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学说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二) 上虞春晖中学数学组欢迎你! 1 本课件制作于 §10.5 等可能事件 的概率 ( 二 )
Advertisements

下页 返回上页 9.3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 2 ). 下页 返回上页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求积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四、小结.
看後宮甄嬛傳學習專案管理 之關鍵六重限制 班級 企管系四 A 老師 趙豊昌 組員 李宛昀 王丹虹 陳思敏.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戴尔公司生产的电脑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金龙客车 土地 资金 能源 水源 劳动力 原料 零部件 产品产品 废渣 废水 废气.
商管群科科主任 盧錦春 年 3 月份初階建置、 4 月份進階建置、 5 月份試賣與對外營業。
第十課 人類的感官.
建筑工程设备说课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欢迎您.
幾米 作業 1 飛上天空 我想飛上天空 遨遊在無際的天空 美麗的天空 漂亮的天空 這終究只是夢…… (李高仰)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常州工学院  理学院党总支 2014年3月.
乘势而上再谱发展新篇章 -2012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开启新征程 点燃中国梦 开启新征程 点燃中国梦 ——学习、领会2013年全国“两会”精神.
第 二 章 古典贸易理论.
歡迎來到棋藝社的世界 象 這裡面可是這一年來棋藝社所累積的心得喔! 帥.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科學論文 鰂魚涌街的衛生情況 作者:廖梓芯 學校:北角官立上午小學 班級:P.5A.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健康促进与教育处 李新华 2010年10月20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世界葡萄面积与产量 20世纪70年代,世界葡萄产量最高时达6820.8万吨,上世纪90年代初降到6000万吨,以后随着葡萄保健和营养价值的被发现,葡萄的面积和产量又开始上升,到2010年,全世界葡萄栽培面积达到7586千公顷(收获面积7203.9千公顷),总产量6835.1万吨,面积占世界水果总面积12%,产量占9.45%。
各位弟兄姐妹,主內平安! 請將手機關靜音,帶著敬虔的心來到上帝的面前!
项目七 房地产销售策划 销售计划的制定 项目主要内容 目标客户群分析 定价策划 楼盘推广策划 公关活动策划 销售费用预算推广效果评估.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郝慧芳 2014年6月8日.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十面“霾”伏 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第九组 组员:李亮亮 许静 赵凯丽 何敏 张艳欣 付幻菱 陈京萍 王诗雨.
《成佛之道》序~第三章 圓融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张 林.
如何对付脏空气.
課程:諮商概論 指導老師:李秀玉老師 閱讀書籍:傷癒—低估自我的醫治(一) (P.60~69)
【主講人】 組織發展中心 陳銘燕主任 教學研發中心 謝瑛娟主任 本會理事/旗津國小 林冠老老師
教師執行計畫案聘任助理說明會 (勞務型、學習型申請方式說明)
就业手续 2015届毕业生 就业手续、党组织关系 办理说明会 1 食院分党委 王静 刘海华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长城国际酒店式公寓营销策划报告
教学目的:了解食用菌与其它微生物种类和害虫的关系,掌握消毒、灭菌的各种方法,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注意事项。
水腫的原因 徐淑娟護理師 PM.
中国未成年人法制安全课程 雾霾哪里来? 初中段 第七讲.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大气的受热过程 周南中学.
[聚會時, 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 多謝合作]
第六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一、 型的微分方程 二、 型的微分方程 三、 型的微分方程.
常用逻辑语.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习题课 1.
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体系: 命题 常用逻辑性用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基本逻辑连结词 量词.
1.5 充要条件.
視覺藝術的媒材與技巧 蘇虹融 湯詩婷 指導老師:李建緯老師.
大卫.休谟(Ddvid Hume) (1711~1776) 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 论哲学家、怀疑论者, 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等。 经验主义 温和的怀疑论 功利主义.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組員:蔡典龍4970E027 蕭積遠4970E026 王建智4970E050 李雅俐4970E025 賴品言4970E054
天气和气候.
何俊賢教學資料.
25.3 用 频 率 估 计 概 率 快走啊听老师讲“用频率估计概率”哦.
