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膳食与养生健康 崔箭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 崔箭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 课程三要素 中国少数民族 特色膳食与养生健康 中华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 食 “ 民以食为天 ” 现代健康观 “ 身、心、社会 ”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盆 位 分 芽 煮 并 宣 盛 选 规 丝 表 要 没 孩 挑 选挑 选.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 ——谈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拉伸和收缩包装技术 1. 简 介 2. 主要特点 3. 常见收缩包装设备 4. 常见拉伸包装设备.
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結果檢討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業務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单位: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专业: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张玲
雷 曼 的 滑 铁 卢 ——雷曼兄弟破产案例分析.
物流系统的特点.
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五八班 陈杰.
孕产妇与婴儿膳食指导 之孕妇篇 主讲教师:吴建芬.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九年一貫課程導論 教案設計 森林系 簡睿涵 口生所 張智為 歷史系 陳秋雪.
我国少数民族习俗礼仪.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相關子法規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105年1月 1.
两晋与南朝.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和实践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 邓俊 外教社2009年全国外语骨干教师暑期研修班.
身心障礙學生之升學與就業 人發 郭峻如 科技 吳心昀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認識食品標示 營養師 李曼瑄 定緁食品有限公司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人数 挑食 偏食 爱吃肉不爱吃青菜 不吃早饭 有时间才吃早饭 暴饮暴食 口味偏咸 喜欢吃油炸的食品 以水果代替蔬菜 爱喝饮料.
植物和我们.
103年度雙和分區總務實務研討會 經費申撥 與 核銷流程說明 永續環境教育科-馮紹華 103年4月30日.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相關子法規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105年1月 1.
糖尿病流行病学.
八下思品第十八课 民族情 民族魂 2015、5.
营养配餐 学习目标 1、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2、通过营养配餐的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观察以下图片,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吗 壮族.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仁爱 和谐 敬业 进取.
穆斯林文化介绍 穆斯林 (英:Muslim) (阿拉伯语:مسلم),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安拉的人。这是伊斯兰一词的主动分词。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现今的伊斯兰国家或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2009年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占全世界的23%。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從性格心理學看生涯發展 組員: 高嘉鴻 李冠廷 簡品卉 李雅芳 陳怡馨.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第十章 方差分析.
Huo 火.
Nǐ hǎo 你 好.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多元文化概論.
主講人:李瓊淑 總經理.
西藏 Tibet.
科 系:休閒事業管理系. 指導老師:許興家老師. 組 員:游海欽.周書豪.林季蓁.
宠物有不同的需求,看下面的提示来猜一猜。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中华饮食文化 วัฒนธรรมอาหารจีน 刘英、刘秋君、詹玲霞、张博、张丽洁.
防蚊灭蚊.
Unit 5 第3课时 四年级.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與家庭工作〜 家訪技巧 方瓊聆社工師      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醫學美學期末報告 醫學美學之我見---- 談單眼皮變雙眼皮
餐旅籌備與規劃 授課老師: 陳怡慈.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膳食与养生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第十六章 禁忌

概述 禁忌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际之中,自发地逐渐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各民族的禁忌习俗古老神秘、源远流长,渗透于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婚育丧葬和岁时年节等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许多民族的禁忌习俗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们思想道德的规范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禁忌文化。

禁忌作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来是民族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不同民族的禁忌对象及内涵是不相同的,造成禁忌行为变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藏族先民发祥于青藏高原,他们在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禁忌行为在其风俗中独具特色,并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现存资料看,吐蕃人只食用牛羊肉和猪肉,他们对其它动物肉类没有多大兴趣。尤其厌恶水生动物和多足类动物,把它们看作是一种可怕的虫穿,从来不敢问津。 牛羊觥

关于此种现象,在藏族古籍《西藏王臣记》和《王统世系明鉴》中,都记载了松赞干布的曾祖父种宁岱乌赞普的一位妃子背地里偷吃蛙肉被赞普窥见,赞普心中厌恶她犯了禁忌,而满身生痢(麻风)的故事。

由于藏民祖先生活在海拔高、气候寒冷的地方,虽然青藏高原上有众多的湖泊,但在缺氧且鱼饵缺少的环境下,水生动物繁殖缓慢,很难满足高原民族对高蛋白食物的循要,从而导致了藏族先民与这些水生动物的“隔绝”。长此即会对这些动物产生神秘感和恐怖感,最后上升为一种禁忌行为。

