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文化介绍 高 嵘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与运动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al Sport and Graduate School of Recreational SportsManagemen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壹、運動與健康的意義 運動的目的,是為了維 持身體的健康。 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 必須要有適時、適度的 運動。 「健康活力 運動臺北」路跑.
第二章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转归. 一、健康( health ) 健康至少应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二、疾病( disease )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 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
健康體適能. 1. 認識健康體適能 – 認識健康體適能的定義和要素 – 健康體適能和競技體適能的分別 2. 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 飲食習慣和健康 – 體型和健康.
第四章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医务监督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 Medical Supervision) 运动医学教研室.
WHAT IS 规律探究 模式 FROM 智 慧 鸟 小 组. 特 点特 点信息技术的应用 流 程 评 价 汇 报 流 程汇 报 流 程.
103 學年度社工系生涯規劃課程 國考秘笈分享及學職涯多元開展 講座活動記錄. 活動日期: 102 年 11 月 25 日 活動地點:慈濟大學 2C108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 講師 : 刑志彬 花蓮縣社會處社工師 參與人數: 53 人.
健康定義. 健康定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 1948 ), “ 健康不僅爲疾病或羸弱之消除, 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 自 1948 年以來,該定義未經修訂。 由此可見,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及社會都處於一種完全安 寧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 本定義的文獻資料出處爲: 1946.
父母老了我也老了:如何陪父母 好好度過人生下半場 吳書榆譯,臺北市:經濟新潮社,民 前言 每一天都有五千多人跨過六十五歲 這個門檻。這個老人潮,帶來經濟、 社會、政治與個人方面的挑戰。 老化是正常的過程,無法預測,也 因人而異。 從本書中得到洞見、信心、仁心與 希望,為老年提供指引。
教育学 教育心理教研室 雷小玲 潘汉中 王 英.
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荣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均衡教育計劃簡介 (小學) 均衡教育 All-Round Education.
唐宋词选讲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 上海市青春期教育专业委员会 戴 耀 红
高考“修辞”漫谈 主讲:福建省沙县一中 叶建宏.
體適能與健康促進 Fitn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環境教育研習 親愛的我和公園談戀愛了 廖建超
中医养生康复学绪论 任课教师:刘 婕 单 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智阅卷—阅卷指南 全通教育-售前支持工程师 黄荣波.
TAIWAN 教育部體育署 運動設施組 103年地方政府體育行政主管人員 第1次研討會
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胡峻梅
張炯滄 先生 民國60年6月畢業 初、高中部第20屆.
清淨家園樂活化 綠色家庭新風貌 節能減碳,綠生活 美化環境護市容.
日期:2015年11月8日 時間:下午4:00 – 5:00PM 羅萃賢傳道、盧娟芬傳道 劉子炎部員、李志敏部員、陳國莉部員
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够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北京市基本药物 采购政策解读 北京市卫生局 2013年9月 1.
運動傷害防護實務 運動傷害防護的基本原則 進修部運休系二乙 授課老師:崔治安.
第七課: 領袖的自處(五): 健康.
第七課: 領袖的自處(五): 健康.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轻扣诗歌的大门.
校本課程設計: 體育六大學習範疇課題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 何亦橋 2014年6月6日.
志願服務倫理  高雄餐旅學院師資培育中心     馮莉雅 副教授.
小學四年級常識科 食物的消化.
2012泰北服務學習 成果報告 林雯琪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的概念体系 授课人:XXX 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科学系 社体教研室.
六年級上學期 體育常識課 健康體適能.
案例总结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研 究 背 景 現在若談到木屐時,世界上最知名國家就屬 日本,是日本服飾文化的一個標誌。據記載,日
第十二章 场所健康教育 2017/3/18 SUDA-MYN.
健康教育绪论.
“玩转黄山”全景体验 3日巴士自由行 行程时间:  / 
空腹運動誤導.
全人健康 2017/3/20.
健康產業定義與分類介紹 定義: 能夠促進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狀態之相關產業。 何謂健康(健康的定義):
健康快递 Health tips.
臺中市立福科國中圖書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導讀 熱愛生命社製作.
单元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素质教育的由来 ▲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正确认识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个案经验
阅读领航 春天景致类诗歌 徐扬 小组 组员:徐成 周闻欣 洪骋宇 胡浦欣 (排名不分先后).
成人發展與適應-參訪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居家照服工作、日間照顧中心、 護理之家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
不動產估價.
Chapter 1 運動社會學的性質與起源 Week /09/24.
绪论 主讲人 姚荣英 副教授.
第5週 食品營養、養生保健餐飲 吃得好,吃得巧 Feel good 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Look good
第三组 组长:欧阳俊斌 组员:卓小华 谢三艳 邱旭燕 吴美莲 邓建红.
健康體適能,健康, 及身心健康 Physical Fitness, Health, and Wellness
內湖國小104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徐語潔.
內湖國小105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蔡美萍.
運動獎勵計劃 sport ACT -暑期期間接受為期8周的動感挑戰
短除法 雪狼頭目.
班級經營策略 報告人:郭淑君 輔導師.
海報評比 班級:系統四甲 學號: 姓名:蔡飛宏 授課老師:唐蔚.
五十年前英国伦敦的情况与我国当前 何其相似乃尔
我們這一班 目錄 四年一班 溫馨的班級 我的老師 我的同學 自我介紹 猜猜我的朋友 我的歡樂 流行的遊戲 藝術畫廊 戶外活動 你以經來了
理想與現實 空談與貼地 可二:1-12.
106學年度竹苗區 免試入學報名及志願選填系統 操作說明
班會程序 1.班會開始 2.全體肅立 3.主席就位 4.唱國歌 5.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养生文化介绍 高 嵘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与运动学院