五、消費者的選擇 效用與價值 邊際效用與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效用分析法.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9.1 圓的方程 圓方程的標準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题(3) 一.填空题 3且 1.对于任意二事件A 和 B,有P(A-B)=( )。 2.设 已知
Transaction Cost and the Law of Demand by De-Xing Gua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May 24, 2017.
耆康會長者中央議會 <<長者與社會參與>>計劃培訓
Ch8 組織的基本概念 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3/e.中山大學企管系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3章 李嘉图模型、相互需求与国际贸易 3.1 李嘉图模型 3.2 李嘉图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3.3 相互需求方程式
材料力学 第十二章 能量方法.
因式定理.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2 直角坐標.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13.2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 + ?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长 频率
第二部分 导数与微分 在课程简介中已经谈到, 高等数学就是微积分(微分 + 积分). 对于一元函数来说, 微分本质上就是导数. 这一部分内容是“导数与微分”. 由此可见, 这一部分内容在本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是在极限的基础之上讨论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的. “导数与微分”是每个学习高等数学的人必须掌握的内容.
黃春興 清華大學 經濟學系 2014/12/06 於 談判管理學會
3-3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一、 频率分布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样品中镍的质量分数(%)进行重复测定,得到90个测定值如下: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高   学科 第五章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 涪陵一中物理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学说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西欧封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西欧社会正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大规模的海外掠夺和国际贸易则成为西欧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当时货币财富尤其是黄金成为主要的积累对象。重商主义学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二、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二、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 重商主义的财富观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是国家富强的象征,因此该学说主张一切经济活动都要注重积累财富,也就是金银货币的积累。 重商主义所注重的“商”就是指对外经商,认为获取财富就是要实现对外贸易顺差,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鼓励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输入,“多卖少买”,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三、重商主义者的政策主张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三、重商主义者的政策主张 (一)货币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的国家,通过颁布各种法令,规定严厉的刑罚,禁止充当货币的金银输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货币政策有所放宽,允许输出适量货币,以期获得更多的货币。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重商主义者极力主张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政策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实现贸易顺差。 (二)奖出限入政策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二)奖出限入政策 重商主义者极力主张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政策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实现贸易顺差。 (三)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 重商主义者主张实施鼓励国内工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工业的发展增强出口能力,从而使国家保持贸易顺差。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优点: 首先,重商主义学说对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优点: 首先,重商主义学说对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重商主义学说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考察,指出了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 第三,晚期重商主义学说对货币的资本职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推动了货币投资流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一节 重商主义学说 历史局限性: 首先,重商主义学说包含着明显的错误,重商主义者把货币与其他商品对立起来理解财富的概念,错误地认为货币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程度的唯一尺度。 其次,重商主义学说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仅限于流通领域,未深入到生产领域,无法揭示财富的真正来源,从而得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从国外取得货币的错误结论。 第三,重商主义学说对国际贸易认识有根本性错误,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即一方所得必定是另一方所失。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18世纪末,重商主义制度下所建立起来的经济特权和垄断制度已经暴露出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等弊端,重商主义提倡的极端保护主义使得新兴资产阶级很难从海外获得生产所需的廉价原料,也不容易为其产品寻找更大的海外市场,从根本上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经济学家介绍-亚当·斯密(1723-1790)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在经济思想史上,斯密被尊为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1776年,斯密出版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在该著作中,他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斯密的思想对国际贸易,乃至整个经济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或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效率低(或具有绝对劣势),那么,每一个国家都能通过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与其他国家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而获得利益。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及利益 (一)基本假设 存在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及利益 (一)基本假设 存在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两国不同产品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劳动供给给定,且劳动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国家间不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市场完全竞争。 无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障碍。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二)贸易基础 斯密认为,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利条件因国家不同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前提,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三)贸易模式 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都是有利的。