再者,藏族有不吃马肉的忌俗,也和其先民生活的社会时代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吐蕃在唐代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她与唐王朝、南诏以及西域诸国战事频繁。吐蕃的战马、骑兵是其与这些国家相抗衡的一个重要法宝,故当时驯养战马与珍视马成为社会风气。

马不仅为赠送师长的贵重礼物,而且作为富户的殉葬物。古时吐蕃人民对马极度珍视,把马当作命根子,是生存的条件。这种对马的深厚感情逐渐成为一种崇拜,凭其对马的这种感情,不可能把马肉列入其食谱,久了 藏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而形成对马的崇拜及对吃马肉的禁忌行为。

在湖海、河流周围居住的民族,渔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仅就渔猎生产而言,各民族形成诸多禁忌习俗。

居住在昆明滇池周围的彝族撤梅人,世代以捕鱼为其副业,但他们对一种浅蓝色的鱼是禁止捕捞的,对硕大的鲤鱼也禁止食用,而龙潭中的乌鱼、黄鳝,井中的红鱼均是其图腾禁忌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撒梅人仅在祭祖做大斋时禁止捕鱼和食鱼,在丧葬守灵期间禁止食鱼,其他情况则不加限制。

大理洱海边的白族渔民禁忌捕捞巨鱼和怪鱼,更忌食用,如捞到这两类鱼,以为捕捞了海神,需保密,并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将鱼放回海中。 祭海神台

壮族视青蛙为神灵,认为青蛙可预告早涝灾害及一年的农作物丰歉。因此严禁捕捞青蛙,亦忌食青蛙。侗族民间认为,蛇既可降灾于人,又可赐福于人,故禁忌捕蛇和食蛇。 壮族"蚂 节"(青蛙节)

各个民族和社会群体在饮食方面都有关于与其宗教文化传统相联系的禁成规定。有的规定涉及食物的种类:何者可吃,何者不可吃。图腾民族一般都规定不可吃(或不可未经特定的宗教法术仪式而随意吃)被尊为图腾的动植物。

饮食是生活所需,生命所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居于头等重要的地位,故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禁忌最能体现他们对神圣物的情感。在宗教禁忌中,饮食禁忌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禁忌。

穆斯林民族饮食禁忌 穆斯林的饮食禁忌种类颇多,但几乎都是动物性食品及其脂类,而且要求比较严格。这种禁忌的法理来源是唯一的,即《古兰经》。

关于穆斯林的饮食,《古兰经》有个总的要求,即它应该是“合法”而“佳美”的。所谓合法,就是在真主名义下宰杀的东西。《古兰经》中禁戒人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

禁吃猪肉,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塔吉克、塔塔尔、乌兹别克等十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这种传统习惯来源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有一定饮食禁忌的宗教,最主要的禁忌源于《古兰经》的规定,即:死动物(包括打、摔、触、电等原因而自死的动物)、流出的血、猪肉和非诵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以及酒。

伊斯兰教之所以禁止信徒食用这些东西,是出于“重视人的性灵纯洁和身体安全”。动物不宰自死或因疾病,或为衰老,或为中毒,其肉不可食;血液乃动物所需各种养分的输送渠道,往往残存有害物质,故不可吃。

至于酒,在穆罕默德传教初期仅限制用量,以不醉为限,后因有人酒醉出现贻误正事、影响团结的行为,《古兰经》遂宣布酒为禁物,不可饮。

清真菜是指信奉伊斯兰教的中国少数民族菜肴的总称。清真菜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饮食禁忌比较严格,其饮食习俗来源伊斯兰教教规。清真菜选料严谨,工艺精细。食品洁净,菜式多样。其料主要取材于牛、羊两大类,特别是烹制羊肉菜肴极为擅长。

丰盛的清真美食

中国穆斯林对“不食猪肉(油)“禁忌的遵守是特别严格的。它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穆斯林的一种社会习俗。忽视或误释这种禁忌,穆斯林会产生反感。每一个非穆斯林都应该自觉地尊重穆斯林的这一习俗。

伊斯兰教对饮食的禁忌是每个穆斯林必遵的教规。年深日久,代代相遵,教规的内容逐渐变为我国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穆斯林的生活习俗,成为上述十个少数民族的习惯。世界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禁食猪肉。我国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都遵守这一生活习惯。

