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高一历史备课组 万小翠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高一历史备课组 万小翠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8 . 罗斯福新政
59 票 罗斯福 胡佛 472票 胡佛失意 罗斯福得意 对决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 对决 胡佛 59 票 472票 胡佛失意 罗斯福得意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材料1:1932年大选时,危机发展到了顶峰,这一年完全失业的人数到1200万,占美国有劳动能力人口的1/4。1933年初,美国经济已近于崩溃,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1/2(46.2%)。出口贸易达到30年来最低点,进出口额下降70%,农业生产减少了60%,倒闭的银行达3500家。 材料2:1929~1932年美国共发生了2700次罢工和游行示威,左翼思潮开始盛行,一方面向往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当时苏联经济正值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1932.9.亚特兰大州出现了“黑衣社”的法西斯协会,公开鼓吹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一)形势: 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胡佛措施失败,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二)当选总统: 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总统 (三)目的: ①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一、临危受命——看病情、查病因 生产 消费 = 健康经济 (供需平衡) 病态经济 (供需不平衡) 改革 减少生产 扩大需求 生产发展 消费旺盛 = > 健康经济 (供需平衡) 病态经济 (供需不平衡)
三R工程 新政New Deal 二、实施新政 (一)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二)工业(中心): (三)农业: (四)社会福利: 第一阶段(1933——1935) 复兴recovery 第二阶段(1935——1939) 改革reform (三)农业: (四)社会福利: 救济relief (贯穿一二阶段) (五)社会立法: 三R工程
(一)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1.下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作用:恢复了银行信用,重拾人民信心,稳定金融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第一次炉边谈话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三天即3月6日,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作用:恢复了银行信用,重拾人民信心,稳定金融
(一)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1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 4.管制证券业 国会还通过《证券交易法》,使政府对证券发行和交易实行管理。
(二)工业(中心) 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核心措施) 作用:防止盲目生产引起生产过剩,缓和阶级矛盾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等方面的规章。到1935年初,这种“公平竞争”的法规多达750个。其中《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比如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此外,有的法规规定禁止雇用童工。 作用:防止盲目生产引起生产过剩,缓和阶级矛盾
调整农业政策,减耕减产,调整结构, 稳定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复苏。 (三)农业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材料1:1933年5月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其职责是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调整农业政策,减耕减产,调整结构, 稳定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复苏。 材料2:农业调整局通过1933年同各州农场主签订合同,仅1934年就减少小麦和棉花播种面积各1000万英亩,玉米900万英亩,两年内共销毁牲畜2300万头,但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上什到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
(四)社会福利 1、加强救济(输血)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2、加强社会保障 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 3、“以工代赈”(造血) 成立专门政府机构,大规模举办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将救济穷人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公共工程包括:电讯线路、铁路、桥梁、码头、机场、公路、水利工程、公园等。近1000座飞机场,12000个运动场,800多校舍和医院等。 1933—1942年共花费170多亿美元,1933~1940年各种公共工程吸收了200~400万失业者。 作用:增加了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奠定美国现代福利制度基础; 改善了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长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00 多个法令 (五)社会立法 几十个部门 金融 33.3.9 紧急银行法 33.5 农业调整法 工业 33.6 全国工业复兴法 33. 联邦紧急救济法 35. 全国劳工关系法 社会保险法 38. 公平劳动标准法 措 施 领域 年月日 通过法令 成立管理部门 联邦储备银行 农业调整署 全国工业复兴署 联邦紧急救济署 劳工关系委员会 农业 救济 劳工福利 700 多个法令 几十个部门 作用:保障工人权利,提高工人地位,稳定了社会秩序
生产恢复柱状图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1929--1945) 三、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 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生产恢复柱状图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1929--1945) 1.、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材料: “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
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其致命弱点在于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四、评价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即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局部调整。 新政的“新”在何处: 新政局限性: 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其致命弱点在于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①新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②新的特点: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 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④新的起点: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了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本节知识结构 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背景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政策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内容措施 罗斯福新政 特点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深远.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影响
五、争议不断的新政 罗斯福的道德品质很成问题。他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他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罗斯福的一系列政策虽然改善了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却未能实现经济的复苏,而这才是当时的美国所迫切需要的。 1935年1月,法院宣布《工业复兴法》违宪。因为,法院认为国会无权把对工业的管制权委托给总统。 1936年1月6日,法院宣布否决《农业调整法》。认为,该法在不合理的使用税收权,“从剥削一个群体的财产使另一个群体受益”。 1937年5月27日,“黑色星期一”,以三个9一0法院以国会不能委托权力给总统为由宣布“工业复兴法”另外三项主要条款违宪。 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为拯救本国经济,纷纷效仿罗斯福。采取政府干预的手段。当今美国广泛建设的政府项目,都能在新政中找到根源。如农业补贴、最低工资,等等。这些措施实际上都阻滞了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生产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并未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