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概論報告 小兒麻痺症 指導老師: 顏 嘉 宏 老師 組長:資管三丙49990133 王仁杰 組員:資管三丙49990917 吳明儒 資管三丙49990024 吳昌晏 國企三乙49960015 黃玉君 國企三乙49960016 沈凡慈 國企三乙49990168 吳芳瑜
目錄 小兒麻痺是甚麼? ……………… 3 由來 ……………… 4 病疾確認 ……………… 7 小兒麻痺症的分類 ……………… 9 小兒麻痺是甚麼? ……………… 3 由來 ……………… 4 病疾確認 ……………… 7 小兒麻痺症的分類 ……………… 9 防疫措施 ……………… 10 預防方法 ……………… 12 相關新聞 ……………… 13 Q&A ……………… 14 2/19
小兒麻痺症是什麼 小兒麻痺症(Poliomyelitis),又稱為「脊髓灰白 質炎」,是感染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腸病毒的 一種)所引起,人類是唯一的宿主,經由患者的的糞 便或口咽分泌物來傳播。潛伏期約7-10天,病情輕的有 發燒頭痛、腸胃障礙、頸背僵硬等症狀,重則造成肢 體麻痺、終身殘障、吞嚥或呼吸肌肉麻痺而死亡。雖 然台灣已是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如果幼兒未完成接 種,或者由境外移入,仍有可能再度引發流行 資料來源: http://www.ntuh.gov.tw/FM/DocLib20/17.%E5%B0%8F%E5%85%92%E9%BA%BB%E7%97%BA.pdf 3/19
小兒麻痺症的由來 雖然在人類的歷史很早就有小兒麻痺病毒的記載,但真正發生它的存在,卻是在二十世紀的事。一九O八年,藍斯坦納和波柏從人體的糞便中過濾出來並感染給猴子,才知這是病毒所造成的疾病;一九四八年,哈佛大學的恩德緯勒及羅賓成功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一九六一年沙賓口服疫苗(活的減毒疫苗)的上市更使小兒麻痺走向滅絕之路 資料來源: http://www.24drs.com/enterovirus/a_11.asp 4/19
脊髓灰質炎病毒(1/2) 組: Group IV((+)ssRNA)核糖核酸病毒 科: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屬: 腸道病毒 Enterovirus 種: 脊髓灰質炎病毒 Poliovirus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Polio.jpg 5/19
脊髓灰質炎病毒(2/2) 它是一個沒有包膜的病毒,由一條單股RNA和蛋白質外殼組成,直徑約25奈米,屬於小核醣核酸病毒科腸道病毒屬除人外,猴也會受這種病毒感染 在大多數情況下脊髓質炎沒有任何病症,有時它會造成流行性感冒似的癥狀。在少數情況下(約1%)它會感染神經細胞,主要是對肌肉運動重要的脊髓中的細胞造成麻痺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 6/19
疾病確認 (一)絕大部分幼兒感染小兒麻痺病毒之後,產生不明顯或無症狀的感染,小部分產生輕微症狀(發燒、倦怠、噁心)或無菌性腦膜炎(aseptic meningitis),但無任何麻痺症狀。大約0.3~1%感染到小兒麻痺病毒的人會出現麻痺症狀 (二)小兒麻痺病毒:從口入腸道繁殖,由糞便排出感染他人。少數小兒麻痺病毒可侵入血液中,或侵入中樞神經運動細胞而引起麻痺 (三)麻痺部位通常是不對稱,視中樞神經運動細胞破壞部分而定 (四)有麻痺症狀的感染,其死亡率約為2~10%,年齡愈大死亡率愈高 (五)除了有小兒麻痺病毒可引起麻痺症狀,其他腸病毒(enterovirus)如Echovirus及柯沙奇病毒(Coxsackie virus)也可引起類似小兒麻痺的症狀。另外如橫貫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 Guillain-Barré氏症候群之臨床症狀也類似小兒麻痺症狀,診斷時易混淆 資料來源: http://www.cichb.gov.tw/disease/dise1-2.htm 7/19
病初可有發熱、頭痛、多汗、全身不適、便秘或腹瀉等症。一般在熱退後,則出現不規則、不對稱的肌體癱瘓,常見於四肢,以下肢癱瘓最多。大多數病兒在一年內可部分或完全恢復正常,一年後仍無恢復者則留下癱瘓後遺症。患肢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縮,活動受限制,肢體常出現不等長、細、軟等各種畸形等 資料來源: http://xembz.baike.com/article-138912.html 8/19