蒙古族饮食禁忌

蒙古人至今保留大量的饮食禁忌之俗。禁忌食用变脏的食物;忌讳把奶桶等盛奶食品的器皿扣放;忌讳有意无意的倒奶;给客人送餐刀时禁忌尖向客人或刀刃朝下,刀尖朝里;特别忌讳给客人倒上白开水,应献给奶茶。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更不食用马肉。

蒙古族不吃马肉,这种习惯的形成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成吉思汗在世时族民原本也吃马肉,他驾崩后,元世祖忽必烈昭令以马肉祭典,所以马肉即为后人所忌食。

另一种说法是,黄教传入,其教义视马为“天驹”,食之有罪。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聚古族在生产和生活中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感情至深,不忍食之。

牧民过去也不喂猪,不养鸡,不吃猪肉、鸡肉和鸡蛋,其原因也有种种说法,但比较切合实际的说法,这是由于蒙古族长期的游牧生活之不便,加之猪随地拉屎拉尿,有碍卫生,牲畜不慎吃了鸡毛易得咳喘病。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牧民也开始喂猪养鸡了。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藏族饮食禁忌 藏族的饮食禁忌中反映在忌食某些类别的食物和对锅灶火塘的禁忌上。 锅灶祭拜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绝不吃马、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鱼、虾、蛇、鳝以及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大多为青年)少量食用外,广大农区和特区的群众一般不食。兔肉部分地方可食,但孕妇不得食用,据说违禁食用生下的孩子会成豁嘴。

即使是吃牛羊肉,也不能吃当天宰杀的鲜肉,必须要过一天才食。当天宰杀的肉称为“宁夏”(意为“日”nyin--sha),人们认为牲畜虽已宰杀,但其灵魂尚存,必须过一天后灵魂才会离开躯体。对鸟类、山鸡藏族从不捕食,尤其如“拉恰贡姆”(lha-ya-gong-mo)这样的雪山鸡藏族人视之为神鸟,忌讳捕猎。

在肉食禁忌中,忌食鱼肉的情况多较为复杂,忌食与否与地域密切相关。在藏东地区,人们几乎不食鱼,也不能触摸蛇、蛙等动物,认为鱼、蛙这些水生动物是龙神的宠物,若伤害或触摸会染上疾病。

人们一般认为藏族不食鱼是受佛教不杀生观念的影响所致,而藏东地区不食鱼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昌都卡若遗址靠近澜沧江,至今鱼产丰富,却未在遗址中发现钓钩、鱼标、网坠等渔猎工具,也未发现鱼骨。这一现象是耐人寻味的。

考古专家们推测,卡若居民们(即藏东藏族的远古先民们)当时就有以鱼作为“禁忌食物”(Taboo Food)的习惯,不食鱼的观念和习俗在佛教传入后进一步得到强化。

藏东居民至今普遍不食鱼 澜沧江

然而,雅鲁藏布江流域同藏东三江流域的情况却大为不同。雅鲁藏布江最大支流拉萨河流域的曲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民们从事渔猎生产的网坠,还有鱼骨。雅鲁藏布江的又一支流尼洋河流域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居木遗址、云星遗址、红光和加拉马等遗址和采集点均发现了捕鱼的网坠,如居木遗址采集到网坠3件。

网坠“皆用扁平砾石加工而成。分两式,一式将扁平砾石侧打成两缺口;另一式将扁平砾石四周打成四个缺口。”这一现象说明,西藏腹心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广阔范围内的藏族先民曾从事渔猎生产活动,普遍存在食鱼习俗。

史实 藏族食鱼、蛙的习俗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诸多藏文革籍记载了吐蕃王统史上的一段有趣的史实。据史载,第29代赞仲宁德如娶 塔布之地(塔布系一古地名,今山南桑日以东加查和林芝朗县一带)女子秦萨鲁杰为王妃,生一肓子名麦龙衮巴扎。王妃初来时容貌妖好,后来日渐憔悴苍老。

