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45年中日戰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Chapter 20. 行銷管理 Chapter 20 網路 行銷 20-2 行銷管理 Chapter 20 網路 行銷 20-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和史坦福研究中心(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1920 陳獨秀等人於上海籌組中國共產黨 1921 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1923 孫中山開始聯俄容共,重組國民黨 1924 創立黃埔軍校 1925 孫中山逝世 1926 蔣介石北伐 1927 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
第八章 戰爭時期的台灣社會 第一節 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五課.
我們對八年抗戰應有的認知 何世同 退役少將/歷史博士/退休教授.
第一篇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章 戰後復員與國共內戰.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102年第三季工作坊- 大陸展業之現況及未來展望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高中歷史 第四冊 4-1.
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亞洲的民族復興運動 二、蘇聯共產政權的發展 三、經濟大恐慌 四、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 五、第二次世界大戰
鴉片戰爭對中國帶來甚麼影響? 觀察下圖,猜猜圖中的人正在做甚麼? 閱讀右面的資料,找出清朝時鴉片輸入中國的情況。 圖中的人正在吸食鴉片。
歷史報告 中國八年抗戰~ 班級:7年21班 組別:第五組 組員:21方奕中 25李治翰 27周政易 35陳致鋼 36陳英傑.
第 3 章 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亞洲的民族復興運動 蘇聯共產政權的成立 經濟大恐慌 軍國主義的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聯合國的成立.
有多少人還知道….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革命與建國 第二節 新文化與新思潮 第三節 從中原到臺灣.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的演變 第一節 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學習重點: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及華北 中國全面抗日 抗戰勝利後中國的國際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國.
課 題 八 戰後國共關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認識國共政治協商的概況 2)認識國共內戰的概略經過及結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戰爭學院 被遺忘的盟友 讀書心得報告 報告人:53號 蘇茂賢.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戰敗 與 帝國覆亡 姓名:楊陳正廷 學號: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第十三章 從中原到臺灣 第一節 革命之再起與國民政府 第二節 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
柬埔寨 U 王詩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章 中日關係 History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由朝鮮到東北 第二節 七七抗戰:由東北到全中國 第三節 日治時期的臺灣.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09
國際衝突與軍事力量 政治大學外交系系主任 李 明 教授.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分題一 主要衝突與和平的訴求 第 2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衝突及為和平所作的努力 冷戰緩和 ( 年)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著名戰役 Famous Battles) Random Slide Show Menu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 世界秩序的重整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雷雨 Thunderstorm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經濟學 學經濟.
指導老師:溫翔安 組員:溫允中4970E011 李雅俐4970E025 蕭積遠4970E026 陳欣暉4970E086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第七課 第一格變式的陽性名詞, 介詞.
新湖國中10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 校務會議 教務處報告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帝堡城有機園圃 - 鄰里式的社區園圃.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臺 灣 (民) 政 府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臺 灣 (民) 政 府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中共政治 潘兆民  東海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2020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 --主講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楊能舒校長.
P106.
新事業發展專題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臺灣政府 Taiwan Government 臺灣民政府官網
I Will Arise and Go 我要起身並去 Luke 15:1-3, 路加福音 15:1-3, 11-32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937-1945年中日戰爭

中日戰爭的背景 遠在日本明治變法後,便將對外侵略,定為國策 : 據田中義一的奏摺:「明治大帝之遺策,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日本侵華步伐 1874年:日本出兵台灣 1875年:日本吞併琉球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1904年:日俄戰爭 [戰場則在中國東北遼河以東一帶 ]→俄國在中國的利益讓與日本 1910年:日本正式吞併朝鮮 1911年:日本侵略蒙古東部

近百年日本侵華步伐 1915年:迫袁世凱承認二十一條 →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利益 1928年:濟南慘案(五.三慘案) 1931年:九一八事變→組織「偽滿州國」 1932年:一二八事變(淞滬戰爭) 1933年:日本侵奪山海關、熱河→「塘沽協定」→組織偽「冀東自治政府」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

