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 第三节 社会行动机 第四节 动机理论 第五节 挫折与心理冲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自主创业.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购买决策过程:五阶段模式 杨开鹏 袁丽娟 朱勤.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九章 动机 ——行为背后的秘密.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简介IB和AP.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学习动机.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回望 素材天下网sucaitianxia.com [PPT模板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个人年终总结.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拥抱正能量 点燃正能量 引爆小宇宙 PPT宝藏网最新整理发布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Harvard ManageMentor®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找 因 数.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第十二讲 密码执行(上).
销售人员的职业规划 Andy Cheng.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 第三节 社会行动机 第四节 动机理论 第五节 挫折与心理冲突

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动机要有目标,目标转化为内在动力,指明个体行为的方向。 例如:小明为了在自己生日时,父亲能给买辆自行车而努力学习,争取考100分。

二、动机与需要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二、动机与需要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表现:生理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 需要起源:由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通常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的举例: 如“渴”,是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由血液中水分的缺乏引起,并指向水,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寻找水源。 如“孤独”,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由于缺乏朋友引起,并指向他人,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交友。

2、需要的种类 (1)按起源分: 自然需要(生物需要):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等。反映了人类的生物自然方面的要求。 社会文化需要: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

(2)按需要指向的对象分 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 如:日常生活用品需要,住房和交通条件需要等。 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 如: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刊的需要等。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紧密的联系: 1、人在追求物质产品时,常有审美的需要,如住房常要求整洁、雅静。 2、精神需要又常以物质需要为载体,如阅读需要有报纸、杂志等;艺术欣赏,要有乐器,表演场地等。

(二)需要的结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等级,如图所示。 1、生理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最有力的。 2、安全需要:对稳定、安全、得到保护、秩序等的需要。幼儿的安全需要很强烈。 3、归属和爱的需要: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需要: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

自我实 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对五种需要的分析: 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的等级。 需要的力量: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力量在减弱。 需要满足顺序: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谈到高级需要,但是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例如有人为了革命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需要的满足与健康:低级需要又叫做缺失需要,它的满足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而高级需要又叫做生长需要,它的满足则可以使人更健康,更有活力。

(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的对象,从而产生了动机。 如:热时寻找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孤独时寻找朋友等。

(四)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 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 2、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 3、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 4、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 (1)儿童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 (2)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 (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报复水平有所提高 (4)儿童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

三、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 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 2、指向功能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如: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动机使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不会轻易放弃。 动机的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 如:某学生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于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向别人请教,或仔细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吸取教训等。

四、动机的一般分类 (一)按动机的性质分为: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需要为基础。 如饥、渴、疼痛、母性、睡眠、排泄等。 但是人生活在社会中,生物需要的满足还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母亲对孩子的抚爱,除了本能以外,还有社会责任感等,因此很少有纯粹的生理性动机。 2、社会性动机: 以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 如由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学习需要引起的权力动机,成就动机和学习动机。

(二)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 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1、原始动机: 是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 如饥、渴、母性动机,婴儿最初探索周围环境的动机。 2、习得动机: 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动机。如婴儿出生后不知道恐惧和赞许,随着不断参与生活,与人交往,才逐渐明白什么是恐惧和赞许,因而才会在相应的动机推动下产生相应的行为。

(三)根据动机的认识水平分为: 有意动机和无意动机 1、有意动机: 动机发生在意识水平上,人们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行为的目标是什么。 2、无意识动机: 无意识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 如:一位教师,认为某个孩子很聪明,相信他的成绩一定很好,在改卷时很可能放松要求,但是这位教师却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意识。

(四)根据动机来源分为: 外在的动机和内在的动机 1、外在动机: ——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推动下产生的动机。 如:有的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奖励或免受父母责备才努力学习。 2、内在动机: ——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如:有的学生对知识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学习。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在要求必须转化成人的内在需要时,才能成为行为的动力,如果外在存在要求,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当回事,那么也不会产生动机作用。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 一、饥饿 ——由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并使个体表现一定的紧张不安,且推动个体去觅食。 饥饿的原因: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 一、饥饿 ——由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并使个体表现一定的紧张不安,且推动个体去觅食。 饥饿的原因: 1、胃壁的收缩: 坎农的充气球实验,引起胃壁收缩产生饥饿感。 2、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从饥饿的狗身上抽取血液再输入到饱了的狗身上,结果后者继续觅食。 3、中枢神经系统的饥饿中枢的作用: 在下丘脑发现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当刺激饥饿中枢时,动物的食欲和进食量明显变化。

二、渴 ——体内缺乏水分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并推动有机体产生找水的行为。 渴的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如:在山羊的下丘脑细胞注射食盐水,山羊会饮大量的水。 吃完饭,血液中盐的含量增加,产生渴的动机。

