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曾宗盛 猶太文化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ewish Culture 第 1 單元:導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人教修订版 高中一年级 ( 上 ) Unit 5. Writing Pre-writing Title: Not One Less Director: Zhang Yimou What is the film about? 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 The.
Advertisements

高考短文改错专题 张柱平. 高考短文改错专题 一. 对短文改错的要求 高考短文改错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判断发现, 纠正语篇中 语言使用错误的能力, 以及考察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 语知识的能力. 二. 高考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 高考短文改错题的形式有说明文. 短文故事. 书信等, 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
桂林市 2011 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 试质量分析暨备考教学建议 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陆桂. 二调平均分与一调、 2010 广西高考英语平均分的比较 科目 类别 英语 文科文科 2010 年广西 一调 二调 与 10 年广西相差
2015 年十一月 25 日. 聖經挖寶 36 存無虧的良心事奉神 使徒保羅 我因此自己勉勵,對 神對人,常存無 虧的良心。 In view of this, I also do my best to maintain always a blameless conscience both before.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 溫 Sir 中譯 : 老柳 A man of 92 years, short, very well- presented, who takes great care in his appearance, is moving into an old people’s.
1 )正确 2 )多词 3 )缺词 4 )错词 删除 补漏 更正 “1126” 原则 “1225” 原则 “1117” 原则.
考研英语复试 口语准备 考研英语口语复试. 考研英语复试 口语准备 服装 谦虚、微笑、自信 态度积极 乐观沉稳.
中考英语补全对话、 书面表达命题与备考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 任军利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ection A.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zoo? zoo water park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
中四 升學講座 中五 2007年12月8日.
专题八 书面表达.
从地到天: 对物理-信息学的历史纠结与现状考量 (若干史实和人物的追溯与辩识)
Basic writing 基础写作 How to write a story about a person?
2012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精品课件:话题作文6 计划与愿望.
Welcome Welcome to my class Welcome to my class!.
Module 12 Western music 第2课时.
WRITNG Welcome to enjoy English..
Unit 2 Lessons 7-12 It’s Show Time! 甘肃省陇西县崇文中学 陈文通.
Reading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学习目标 1、了解几个重要历史事件。
Been During the Vacation?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Fun with English 7A Unit 2 Main task.
馬太福音 Matthew 13:44-46,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treasure hidden in a field. When a man found it, he hid it again, and then in his joy went.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G10 PARENT MEETING COURSE SELECTION 高一选课家长会 PRESENTED BY B
Historical background: Descartes and Locke
LCCC 2018 Spring Festival April 28, 2018.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中譯潤稿:風刀雨箭
預備大而可畏的日子(2 of 3) 9/13/2015.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生命科学概论 授课教师:牛登科 助教: ; 助教: 李希希 兰欣然.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Lesson 44:Popular Sayings
Supernatural Love and Unity
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教学研究 乐清中学 赵海霞.
Single’s Day.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Objective Clauses (宾语从句)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以阅读策略为抓手 以教师引领为提升 年温州一模阅读理解分析及对策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高考应试作文写作训练 5. 正反观点对比.
定语从句 ●关系词的意义及作用 : 定语从句一般都紧跟在它所修饰名词后面,所以如果在名词或代词后面出现一个从句,根据它与前面名词或代词的逻辑关系来判断是否是定语从句。
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高中书面表达训练.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英语单项解题思路.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My Country 我 的 国 家.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是祢叫我活过来! 2:1你 们 死 在 过 犯 罪 恶 之 中 , 他 叫 你 们 活 过 来 ,2:2那 时 你 们 在 其 中 行 事 为 人 随 从 今 世 的 风 俗 , 顺 服 空 中 掌 权 者 的 首 领 , 就 是 现 今 在 悖 逆 之 子 心 中 运 行 的 邪 灵 。 1 As.
人物写作三部曲.
Welcome To Our Cla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課程介紹 曾宗盛 猶太文化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ewish Culture 第 1 單元:導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每週進度: 課程介紹與導言 第一部份 猶太文化的歷史、經典與傳統 第二部份 猶太文化的節期、人生禮儀、與日常生活 第三部份 猶太文化與生活世界

教科書 1)黃陵渝2002:黃陵渝。《多難之路:猶太教》。台北:東大,2002. 2)魏道思2006:魏道思。《猶太信仰之旅:猶太人的信仰傳統與生活》。劉幸枝譯。台北:橄欖,2006.

