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鸡重要疫病流行动态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 赵继勋 张国中 北京海淀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动物医学院 实验动物研究所 100094 Tel: 62732984 Email: Zhaojx@cau.edu.cn
通过2006年的跟踪调查,综合实验室检测和相关研究,对2007年需特别关注的鸡疫病流行动态进行分析和预测。 流行动态是发展的,近期有些主要疫病变化发生频率较快,因此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动态分析和预测。
一、新的流行动态 (一)、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基本观点 流行在一定时间内已平息下来,任何免疫失败均将导致散发或地方流行。
2. 主要依据 流行情况调查:从2006年10月至今,H5N1亚型禽流感的发生处于平静期,仅个别地区疑有发生 现有疫苗的相关性研究
现有疫苗: 重组Re-1疫苗:A/Goose/Guangdong/1/96(H5N1)的HA和NA基因经删除HA裂解位点决定其高致病力所必须的连续5个氨基酸,再和A/Puerou Rico/8/34/(H1N1)的6个内部基因供体,利用反向基因操作技术人工制造的一株具有良好鸡胚适应性,抗原针对性强的、安全的重组灭活Re-1疫苗。 重组Re-4疫苗:来源于鸡群,2005年分离株通过反向基因操作技术制得
两种疫苗之间的HI交叉抑制检测出现如下结果: 可见Re-4和Re-1之间有明显差异。Re-4不能覆盖Re-1类型病毒,Re-1也不能完全覆盖Re-4型病毒。 Re-1血清 Re-4血清 05年以前血清 Re-4抗原 23 29 2005年前抗原 26 24 27
流行毒株与疫苗相关性分析 Gs/Gd/1/96 ck/fj/5/97 gs/Guiyang/337/06 ck/Gy/237/06 ck/Gy/207/06 ck/Gy/217/06 ck/Gy/1655/06 ck/Gy/441/06 ck/Gy/1218/06 ck/Gy/846/06 gs/Guiyang/1175/06 ck/Anhui/M ck/Sx/2/06 ck/hn/2/06 ck/henan/1/06 ck/hb/df/06 ck/bj/1/06 ck/hb/1/06 ck/Hunan/2246/06 ck/Hunan/2292/06 Bhg/Qh/1/05 Re4 gs/St/239/06 gs/St/2086/06 dk/Yunnan/1126/06 pheasant/St/2239/06 gs/Yunnan/1136/06 ck/Gy/3194/06 ck/Gy/2872/06 ck/Gy/3193/06 ck/Gy/3199/06 ck/bj/df/06 ck/Fj/584/06 ck/St/1233/06 ck/St/3840/06 ck/St/3923/06 crested-myna/HK/540/06 dk/Hunan/324/06 dk/Hunan/344/06 dk/Gy/293/06 dk/Gy/497/06 ck/Gy/1212/06 dk/Gy/1418/06 dk/Fj/668/06 dk/Fj/671/06 Dk/Fj/1734/05 white-backed-munia/HK/2469/06 Munia/HK/2454/06 large-billed-crow/HK/2512/06 house-crow/HK/2858/06 house-crow/HK/2648/06 common-magpie/HK/3033/06 common-magpie/HK/2256/06 common-magpie/HK/2125/06 little-egret/HK/718/06 Japanese-White-Eye/HK/1038/06 Jjapanese-white-eye/HK/1038/06 