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 (一)依次施工 施工过程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劳动量 班组人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特征 抢三十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 本章主要内容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流水施工实例.
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1 流水施工概述 2.2 流水施工参数 2.3 与流水施工方式有关的术语 2.4 流水施工方式
土 木 工 程 施 工 第 十一 章 流水施工原理.
流水施工原理.
第三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务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第7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二章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悬挑脚手架 施工方案的编制与管理.
四种命题 2 垂直.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五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五 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 3 章 基本概念.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Online job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s
第十章 方差分析.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二章 流水施工基本原理.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顺序表的删除.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合唱基础知识 ——合唱谱、合唱队形 主讲:林冬莹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Harvard ManageMentor®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例题2-15讲解 主讲人 束美其.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找 因 数.
Sssss.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列类型 2、列类型之数值类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 (一)依次施工 施工过程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劳动量 班组人数 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 (一)依次施工 施工过程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劳动量 班组人数 施工天数 工种 挖土方 240m3 6 m3/工日 40工日 8 5 普工 砌砖基 60 m3 1 m3/工日 60工日 12 瓦工 回填土 200 m3 4 m3/工日 50工日 10 灰土工

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 如【例1】: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其每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量等如下:

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 一栋栋地进行 栋号 一 二 三 四 1) 特点:工期长 2) 适用于: 施 工 进 度 人数 时间 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 一栋栋地进行 栋号 施 工 进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 二 三 四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20 40 1) 特点:工期长 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 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宜采用混合队组)。 2) 适用于: 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组织大包队施工

2.平行施工 (各队同时进行) 栋号 一 二 (1) 工期:T=4(天) 三 (2) 特点: 四 1) 工期短; 2) 资源投入集中; 2.平行施工 (各队同时进行) 栋号 施 工 进 度 1 2 3 4 一 二 三 四 (1) 工期:T=4(天) (2) 特点: 1) 工期短; 2) 资源投入集中; 3) 仓库等临时设施增加,费用高。 (3) 适用于:工期极紧时的人海战术。 挖 砌 垫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120 80 160

3.流水施工 栋号 一 (1)工期:T=7 二 三 (2) 特点: 四 (3)实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工期较短; 资源投入较均匀; 施 工 进 度 1 2 3 4 一 二 三 四 (1)工期:T=7 (2) 特点: 工期较短; 资源投入较均匀; 3) 各工作队连续作业; 4) 能连续、均衡地生产。 (3)实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挖 砌 垫 填 挖 砌 垫 填 挖 砌 垫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50 110 80 60 20 90

二、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 1、  工作队及工人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技术革新,从而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浪费和维修费用; 2、  工人实现了连续性单一作业,便于改善劳动组织、操作技术和施工机具,增加熟练技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可提高30%~50%),加快施工进度。 3、  由于资源消耗均衡,避免了高峰现象,有利于资源的供应与充分利用,减少现场暂设,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一般可降低6%~12%,); 4、  施工具有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减少了施工间歇,从而可缩短工期(比依次施工可缩短30%~50%),尽早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5、  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减少了浪费,有利于提高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 1、  将整个工程按施工阶段分解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并组织相应的施工专业工作队(组)。使每个施工过程分别由固定的专业工作队负责实施完成。 2、  把建筑物在平面或空间上尽可能地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流水段(或称施工段),以形成“批量”的假定产品,而每一个段就是一个假定产品。 3、  确定各专业工作队在各段上的工作持续时间。这个持续时间又称为“流水节拍”,用工程量、工作效率(或定额)、人数三个因素进行计算或估算。 4、  组织各工作队按一定的施工工艺,配备必要的机具,依次地、连续地由一个流水段转移到另一个流水段,反复地完成同类工作。 5、  组织不同的工作队在完成各自施工过程的时间上适当地搭接起来,使得各个工作队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同时进行作业。

四、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 水平图表 垂直图表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参数 一、工艺参数 1.施工过程数(n) (1)_施工过程 (2)施工过程数的确定 2.流水强度(V)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参数 一、工艺参数 1.施工过程数(n) (1)_施工过程 (2)施工过程数的确定 2.流水强度(V) 式中 V ——某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Ri ——投入某施工过程的第i种资源量(工人数或机械台数); Si ——某施工过程的第i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 ——投入某施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二、空间参数 1.工作面(A) 2.施工层数(r) 3.施工段数(m) (1)划分施工段的目的 分段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各个专业工作队有自己的工作空间,避免工作中的相互干扰,使得各个专业工作队能够同时、在不同的空间上进行平行作业,进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1)      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不宜超过15%。以便于组织等节奏流水。 2)      分段要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段数不宜过多,以免使工期延长。 3)      施工段的大小应满足主要施工过程工作队对工作面的要求。以保证施工效率和安全。 4)      分段位置应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装修装饰的外观效果。应尽量利用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作为分段界线;或者以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砌体结构的门窗洞口以及装饰的分格、阴角等作为分段界线,以减少留槎,便于连接和修复。 5)      当施工有层间关系,分段又分层时,若要保证各队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m)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n)及施工队组数(n’)。以保证施工队能及时向另一层转移。