第一講 「猶太文化」導論 猶太文化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ewish Cultur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I.引言 從幾位猶太人物的小故事說起,介紹猶太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1.孟德爾頌 (Felix Bartholdy Mendelssohn 1809-1847) 1809出生於漢堡的一個猶太家庭。祖父是偉大的猶太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 家庭後來轉信基督教路德教派 1812遷往柏林 浪漫派的偉大作曲家

孟德爾頌著名的作品包括:樂劇「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宗教改革」( Reformation ) 交響曲、「義大利」( Italian ) 交響曲、「蘇格蘭」( Scottish ) 交響曲、「芬加爾山洞」序曲、C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多首「無言歌」( Song without Words ) 等。還有1842著名的結婚進行曲(Wedding March)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Dr8Q7lDW8o

2.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十九世紀偉大的學者與政治運動家,其思想融合哲學、經濟學、社會學、人道主義、政治理論,也是實踐的革命家。被稱為共產主義之父。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rl_Marx

馬克思 1818-1883 深具影響力的德國哲學家、政經學者、社會主義者。最出名學說是歷史分析階級鬥爭,1867年出版《資本論》(Das Kapital),認為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矛盾與問題在於不同階級利益的掠奪與鬥爭。他根據歷史唯物論假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終將取代資本主義。

3.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精神分析的創始人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 出生於猶太家庭 著作《夢的解析》、 《精神分析引論》等。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gmund_Freud

他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依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戀父情節、性衝動(Libido)等概念。 其心理分析的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