Guangzhou/1/06 gs/Shantou/3265/06 gs/St/3295/06 dk/Gy/1260/06 Common-Magpie/HK/645/06 gs/Guiyang/1304/06 ck/Gy/1018/06 ck/Gy/1211/06 gs/Yunnan/1143/06 gs/Yunnan/1144/06 dk/Hunan/856/06 ck/HK/282/06 ck/HK/947/06 ck/Gx/683/06 ck/Gy/29/06 dk/Yunnan/2535/06 dk/Gx/150/06 gs/Guangzhou/471/06 ck/Gx/1951/06 dk/Gx/1258/06 gs/Gx/1458/06 ck/Gx/1212/06 dk/Gx/1436/06 dk/Gx/2143/06 ck/Yn/3225/06 dk/Yunnan/2099/06 dk/Gx/288/06 gs/Gx/1633/06 gs/Gx/1898/06 ck/Gx/463/06 正如疫苗分成Re-1和Re-4两种类型一样,流行毒株也存在两种类型,二者之间有较大差异。其分布由过去基本上南北分隔走向全国融合,两种类型毒株均已基本形成全国分布。
疫苗和流行毒株有一定区别,其HI交叉实验有22的相差 。 Re-1血清 Re-4血清 2005年之前血清 1 3 6 4 2 7 5 Re-4 9 2005年之前抗原 当用Re-1和Re-4免疫鸡时,在HI抗体≥26时可保护鸡不死亡,但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HI抗体≤25则有可能会导致生产的损失。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和剖检具有下述特点。 △出现少多少的死亡曲线,从几只开始每天增加直到近200只的高峰,然后逐渐减少至死亡结束,通常损失10-20%,整个过程要10-15天始逐渐平息 △急剧的产蛋下降,产蛋率可下降20~30%,不能恢复到应有峰值 △发蔫死亡 △剖检可见卵泡变性与坏死 △雏鸡、育成初期鸡很少发生但死亡较严重,容易见到 过去病变表现 △注意神经症状和胰腺变化
(2)发病后5-7天,死亡还未停止,鸡群HI抗体可以检出212以上的样本。 (3)可能出现精神状态不好,剖检可见肠道、盲肠扁桃体、胰腺轻微出血,甚至出现喉头气管有粘液的“非典型”病变。这种现象应特别给予重视,因为目前疫苗免疫后,流行已趋于平静,明显发病已很难见到,而这种“非典型”发病确可能存在于鸡群中。
4. 防控对策 (1)中国发生禽流感之前 世界禽流感发生示意图 野生水禽(带毒而不发病 自然隔离 迁徙 水域(以湿地为主) 家养水禽(带毒而不发病) 粪便传播 鸡 适应 病毒返强 发生禽流感 扑杀 (1)中国发生禽流感之前 世界禽流感发生示意图
(2)变异发生及现状分析 ★ 中国禽流感H5N1的变化模式图 A/Goose/Guangdong/1/96 ? 鸭、鹅 鸡 鸭、鹅 鸡 病毒对鸡致病 由弱变强 鸡
★ 对2005年5月前中国流行的H5N1毒株的认识 家养水禽(鸭、鹅)的H5N1和鸡不同,其发病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产蛋下降、神经症状、胰脏变化,可能其H5N1病毒进化中和鸡的不一样,可称之为水禽分支。 鸡的H5N1由早期对鹅毒株的不致病到自身适应之后,形成了对鸡致病的鸡分支,其主要特点是典型的禽流感病变,几乎100%死亡,呈现明显的鸡冠,脚趾发绀,全身性出血,气管,肺出血、水肿,胃肠出血变化。
★侯鸟的作用 候鸟由不发病到发病形成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候鸟大面积迁徙,飞行行动又难以被人为控制,伴随周期性的迁徙必然形成向全世界的大传播。 候鸟由“单纯”的多种流感病毒染毒宿主变成H5N1易感的发病宿主,使这种危险的禽流感病毒在候鸟体内有了可怕的病毒重组,基因整合的机会,不仅形成新的致禽发病的变异株,因为整合的不可控和机会增加,也对人和其他动物带来更大的威胁。