如表3.1所示,A国生产1Y的代价为2X,而如果到B国1X能换到2Y,因此,对A国来说,明显从B国购买Y的代价更低,因此A国应专门生产X然后换回Y,对B国来说则应生产Y换回X。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四)贸易利益 开放前 A国生产25单位X,12.5单位Y,B国生产12.5单位X和25单位Y。在封闭经济中,各国产品的生产量也是各国的消费量,也即是其所得到或拥有的利益,两国拥有的产品总量为37.5单位X和37.5单位Y。 开放后 A国可以生产50单位X,B国生产50单位Y。 交换条件1:1,最终两国的消费量(25单位X和25单位Y)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科学性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科学性 首先,斯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第一次从生产角度阐述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其次,绝对优势理论首次明确肯定国际贸易可以为参与双方带来经济利益,这与重商主义相比是一大进步。 第三,绝对优势理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中已成熟了的要求,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第四,绝对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分工能使资源得到有效率用的规律。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局限性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表现在它只能解释部分国际贸易的发生,比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些贸易。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是无法用绝对优势理论来解释的。 。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背景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背景 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了《谷物法》,该法一经颁布便导致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这对地主阶级有利。粮价和地租的上涨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导致工业制成品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严重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绝对优势理论无法给予有力支持的情况下,英国产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论证谷物自由贸易优越性的理论。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简介 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817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在此著作中,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等理论,极大地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条件假设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条件假设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大卫·李嘉图和斯密一样推崇自由贸易,认为自由贸易在带来个人财富增加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但他并非重复斯密关于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的阐述,而是提出了更加系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评论自由贸易与专业化分工的必要性和规律。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所有产品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国际贸易仍然可以进行。这个国家可以专业生产其绝对劣势较小的产品(即该国家生产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用以出口,而进口其绝对劣势较大的。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模型中采用劳动价值论,商品的相对价值仅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投入量。 在一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行业间自由流动。在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不流动。 生产成本不变,即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变。 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差异,但各国的技术水平都是给定的。 两国自由贸易,运输成本为零。 经济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 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政府对于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干预。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 (一)贸易基础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 (一)贸易基础 李嘉图认为国家间应按照“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比较有利(即有利程度较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较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如表3.2所示的例子当中,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的效率都不如B国,但是A国在生产X商品上的劣势更小一点生产时间只有B国的2倍,而在Y商品上生产时间是B国的5倍,因此A国在生产X商品上处于比较优势。相反,B国在生产Y商品上优势更大一点,因此B国在生产Y商品上处于比较优势。A国应专门生产X,B国应专门生产Y,然后进行交换,两国都会获益。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贸易模式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三) 贸易利益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四、比较优势的例外 假如在上例中B国生产一个单位X需1个小时,一个单位Y需2个小时,那么B国在生产两种商品上的效率都比A国高两倍,我们无法在两优之中取其重,也无法在两劣之中取其轻。因此,两个国家在两种商品上都不存在比较优势。同时,因为在两种商品上两个国家的优劣程度一样,这两个国家在没有贸易时两种商品的比价也相同,商人无法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利益。那么,这两个国家将无法通过分工节约劳动。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货币模型 (一)从汇率角度观察比较优势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货币模型 (一)从汇率角度观察比较优势 假如,在A国为每小时工资为20元人民币,B国为10美元。两国情况将如表3.3所示: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汇率角度观察比较优势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汇率角度观察比较优势 当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在2.5元人民币<1美元<10元人民币时,两国各进口一样商品出口另一样商品 当1美元兑换少于2.5元人民币时,A国在两种商品上的价格都要超过B国,A国只进口不出口,这种贸易无法持续。而1美元兑换超过10元人民币时,则情况正好相反。 因此,两种货币的比价必然在2.5元人民币<1美元<10元人民币之间。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从工资率角度观察比较优势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从工资率角度观察比较优势 在X产品上,A国的生产率为0.5单位/小时,而B国为1单位/小时,B国生产率是A国的两倍;在Y产品上,A国的生产率为0.25单位/小时,B国为1.25单位/小时,B国生产率是A国的5倍。 当B国和A国的工资率之比低于5,B国高生产率的优势要超过其高工资的劣势,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依然具有比较优势,这是发达国家可以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获利的重要原因。 当B国的工资率之比高于2(也即是两国在X产品的生产率之比),那么A国生产率的劣势要低于其生产率的劣势,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仍然具有比较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获利的重要原因。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六、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首先,比较成本提出了各国可以普遍遵循的参与国际贸易的标准。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六、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首先,比较成本提出了各国可以普遍遵循的参与国际贸易的标准。