4.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 – 1955) 猶太人 1879年生於德國。 “God doesn’t play dice”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愛因斯坦17歲入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簡稱 ETH)。大學四年,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探索科學,做實驗和研讀科學和哲學中偉大先驅人物的著作。他的主要興趣在物理。 Albert Einstein was born at Ulm, in Württemberg, Germany, on March 14, 1879. Six weeks later the family moved to Munich, where he later on began his schooling at the Luitpold Gymnasium. Later, they moved to Italy and Albert continued his education at Aarau, Switzerland and in 1896 he entered the Swiss Federal Polytechnic School in Zurich to be trained as a teacher in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In 1901, the year he gained his diploma, he acquired Swiss citizenship and, as he was unable to find a teaching post, he accepted a position as technical assistant in the Swiss Patent Office. In 1905 he obtained his doctor's degree. During his stay at the Patent Office, and in his spare time, he produced much of his remarkable work and in 1908 he was appointed Privatdozent in Berne. In 1909 he became Professor Extraordinary at Zurich, in 1911 Professor of Theoretical Physics at Prague, returning to Zurich in the following year to fill a similar post. In 1914 he was appointed Director of the Kaiser Wilhelm Physical Institute and Professor in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He became a German citizen in 1914 and remained in Berlin until 1933 when he renounced his citizenship for political reasons and emigrated to America to take the position of Professor of Theoretical Physics at Princeton*. He became a United States citizen in 1940 and retired from his post in 1945. After World War II, Einstein was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World Government Movement, he was offered the Presidency of the State of Israel, which he declined, and he collaborated with Dr. Chaim Weizmann in establishing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Einstein always appeared to have a clear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physics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solve them. He had a strategy of his own and was able to visualize the main stages on the way to his goal. He regarded his major achievements as mere stepping-stones for the next advance. At the start of his scientific work, Einstein realized the inadequaci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and hi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stemmed from an attempt to reconcile the laws of mechanics with the law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He dealt with classical problems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problems in which they were merged with quantum theory: this led to an explanation of the Brownian movement of molecules. He investigated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light with a low radiation density and his observations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photon theory of light. In his early days in Berlin, Einstein postulated that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must also furnish a theory of gravitation and in 1916 he published his paper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During this time h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roblems of the theory of radiation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 In the 1920's, Einstein embark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fied field theories, although he continued to work on the probabi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 and he persevered with this work in America. He contributed to statistical mechanics by his development of the quantum theory of a monatomic gas and he has also accomplished valuable work in connection with atomic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and relativistic cosmology. After his retirement he continued to work toward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physics, taking the opposite approach, geometrisation, to the majority of physicists. Einstein's researches are, of course, well chronicled and his more important works includ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1905), Relativity (English translations, 1920 and 1950),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1916), Investigations on Theory of Brownian Movement (1926), and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1938). Among his non-scientific works, About Zionism (1930), Why War? (1933), My Philosophy (1934), and Out of My Later Years (1950) are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Albert Einstein received honorary doctorate degrees in science,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from many European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1920's he lectured in Europe, America and the Far East and he was awarded Fellowships or Memberships of all the leading scientific academ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e gained numerous awards in recognition of his work, including the Copley Med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in 1925, and the Franklin Med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in 1935. Einstein's gifts inevitably resulted in his dwelling much in intellectual solitude and, for relaxation, music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his life. He married Mileva Maric in 1903 and they had a daughter and two sons; their marriage was dissolved in 1919 and in the same year he married his cousin, Elsa Löwenthal, who died in 1936. He died on April 18, 1955 at Princeton, New Jersey.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21/einstein-bio.html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是他的相對論,特別是質能方程 E = mc 2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是他的相對論,特別是質能方程 E = mc 2. 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得獎理由是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他發現了光電效應的法則(photoelectric effect)。 1922年11月10日,瑞典科學院秘書在一封電報中告訴愛因斯坦「…因為你在理論物理的工作,特別是你發現了光電效應的法則,決定將去年(1921)的諾貝爾物理獎頒贈予你」 Einstein's paper was titled, in German, 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 or, in English, 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 

E = mc 2質能方程 是一種闡述能量( E )與質量( m )間相互關係的理論物理學公式(公式中的c是物理學中代表光速的常數)。 相對論百週年1905-2005 台北101 Flickr Peat Bakke E = mc 2質能方程 是一種闡述能量( E )與質量( m )間相互關係的理論物理學公式(公式中的c是物理學中代表光速的常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3Dmc%C2%B2 Wikipedia Li Yu-Chih

1945年與幾位科學家聯名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促成著名的「曼哈頓工程」。 1914-1933柏林大學 1933抗議納粹德國而流亡移民美國 1945年與幾位科學家聯名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促成著名的「曼哈頓工程」。 flickr Zhang Erning

戰後轉而極力呼籲原子能之和平用途,銷毀原子彈。此後人生最後十年,愛因斯坦以強烈責任感,推行社會運動,成為國際和平主義者,以行動表達追求真理及愛好和平的決心。

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最有智慧的頭腦」,也是偉大的哲學家。 「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代名詞。 Flickr afagen http://www.westegg.com/einstein/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bert_Einstein http://www.alberteinstein.info/ http://www.visitingdc.com/memorial/albert-einstein-memorial.htm

5. 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 1878-1965 1878生於奧地利 著名猶太神學家、哲學家、聖經翻譯者及教育家 著作《我與你》(I and Thou) Jewish theologian Martin Buber considered the nature of evil in his classic work, Good and Evil.  Buber argued that evil is not, as it is commonly understood, the opposite of good: "It is usual to think of good and evil as two poles,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antithesis of one another...We must begin by doing away with this convention."  Buber argued that whereas good comes from a dedication to walking the moral path, one falls into evil through an absence of attention.  One must work to be good, but one happens to be evil. 著名猶太神學家卜伯爾(Martin Buber)在《我與你》(I and Thou)一書論及,人與神:人與人;人與物等兩者之間,是存在「我與你」的關係;或是「我與它」(I and it)的關係。「我與你」的關係是有生命的交感,有生命的共鳴和有生命的契通。而此種關係,往往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存在。 http://www.law.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evil/evilP8.html