★变异株的特性 整合了水禽分支的致病性,造成了出现对鸡的新致病作用,带有明显的水禽发病的临床和剖检变化,原有的对鸡有用的H5N2苗的有效性大大受到影响。
★目前的流行模式图 模拟流行图
(3)病毒污染状况分析 目前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相对严重,尤其是有水域、养鱼池、大量留鸟存在及鼠害严重的养禽场病毒污染几乎不可避免。因此单纯的场房建筑物隔离作用已相对较弱,防控形式仍十分严峻。
(4)疫苗的应用 推荐免疫程序: 10天 30天 产蛋前 鸡 Re-4 Re-4+Re-1 鸭、鹅 Re-1 Re-1+Re-4
重组禽流感疫苗(R-e-4株)的SPF鸡检查。A组:R-e-4疫苗苗免疫组;B组空白对照组。 疫苗效果的抗体监测 Re-4和Re-1免疫原性不同,但有一定交叉,原则上各自抗原检各自抗体最合适 当抗体水平高时,抗原检测可互用,因为只要检出26的HI抗体就可使生产上不出现死亡和 问题 不同类型母源抗体的存在会对监测结果造成干扰。 重组禽流感疫苗(R-e-4株)的SPF鸡检查。A组:R-e-4疫苗苗免疫组;B组空白对照组。
有母源抗体(Re-1免疫)存在情况下不同抗原检测鸡群HI抗体情况。鸡群13日龄利用Re-4疫苗免疫,33日龄采血分别利用哈05抗原和哈06抗原进行禽流感H5亚型HI抗体检测。
无母源抗体存在情况下不同抗原检测鸡群HI抗体情况。鸡群39日龄利用Re-4疫苗免疫,61日龄采血分别利用哈05抗原和哈06抗原进行禽流感H5亚型HI抗体检测。
非免疫鸡Re-4疫苗免疫后HI抗体检测情况。鸡群12日龄利用Re-4疫苗免疫,35日龄采血分别利用哈05抗原和哈06抗原进行禽流感H5亚型HI抗体检测。
(5)30日龄之前严格控制污染 (6)做好生物安全,重点是: ① 防鸟、防鼠,最好鸡舍门口放上挡鼠板; ② 场内通道定期消毒; ③ 进鸡舍前一定要对胶靴、服装及手进行彻底消毒; ④ 一定要做好空舍消毒。
(二)、AE(禽脑脊髓炎) 经研究证实,最近2个月有多处发生AE感染,有可能形成新的AE流行。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当产蛋下降接近谷底时,所孵出小鸡多于3-15天出现共济失调、 神经症状、生长受阻、死亡增加。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拉稀。前后40天内孵出小鸡均有上述症状,且表现轻、重、轻的变化规律,死亡率从3%到30-40%,再逐渐恢复正常。 孵化率、后期死亡率下降也表现轻、重、轻的变化规律。
(2)剖检变化 小鸡变化 典型。 ★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其他神经症状。 ★腺胃外观呈现白色点、斑快状改变。 ★脑软化,有时脑膜出血。
(3)抗体检测 ★可发现抗体水平高低不齐的现象。早期病小鸡可能抗体水平很低。 ★发病后期,种鸡抗体水平增高,变得整齐均匀。
相关认识 要加强AE免疫及免疫后、开产前的抗体检测 要注意不明原因产蛋下降和雏鸡的典型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目前流行毒株和疫苗的相符性是否出现异常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REO 1、基本观点 (1)REO病毒造成免疫抑制,临床表现为营养不良或矮小综合症,已形成新的流行,未来仍会显示更大的流行状态,造成明显生产损失。 (2)呼肠孤病毒已有变异株存在可能。
2、主要依据 (1)根据多年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当前REO疫苗免疫的正常ELISA抗体水平应该在2000~10000之间(IDEXX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但临床检测发现有大量抗体异常鸡群,抗体值可达30000~55000。 (2) 临床发现多个商品肉鸡群有生长发育迟缓、大小不均,体重差异很大的表现。检测发现在20~50日龄存在较高的呼肠孤病毒抗体,且表现抗体水平随日龄逐渐提高的状况,鸡群并未进行呼肠孤病毒疫苗免疫。一般母源抗体存在不会超过15-20天,因此抗体此时出现可证实由新的Reo感染所致。