小兒麻痺症的分類 臨床表型差異很大,有兩種基本類型:輕型(頓挫型)和重型(癱瘓型或非癱瘓型) 1.輕型脊髓灰質炎佔臨床感染的80%~90%,主要發生於小兒。臨床表現輕,中樞神經系統不受侵犯。在接觸病原後3~5天出現輕度發熱,不適,頭痛,咽喉痛及嘔吐等症狀,一般在24~72小時之內恢復 2.重型常在輕型的過程後平穩幾天,然後突然發病,更常見的是發病無前驅症狀,特別在年長兒和成人。潛伏期一般為7~14日,偶爾可較長。發病後發熱,嚴重的頭痛,頸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時有感覺過敏和感覺異常,在急性期出現尿瀦留和肌肉痙攣深腱反射消失,可不再進一步進展,但也可能出現深腱反射消失,不對稱性肌群無力或癱瘓,這主要取決於脊髓或延髓損害的部位 資料來源: http://xembz.baike.com/article-139447.html 9/19
防疫措施(1/2) 一、檢體採取、運送及時程: 診斷方式有二: (一)從脊髓液、咽喉分泌物或糞便培養分離病毒 (二)從急性和恢復期血清測小兒麻痺抗體(效價上升4倍) (一)病毒分離: 1、糞便檢體:感染小兒麻痺後,病毒於糞便持續排泄時間長達2~3星期之久,所以從糞便中很容易分離到病毒。採取時取新鮮糞便大約10公克(約荔枝大),盛入塑膠瓶內,糞便太大時用扁平木棒,將糞便弄小一點,小心放入塑膠瓶內,勿使糞便沾到瓶口,旋緊瓶蓋後放入塑膠袋內,並置放一個3M(10I)溫度監測卡,繫緊袋口,低溫運送。糞便檢體至少應採兩次,間隔24~48小時 資料來源: http://www.cichb.gov.tw/disease/dise1-2.htm 10/19
防疫措施(2/2) 2、腦脊髓液及其他病理解剖材料:患者腦脊髓(CSF)或死亡後解剖之中樞神經組織(如脊髓、橋腦)、腸管壁、腸管內容、腸間膜淋巴、耳下腺等,採取時以滅菌器具依序先採耳下腺、中樞神經組織、腸間膜淋巴,最後取腸管及其內容,分別放進滅菌容器,緊密封口後貼上標籤,低溫運送 (二)採血:採取5~10 ml(血清量要2 ml)血液注入試管,室溫斜放30分鐘使其凝固後,2,000轉離心10分鐘,血清用毛細吸管移入無菌螺旋蓋血清小瓶,轉緊蓋子,外面貼上標籤,低溫運送 資料來源: http://www.cichb.gov.tw/disease/dise1-2.htm 11/19
預防的方法 自從1955年,不活動性小兒麻痺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開始廣泛使用,小兒麻痺的病例遂大量減少 控制小兒麻痺的疫苗有2種,一為口服活性減毒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又稱沙賓(Sabin)疫苗;一為不活動性病毒疫苗,又稱可沙克(Salk)疫苗 沙克疫苗:採用注射接種,在1955至1962年之間廣泛使用的結果,使得小兒麻痺的病例大幅下降,在接受4次的沙克疫苗,即可使95%之接種者產生免疫力,由於流行病學的研究看來,沙克疫苗雖然減少小兒麻痺的流行,但接受此種疫苗注射後,仍有機會感染流行性小兒麻痺病毒或減毒的疫苗病毒,其他的不便,諸如非口服接種,初步免疫須多次接種,且多次加以接種,方能維持免疫力。 沙賓疫苗:口服減毒疫苗自1960年就開使廣泛的試驗,在1963年正式的使用三型的口服沙賓疫苗,初步接種三次,對於95%以上的接種者均可產生較長的免疫力,大多數在接受一次劑量之後,即可產生保護力 資料來源: http://homepage.vghtpe.gov.tw/~peds/ped/polio.htm 12/19
沙 賓 疫 苗 沙 克 疫 苗 優 點 1.口服、方便 2.具有腸胃道免疫力 3.抗原性強,免疫持久 4.控制地區性流行 5.安全、有效 1.無併發症 2.有效,免疫持久 3.可與白喉、百日喉、破傷風合併注射 缺 點 1.其他腸病毒在腸道 存在時,可干擾免疫 效果 2.產生疫苗相關的麻 痺 1.須經常追加 2.無腸道免疫性 3.不能控制地區性 流行 資料來源: http://homepage.vghtpe.gov.tw/~peds/ped/polio.htm 13/19