Martin Buber 1878年出生於維也納的猶太家庭。 大學就讀於維也納、萊比錫、柏林、蘇黎世等大學 由於宗教及文化的緣故而加入錫安主義運動。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Buber

馬丁布伯生平 擔任著名猶太教雜誌 1924-1933年間在法蘭克福大學教授猶太宗教哲學。此期間他和 Franz Rosenzweig (1886-1929)合作,將希伯來文舊約聖經翻譯成德文。 http://buber.de/en/life

在希特勒統治初期停留在德國,1938年移民到耶路撒冷,任教於希伯來大學。 努力促成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瞭解。二次大戰後期間,建立與德國思想家和機構的對話。 馬丁布伯於1965年過世。

6. 弗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1883年卡夫卡生於布拉格(當時奧匈帝國首府)猶太商人家庭,家中長子。有三個妹妹,都在第二次大戰時於集中營中死亡。 從小愛好文學與戲劇,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獲博士學位。終生未娶,40歲時死於肺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5%85%B0%E5%85%B9%C2%B7%E5%8D%A1%E5%A4%AB%E5%8D%A1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z_Kafka

卡夫卡為20世紀德語小說家,過世後文學才華才被肯定。文筆富有想像力,常採用寓言體,被後世認為先驅。 1904年,卡夫卡開始發表小說,1912年《判決》一書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5%85%B0%E5%85%B9%C2%B7%E5%8D%A1%E5%A4%AB%E5%8D%A1

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說的單行本和集子,包括《判決》(Das Urteil) 、《火夫》(Der Heizer) 、《變形記》(Die Verwandlung)、 《在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 死後,好友布勞德(Max Brod)替他整理遺稿,出版三部長篇小說(《失蹤者》(Der Verschollene) 、《審判》(Der Prozeß)、 《城堡》(Das Schloß) ),以及書信、日記,並替他立傳。

7.普力茲(Joseph Pulitzer, 1847-1911):新式新聞事業的開創者 美國著名報業家和新聞學者 遺贈的基金設立的「普力茲新聞獎」馳名世界

普力茲 1847年生於匈牙利,父親匈牙利籍猶太人,母親奧地利籍日耳曼人 幼年接受良好教育,十七歲逃家去從軍,視力差、體力弱,遭到拒絕,後於1864年入(美國)歐洲志願軍。戰後流落紐約,做臨時苦工,表現強烈的求知慾望與苦幹精神。

普力茲 1867入美國籍,隔年成為記者,不久成為有聲望的專欄作家。1872與人合資經營報社,成立《郵迅報》。致力推動社會改革,揭露社會弊端,批評各種不合理現象。革新版面設計,加入圖片與漫畫,增加趣味性及新鮮感。

普力茲 1883年(36歲)雖然已成為身體殘弱的人,但是仍然熱心投入報業。 併購紐約的「世界報」,並以全新版面出刊,造成轟動。1893年出刊十週年時,給紐約與全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社會運動家,1883年募捐基金,塑立自由女神像在紐約。 過世後,1917年開始頒發普力茲獎

摘要 猶太人中出現不少世界性的偉人。他們對自己的猶太文化傳統(血統、種族、文化)有相當的堅持,雖然不全然堅信仰猶太宗教的傳統。例如孟德爾頌 家族與馬克斯的父親從猶太教改信基督教。孟德爾頌繼續新教信仰,而馬克斯本人卻是無神論者。佛洛伊德早年熟識猶太宗教,後來日漸疏遠。而愛因斯坦則相信泛神論的上帝。 …