(3)在未进行REO疫苗防疫的蛋鸡群,有较高的REO抗体检出,阳性率可达80%以上,并且临床可见生长发育不良、继发病多、鸡生产性能不良的现象。 (4)鸭白点病是由REO病毒所致,已形成流行。鸭REO病毒和鸡的REO病毒有一定的抗原交叉反应,鸭REO病毒是否对鸡发生感染值得重视。
3、相关认识 (1)目前发现怀疑REO导致的免疫抑制有以下主要表现: 胸腺、法氏囊轻度萎缩; 腺胃肿大,初期呈现两头尖、中间圆形膨大的肿大,后期完全变成圆形,有些会形成腺胃变薄、乳头消失; 生长发育差,至少有10-20%的鸡体重较小; 继发病多,如球虫、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NDV、IBD等问题; 后期产蛋高峰上不去,蛋鸡只有60-90%的产蛋高峰,几乎达不到90%以上,产蛋高峰维持时间也短。
(2)有上述表现但在未免疫蛋鸡和20天以上商品肉鸡中查出群发性阳性抗体即可初步诊断。 (3)目前发现疑似REO的免疫抑制比已知的REV弱。 (4)从腺胃中分离到的REO病毒单独致病作用尚不能肯定,但REO病毒作为主要病原似乎不容置疑。 (5)虽然可在肉种鸡中检出超高抗体,但对肉种鸡造成的危害不明显。鸡群很少产生腿病,估计和疫苗接种及野毒感染时间有关。 (6)REO的致病性以及是否原发病因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白血病(ALV) 1、基本观点 黄羽鸡的白血病值得重视,其白血病(包括J亚型白血病)所造成的肿瘤问题形成了一定的生产问题,且较前反应更强烈。 2、主要依据 (1)黄羽鸡肿瘤送检量明显增加。 (2)白血病抗原、J亚型特异性抗体检查,在肿瘤鸡群中明显阳性率高。 (3)有关于黄羽鸡J亚型白血病发生的报告。
3、相关认识 (1)黄羽鸡育种应特别注意,不要把过去白羽肉种鸡未消除的J亚型白血病基因误行导入。 (2)黄羽鸡育种群中白血病净化工作应加强,或许因净化不彻底,后又未能长期坚持净化,而导致垂直传播增加。 (3)应加强对黄羽鸡白血病肿瘤问题的研究,最好大方案是利用原来育种方法,重新进行白羽原种血缘的引入并加强检测,确保种群更新。
(五)、ND及其防控 分离株 Lasota 分离株血清 212 29.5 Lasota血清 28 1. NDV可能出现了某些变异。 2.依据: (1)、在高HI抗体的产蛋下降鸡群分离到多株NDV强毒。 (2)、其交叉HI试验与现有疫苗株有明显的差异 (3)、鸡胚交叉中和试验证明分离毒血清有更广泛的中和能力,而常规疫苗株血清则不能很好中和分离毒。 (4)、最近的研究证实主要分离到的致病毒株70%以上是以F基因分型的基因Ⅶ型,一部分为Ⅸ、Ⅴ、Ⅱ等。 以HN基因分型则主要致病毒株都可在一个分型中。 两种分型方法均证实分离毒与疫苗株有明显区别。 (5)、用分离株制备的灭活苗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分离株 Lasota 分离株血清 212 29.5 Lasota血清 28
3、新流行NDV的发病特点 (1)发病日龄:20日龄左右雏鸡(肉鸡为主)、育雏向育成鸡群转群时、产蛋开始至高峰期。 (2)发病表现:雏、幼鸡表现呼吸道症状及一周后的典型神经症状,产蛋鸡明显的产蛋下降,主要是高峰到达慢和高峰期的下降,也波及其他日龄产蛋鸡,伴随有轻微呼吸症状,轻微的死淘偏高,并发、继发大肠杆菌则死淘明显增加。 (3)盘据性明显,一个鸡场一旦发生,不加控制批批发生大范围产蛋下降。 (4)高抗体水平下的发病,尽管HI平均滴度在28以上且离散度不大也发生。
4.诊断要点 HI抗体水平(log2) <10 10 11 12 13 14 >14 Total 检测血清样本数量 2 7 16 (1)发病初期HI抗体检测不见离散度扩大及HI抗体水平过低情况,发病后10-14天HI可检出抗体≥213以上的多个样本。 HI抗体水平(log2) <10 10 11 12 13 14 >14 Total 检测血清样本数量 2 7 16 40
疫苗应用问题 (1)灭活油苗的早期应用问题 SPF鸡免疫后不同日龄血清中NDV-HI抗体平均滴度