开设大学生体育文化课的意义 弥补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文化学习的不足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文化科学素养 对体育运动缺乏比较理性的学习和思考 如什么是“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什么是“运动”(sport)? “体育”和“运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文化科学素养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运动?(东方、西方) 怎样科学地增进健康?(跑步、运动损伤、减肥) 怎样理解运动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继承和发扬北师大体育的传统 提升师大人应有的体育意识 北师大是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基地 师大人应具备的教育素养中不能没有体育素养。 当前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德育和体育 一些教育者、家长缺乏起码的体育意识 孩子们的健康问题和运动能力日益突出 曾几何时,我们被侮称为“ 东亚病夫” 今天“中日夏令营的较量”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种 体育就社会而言是一项事业,关系到国力强盛 就个人而言是人权、 是生存和幸福生活之必须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 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柔和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学术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preserve one's health ; keep in good health]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又见《庄子·养生主》(“得养生焉。”)。 中国古代没有“体育”(Physical Edcation)或“体操”(Gymnastics)的概念,但有养生这一传统的词语。 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调养、积蓄、长之义;生,指人体生命。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已达长寿的意思。

二、养生的意义 “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十问》(马王堆医学史料记载)    “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十问》(马王堆医学史料记载) 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延续到今的“贵生”思想,即对生命的崇敬。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 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因为对生命的崇敬和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类社会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成为一种本能性的一致追求。

养生的目的: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对每个人而言,健康是人存在发展的基础。 没有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 对于社会而言,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长。国民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生命力的旺盛。

三、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 (一)形神兼顾,养神为先 1、形:指形体,包括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基间的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 2、神:指人本的精神思维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 3、形神之间的关系: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嵇康《养生论》) “形全不敝,精神不散”。 ——《素问·上古天真论》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 《素问·疏五过论》

形是基础,神是主导;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生;形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 养形与养神,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所以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必须兼顾,形神共养,不可偏废。只有形神统一,才是生命存在的首要保证;只有形神共养,才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最佳手段。

4、养身需先养心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艺文类聚·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枢·天年》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古代医学认为,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为一身之主宰。 即“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 所以养生首务是养神,调形必先调神,养身需先养心。