不論其宗教傳承如何,這些大師都出自猶太傳統,保存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家庭觀念、倫理道德),吸受外來的新知,開創出新的格局。他們的發展與其猶太文化存在相當的關連性。

II. 猶太文化的含意

1.誰是猶太人? 「誰是猶太人」是個困難的問題 民族定義和宗教定義的緊張關係 「民族定義」的定義與例子: 一個改革派男人與保守派女人談婚嫁

「宗教定義」 猶太宗教不是一個種族宗教(ethnic religion) 猶太人也不是單一宗教的民族 我們無法用種族或宗教之間的區別,來清楚定義誰是猶太人或不是猶太人。

觀念澄清:猶太人、猶太教徒 以色列人、以色列國民 Jacob Neusner的定義: 1)信仰猶太教的人則稱為猶太教徒(Judaist)。 2)以血統種族的定義則稱呼為猶太人(Jew)。 3)猶太教的神聖獨特民族稱為以色列人(Israelite)。 4)以色列國家的公民稱為以色列國民(Israeli)。

小結:「誰是猶太人」的基本定義 1)依照宗教定義,所有猶太教徒都是猶太人,他們在生活中實踐宗教禮儀,稱為猶太教徒(Judaists)。生活方式的特色:研讀聖書(妥拉、其它經書)及實行禮儀(會堂、節期、生活方式)。 2)並非所有的猶太人具有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的猶太人,傾向以種族或國籍來定義猶太人,稱為一般定義的猶太人(Jews)。

摘要: 猶太人的身份必須從脈絡來定義,需要從宗教歸屬、種族血統、或是政治認同等不同方面來認定。

2.分佈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根據2007年人口統計,全世界的猶太人口總數約1320萬(佔全世界人口之0.2%,每457人中有一個猶太人),其中大部分具有宗教信仰(猶太教),而不具宗教信仰的世俗猶太人約450萬。全世界的猶太人40.6%居住在以色列,而40.3%在美國,這兩國家加起來已經超過世界猶太人口總數的80%。

2006年世界猶太人口統計 以色列:531萬(40.6%) 美國:527萬(40.3%) 法國:49萬( 3.8% ) 加拿大:37萬( 2.9% ) 英國:29萬( 2.3% ) 俄羅斯:22萬( 1.7% ) 阿根廷:18萬( 1.4% ) 德國:11萬( 0.9% ) 澳大利亞:10萬( 0.8% ) 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Judaism/jewpop.html

2007年統計,全世界的猶太人口總數約1320萬(佔全世界人口之0 2007年統計,全世界的猶太人口總數約1320萬(佔全世界人口之0.2%,每457人中有一個猶太人),全世界的猶太人將近41%居住在以色列,40.3%在美國,這兩國家加起來超過世界猶太人口總數的80%。 http://en.wikipedia.org/wiki/Jewish_population

插曲:1933與1950猶太人口 1933年歐洲有9百50萬猶太人,占當時世界猶太人之60%。經歷二次大戰,近6百萬猶太人慘遭屠殺。到了1950年歐洲猶太人剩下3百50萬人,占當時世界猶太人口之三分之一。在此同時,世界猶太人口之51%在美洲。 http://www.ushmm.org/wlc/article.php?ModuleId=10005687

歐洲猶太人口變化 德國 波蘭 捷克 奧地利 1933 1950 56萬5千 37,000 3百萬 45,000 35萬7千 17,000 25萬 18,000 http://www.ushmm.org/wlc/article.php?ModuleId=10005687

猶太人口與台灣人口比較 2009年台灣人口2300萬,居住在360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一平方公里635人。人口比例:98%漢人,2%原住民。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Republic_of_China_(Taiwan)_demographics.png