三、性 以性需要为基础,它并不是个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性动机与性成熟有密切的关系。 性动机产生原因: 1、性荷尔蒙刺激: 个体达到性成熟时,男性脑垂体分泌激素刺激睾丸分泌男性激素进入血液,提高性驱力。女性脑垂体分泌激素刺激卵巢分泌雌性荷尔蒙进入血液,提高性驱力。雌性激素分泌具有周期性。 2、外界刺激和学习等因素对性驱力也有重要的作用。 如由于生活条件改善,青少年的性成熟比以前提前了好几岁。据统计,在西方从1840年的17岁,提前到1960年的12.5岁。中国也有提前的现象。

四、睡眠 ——由于机体的疲劳产生睡眠需要而引起的动机。 睡眠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睡眠与有机体的疲劳程度有关,受到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性的动机 一、兴趣 1、定义: ——人们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 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做爱好。如对体育、书法等活动的爱好。 兴趣的产生: 人的认识动机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出现得很早,最初表现为对环境的探究,稍大儿童则对各种玩具很感兴趣。

2、分类: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前者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引起,如看电影、阅读等。 后者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引起,如有的人对买衣服不感兴趣,但对穿各种服装很感兴趣。间接兴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注意培养。 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前者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如音乐、美术可以成为许多人一生的兴趣。 后者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它持续时间较短。

兴趣的品质: 兴趣广度:兴趣范围大小。兴趣广泛有利于获广博知识。 兴趣中心: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事物更浓厚、更强烈的兴趣。 兴趣稳定性:对事物具有的持续的、稳定的兴趣。 兴趣的效能:积极推动人的活动,并提高活动的效率。

3、小学儿童兴趣地引导和培养 (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 (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 (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 (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二、成就动机 (一)概念 ——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超过他人的动机。 如:学生希望自己成绩好,名列前茅;工人希望工作出类拔萃;作家希望创作出优秀作品,得到社会承认。 (二)成就动机的作用: (三)成就动机与成就:智商相同的人,成就动机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如同样智商的两个孩子,成就动机高者,成绩可能会更好。 成就动机还影响到职业选择。动机越高,越喜欢开创性、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工作和职业。

(四)家庭环境对成就动机形成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有利于孩子成就动机培养。

三、权力动机 (一)概念 (二)分类 ——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动机。 具有权力动机的人的表现:健谈,好争论,对社会事业有浓厚兴趣,并希望说服他人,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 (二)分类 从行为的目标上可将权力动机分为: 1、个人化动机: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个体常常努力追求物质财富,以此来提高自己社会地位。 2、社会化动机:寻求权力动机是为了他人,表现为关心社会和他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影响他人、社会。如敬业的教师,新闻记者,作家、文艺工作者等。

四、交往动机 ——指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1、表现: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合作与赞赏。 交往动机满足时,个体会感到安全,有依靠;相反则会感到孤独、寂寞,甚至焦虑、痛苦。

2、形成: 交往动机是一个进化过程,反映了生存需要,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独自生存。 交往动机反映了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要参与劳动和社会生活,必须与人交往。 交往动机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生命早期,要培养孩子交往的技能、动机。

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自学为主) 一、本能理论 二、驱力理论 三、唤醒理论 四、诱因理论 五、认知理论

一、本能理论 詹姆斯: 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有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同情”。

其他代表观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

二、驱力理论 武德沃斯的驱力概念: 是个体由生理需要(食物,水,性等)引起的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做出行为以达到需要的满足,以消除紧张,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赫尔的驱力减少理论: 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可以供给机体能量,做出行为,需要得到满足,驱力下降。 后来赫尔提出人类的行为还受到习惯的影响,提出公式: P=D×H-I P为有效行为的潜能,D为驱力,H为习惯强度,I为抑制。 劳伦次:印刻现象

印刻现象

三、唤醒理论 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生理激活的一个最佳水平。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带来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太高或太低,个体都会感到不舒服。 如处于感觉剥夺状态的人会感到不安,去寻找刺激。而工作环境太嘈杂,下班回家后就会希望安静一点,但工作环境太安静,下班后则总是喜欢热闹一点,与家人一起,或放点音乐。

四、诱因理论 诱因: ——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凡是对人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以成为诱因。 如:美食激发进食的欲望,漂亮服装激发人购买的欲望。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美妙的音乐,欢快的气氛,荣誉、地位等。 赫尔接受诱因这一外在的变量,把它也作为外在因素之一,改变了自己原来的公式: P=D×H×K-I 只有当外在的诱因变成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成为行为的动力。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动机的归因理论 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做出行为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自我效能感建立的四种信息来源的基础: 1、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则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 如: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学校,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3、言语说服,如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 4、情绪唤起,正情绪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我效能,负情绪则会减弱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成就目标理论: 目标: ——个体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 德维克(Dweck,1988)提出成就目标理论: 个体对能力的不同看法,会直接影响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如果个体认为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并把挑战性的情境看作是自己提高能力的机会,他就会把发展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如果个体把能力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并把情境看作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那么他就会关心怎样去证明自己有能力。