5、养生中的形神观与古代哲学的内在联系 “人之死,犹火之灭也,……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无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 “人所以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拥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史记·太史公自序》

(二)虚静养神,凝神益智 这一特点,首先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 老子主张通过虚无恬淡、清静无为来保生益寿:“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老子》第十六章):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 十九章) 庄子进一步提出:“恬淡寂寞,虚无无为”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生(神)之道也”(《庄子·刻意》)

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则可抗衰延年,促进健康。

静养——对生命的轻抚 其手段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 动则生阳,可以增强人的精力; 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消耗,人的寿命可以相对较长。 老奶奶为什么比老爷爷活得长? 龟为什么长寿? 善于节能、静养,养气耗散的少,阴精保护得好 ,生命得烛光能常亮不灭。 让人惊叹得是: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

儒家还认为“静能生慧” 所谓“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顺乎自然,物我合一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 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观点 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大致包含以下两重含义: 。

1、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护养调摄 “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于“四时之序” ———《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 ——(《理虚元鉴·卷上·知防》) 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

2 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成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吕氏春秋·尽数》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黄帝内经》 顺应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才能保护生机。

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气”的产物,人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同受自然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这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状态。

(四)养生与养性、治国相统一 传统养生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所具有的养生作用,总是把养生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孔子认为:“大德必得其寿”(《中庸》), 老子强调“少私寡欲”。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进一步提出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希望通过“存心养性”,“养吾浩然之气”等一整套“修其身”的具体办法,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 “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即把治身看作治国之本,强调治好了本身,也就是治好了国。 《黄帝内经》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类以养其身。” ——(《春秋繁露》)

(五)客观因素与主观努力并重 《黄帝内经》按阴阳理论把人划分五种生理特点不同的人: 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春卫气,阴阳不和,缓 筋而厚皮。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其阳阴脉小 而太阳脉大。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

中国养生文化的核心正是要人们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增进健康,最大限度地延缓生命的衰老进程。 1 通过养气调摄手段改变人的身体素质 《黄帝内经》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养气修炼有助于培养人体真元之气 2 人为地选择、改造自然环境,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身以健康的“小气候” 3 养性立德,主动增强个体适应的能力

(六)分别年龄阶段,重视老年养生 孔子提出: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 “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

(七)强调中和,注重节制: 传统养生十分强调“中和”的养生原则,即引导人们在养生中要掌握一定的“度”,“注重节制”,通过调动人的理智力量来把情感和各种生理欲望控制在符合“中和”原则的“度”之内,做到: 精神平和、谨和五味*、运动和劳动等身体活动适当,劳逸适度,防止“过用病生”。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华佗

四、传统养生方法 (一)调畅神志 所谓“神志”,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过多的言词、过度的感情冲动以及过多的思虑活动,都可能伤精。 传统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若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许多养生家创立了许多保持精神恬愉、心理健康的“情志”调畅养生法,如精神内守、舒畅情绪、排泄忧闷、积极有为和涵养道德等。

(二)运动躯体: 传统养生理论向来认为机体的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积极的保养方式莫过于适度运动躯体。 运动养生的方法很多,如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太极拳等 大学生应该学会太极拳

(三)适应环境 春秋时期,老子就明确提出了“顺乎自然”的养生观。《皇帝内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顺四时,适寒暑”的具体养生方法。 后代养生家更是发展出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适应环境养生法,如适应四时节令养生法、适应昼夜晨昏养生法、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等。

(四)调理饮食 传统养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 最早的医学典籍《皇帝内经》中就记载有食疗的药方。历经后世养生家和医学家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饮食保健原则和实用的食物调理方法,主要包括食素为主、荤素结合,食勿过饱,熟知食性,四时食养等。

(五)气功修炼 传统养生认为,气是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而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因而创立了“吐纳”、“炼气”、“服气”等气功修炼的方法,力图通过修炼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思想入静,以便发挥人体内的生理潜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 睡前5分钟习练得静养气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