中日戰爭的經過 戰釁一起,日軍的增援部隊即由日本,東北湧至華北 7月17日,蔣中正:「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 中國的戰略:持久戰/消耗戰,即「空間換取時間」 日本的戰略:速戰速決[3個月解決中國問題]

中日戰爭的經過 戰事分三個階段進行: 1,1937年7月~1938年12月25日武漢淪陷 ‧7月:名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 ‧英、美在口頭上對中國抗戰表示支援,蘇聯多次貸款給中國,並派出飛行員助戰 ‧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 →國民政府與共產黨合作:八一三抗戰

中日戰爭的經過 ‧9月24日:平型關之役[抗戰以來第一次勝利] ‧12月13日南京失陷 →「南京大屠殺」 ‧1938年3月下旬:台兒莊大捷 ‧1938年10月下旬:武漢淪陷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發表《東亞新秩序 的聲明》

中日戰爭的經過 ‧一個月後又重申「相互善鄰友好、共同防共和經濟合作」對華三原則。日本試圖以此對華新方針,誘使國民政府放棄抗戰的立場。 ‧國民政府不予理睬 ‧在這階段:中國以空間換取時間→將日軍引入內陸

中日戰爭的經過 2,武漢淪陷~長沙會戰 ‧國共關係惡化:兩黨的軍隊在華中出現多次衝突 ‧1939年 12月:昆侖關大捷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百團大戰→破襲日軍交通線、殲滅日軍二萬餘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物資

中日戰爭的經過 ‧1941年:皖南事變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許多國家相繼對日宣戰 ‧中國獲美國大量軍火軍備支持 ‧為適應新形勢→中國劃分為12個戰區→在第9個戰區:中日第3次長沙會戰→中國勝

中日戰爭的經過 3,長沙會戰後~日本投降 ‧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國首腦在開羅召開會議→12月3日,三國正式發表《開羅宣言》 ‧加強了中國與英、美的合作,對加速抗戰勝利起著積極作用。

中日戰爭的經過 ‧1944年:日本軍部修復南北陸路交通→下達一號作戰命令:調集五十一萬兵力,進攻豫、湘、桂地區 ‧侵華日軍發動的最後一次重大軍事行動 ‧打通了縱貫南北一千五百多公里長的交通線,佔領城市一百四十六座,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陷入日軍之手

中日戰爭的經過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英、蘇通過了《雅爾達協定》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 :波茨坦會議→決定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對日作戰,期間中、 美、英三國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向日本發出最後通牒。 ‧1945年8月6日,美國以原子彈炸日本廣島,8月8日,再炸長崎

中日戰爭的經過 ‧1945年8月9日,一百萬蘇軍越過國境,進入中國東北,向日本的關東軍發起全線進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自9月11日起,中國戰區的日軍分十六個區陸續向中方繳械投降

戰爭的影響與意義 對國際:東亞的國際新秩序 ‧通過長期的反侵略鬥爭,中國取代日本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五大國之一及聯合國的創始國:有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和一票否決權 ‧日本則不再是政治大國,並須在美國的佔領和指導下重建經濟 ‧美國崛起為最強大的太平洋國家

戰爭的影響與意義 對中國:國民黨的衰竭 ‧在戰爭中,中國動員了1400萬人,總傷亡達3,211,419人,戰爭債務14,640億元法幣 ‧而當中首當其衝的國民政府在物質、精神上的消耗是非常慘重的→無力應付中共的力量→中國政權改變

戰爭的影響與意義 經濟困難 ‧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軍費開支龐大,加上當時沿海省份落入日軍手中→喪失關稅→財政赤字 ‧為彌補→政府增加紙幣發行→通貨膨脹,破壞人們生活,中產階級更淪為貧民 ‧同時,動搖政府本本的經濟基礎

史家觀點 徐中約:「導致了日本在現代歷史上的第一次失敗,也徹底消耗了中國國民政府勢力,同時又給了中共一個擴展軍隊和政黨組織力量的機會,並最終奪取政權。」 費正清: 「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中國國民黨是能夠把中國帶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