第五节 挫折与心理冲突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意志: ——指个体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叫做意志行为,意志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 如:某大学生想买一台电脑,那么他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买这台电脑,买什么电脑,通过什么途径买电脑,并最终做出买电脑的决定。

(二)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要执行意志准备阶段所做出的决定。 执行阶段的自我调节功能: 反复修订自己的行动方案,审定自己目标,检查自己行动的方法和手段,使之与目标的实现更靠近。

意志强弱的表现: 1、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程序。 2、制止那些干扰达到目标的因素。 如一个女士决定要通过身体运动来减肥,决定每天跑10分钟,但是某一天,朋友劝她不要太执着,请她去看电影。那么这位女士能否坚持下去,就表现了她意志的强弱。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一)什么叫做冲突 冲突: ——在人们的意志行动中,常常具有两个或以上的目标,但是又不能同时实现,所以就产生了冲突。 如:一位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既想报北大又想报清华,难以取舍,就产生冲突。 冲突的深刻性: 问题越重要,而可供选择的方案又都具有充分理由时,冲突就越深刻。 冲突总是伴随着情绪体验: 紧张、焦躁、烦恼、心神不宁等。

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据此可以把冲突分成四种类型。 (二)冲突的种类 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据此可以把冲突分成四种类型。 1、接近-接近型冲突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时就会出现这种冲突。 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回避-回避型冲突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又只能回避其中一个时就会出现这种冲突。 如:“牙痛与拔牙”。

3、接近—回避型 ——同一物体对人既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时就会出现这种冲突。 如:考试期间复习很累了,想休息,但是又没复习完,所以又不敢休息,就产生了这种冲突。 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冲突叫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如: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如果去外企,工资较高,但是福利条件差,工作不稳定;而去国家事业单位,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工作较稳定,且福利条件比较好。此时个体需要对多种利弊和得失进行综合考虑,每一个因素都很难取舍。

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挫折 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如:要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由于交通堵塞无法按时到达,个体于是烦躁不安。

挫折包含三方面内容: 1、挫折情境: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如由于太紧张而使考试成绩不理想。 2、挫折认知: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和评价。如有的学生认为60分不是好成绩,而有的学生认为60分万岁。 3、挫折行为:伴随挫折认知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行为等。

(二)挫折情境的形成 挫折情境也是挫折产生的原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个体由于某些缺陷不能胜任某些工作,或实现某些目标。如口吃者不能担任教师工作。 心理因素:如对自己估计不当,没能达成目标,或有多种目标产生了动机冲突,有些目标未能实现等。 2、客观因素: 主要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前者如条件的限制,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等。后者如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风俗习惯等限制等。

(三)挫折反应 包括三个方面: 1、情绪性反应 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和特定的行为反应。 常见的由挫折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表现形式: 攻击:以动作、表情,文字等方式发泄出来,通常指向于一定的对象 冷漠:对挫折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退化:表现于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固执:受到挫折后,刻板、盲目地重复某种无效行为。 幻想:通过想象、虚幻情境来应付挫折。 逃避:不敢面对现实,放弃原来的目标。 自戕:把挫折原因归在自己,以自己为发泄对象,伤害自己。

2、理智性反应 个体在遭受挫折时,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向预定目标靠近。 在遇到挫折时,理智性反应的人,不光能够坚持目标,还能够分析挫折原因,适当调整目标,或改变达到目标的途径,从而获得成功。

3、个性的变化 持续的或重大的挫折会使个体产生的某些紧张状态和反应,这种反应方式逐渐固定下来后,就会影响个性的发展。 如许多长期遭受挫折的人会变得冷漠无情,有些人则会变得凶残,攻击性特强。

(四)增强挫折的承受力 挫折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增强挫折承受力是培养良好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它涉及一些重要因素: 1、正确对待挫折 我们应该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是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重性,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

2、改善挫折情境 如果使挫折情境得以消失或改善,那么个体的挫折感也就会消失。这就要: 预防挫折的发生,对事情的成败做出正确的估价。 认真分析挫折的原因,当挫折发生后,要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影响作用。 暂时缓解紧张气氛,暂时离开环境,从朋友那里寻求安慰,然后正视挫折。

3、总结经验教训 一方面:吸取教训,以积极冷静的态度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力争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优点,振作精神,树立信心。

4、调节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个体在活动之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目标或成就的内在标准。 如果个体为自己设立的抱负水平过低或过高,就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 如果抱负水平过低,成功后就不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如果抱负水平过高,那么一旦失败,就会造成严重的挫折感。 因此个体应该为自己提出适合个体能力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遭受挫折时,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得安慰,减少内心紧张。 还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得鼓励、信任和帮助,使之重新振作精神,战胜困难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