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风 黄冈市三医院 孙卫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何謂高血脂 血脂異常與健康 息息相關 體重的控制 飲食的控制 適度的運動 高血脂 的高危險群 血液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主要包含膽 固醇、三酸甘油脂、脂肪酸、磷脂質等 等 … 當血脂的濃度過高、超過正常時,就 稱為高血脂。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如果有人将长青春痘和肥胖的原 因,归结于内分泌失调,你有什 么看法? 人体在生长、发育、 生殖、代谢等许多方 面受内分泌系统的激 素调节。内分泌失调 将导致多种病患,如 过度肥胖。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症 Chronic adrenocortical hepofunction 西医二附院内分泌 郭亚菊.
远 离 三 高健 康 生 活远 离 三 高健 康 生 活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 胡 吉
防治高血脂 Edited by Z.Ban 配樂 : 鴿子 手動播放 整理 :tung 高血脂就是 血液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 過高。 高血脂的人不痛不癢,沒有 異常感覺, 這才是最糟糕的。 所以說它是 “ 血液中的隱形殺手 ” !
12.7 脂肪食物與健康 我的膽固醇偏高, 不宜吃這些快餐食 物啊! 爺爺,我想集齊 這套玩具啊!不 如進去吃吧! 為甚麼膽固醇偏高的人 不宜吃過多快餐食物?
你我同参与,防治糖尿病 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2000 年全球不同性别及年龄糖尿病患者比例.
运动与生命 阳光、空气、水和体育 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 泉 有氧运动在美国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第十三章 临床危象救护 授课人:课程组成员. 教学内容 超高热危象 高血压危象 高血糖危象 低血糖危象 甲 亢 危 象甲 亢 危 象 溶 血 危 象溶 血 危 象.
护理病历 题目: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实习护士 梁佩霞 病历指导教师 石姝梅老师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老师 实习医院 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严重 高医疗费用 高死亡率 高发病率  心脑血管疾病 的特点: 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 每 24 小时 就有 7000 人 、 每 12 秒 就有 1 人 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 心脑血管疾病 的危害:
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张晓林. 我们的健康出了什么问题? 高科技、高收入带来了什么? “ 五高现象 ” 长寿命、老龄化催生着什么? 健康维护 快节奏、快经济发达影响着什么? 心理健康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高尿酸 生活指导、健康咨询、康复训练、有效防护 适应生活工作的节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恰当.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病因或危险因素  1 ) 体重超重和肥胖 肥胖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体重 ( kg )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国成人正常正常值为 19 ~ 24 , 体重指数 ≥24 为超重, ≥28 为为肥胖。 体重指数 ≥24k 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 3 ~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莊曜聰 醫師 高血壓與高血脂. 92 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及每日死亡人數 NO.2 腦血管疾病 ( 每 42 分 22 秒有 1 人死亡 ) 34 人 / 日 NO.3 心臟疾病 ( 每 44 分 36 秒有 1 人死亡 ) 32 人 / 日 NO.4 糖尿病 ( 每 52 分 30 秒有 1 人死亡.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 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一、贫血 贫血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症状 【护理评估】 (一)病史 贫血发生的速度、贫血的程度 (二)身体评估 评估主要体征,包括皮肤 甲床、粘膜是否苍白、血压的改变、肝 脾淋巴结是否肿大等。 (三)心理 - 社会资料 (四)辅助检查.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急性心肌梗塞. 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於冠狀 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 或冠狀動脈持續痙攣,導 致冠狀動脈或分枝閉塞, 導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 而發生壞死。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40 多岁的王先生, 最近一年来, 开车 时偶尔会有一点点胸闷、背痛的 感觉, 他以为自己应该是工作太累 了, 且往往休息一下就没事, 所以并 不以为意。有一次从林口开车返 回台北, 在山路上, 突然觉得胸口疼 痛不已, 还好车内刚好有顺路搭他 便车的同事, 立刻将他送到医院, 照 心电图发现心脏缺氧,
常见病及多发病讲座 大连市体检中心 张文洁.
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1) —盲目给药、主次不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识别、处理和预防.
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6) — 用药速度、浓度及间隔不合理
成人治疗小组 III(ATP III)方针 Nathan D. Wong, PhD, FACC 翻译:周乔 校正:李卫霞、曹锦亚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实验 控制 Nathan Wong 翻译:郑威扬 校对人1:李丽莎 校对人2:王望.
第1單元 永續經營健康路 第3章 認識慢性病(二).
脑卒中的预防 汉中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制科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姚桂莲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凝血时间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凝血时间的测定方法。.
血壓血糖異常.
杜万良(reflexhammer)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健康體位講座.
營養與健康體位 台中縣衛生局林幸宜營養師.
病历书写规范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 务 部 刘 忠.
常见肌肉骨骼疾患的康复治疗.
營養 講座 飲食紅綠燈 與疾病關係 永得有限公司 主講人: 許又文 營養師 日期 : 100 年 3 月 3日.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复旦大学校医院防保科 张一梅 健康院系行.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年级专业 06护理 实习护士 梁素华 临床指导教师 区敏珊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
病例标题:涟水县病例讨论 关键词: 糖尿病 精神烦躁 意识障碍 提供人:***医生| 来源:****医院| 时间:
高血脂与心血管病的防控 宜兴市疾控中心 健 康 教 育 所 周 茜.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健 康 大 课 堂.
心痛 中医内科学.
鄉村型社區中風衛生教育介入模式建置與評估 演講者:慈愛綜合醫院 蔡松彥 院長
運用安寧療護照顧一位肝癌末期無望感患者之護理經驗 吳敏菁、陳怡燐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護理部
痛 风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伤一科.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第1單元   永續經營健康路 第2章 認識慢性病(一).
必存在脑出血的应用 医院 忻州市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高旭清 科室: 神经内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工程应急预案 在影像诊疗质控中的作用
一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合并压疮患者的护理汇报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提供人:童医生| 来源:宝丰县中医院| 时间:
你达标了吗? 您在医院看病时可能会听到医生说“血糖达标”这个词,什么是血糖达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实验设计中的因变量检测 乐清中学 霍晓珍.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预防及纠正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科.
如何預防膽固醇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何謂膽固醇? ●膽固醇的參考值 膽固醇可分二種,LDL(低密度脂蛋白膽
高血压的联合治疗与社区管理.
防治高血脂 鸽子.
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 (3) —用药配伍不当,治疗效率低下
神经内科—血脂篇 仅供内部使用.
防治高血脂 文化传播网 Edited by Z.Ban 配乐: 鸽子 手动播放.
高尿酸血症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体检中心.
围手术期胆囊切除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二组.
塑膠模具設計 與 制造基礎知識 何秀定 2006/05/2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 风 黄冈市三医院 孙卫军