赞普问其故,王妃说她吃不到家乡的一种病退食物故而变丑变老。赞普让其速云备办此食物。王妃乃命心腹婢回故乡,油炸了许多青蛙带回王宫,藏于内库,取而食之, 不久又容光焕发,美貌如前。赞普心想这种食物竟有如此之殊胜功效,也想取食, 趁王妃不在时入府库查看,发现这些食物原来是酥油炸青蛙,足足装了几袋。赞普犯了忌讳,患了麻风病。

最后赞普和王妃夫妻二人活着进入坟墓,葬于象达地方。王和妃入墓前,叮嘱王子要供奉好“宁布桑瓦”的神异宝贝,请名医开启其盲眼以掌国政。王子遵其嘱,延请名医治愈眼疾,睁眼时正看见对面虎山上羱羊在奔走,遂取名“达日宁斯”(意为“虎山见羱羊”)。达日宁斯(又译作“达日年塞”、“达日宁塞”等)便是大名鼎鼎的第30代赞普,即松赞干布的祖父。

从这一记载看,当时藏雪不同地方的风俗差异是较大的,塔布一带居民仍以鱼蛙为食,山南琼结、泽当一带对鱼有了忌讳(至少在吐蕃王室中是如此)。

不过,直到近代和现代,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日喀则、拉萨、山南等地一直有以打鱼为生的渔夫和渔村存在,当地居民在一定的季节也食鱼。今天,卫藏地区的城镇居民分人吃鱼,而广大区和牧区,尤其是藏东地区人们几乎不吃鱼、虾类食品。

在饮食禁忌中,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圣洁之地。

有人说吃蒜的当天不能去佛堂庙宇,有人说需3天后才能去,还有的认为“吃大蒜之后,七天内不宜参拜庙宇、寺院和其它圣洁的地方。因为清除大蒜的恶臭是需要时间的。”

一些信仰虔诚的群众几乎一生不食蒜。 松赞林寺

藏族对火灶有神圣的敬畏之情,认为火塘中有灶神,需小心伺候,绝不能亵渎得罪灶神,否则会带来灾难。严禁跨越火灶,忌讳往火灶里吐痰、在灶中烧骨头、皮毛等物。火塘要保持干净,不能将不洁的东西放在火灶旁,坐在灶边时,不得把脚搁到灶上,清扫垃圾不能将垃圾投入火灶内烧,也忌讳直接在火上烤肉。

行人外出时,需祈祷灶神以求护佑。在野外用三块灶石搭建的火灶,离开时也需清理干净,每块灶石上置放少许茶叶或食物,以示对灶神的祭奉。忌讳在灶石旁大小便、放屁,否则会激怒灶神导致违禁者生殖器上长疮甚至绝后。

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不吃鸡、鸭、鹅等家禽;一般还不吃海味。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苗族饮食禁忌

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苗家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家喜欢饮生水,据说是因为嗜辣太甚,辣生火,生水能解体内火毒。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酸食是苗家的独特习俗,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踉跄”之说。通常有酸鱼、酸肉、酸菜、酸汤等 。

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在饮食禁忌方面,苗族每逢天旱不雨或身患病痛时,经常杀牛或杀猪祭雷神。但祭完后只能用淡水煮熟后食用,忌放盐,相传雷神是不喜欢盐的。

贵州苗族欢庆“牯藏节”

每年小暑节前的辰日起,至小暑节后的巳日止,为苗族的封斋日。在此期间,忌食鱼、虾、鸡、鸭、鳖、蟹等物。据说如果误食了,必遭灾祸。只有猪、牛、羊肉可以食用。 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

苗族新年

黎族饮食禁忌

居住地区生活习俗不同,饮食禁忌并不相同 1、食肉类方面: 黎族地区多不吃猫肉,认为猫是家门灶神,家猫死了就埋葬。五指山市部分地区视牛为崇拜物,禁止牛日杀牛。按生肖推算,牛日杀牛会损牛的灵魂。合亩制的亩头和妻子,不吃狗、猫、蛇、鹩哥鸟和乌鸦的肉,禁止在家煮此类食品。

黎族认为狗是家门卫士和狩猎帮手,猫是家神,蛇是鬼神,鹩哥鸟要骑在牛头上是牛的灵魂,乌鸦是吃死人肉的凶魂,吃了它们的肉不吉利。 黎族竹筒饭

黎族民间,怀孕妇女不吃蛇和猴子肉,吃了会生怪胎。五指山地区黎族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期间,禁止吃鱼肉和鸡蛋等,认为吃腥味食品,会得妇科病。

