美國國防部.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國.
第一章 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4至1927年) 第二章 國共十年武裝對立     (1927至1937年) 第三章 國共第二次合作     (1937至1945年)
戰爭學院 被遺忘的盟友 讀書心得報告 報告人:53號 蘇茂賢.
分題一 香港的成長與發展 第 1 章 從英國管治到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 專題 1:二十世紀上半葉英國管治的主要特色.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學習重點: 為何會發生「二次革命」? 袁世凱怎樣逐步擴權稱帝? 為何會出現張勳復辟? 軍閥割據混戰的概況如何? 五四運動是在怎樣的背景下
第十三章 從中原到臺灣 第一節 革命之再起與國民政府 第二節 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
民國初年的政局 (二)張勳復辟 與 軍閥混戰 中 三 級 22 中 史 科.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章 中日關係 History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由朝鮮到東北 第二節 七七抗戰:由東北到全中國 第三節 日治時期的臺灣.
Kazusa DNA Research Institute 見學報告
影片製作流程 構思劇本 影片主題 觀看對象 腳本安排 呈現方式 ….
JDK 安裝教學 (for Win7) Soochow University
研習目的:希望透過這次研習,來認識「自由神像」的由來和發掘自由神像對美國人的重要性。從中對「自由神像」的認識加深。
(著名戰役 Famous Battles) Random Slide Show Menu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Connecting to advertisement
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 世界秩序的重整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媒體露出 報紙─太平洋日報 來源:太平洋日報
雷雨 Thunderstorm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NewsWeek No.4 公投特輯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2冊第6章.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人類的石油年代.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臺 灣 (民) 政 府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臺 灣 (民) 政 府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Commando War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P106.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傳說對決 報告者:張赫 2017/6/
ATCI –V類 2008~2011年健保藥品金額與成長率 資料來源:全勝資訊管理顧問(股)公司 電話: Minky Yu (余小姐)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臺灣政府 Taiwan Government 臺灣民政府官網
Lesson—06 ◎維基百科,網址: 中華民國的艱難締造 Lesson—06 ◎維基百科,網址: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第六節北伐統一與八年抗戰 1928年北伐後,國民政府與一些有野心的軍人間、與共產黨間、與日本帝國主義間,衝突持續未斷 但在1937年全面對日抗戰爆發以前,衝突大抵是局部的,國民政府將一些精力投注於國家建設上,這些建設可說是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對國家整體來說,是進步的一些建設與成就

北伐統一前分裂的中國 民國初年的軍閥肇始於清朝末年北洋軍的編練。袁世凱當政時代,佈北洋勢力於全國各地,袁逝後,各地軍事將領無所歸屬,乃自然結合而成派系,造成軍閥割據之局 這些軍系,在北方有皖系、直系、奉系、閻系等;在南方有滇系、桂系等。有的勢力超過軍省,為數省之聯合,皖系、直系、奉系都如此,此三系均一度控有北京政府

北伐統一 1928年北伐完成後,方結束軍閥割據之局 民國建立後的最初20年,中國處於軍閥割據的分裂亂象中 孫中山以「維護臨時約法」為號召,開展北伐事業 蔣中正則藉著黃埔軍的優勢武力,逐步鞏固政權並掃平各地軍閥,終而完成統一中國

中國對日宣戰 1937年7月7日,因日軍在中國的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而引發中國對日宣戰,直至1945年8月15日止,史稱對日「八年抗戰」 日本雖然擁有精良的武器裝備,但是國庫財力無法負擔綿長的補給線,加上過去連番勝仗的過度自滿,因此開闢南北戰場,妄想「三月亡華」

1937年七七事變時的盧溝橋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409,台北錦繡

1937東京街上慶祝中國南京陷落之旗幟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418,台北錦繡

南方戰場 開幕戰是1937年8月的上海大戰 12月12日南京失陷,日軍姦淫擄掠、殺人取樂,殘暴至極,造成卅多萬軍民的死亡,為中國現代史上最慘痛的一頁「南京大屠殺」

左圖為1937年12月13日,日本【東京日日新聞】登載的兩個日本士兵,在攻陷 南京後進行殺人比賽的照片 右圖為1947年12月18日,在南京進行殺人比賽的向井(右一)、野田(中)與另 一名戰犯田中(左一)一同在南京戰犯法庭接受公審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255、253,山東山東畫報

左圖為1948年1月28日,三名戰犯被押赴刑場,臨刑前他們被允許吸最後一支煙 的畫面 右圖為行刑前的一剎那,三名戰犯猶舉臂高呼軍國主義口號,至死不渝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259、260,山東山東畫報

北方戰場 1937年日軍攻入濟南等地 1938年3月中日雙方會戰徐州,國軍在台兒莊大捷,殲滅日軍1萬6千餘人 6月日軍沿長江西進,國軍節節抵抗。10月抵國軍撤出武漢。此時日軍戰線拉長,後勤疲乏 中國政府在南京失陷前已遷都重慶,表達長期抗戰之決心

同盟國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於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隨後中國亦正式向日、德、義三軸心國宣戰 次年元旦,中、美、英、蘇等26國發表「同盟國反侵略」共同宣言,蔣中正為中國戰區盟軍(包括中南半島)最高統帥

開羅會議 1943年11月底,蔣中正、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埃及開羅舉行會議,商討戰後的遠東問題 會議決定 聯合作戰,直至日本投降 日本以武力取得的中國土地,包括台灣澎湖在內必須全部歸還 懲處引發戰爭的日本軍閥 戰後的日本問題由日本政府自行解決

1943年開羅會議一景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506,台北錦繡

中國最後的勝利 1944年12月,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在昆明成立,開始反攻印度、緬甸、廣西及廣東。次年1月滇西與印度的國軍在緬北會師,中印公路全線通車;從此國軍逐漸收復失地,日軍呈現敗勢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8月9日及14 日,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天皇隨之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歷時八年多的對日抗戰終獲最後勝利

1945日天皇向議會宣布投降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530,台北錦繡

1945年8月21日,日軍代表今井武夫飛抵湖南芷江接洽投降事宜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084, 山東山東畫報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丘為君、張運宗,2003,走入近代中國,台北五南 張玉法,1982,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 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山東山東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