半 身 不 遂

口角歪斜

定 义 主 要 内 容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要点 辨证要点 预防调护 小结、习题

【概述】  定义:    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别名:“偏枯”、“仆击”、“大厥”、“薄厥”、“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 发病特点:发病突然,起病急骤。 症状表现:病情的轻重是根据有无神昏表现。 因变化多端而起名为:“中风”;又因发病突然又称之为“卒中”。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内经》: 仆击、大厥、薄 厥:卒中昏迷期; 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半身不遂; 对病因的认识: 《灵枢 刺节针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素问 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问 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认为“内虚邪中”。 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并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治疗宜疏风散邪,扶助正气。《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九汤为代表方。 唐宋 以后,尤其是金元时期,以“内风”立论。刘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认为“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认为“湿痰生热。”

明代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观念。 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分为闭、脱二证。 清王清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虚血瘀”,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近代张伯龙、张山雷认为中风的发生是由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瘀于脑所致。

【概述】 3.疾病范围: 中风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西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 西医学的出血性(15%)或缺血性(85%)脑血管病均可 参考本病辨证论治,心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第一位)率高的特点。

  中风病古代列为四大难证(风痨臌膈)之首,当今世界医学也将其列为三大死亡率(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及复发率致残率最高疾病之一;是最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也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病的防治研究,国家列为专题放到重要位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从中医、西医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在发病因素、病理机制、先兆证治、急诊抢救、康复措施及后遗症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本病诊断虽较易,但防治手段进展却较缓慢。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受调查的57个国家中,急性脑血管病列为前三位的有40个,在美国发病率占2.6%,65岁以上占21%o;在日本40岁以上的患者占7.9%

流行病学 患病率高 719/10万,中老年人最主要和常见疾 病原因之一 发病率高 219/10万(年新发120-150万) 患病率高 719/10万,中老年人最主要和常见疾 病原因之一 发病率高 219/10万(年新发120-150万) 死亡率高 116/10万(年死亡80-100万),与心 血管病、恶性肿瘤成为三大主要死因 致残率高 近7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 瘫、失语和痴呆

卫生部公布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城市: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失及中毒。 农村: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失及中毒。

2008年北京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脑卒中发生率以每年8.7%的速度在增长。 在中国,每15秒就有一例卒中新发病例,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卫生部统计数字,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120多亿元,再加上各种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总支出超过200亿元。

世界卒中日: 6月24日 中国卒中教育日: 11月20日(2007) 2009年6月21日,一项“卒中筛查及防控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目的是降低我国脑中风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病因病机】 总的病理机制: 中风 内伤积损 劳欲过度 饮食不节 情志所伤 气虚邪中 诱因 阴阳失调 气血失和 气血逆乱 产生 脑脉痹阻或 风、火 痰、瘀 气血逆乱 产生 脑脉痹阻或 血溢于脑脉 直冲犯脑 损伤脑脉 中风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内伤积损:素体阴亏血虚,年老体衰,将息失宜 劳欲过度:烦劳过度、房事不节 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辛香炙慱、饮酒过度 情志所伤: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张、 素体养盛 气虚邪中: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侵,痰湿 素盛

【病因病机】 (二)病机 气血上逆、上蒙清窍 内伤积损 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 劳欲过度 损伤肾阴 水不制火 阳亢风动 风火痰湿 窜犯络脉 饮食不节 脾失健运 热极生风 聚湿生痰 痰湿生热 情志所伤(以郁怒为主) 肝气不舒 气郁化火 肝阳暴亢 引动心火 阴精暗耗 肝肾阴虚 风邪痹阻经络 痰浊闭阻经络 气虚邪中 脉络空虚

病因病机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 病机关键: 病性及转归: 风 火 痰 气 虚 瘀 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肝风外风 肝火心火 风痰湿痰 气逆气滞 阴虚血虚 血瘀 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衰 少;标实为风、火、痰、气、瘀