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从更广泛的意义揭示了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必要性,清晰的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来源。 第三,从历史上看,比较优势理论推动英国走向自由贸易起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1.比较优势理论只是静态的分析而不是动态的分析 2.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单一因素分析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一)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一)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反映在两种商品的平面上 就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一些特征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显示对这个社会或国家产生同等满足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更高的曲线代表了更大的满足,更低的曲线代表更小的满足。社会无差异曲线向下倾倾斜并凸向原点。作为有意义的曲线,它们之间必须是不相交的。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二、一国孤立状态下的均衡 图3.5 孤立的均衡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三、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 图3.6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基础和贸易利益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四、 成本递增下的贸易利益 (一)两国整体贸易利益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四、 成本递增下的贸易利益 (一)两国整体贸易利益 在贸易前,如图3.6,A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并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一点上生产,并在相切的那一点上消费。这时达到社会福利水平为无差异曲线I。当贸易后A国将从A点移到B点生产,因为可以贸易,A国可以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消费,它可以用在B点上所生产出来的消费组合,以PA’=1的价格与B国交换产品,因此它可以在斜率为1通过B点上切线上消费。该切线可以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Ⅲ,这时的切点为E,即消费者可以E点上消费,并获得更高的满意水平。从无差异曲线I到无差异曲线Ⅲ,既为A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二)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图3.7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五、不完全分工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五、不完全分工 在固定成本下和成本递增下两种模型的分工有基本性的差别。在图3.1的模型中,两个国家都是完全分工,都专业化的生产自己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A国生产X,B国生产Y,然后再交换,这是因为两国随着某一商品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不变的。在图3.1的模型中,两个国家的规模是一样的,即使两个国家规模不同,只少有一个国家(小国)是完全分工,即专门生产一种产品,而另一个国家是不完全分工,即两种商品都生产。 图3.7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在成本递增的模型中,两国都是不完全分工。A国在增加了X商品的生产后仍保留了部分Y商品的生产。B国也同样在增加了Y商品的生产后仍保留了X商品的生产。这是因为,当一国增加一种商品的生产是其机会成本将不断的增加,当其机会成本等于其商品的比价时,该国将不会增加该商品的生产。如图3.7当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为PA=1时,意味着A国增加产量到B点后,增加1个X商品的生产成本为1个Y,如国再增加X商品的产量,其成本会超过市场价格,因此厂商会选择B点生产。因为机会成本递增,在达到均衡点时,通常都在两国完全分工以前。 图3.7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六、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图3.8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七、贸易利益分配条件——国际价格的确定 (一)国际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图3.9 国际价格的局部均衡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二)国际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 1.提供曲线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二)国际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 1.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offer curves),有时也称为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ves),反映了一国为进口其需要的某一产品而愿意出口另一商品的数量。从另一个角度看提供曲线也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一国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1)提供曲线的形状 图3.10 提供曲线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2)提供曲线的推导 图3.11 提供曲线的推导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3)均衡价格的形成 图3.12 国际价格的一般均衡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三)贸易条件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三)贸易条件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门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以Px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为: T=(Px/Pm)×100 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门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 图3.12 国际价格的一般均衡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S=(Px/Pm)×Zm S代表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测度体现了该国出口商品中的每单位国内生产要素所得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当该指数表示,单位国内生要素所得到的进口商品数量上升,反之则下降。 \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在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中,不仅考虑了出口生产要素生产效率,还考虑了其它国家在生产本国进口品的要素生产效率。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在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中,不仅考虑了出口生产要素生产效率,还考虑了其它国家在生产本国进口品的要素生产效率。 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D=(Px/Pm)(Zx/Zm)×100 D代表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代表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 当该指数上升表示了,国内每单位生产要素换回的它国的生产要素上升,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恶化。 \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J=(Px/Pm) Qx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J=(Px/Pm) Qx J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量指数。 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出口价格与出口数量的乘积表示一国的出口总收入指数,再除以进口价格指数,显然表示一国进口支付能力。当该指数上升表示该国对外支付的能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改善。反之,表示对外支付的能力变弱,贸易条件恶化。 \

课后思考 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是什么?他们的国家财富的观念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2.比较优势理论在那些方面优于绝对优势理论? 3.比较优势原理的例外是什么?普遍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