三、时间参数 1、流水节拍(t)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一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施工作业的持续时间,称为流水节拍。 (1)定额计算法 式中 ti——某专业工作队在第i施工段的流水节拍; Ri——某专业工作队投入的工作人数或机械台数; Ni——某专业工作队的工作班次; Pi——某专业工作队在第i施工段的劳动量(单位:工日)或机械台班量(单位:台班),

(2)工期计算法 对已经确定了工期的工程项目,往往采用倒排进度法。其流水节拍的确定步骤如下: 1)    根据工期要求,按经验或有关资料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工作持续时间; 2) 据每一施工过程的工作持续时间及施工段数确定出流水节拍。当该施工过程在各段上的工程量大致相等时,其流水节拍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t——流水节拍; T——某施工过程的工作延续时间; m——某施工过程划分的施工段数。

(3)经验估算法 式中 t——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a——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短估算时间; b——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长估算时间; c——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可能时间。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法,在确定流水节拍时均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确定专业队人数时,应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的劳动组织状况,以便领导;且应符合劳动组合要求,使其具备集体协作的能力;还应考虑工作面的限制。 (2) 确定机械数量时,应考虑机械设备的供应情况和工作效率、及其对场地的要求。 (3) 受技术操作或安全质量等方面限制的施工过程(如砌墙受每日施工高度的限制),在确定其流水节拍时,应当满足其作业时间长度、间歇性或连续性等限制的要求。 (4) 必须考虑材料和构配件供应能力和储存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和限制。 (5) 为了便于组织施工、避免工作队转移时浪费工时,流水节拍值最好是半天的整数倍。

2、流水步距(K)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符合施工顺序、满足连续施工、不发生工作面冲突的条件下,相继投入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流水步距。 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始终保持前、后两个施工过程的合理工艺顺序。 (2)尽可能保持各施工过程的连续作业。 (3)使相邻两施工过程在满足连续施工的前提下,在时间上能最大限度地搭接。

3、流水工期(T) 4、搭接时间(C ) 5、间歇时间 (1)工艺间歇时间(S) (2)组织间歇时间(G) (3)施工过程间歇时间(Z1) (4)层间间歇时间(Z2)

第三节 流水施工的分类 一、按组织流水的范围分类 1、 分项工程流水施工 1、   分项工程流水施工 分项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细部流水施工。是在一个专业工种内部、各道工序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2、   分部工程流水施工 分部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专业流水施工,是在一个分部工程内部、各分项工程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3、   单位工程流水施工 单位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综合流水施工,是在一个单位工程内部、各分部工程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4、   群体工程流水施工 群体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大流水施工,是在若干个单位工程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二、按流水节拍的特征分类 1.有节奏流水 有节奏流水是指在流水组中,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段上的流水节拍各自相等,使流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又分为等节奏流水和异节奏流水。

1)等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流水组中,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全部相同, 1)异节奏流水是指在流水组中,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同,但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的流水施工。 2.无节奏流水 在流水组中,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同, 三、按流水的空间特点分类 按组织流水的空间特点,可分为流水段法和流水线法。流水段法常用于建筑、桥梁等体型宽大、构造较复杂的工程;流水线法常用于管线、道路等体型狭长的工程。

第四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全等节拍流水 第四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全等节拍流水 全等节拍流水也称固定节拍流水。它是在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全部相等(为一个固定值)的条件下,组织流水施工的一种方式。

如某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分为①~④四个段施工,节拍均为1天。要求乙施工后,各段均需间隔1天方允许丙施工。 (一)形式与特点 1.全等节拍流水的形式 如某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分为①~④四个段施工,节拍均为1天。要求乙施工后,各段均需间隔1天方允许丙施工。 甲 甲  

K1,2=K2,3=……=Kn-1,n=K=t(常数) 2. 全等节拍流水的特点 由上图可看出,全等节拍流水具有以下特点: (1) 流水节拍全部彼此相等,为一常数。 (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即: K1,2=K2,3=……=Kn-1,n=K=t(常数) (3) 专业工作队总数(n’)等于施工过程数(n)。 (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 (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

(二)组织步骤与方法 1.划分施工过程,组织施工队组 2.确定施工段数m (1)当无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时,可取m = n,即可保证各队均能连续施工; (2)当有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时, 应取m>n。 (3)当专业工作队之间允许搭接时, 每层的施工段数m的最小值可按下式确定: 为了保证间歇时间满足要求,当计算结果有小数时,应只入不舍取整数;当每层的ΣZ1 、Z2或ΣC不完全相等时,应取各层中最大的ΣZ1 、Z2和最小的ΣC进行计算。