【病因病机】 病势: 轻、浅——中经络 演变:由闭转脱 痰火瘀热 重、深——中脏腑 根据有无神昏 闭证 脱证 中脏 中腑 痰浊瘀阻 恢复期 阳闭 阴闭 闭证 脱证 根据有 无热象 中脏 中腑 痰浊瘀阻 演变:由闭转脱 恢复期 后遗症 中经络 中脏腑 气虚血瘀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典型的临床表现: 具有神志障碍(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轻者可无神志症状。 起病形式:多急性起病,骤然而至,病情复杂。 诱发因素:五志过极、烦劳过度、跌仆努伤 发病年龄:40岁以上多见。 先兆症: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与口僻鉴别 :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症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入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中风与口僻鉴别

中风与口僻鉴别 A:中风:口舌歪斜(中枢性面瘫) B:口僻: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

中风(中经络)与口僻的鉴别。 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与痫病鉴别 都有卒然昏仆的见症。而痫病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作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且肢体活动多正常,发病以青少年居多 (2)与厥病鉴别 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3)与痉病鉴别 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可伴神昏,但多出现在抽搐以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状。

(4)与痿病鉴别 痿病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但多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神昏,以双下肢瘫或四肢瘫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瞬。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于后遗症期由废用所致。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 鉴别诊断 1.梅尼埃综合症:发病年龄轻,表现为发作性恶心、呕吐,症状持续多超过24H 2.颅内占位性病变:慢性病程,进行性加重, 3.颅内炎症:常先有发热,脑脊液检查提示炎症改变 4.颅脑外伤:多由外伤史 5.全身疾病引起的昏迷:酒精、药物、一氧化碳中毒、糖尿病、低血糖、肝性脑病、尿毒症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相关检查 现代检查: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l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出血性中风(壳核出血)

出血性中风(额叶出血)

缺血性中风 (大脑中动脉梗死)

缺血性中风 (左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 出血性中风(壳核出血)

【治疗】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意识是否清楚?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中脏腑:昏不识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 2.中脏腑辨之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 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脱证:属虚,症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 瘫痪,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

【治疗】 一、辨证要点 3.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 阳闭——痰火瘀热,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如拽 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倦 缩,脉弦滑而数 阴闭——痰浊瘀阻,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 舌苔白腻、脉沉滑。 4.辨病期:分三期 急性期:二周;中脏腑为一个月。 恢复期: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 后遗症期 :半年以上

【治疗】 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闭证,治疗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腹泻热; 二、治疗原则 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闭证,治疗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腹泻热; 脱证救阴回阳固脱,内闭外脱者,醒神开窍扶正固本并用 恢复期、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滋养肝肾,益气养血等法同用。 结合辨病,掌握预后。脑出血急性期-中脏腑;脑梗、脑血管痉挛-中经络。但都要密切观察防止病情恶化 正确使用通下法,凉血化瘀,活血而不破血、动血。 中风后遗症期,可配合针灸。

【治疗】 【 风痰入络】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临床特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 风痰入络】 临床特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 利,口角流涎,舌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 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或化痰通络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 鸡血藤、豨莶草 中成药:大小活络丹

无热象者,可去天竺黄,易制半夏,加全蝎、僵蚕、白附子以加强祛风化痰之功; 语言不利者,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 若眩晕者,加钩藤,菊花平肝熄风; 有瘀血征象,舌质紫暗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以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治疗】 【风阳上扰证】 临床特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风阳上扰证】 临床特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 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穿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黄芩、 山栀、牛膝 中成药:全天麻胶囊

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本证为肝经实火,气血壅盛之证,故去原方杜仲、桑寄生等,加用夏枯草、龙胆草以增泻热之力。 若眩晕头痛加桑叶、菊花清热熄风; 心烦易怒加生石膏、龙齿清热安神; 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泻热。

【治疗】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阴虚风动证】 临床特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阴虚风动证】 临床特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 利,手指瞤动,或半身不遂,舌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常用药:白芍、天冬、枸杞子、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牛膝、当归、天麻、钩藤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痰热腑实证】 临床特征: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语不 三、分型论治 (一)中经络 【痰热腑实证】 临床特征: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语不 利,偏身麻木,腹胀便结头晕目眩,咯痰或 痰多。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治法:化痰通腑泄热 代表方:星蒌承气汤

大黄、芒硝应视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为度,以免过量伤正。腑气通泄后,治宜清热化痰通络为主,可加胆南星、天竺黄、竹沥、川贝母、僵蚕、地龙、丹参、赤芍等化痰通络; 热象明显者,加山桅、黄芩; 若舌暗有瘀点可加人丹参、赤芍通络。

利,偏身麻木,腹胀便结头晕目眩,咯痰或 痰多。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气虚血瘀证】 临床特征: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白无华,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舌质暗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弱,细缓或细涩 利,偏身麻木,腹胀便结头晕目眩,咯痰或 痰多。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味

本方还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但黄芪甘温,故肝肾不足、兼有痰热或风阳痰火者忌用。 若气虚明显者,加党参或人参等补气药益气通络; 血瘀甚者,可加莪术、三梭等破血通络之品,甚或可加用水蛭等药; 口角流涎,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宣窍。

【治疗】 三、分型论治(二)中脏腑 【 闭证】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 闭证】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上逆。挟痰火上蒙清窍,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如《素问 调经论》所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风火痰热之邪,内闭经络,故见面赤、身热、口噤、手握、气粗、口臭、便闭、苔黄腻、脉弦滑数等。 1阳闭(痰火闭窍,痰火淤闭): 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风阳痰火上扰,蒙蔽清窍 辛凉开窍化痰,清肝息风 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腑气不通者桃仁承气汤加减