2、用餐方面: 黎族禁忌在吃饭时用筷子敲打饭碗,或吹口哨。认为敲打饭碗会招来饿鬼,吹口哨会把饭魂赶跑。在家吃饭不得戴草笠、狼吞虎咽,认为这种行为似强盗,会影响来年收成。请客吃饭,不得把饭碗倒扣。因倒扣饭碗似坟墓,不吉利。

若客人吃完饭后,把筷子交叉地放在碗上,意为对主人有意见。通什合亩制地区黎族请客人吃饭时,主人不得在餐席上看客人盛饭吃菜。白沙南开部分地区入新屋或年节,全家吃饭不用碗,只用手抓饭或以勺子舀饭菜进食,以感念先祖恩赐。

3、饮酒方面: 男女喜爱饮酒,各地饮酒方式和禁忌都不相同。煮酒时会在家门口挂树叶,忌外人进家门,否则将会酿不好酒。合亩制地区的黎族,村中或家里有人死,成人禁吃米饭,以喝酒治丧3~7天。平时喝酒席间,要点死人的名字,同时把碗里的酒倒在地下,表示吉利。

黎家风情

壮族饮食禁忌

1、壮族忌食青蛙 壮族崇拜青蛙,以青蛙为图腾的地方禁止捕食青蛙,认为青蛙是雷王的儿子,若将其杀死,必遭雷击。在他们的生活中,崇拜青蛙的事例随处可见,至今在桂西一些地方尚有古朴隆重的蚂拐节,亦即祭祀青蛙的节日。

2、壮族忌吃死于笼中的鸡 壮族民间认为,中年以下的人忌吃死在笼里的鸡,否则意味着会“死在牢狱里”。

3、忌食牛肉、狗肉 以为牛为耕作之帮手,故不忍食之;禁吃狗肉,据传壮族先民中,有人生而丧母,又被后母遗弃野外,家中母犬乳之,才得以成人,故为报狗恩而禁食狗肉(但有些地区壮族视狗肉为补养珍品,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和五月初五杀狗,并称为“狗肉节”)。

4、吃饭时,忌将筷子插入碗中,因祭死者才如此;忌筷子跌落在地上;饭热忌用嘴吹,恐将饭粒吹走日后无饭可吃。

壮族风情 舞春牛 蚂拐节

彝族饮食禁忌

小凉山彝族,平日以养麦、洋芋、玉米等为主食。洋芋多是整煮、整烧、玉米、养麦、大麦多磨成粗粉做粑食用,燕麦主要制成炒面。肉类有猪、牛、羊、鸡等,以羊肉为贵。逢年在或贵客登门,主人要杀鸡宰羊甚至杀猪待客。

禁食马、骡、狗、猫、猴、蛇、蛙等肉。忌食搅拌时筷子折断的食物。拉羊到堂屋备杀时,羊突然叫者忌食。忌吃粮种。鸡跳过的饭菜忌食。忌用镰刀割肉而食。禁吃鸡回肠。男子忌食推磨时磨轴折断的面粉。孕妇禁吃猪肉、兔肉。小孩禁吃鸡胃、鸡尾、猪耳、羊耳。

饮食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孙;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是对祖先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进屋,否则鬼魂会附其上;禁过年七天内推磨;禁平日反向推磨,否则会给家庭带来灾难;

忌推磨时磨心突断,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饮食方式、食品制作、饮食主体,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

彝族风情

布依族饮食禁忌

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忌荤”习俗,即老人去世后主人家(包括本家)要忌荤,三日或五日,忌满后要请摩公开忌,唱过开荤调(云南罗平一带布依族称之为“摩借筛”)方可吃荤。

布依族丧葬“忌荤”习俗由来已久,清代康熙后的《贵州通志·蛮僚》就有贵阳、都匀、镇宁⋯⋯丧,主人不食肉,只食鱼虾”的记载。

在传统的布依族丧葬习俗中,要请老摩念经,主人家要“忌荤”,在大祭之日要举行“砍牛”仪式。砍牛时在广场空地上设立鬼杆,上挂纸钱吊、谷穗之类,孝子孝女及众亲友,跟着念经的老摩围绕鬼杆转(一般转三圈),待老摩念完经后,由女婿手执大刀将牛砍死。

布依族风情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