全等节拍流水常采用等节奏等步距施工,常取K = t 。 5计算流水工期T 而K = t ,所以 式中:∑K——流水步距的总和; TN ——最后一个施工队的工作持续时间; ∑Z1——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C——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搭接时间之和; r ——施工层数。 T=∑K+TN=(n-1)K+r m t+∑Z1-∑C T=(r m+n-1)K+∑Z1-∑C

二、成倍节拍流水 (一)形式与特点 1.成倍节拍流水的形式 【例11-3】某二层砖混结构施工,划分为砌墙、楼板施工(包括安装楼板及板缝处理等)两个主要施工过程,拟组织瓦工队和安装队进行流水施工。考虑砌墙的技术要求,流水节拍定为2天;楼板施工的流水节拍为1天。在工作面足够,总的人员数不变的条件下,分段流水的组织方案及效果见图11-9。

2. 成倍节拍流水的特点 成倍节拍流水具有以下特点: (1) 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相等,而各施工过程之间的节拍不等,但同为某一常数的倍数。 (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且等于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3) 专业工作队总数(n’)大于施工过程数(n)。 (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 (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

(二)组织步骤与方法 1.使流水节拍满足上述条件。 2.计算流水步距K: 取K等于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3.计算各施工过程需配备的队组数bi : 用流水步距K去除各施工过程的节拍ti ,即 bi = ti / K (11-7) 式中:bi——施工过程i所需的工作队组数; ti——施工过程i的流水节拍。

4.确定每层施工段数m: (1)没有层间关系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遵循分段原则进行分段,并使总的层段数等于或多于同时施工的专业队组数。 (2)有层间关系时,每层的最少施工段数应据下面两种情况分别确定: ①无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或搭接要求时,可取m=n’(n’=∑bi),以保证各队组均有自己的工作面;

②有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或搭接要求时, 式中 n’——施工队组数总和(n’=∑bi); Z1——相邻两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包括技术性的、组织性的); Z2——层间的间歇时间(包括技术性的、组织性的); C——相邻两施工过程间的搭接时间。 当计算出的流水段数有小数时,应只入不舍取整数,以保证足够的间歇时间;当各施工层间的ΣZ1或Z2

5.计算计划工期T: (四)需注意的问题 理论上只要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具有倍数关系,均可采用这种成倍节拍流水组织方法。但如果其倍数差异较大,往往难以配备足够的施工队组,或者难以满足各个队组的工作面及资源要求,则这种组织方法就不可能实际应用。 T=∑K+TN=(r m +n’-1)K+∑Z1-∑C

三、分别流水法 分别流水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2)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在一个施工层内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 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二)组织步骤 1. 分解施工过程,组织相应的专业施工队。 2. 划分施工段,确定施工段数。 3. 计算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4. 计算各相邻施工队间的流水步距: 常采用潘特考夫斯基法进行计算。该法是用“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其最大差”作为流水步距。其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求累加数列; (2)按照施工顺序,分别将相邻两个施工过程的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即将后一施工过程的节拍累加数列向后移动一位,再上下相减; (3)相减的结果中数值最大者,即为该两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

5. 计算流水工期: 式中:ΣK——各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之和; TN——最后一个专业队总的工作延续时间; ΣZ1——各施工过程之间的间歇(包括工艺间歇与组织间歇)时间之和; ΣC——各相邻施工过程之间的搭接时间之和。 6. 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分别流水法是流水施工中最基本的组织方法。它不仅在流水节拍不规则的条件下使用,对于在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那种流水节拍有规律的条件下,当施工段数、施工队组数、以及工作面或资源状况不能满足相应要求时,也可以按分别流水法组织施工。 2. 若上述例题是指在一个施工层内的4个流水段,则在其它施工层应继续保持各施工过程间的流水步距,这样才可避免相邻施工过程在工作面上发生冲突的现象。在整个工程中,至少可以保证一个施工队连续作业,而其它施工队则可保证在每个施工层内连续作业。

四、流水线法 对道路、管线、沟渠等延伸较长的线性工程所组织的流水施工称流水线法。其组织步骤如下: 1. 将工程对象划分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并组织相应的专业工作队; 2. 通过分析,找出主导施工过程; 3. 根据主导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的生产能力确定其移动速度; 4. 依据这一速度,确定其他施工过程工作队的移动速度并配备相应的资源; 5.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要求,确定流水步距和间歇、搭接时间; 6. 组织各工作队按照工艺顺序相继投入施工,并以一定的速度沿着线性工程的长度方向不断向前移动。

流水线法施工工期为: 令m=L/v则T=(m+n’-1)K+∑Z1-∑C 式中 L——线性工程总长度; v——移动速度(每个步距时间移动的距离); n’——工作队数; K——流水步距; Z1——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 C——施工过程间的搭接时间。

第五节 流水施工的应用 一、现浇剪力墙住宅结构的流水施工组织 二、现浇框架厂房结构的流水施工组织 三、装饰装修工程的流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