方中可加石决明、龟板、白芍育阴潜阳; 或加僵蚕、全蝎、地龙以增熄风之力; 热象重者,可加丹皮、山桅清热; 若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痰多昏睡者,加菖蒲、郁金以增强化痰开窍之力; 若痰热腑实,腹胀便秘者,可用星蒌承气汤加积实通腑化痰泄 热。

【治疗】 三、分型论治 (二)中脏腑 【 闭证】 (2)阴闭证(痰浊蒙窍,痰浊淤闭) 症状:闭证症状加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 三、分型论治 (二)中脏腑 【 闭证】 (2)阴闭证(痰浊蒙窍,痰浊淤闭) 症状:闭证症状加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 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机概要:痰浊雍盛,蒙蔽清窍 治法:辛温开窍,化痰醒神 代表方:涤痰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菖蒲、胆星 天麻、钩藤、僵蚕 中成药:苏合香丸

兼有动风者,可加天麻、僵蚕、全蝎以平熄肝风。 若见戴阳证者,属病情恶化,宜重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

三、分型论治 (二)中 脏腑 【治疗】 【脱证】:阴竭阳亡 三、分型论治 (二)中 脏腑 【脱证】:阴竭阳亡 症状: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机概要: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等

若阴不敛阳,津液不能内守,汗出不止者,可加黄芪、牡蛎、龙骨、山萸肉等以敛汗固脱; 若真阴亏损,虚阳浮越,面赤足冷、虚烦不安,脉浮大无根者,可加龟板、鳖甲、牡蛎、龙骨、阿胶、山萸肉、熟地、枸杞等填补真阴以纳浮阳; 若元阳渐复而痰浊壅塞喉间,欲吐无力者加菖蒲、远志豁痰降逆; 若肾阴大亏,虚阳浮越,足冷面赤,宜选地黄饮子滋阴补阳,引火归元。

三、分型论治 (三)恢复期 针灸等药物治疗并进 【治疗】 三、分型论治 (三)恢复期 针灸等药物治疗并进 1 风痰瘀阻 症状: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 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 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半夏、陈皮、地龙、全蝎 中成药:中风膏

若痰阻络脉,半身不遂日久难复,可加丹参、红花、稀签草、鸡血藤以祛风活血通络; 兼有风阳,头痛头晕,舌红苔黄,脉弦劲,宜去白附子、羌活、木香等温燥之品,加钩藤、夏枯草、石决明,以平肝熄风潜阳; 风痰留阻而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者,可选用牵正散。

三、分型论治 (三)恢复期 针灸等药物治疗并进 【治疗】 三、分型论治 (三)恢复期 针灸等药物治疗并进 2 气虚络瘀证 症状: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 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 牛膝 中成药:华佗再造丸

若气虚及阳,怯寒肢冷,可加桂枝温经通络; 肾虚而腰膝痰软,可加川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若阳气不足,络脉瘀阻者,亦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三、分型论治 (三)恢复期 针灸等药物治疗并进 【治疗】 三、分型论治 (三)恢复期 针灸等药物治疗并进 3 肝肾亏虚证 临床特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常用药:地黄、首乌、枸杞、山萸、麦冬、石斛、当归、鸡血藤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左归丸功能滋补肝肾之阴,方中熟地、山药、枸杞、龟板胶滋肾补肝,山茱萸、鹿角胶、冤丝子补肝肾益精气。 地黄饮子功能滋阴补阳,化痰开窍。方中熟地、石斛、麦冬、五味子、山茱萸滋阴补肾;巴戟天、肉从蓉、附子、肉桂益精助阳;茯苓、远志化痰;菖蒲、薄荷开窍利咽;生姜、大枣和中。二方合用具滋阴补阳,开窍化痰之功效。 若阴虚内热,舌红,脉细数,宜去巴戟天、肉从蓉、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 若腰膝痰软甚加杜仲、桑寄生、续断补肾壮腰。

中风先兆 (1)头痛、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痛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往往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

(2)各种运动障碍:如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在走路时虽末遇路障,意识也清楚,可却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央,但却不自主歪向路边出现行走不稳症;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吞咽困难、呛咳;口嘴歪斜、流涎。另有一种称为“一个半综合征”,也是脑中风初期颇多见的症状,其表现为一侧眼球既不能上下转动又不能向左右旋展,另侧眼球除向外侧移动外,对其他方向亦不能旋转,其机理是由于一只半眼睛的眼外肌肉不能运动所致。

(3)感觉障碍: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一过性视力模糊或失明。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辞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如变得孤僻寡言,抑郁焦虑或急躁多语,丧失正常的理解判断力无故发笑或哭泪,且难以自制,有时突然见到熟人明知是谁,却喊不出名字,甚至连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整天昏昏欲睡。后三种表现可以是一过性的,也可以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常常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中风患者常因旁边的人没有适时发现中风的征兆,延误救治而使患者脑部受损。记住 STR 三步骤 S :(smile) 要求患者笑一下 T :(talk) 要求患者说一句简单的句子 (要有条理,有连贯性),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R :(raise) 要求患者举起双手 注意:另外一项中风症兆 是:要求患者伸出舌头,如果舌头「弯曲」或偏向一边,那也是中风的征兆。

一级预防 阻止发生脑血管病

高血压治疗目标 一般成人 <140/90mmHg 伴有糖尿病 <130/85mmHg 伴有肾脏疾病 <125/75mmHg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心脏病的防治 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测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日)