SPF鸡试验结果表明,ND-K油苗本身的免疫反应性不存在问题。免疫后21天,血清中NDV-HI抗体效价可达6~9log2,平均为7 SPF鸡试验结果表明,ND-K油苗本身的免疫反应性不存在问题。免疫后21天,血清中NDV-HI抗体效价可达6~9log2,平均为7.3log2。
商品肉鸡免疫后不同日龄血清中NDV-HI抗体平均滴度
商品肉鸡的试验结果表明,ND-K油苗和Lasota弱毒苗联合应用的效果要稍好于两种疫苗的单独应用效果,这与生产中将油苗和弱毒苗联合应用的做法是相符的。但从结果也可以看出即使是两种疫苗联合免疫,在免疫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鸡体的NDV-HI抗体水平是很低的,如果在这段时间内鸡体受到NDV强毒的攻击,仍会得不到有效保护而不可避免的引起ND的发生,攻毒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近期在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发现有商品肉鸡在免疫后20~40天NDV抗体水平上不来的鸡群,有的鸡群也的确时有ND发生。分析NDV疫苗在普通商品肉鸡上免疫效果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还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干扰问题,现有的疫苗在现有的免疫程序下可能很难避免母源抗体的影响,因而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2)用特殊毒株油乳剂灭活苗再10日龄前和产蛋前代替现有NDV油苗,对从外地引入发病区的小雏鸡早期免疫会越来越重要。
6、今后走向 最近ND发生趋向频繁,今年有可能形成新的流行 仍是导致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 应该进一步关注水禽副粘病毒Ⅰ型的流行和发展趋势。
二 IB及其防控 (一)、基本观点 (1)IB仍是需重点防控的疾病。 (2)警惕Conn株造成新的流行。
(3)4/91亚型仍是主要流行毒株 中国分离株在各群中的百分比分别为:A群为22.58%,代表株为M株、B群为12.90%,代表株为T株、C群为3.22%,代表株为4/91疫苗株、D群为61.29%。说明中国存在M株和类似T株的肾型株,但D群是具有中国特色的IBV主要流行类型。中国目前防控IB主要应用的疫苗为M型,如 Ma5、H120、H52、28/86等,还有Connecticut(Conn)株也有一定的市场。但主要流行的D群分离株明显不同于M和Conn,这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何在中国免疫鸡群还时常发生IB。
(二)、主要依据 (1)发病仍很普遍,且4/91亚型为主要病原。 (2)从未经Conn疫苗免疫的发病群中分离到可被Conn株血清特异中和的毒株。
(3)带有超高IB抗体水平的临床健康或已有类IB发病症状存在的鸡群为数不少。血清流行病学显示正常疫苗免疫ELISA抗体水平通常在2000~15000之间。目前经常检测到ELISA抗体在20000~30000甚至35000以上的鸡群,提示存在感染。
下图显示某蛋种鸡群IBV的ELISA抗体检测结果(该蛋鸡群285日龄发生产蛋下降,虽未能直接分离到病毒,但抗体检测结果是异常的)。
(三) IB的防控-疫苗免疫为主的防控措施 免疫防控 有效母源抗体持续时间大多仅能维持15天 日龄 支气管变化 肾变化 1 5 10 4/5(+) 2/5(± ) 15 5/5(+) 3/5(± ) 20 4/5(+++)
2.免疫抗体有效保护滴度按Elisa检测应达到2000以上。 3.早期活苗应用有助于保持粘膜免疫对IBV的抵抗。 4.应根据流行血清型进行疫苗选择,当前重点应放在M型和4/91型上,适当考虑Conn株和当地肾型毒株的存在。 5.注意引进的祖代鸡母源抗体及所能保护的IBV血清类型,对中国或当地特有的致病血清型要针对性的尽早进行免疫。