巴國阿富汗 小兒痲痺捲土來 法新社 – 2012年7月5日 (法新社巴黎4日電) 法新社 – 2012年7月5日 (法新社巴黎4日電) 研究指出,阿富汗衝突跟巴基斯坦疫苗難普及,使兩國小兒痲痺病例增 加,傷害全球根除這種疾病的努力。 根據發表在英國「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如果足 夠數量的兒童能接種疫苗,小兒痲痺有望在這些國家絕跡。 去年巴基斯坦有198起小兒痲痺病例,創10年新高,2010年為144起;阿 富汗去年有81例,比前一年多了30例。 研究說:「武裝衝突、安全顧慮、文化障礙加上天災等因素,讓兒童難 以落實疫苗接種,小兒痲痺因此難以在巴國和阿富汗部分地區根除。」 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5%B7%B4%E5%9C%8B%E9%98%BF%E5%AF%8C%E6%B1%97-%E5%B0%8F%E5%85%92%E7%97%B2%E7%97%BA%E6%8D%B2%E5%9C%9F%E4%BE%86-070505341.html 14/19
Q & A(1/3) 1. 哪些地方會有感染的危險? 目前全球大部分區域已被WHO證明為小兒麻痺 根除地區,惟仍有4個國家(阿富汗、印度、奈及 利亞以及巴基斯坦)尚有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的流 行,並傳至其他國家造成疫情。臺灣地區雖已根除 小兒麻痺,但在全球尚未根除前,境外移入風險仍 在。所以對於沒有足夠免疫力的旅行者(如尚未接 種完全之幼兒、或過去曾完成接種,但疫苗免疫力 可能已衰退之成人),最好能在出發前諮詢旅遊醫 學專門醫師或上疾病管制局網頁查詢,了解當地疫情 資料來源: http://www.ntuh.gov.tw/FM/DocLib20/17.%E5%B0%8F%E5%85%92%E9%BA%BB%E7%97%BA.pdf 15/19
Q & A(2/3) 2. 小兒麻痺症會遺傳嗎? 脊髓灰質炎病毒通過宿主口咽部進人體內,因其耐酸故可在胃液中生存,並在腸粘膜上皮細胞和局部淋巴組織中增殖,同時向外排出病毒。此時如機體免疫反應強,病毒可被消除,為隱性感染;否則病毒經淋巴進人血循環,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進而擴散至全身淋巴組織中增殖,出現發熱等症狀 如果病毒未侵犯神經系統,機體免疫系統又能清除病毒,患者不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即為頓挫型;病毒大量增殖後可再次人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時病毒可突破血腦屏障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故約有1%患者有典型臨床表現,其中輕者有神經系統症狀而無癱瘓,重者發生癱瘓,稱癱瘓型 小兒麻痺症會遺傳嗎?綜上所述,小兒麻痺症是後天的傳染疾病,不會遺傳,所以大家不用擔心 資料來源: http://xembz.baike.com/article-139715.html 16/19
Q & A(3/3) 3. 癱瘓期小兒麻痺症有什麼治療方法? 一般,常見的癱瘓期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方法有: 1、正確的姿勢對小兒麻痺症的治療十分有益,小兒麻痺症患者臥床時身體應成一直線,膝部稍彎曲,髖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關節成90°。疼痛消失後立即作主動和被動鍛煉,以避免骨骼畸形。 2、適當的營養,進行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應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環境溫度過高或熱敷引起出汗,則應補充鈉鹽。厭食時可用胃管保證食物和水分攝入。 3、藥物進行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是促進神經傳導功能藥物如地巴唑,每日或隔日一次口服;增進肌肉張力藥物,如加蘭他敏,肌肉注射,一般在急性期後使用。 資料來源: http://xembz.baike.com/article-139113.html 17/19
4、延髓型癱瘓的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方法包括:①保持呼吸道通暢:採用低頭位(床腳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嘔吐物等吸人,最初數日避免胃管餵養,使用靜脈途徑補充營養;②每日測血壓2次,如有高血壓腦病,應及時處理;③聲帶麻痺、呼吸肌癱瘓者,需行氣管切開術,通氣受損者,則需機械輔助呼吸 資料來源: http://xembz.baike.com/article-139113.html 18/19
謝謝大家的觀賞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