血脂异常的防治 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总胆固醇(TC)高于5.0mmol/L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甘油三酯(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 2、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目标:无CHD和<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60mg/dl;无CHD但>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30mg/dl;确定有CHD或其他动脉硬化性疾病:目标<100mg/dl。

糖尿病的防治建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要 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动, 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 3、积极控制血压、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治疗; 对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吸烟 吸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 RR 2.5~5.6);吸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降低HDL-C 等;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RR=1.82)。

酗酒 1、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2、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 3、男性饮酒者每天喝白酒应<50ml(一两),啤酒<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女性饮酒量应减半,孕妇禁止饮酒。

其他危险因素 肥胖:成年人BMI应<28,或腰/臀围比<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6μmol/L者可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治疗 认识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等

急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合理膳食、适量活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控制危险因素:见一级预防+防治抑郁症 3.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房颤所致脑栓塞、外科与血管内介入治疗 A.单用阿司匹林; B.联合用药: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及潘生丁缓释剂(200mg)的复方制剂,每日二次; C.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选用氯吡格雷。

急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4、抗凝治疗 卒中急性期不宜抗凝治疗,一般可在2周后开始; 非瓣膜性房颤可用华法令(2~4mg/日)治疗,并应限于有监测INR条件的医院。 注意:INR值应控制在2.0~3.0之间 5、动脉颈动脉内膜剥除术 6、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其他危险因素 缺乏体育活动:成年人每周应有3~4次适度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30分钟。 口服避孕药:>35岁的女性,伴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 饮食营养素摄入不合理:饮食种类应多样化,总脂肪入量<30%/日摄入能量,饱和脂肪入量<10%/日摄入能量胆固醇入量<300mg/日,钠盐摄入<8g/日。

三级预防 降低死亡率,减轻残疾程度 并发症的防治 护理 康复

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神经系统:高颅压、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继发癫痫 内分泌系统:血糖异常、水电解质紊乱、体温异常 心血管系统:血压异常、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呼吸系统:肺炎与肺部水肿 消化系统: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 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衰竭、尿失禁与泌尿系感染 防御系统:褥疮、各种感染

卒中的康复原则 康复应尽早进行 调动患者积极性 康复应与治疗并进 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卒中的心理疗法 现状:重视极其不够。60%的卒中患者最后会患抑郁 诊断:心理障碍与精神异常分不清 环境:个人心理、家庭氛围、社会环境有很多不健 康的成分 治疗:诊断不准确、治疗不充分

随访与疾病监控 由于卒中患者的复发率极高,因此首次卒中发生后,防止卒中复发的工作就要长期计划和坚持下去 建立患者医疗档案 建立稳定、可及的联系方法 定期复查、身体检查,防止新的危险因素出现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心脏病(特别是非瓣膜性房颤)常见;动脉粥样硬化问题更重。 妊娠妇女:注意高凝状态、妊娠高血压问题。 青年人:病因方面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应注意心脏疾病、血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问题。

卒中的护理提示 观念的变化 在改善卒中患者预后方面,医生所起的作用往往不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 护理方法 - 基本的护理工作 - 病情的动态观察

临证备要 结合辨病,掌握其预后。 正确使用通下之法。 出血性中风可配凉血化瘀法 中风后遗证口眼歪斜的治法,祛风、除痰、通络,方用牵正散

半身不遂 + 神昏 + 言语蹇涩 + 偏身麻木 + 口舌歪斜

其它疗法 ①预防中风方:松子仁,泡酒吃1个月。 ②中风痰多,可用鲜竹沥水频服  1.单验方 ①预防中风方:松子仁,泡酒吃1个月。 ②中风痰多,可用鲜竹沥水频服 2.外治法 ①突然倒仆,痰涎壅盛,难辨虚实者,用炭火一盆,将米醋洒上,使醋气冲入口鼻。 ②喑风卒倒;不省人事者,细辛为末,吹入鼻中。 ③中风急性期,神昏,便秘者,可用大黄(后下)、芒硝(冲入)、菖蒲、郁金、枳实,厚朴水煎,待药物冷却至37℃时灌肠。 ④中风闭证,可用安宫牛黄丸或醒脑健神胶囊悬液灌肠,或用栓剂塞肛。

其它疗法  3.针灸疗法  (1)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 ①半身不遂;调和气血,疏通经脉.以大肠、胃经腧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初病时,仅刺患侧,病程日久,可先刺健侧,后刺灸患侧。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可轮换取肩髃、肩贞、臂臑、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 ②中风不语:祛风豁痰,宣通窍络,取穴:金津、玉液放血,针廉泉、内关、通里、三阴交 ③中风闭证:开关通窍,泄热祛痰。先用三棱针点刺手十二井穴出血,再刺人中、太冲、丰隆; ④中风脱证,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多以大柱艾灸,如汗出,肢温,脉象较前有力,再用毫针,但刺激要轻.取穴:灸关元、神阙,刺气海、关元、足三里 体针

其它疗法 头针 中风后遗症期:针对中风病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斜,除采用体针,头针,电针以及艾灸等多种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头针;取感觉区、运动区、语言区、足运感区。操作:沿皮刺入0.5~1寸,频频捻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头针

其它疗法 体针

其它疗法 电针

小 结 概念:中风多见于四十岁以上患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病因:原始病因以情志不调, 久病体虚, 饮食不节, 素 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元常、气候变化等。 病位在脑, 涉及到心。 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 病理因素为(肝)风、痰、火和血瘀。 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上冲于脑。轻者中经络, 重者中脏中腑。中脏又有闭脱之分, 闭证邪势盛, 多见痰火内闭; 脱证正气虚, 可致阴竭阳亡。