6.除了粘膜免疫之外,通常第一次免疫,要在14天之前完成。 7.免疫保护形成之后可维持较长时间。 8.开产前加强免疫是必要的。 9.提倡监测之下的疫苗选择,应用和调整免疫程序。 10.重点放在20-50天的有效免疫保护上。
(二)警惕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尤其是已应用疫苗,并在有监测情况下仍有IB发生。 (三)配合生物安全防护
四、相关认识 (1)关于类Conn株感染发病有一个临床表现需特别关注。即对产蛋鸡影响较为明显,其产蛋下降幅度总体常可达20%,但每日下降0.5-3%,迁延时间较长,常可达20天。后期出现蛋品质不良。相对临床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容易导致早期诊断失误。
(2)中国最近分离的主要流行IBV有其自己的特性,其S1基因片断和4/91亚型也仅有80%左右的相似性,但多可为4/91疫苗所保护,故仍可称其为类4/91亚型IB群。 (3)类4/91亚型感染与前变化不大,对雏鸡(早到20d左右)及转群时的雏鸡和育成早期鸡危害较大。由于暂时不可控原因,缺少完全应对性疫苗,故完全防控流行仍有一定难度。最近,后期发现输卵管发育不良、子宫内积有大量透明液体,产蛋高峰缺失的鸡群已明显增多。
A2毒株是一株早期分离到的IBV国内分离株,中和试验证实为类4/91的分离株。本次基因分群可以证实A2也是D群中的一员。鉴于A2毒株用4/91疫苗可被很好的防控,97年后4/91疫苗的应用对防控中国IB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目前养禽生产中应考虑选择应用4/91疫苗。 中国D群分离株虽然和4/91有一定的关系,但仍然独立成群,或许来自D群的相关疫苗,才是IB防控更加行之有效的未来之路。
(七)、其它重要的疫病 马立克病毒(MDV) 1、基本观点 (1)MDV是目前禽肿瘤病的主要致病病因,且仍会维持这种状态。 (3)警惕REO,REV病毒和MDV的双重感染。
2、主要依据 (1)对多个肿瘤病鸡群的血清学检测可见白血病和REV抗体很少有阳性结果,剖检有马立克肿瘤特征。 (2)在发肿瘤鸡群,可查到一定量带有超高REO或REV抗体的样本。
3、相关认识 (1)马立克发病和疫苗应用及早期(8d前)防护有关。通过对雏鸡有效进行免疫、保证运输安全、加强早期育雏管理三者共同努力才可有效防控。 (2)需关注REO对增加肿瘤严重程度的影响。 (3)已有关于马立克肿瘤可以从腺胃中用PCR方法证实的研究。 (4)需关注REV新出现问题对MD肿瘤发生率提升的出现。
H9亚型AIV 1、继续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2、HI抗体出现212或以上具有诊断价值。 3、是产蛋下降、商品肉鸡生产效益不好的重要病因。
IBDV 1、疫苗选择、疫苗免疫时机依然是防控IBD发生的关键。 2、对由于疫苗注射,特别是过量注射,造成法氏囊损伤导致暂时性免疫抑制,使雏鸡在15-30日龄呈现对多种疫苗反应不良,抗体水平不好的现象仍需给予格外关注。
大肠杆菌和MG 仍然是最主要的条件致病菌,一旦抗体抵抗力下降会发生继发或并发。大肠杆菌危害极大,控制大肠杆菌需要特别关注饲养环境中菌源问题。
(八)肉鸡生产还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1.肉鸡笼养,应激猝死问题 (1)应激因素 笼小、密度太大 喂料非机械化导致喂料时间过长 公母鸡同栋饲养 性成熟刺激、产蛋开始 加光刺激 换料 其他——饲养管理和环境改变
(2)表现 多发生于产蛋开始至高峰期 猝死多表现为肝破裂 猝死多发生于营养状况良好鸡 死亡鸡多因后吃料或未吃上料 剖检可见水盐代谢异常,如心包积水、脏器淤血
2.育雏期的隔离问题 育雏期一定会存在,免疫抗体未达到防疫要求的低抗体时期,大约日龄为15-30天,因此育雏期的隔离好坏和疾病的发生有最重要的相关性。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