小 结 治疗: 中经络的治疗, 一般宜平肝熄风, 化痰通络。中腑宜通腑泄热。中脏之闭证治宜熄风清火, 豁痰开窍; 脱证治宜救阴回阳固脱。恢复阶段以经络病变为主, 应配合针灸治疗, 使直接作用于经络, 同时加强功能锻炼, 促进恢复 临床有少数中经络患者, 突然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并见恶寒发热, 骨节酸痛, 肢体拘急, 舌苔薄白等症, 属络脉空虚, 风邪侵袭所致; 或原系阴虚阳充, 痰湿内盛之体, 复加外感风邪而发病。治以祛风通络, 佐以扶正。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冠诸病之首。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同家科委在“七·五” --“十·五”期间,组织多单位联合攻关,针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学,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和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一)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中风病的有效药物 清开灵注射液不但治疗中风痰热证疗效明显,对于其它证候也疗效满意.每次用量40~60ml,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中,根据病情轻重,每口l~2次静点。醒脑静注射液对于窍闭神昏者有较好疗效,每次用量为20ml,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300~500ml中,每日1次静点。盐水300~500ml中,每日1次静点。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二)破血逐瘀,泄热醒神法治疗出血性中风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二)破血逐瘀,泄热醒神法治疗出血性中风    这是国家科委“八·五”科技攻关课题,199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治疗方法除应用清开灵外,急性期给予醒脑健神胶囊6粒,4~6小时1次,口服,鼻饲或灌肠;恢复期给予中风脑得平胶囊每次4粒,口3次口服;后遗症期给予益脑复健胶囊每次4粒,日2次口服。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三)中风病各种治法的应用原则 熟练地运用中风病的各种治法,是建立在对该病本质规律清楚认识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三)中风病各种治法的应用原则 熟练地运用中风病的各种治法,是建立在对该病本质规律清楚认识的基础上。 中风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如果发病即为中脏腑,多见风火上扰清窍证及痰热内闭清窍证。其次为痰湿蒙塞心神证,此时以开窍为原则,对阳闭者配以清热熄风化痰,对阴闭者配以温阳化痰之品,务必及时,以截断病势。否则疾病向逆,则发展为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证,当务之急,采用益气回阳固脱法,口服或鼻饲参附汤,或静脉推注、静点参附注射液。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如果病人起病时为中经络,常见证候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以及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所以我们常在这个阶段采用熄风,化痰,活血,清热法。如见痰热腑实,必须通腑化痰,釜底抽薪,防止风痰夹热继续上扰清窍,加重病情,随着病程迁延,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居多,在此期间,我们多采用益气化瘀及滋阴熄风之品。注意的是,在对中风病的研究中发现,痰、瘀两证贯穿着病程始终,所以要注重化痰活血两法的应用。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1.言语蹇涩:饮水反呛,给予会厌遂瘀汤加减治疗,针刺廉泉、金津、玉液三穴。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四)中风病并发证的治疗  1.言语蹇涩:饮水反呛,给予会厌遂瘀汤加减治疗,针刺廉泉、金津、玉液三穴。  2.呃逆:当分清虚实。若属于痰热腑实,胃失和降,则治以祛痰通腑,降气止呃,方用三化汤加减,药用大黄(后下)、枳实、厚朴、羌活、胆星、瓜萎.清半夏、代赭石、柿蒂;若见痰浊壅滞,胃气衰败证,以化痰降浊,益气止呃为法,方以二陈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刀豆子、太子参、生姜汁(兑服)。  3.癃闭:利尿膏(冰片等)外敷神阙穴。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四)中风病并发证的治疗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四)中风病并发证的治疗  4.肢体浮肿或手足挛缩 将中药伸筋草、桑枝、川芎,红花,松节、柳枝等装入布袋中,置盆内煮沸后,将患肢放于盆上薰蒸15分钟,药液温度下降后浸泡患肢;肘、膝、肩关节可用药袋热敷。每日2次,2周为1疗程。每剂可薰洗2—3次.  5.血证:便血是中风病常见危候之—,临床可采用如下处理:①云南白药、三七粉、白及粉、生大黄粉等,选用其中1—2种鼻饲;⑧可用冰盐水注入胃中反复冲洗,也可在冰盐水中加入止血药注入胃中。 6.发热:中风患者出现发热,多为热毒所致。可用清热解毒药水煎口服或鼻饲,或静脉注射给药,如穿琥宁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五)康复治疗 1.肢体训练:急性期患侧不能自主运动时,当把病人的肢体置于功能位,定时翻身,清洁皮肤,适当地进行肢体按摩,并帮助病人被动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增加肌力,要注意动作轻柔、和缓。 对神志清醒,患肢可活动的患者,要在被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自我运动训练。可先让患者在床上活动,如转动肢体、翻身、起坐等,应循序渐进,完成每天规律的动作和次数,动作不规范者,医护人员要及时纠正。在病人可以站立后,需进入正规OT、PT室,在专业康复人员指导下施行康复治疗。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OT(作业治疗 )设备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PT(运动疗法)治疗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PT治疗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PT治疗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五)康复治疗 3.唇角流涎的训练(吞咽障碍治疗)每口坚持做鼓腮、叩齿等动作,并自我或由他人按摩患侧。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五)康复治疗 2.语言治疗(ST治疗)待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应当鼓励病人讲话,先教病人发“啊”“喔”等元音,而后逐渐成词,之后成句。语言康复必须有耐心,掌握渐进的原则,要当面肯定病人的成绩,鼓励其积极向上的热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唇角流涎的训练(吞咽障碍治疗)每口坚持做鼓腮、叩齿等动作,并自我或由他人按摩患侧。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偏瘫体操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肩部运动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肘部、手部运动

第二部分 现代临床治疗康复  (六)临床中根据病情可选用以下药物  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300ml或生理盐水300ml中,日1次静点;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等。口服可以应用银杏叶片2片,日3次口服等。

概 述 血管源性脑部病损的总称; 急骤发生的脑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障碍。

急性脑血管病分类 缺血性 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腔隙性梗死 脑栓塞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西医病因病理 发病因素 1.血管壁病变 2.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黏稠度增高 凝血机制异常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性因素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物、肺炎衣原体感染、情绪影响、抗凝治疗等,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的环节 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脑出血: 好发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病史。 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紧张时突然起病。 一般无前驱症状,少数可有头晕、头痛及肢体无力等。 初始症状为剧烈的头痛及呕吐,或出现昏迷、偏瘫、失语等。 病情进展迅速,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和 出血量。

脑出血 基底节区(内囊区)出血 脑叶出血 桥脑出血 小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常见,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前一般没有前驱症状,起病急骤。 情绪激动及激烈运动(如用力、咳嗽、排便、性生活等)为常见的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呈胀痛或爆裂样疼痛,难以忍受。多伴有恶心、呕吐。 体检最有意义的阳性体征是脑膜刺激征,常在6~12小时甚至三天才出现 。

临床表现 脑梗死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中老年患者多见。 病前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 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发病前常有头昏、头晕、肢麻等先兆症状,约1/3患者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TIA。

临床表现 根据脑动脉血栓形成部位的不同,相应地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症状在数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 大面积脑梗死可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有脑疝形成,最终导致死亡。 不同部位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各异。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脑梗死: 1、对侧中枢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2、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3、构音障碍或失语(优势半球受损) ,对侧中枢性面瘫、舌瘫 。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梗死: 1、眩晕、复视、呕吐、声嘶、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 2、交叉性瘫痪:同侧周围性颅神经瘫痪,对侧中枢性偏瘫。 3、交叉性感觉障碍。 4、四肢感觉运动障碍。 5、小脑共济失调:眼震、平衡障碍、四肢肌张力降低等。

临床表现 二、 脑栓塞 起病急骤,常无任何先兆症状,通常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迅速出现并达顶峰。 年龄、性别: 脑部症状 :突然偏瘫、失语、偏盲、局限性癫痫发作,或偏身感觉障碍等 。 局灶定位体征与动脉血栓性脑梗塞基本相同。 判断心脏栓子的来源 :

临床表现 三、腔隙性脑梗死 为直径在0.2mm~15mm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

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 症状轻、多样,可表现为肢体纯感觉障碍,一侧或单个肢体的纯运动障碍,也可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也可出现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笨拙手症等 。 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可恢复,最长约三周时间。

临床表现 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瞬间症状发作,绝大多数无意识障碍,随缺血部位不同而表现有异。 椎动脉系统:眩晕、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 颈内动脉系统:肢体偏瘫、单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表现。 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 椎动脉系统TIA常反复发生。 颈内动脉系统TIA有可能成为脑梗死的先兆症状

危重表现 起病急骤,病程进展迅速 持续血压升高 瞳孔不等大等园或针尖样瞳孔 呼吸改变 短短时间内超高热或呕吐咖啡样物 颅脑CT检查证实大量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

西医治疗 脑出血 一般治疗 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 控制高血压 亚低温治疗 对症处理 手术治疗

西医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 降低颅内压 防治再出血 防治脑动脉痉挛及缺血 防止脑积水

西医治疗 脑梗死 一般治疗 调控血压: 收缩压小于180mmHg或舒张压小于110mmHg,不用降血压治疗以免加重脑缺血;如收缩压在185~210mmHg或舒张压在115~120mmHg之间,也不必急于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如收缩压大于220mmHg,舒张压大于120mmHg以上,则应给予缓慢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防止血压降得过低。

脑梗死 溶栓治疗

脑梗死 适应症:①急性缺血性卒中,②发病3小时内或MRI指导下6小时内,③年龄≥18岁及≤75岁,④血压低于180/110mmHg,⑤无意识障碍,⑥瘫痪肢体的肌力在3级以下,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⑦头部CT排除脑出血,未出现于本次症状相对应的低密度梗死灶,⑧患者或家属同意。 相对禁忌症:①意识障碍,②CT显示早期大面积病灶,③2月内进行过颅内和脊髓内手术,④过去3个月患有卒中或头部外伤,⑤前21天有消化道和泌尿系出血,⑥血糖<2.7mmol/L 或>22.2mmol/L,⑦卒中发作时有癫痫,⑧以往有脑出血史,⑨妊娠,⑩心内膜炎、急性心包炎,以及严重内科疾病,包括肝肾功能衰竭等。

脑梗死 溶栓治疗 绝对禁忌症:①TIA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②病史和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③两次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85/110mmHg,④治疗前CT检查发现有出血、占位效应、水肿、肿瘤、AVM,⑤在过去14天内有大手术和创伤,⑥活动性内出血,⑦7天内进行过动脉穿刺,⑧病史中有血液学异常以及任何原因的凝血、抗凝血疾病(PT>15sec,INR>1.4,PTT>40sec,血小板<100×109/L),⑨正在使用抗凝剂(华法令)或卒中发作前48小时内应用肝素者

脑梗死 抗凝治疗 降纤治疗 抗血小板粘聚治疗 脑保护治疗 降颅压治疗

预后 依伴发病、卒中的严重程度、年龄和卒中后的并发症的不同,急性脑卒中的预后大不相同。 死亡率:30天总死亡率28%,缺血性卒中为19%。 致残率:31%存活者须照顾、20%行走须帮助、71%在长期随访中缺乏工作能力。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中风、中经络、中脏腑、闭证、阴闭、 阳闭、脱证、口僻? 2、中风的病因病机概要? 3、中风与厥证、痉证、痿证、痫证区别? 4、中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5、中风分几期?各期的证、治、方、药是什么?

典型病例 王某,男,55岁。患者素体壮实,患有头晕,但不影响劳动,性情急躁,大便干结,尚能每日一行。昨日突然头晕甚重,继之言语不利,左侧半身不遂,面部歪斜,神志尚清,经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典型病例分析 辨证:中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 病机简析: 患者素体阳亢,肝失疏泄——故有头晕、急躁、便干。 肝肾阴虚,阳亢化风,风阳内动,肝风夹痰上扰,流窜经络,经络不利——突然言语不利,半身不遂,面部歪斜 神志尚清——中经络 舌红苔黄——热 苔腻——痰浊 脉弦——主肝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病例一 某男,40岁,平素体健无任何病史,1小时前晚饭时饮酒稍多,突觉憋气头晕,走出房外休息,后诉头痛,不能坐稳,呼吸困难,随呼120出车接回,时见病人昏迷不醒,呼之不应,按压眶上神经无反应,鼻鼾声重,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四肢未见活动,体查见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HR:70次/分,BP:210/130mmHg,R:23次/分,T:38.5度。 1、诊断?

病例一 1、诊断? 2、应急处理? 3、预后?

病例一 本病特点: 起病急 头痛,憋闷先兆 短时间内深昏迷、发热、呕吐咖啡样物 血压过高 一侧瞳孔缩小 预后:极差,病人很快呼吸停止、死亡。

病例二 李某、男,71岁,2004年4月5日因眩晕来浙江某门诊就诊,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呼吸心跳停止。经紧急CPR后转ICU继续救治,即查心电图:偶发室性早搏,ST-T未见异常改变。 1、诊断? 全院会诊一致认为是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猝死,请杭州专家会诊同意该诊断。 2、确定?还缺什么?

病例二 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有眩晕症状3天,血压不高,猝死时抢救医生明确的叙述呼吸先停后心脏停搏。 CT检查(约4天后)显示蛛网膜下腔大量脑出血。 急性心肌梗塞排除!

病例二 本病的关键点: 近期有眩晕病史,放映脑血管可能有病变。 猝死时呼吸先停,其原因可能由于颅内高压或呼吸中枢受压所至。 AMI一般有先兆临床表现。 临床医生常常把老年人猝死都归于心脏,实际上脑干梗塞、颅内出血等也可以造成猝死。

病例三 李某,女60岁,因眩晕发复发作,伴恶心欲呕,曾在某医院急诊就诊,考虑颈椎病,给与输液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5月12日上午症状加重,眩晕,如天眩地转,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随至本院急诊,时见病人清醒,自诉眩晕欲呕,左侧肢体乏力,肌力4级,无耳鸣,平素有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坚持服药,测血压为145/90mmhg,即行颅脑CT提示未见异常。以“眩晕(脑梗待排)收入病房。

病例三 下午5时许病人病情加重,烦躁,神志欠清,呼吸困难,即送ICU,血气分析提示二型呼衰,给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查体病人昏迷、右侧瞳孔约1.5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3.0mm。 问:病人的诊断?还需要什么检查?预后?

病例三 本病是一个连续过程,眩晕可能是细小栓子脱落所致。 病人突然神智不清、呼吸困难、烦躁、没有呼吸系统的病史及临床表现,考虑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建议行CT检查。 24小时后CT证实为大面积脑梗塞。 病人预后较差。

病例四 冯某,女,35岁,因发热、疲倦乏力、尿少到门诊就诊,患者平素无任何病史,一个多月前咽痛,发热,服药后症状缓解,但近一个月来一直低热,乏力渐明显。查体:贫血貌,面色潮红,体温37.8度,心率103次/分,律整,心尖部可闻及4-5级杂音,双肺检查无异常,舌尖红,苔薄,脉细数。查血、尿常规发现白细胞轻度增高,中-重度贫血,尿分析基本正常,随以“发热、贫血查因”收入院。

病例四 入院第三天,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四肢软瘫,肌力0级。 问:为什么?该做哪些检查?

病例四 病人长时间低热、疲倦、进行性贫血、心脏听诊有明显病理性杂音,应考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能。 突然出现神智不清、四肢软瘫考虑为细菌性栓子脱落引起急性脑栓塞。 行床旁心脏彩超证实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见二尖瓣附着大量血栓、关闭不全。 CT证实双侧大脑有低密度灶。

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任重而道远

脑叶出血

丘脑出血

双侧壳核出血

小脑出血

急性期脑梗死(栓塞性)

分水岭梗死

2. 再灌注 3. 生理平衡 1. 评估 4. 预防并发症 6. 康复 5. 预防血管事件复发

桥脑出血

谢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