2005年台灣宗教信徒數字及佔全人口比例,包含25種宗教,93%人口信仰佛教、道教或民間宗教,而3,9%信仰廣義的基督教。

信徒數佔全台人口1%以上的宗教團體包括: 宗教 信徒數 佔全人口% 廟宇或教堂數目 佛教 8,086,000 35.1% 4,006 宗教 信徒數 佔全人口% 廟宇或教堂數目 佛教 8,086,000 35.1% 4,006 道教 7,600,000 33.0% 18,274 一貫道 810,000 3.5% 3,260 基督新教 605,000 2.6% 3,609 天主教 298,000 1.3% 1,151 天帝教 298,000 1.3% 50 彌勒大道 250,000 1.1% 2,200

台灣人口 以色列 猶太人 北美 歐亞洲 2300萬 531萬 美國:527萬 加拿大:37萬 法國:49萬 英國:29萬 俄羅斯:22萬 德國: 11萬 土地面積:36000 km2 土地面積:27000 km2(包括軍事佔領區) 564萬 111萬

從數據來看,全世界猶太人口比台灣人口少,而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國,其土地面積也比台灣小,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國)看似小國寡民。然而,若從猶太人的各方表現來看,佔全世界人口只有0.25%(每457人中有一個猶太人)猶太人的表現卻不可忽視。僅就諾貝爾得獎人數與比例來看,猶太人的成就非凡,令人刮目相看。

舉例說明:1901-2009年 猶太籍諾貝爾獎得主 猶太籍諾貝爾獎得主至少有178名,其人數比例佔自1901至2008年所有諾貝爾獎得主的23%,佔全美國諾貝爾得主的37%。科學領域的得獎者(包括化學、經濟、醫學、物理)佔全世界得獎者之27%、全美國之40%。 猶太人口佔全世界人口之0.25%,全美人口之2%。 http://www.jinfo.org/Nobel_Prizes.html.

1901-2009 化學獎30人(全世界20%、全美國28%) 經濟獎26人(全世界42%、全美國56%) 文學獎13人(全世界12%、全美國27%) 和平獎9人 (全世界9%、全美國10%) 物理獎47人(全世界26%、全美國37%) 醫學獎53人(全世界28%、全美國41%) http://www.jinfo.org/Nobel_Prizes.html.

2008 化學獎 Martin Chalfie 2008 經濟獎 Paul Krugman Wikipedia Prolineserver

2009.5.14-15 台北 國際經濟金融論壇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猶太籍得主 季辛吉 Henry Kissinger (1973) 比金 Menachem Begin (1978) 魏瑟爾 Elie Wiesel (1986) 培瑞茲 Shimon Peres (1994) 拉賓 Yitzhak Rabin (1994) 羅特伯雷特 Sir Joseph Rotblat (1995)

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 魏瑟爾 Elie Wiesel Wikipedia World Economic Forum May 17th 2005

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阿拉法特、培瑞茲、拉賓 http://www.flickr.com/photos/mharrsch/149468946/sizes/z/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Shimon_Peres_2001-10-22.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Yitzhak_Rabin_(1986)_cropped.jpg Flickr mharrsch http://media-2.web.britannica.com/eb-media/23/21123-004-62BB72B7.jpg

Sir Joseph Rotblat (1908 – 2005) 1908出生於華沙 1944年出於良心緣故退出發展原子彈「曼哈頓計畫」(唯一退出者)。戰後長期透過Pugwash Conferences邀集東西方科學家推動廢核武運動 。 1995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九十時歲時仍努力於廢除核子武器運動(短程目標)及終止人類戰爭(長程目標),嚮往沒有戰爭的世界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Rotblat

1995獲獎演講詞 Joseph Rotblat 演講結論主張廢除戰爭: “The quest for a war-free world has a basic purpose: survival. But if in the process we learn how to achieve it by love rather than by fear, by kindness rather than compulsion; if in the process we learn to combine the essential with the enjoyable, the expedient with the benevolent, the practical with the beautiful, this will be an extra incentive to embark on this great task.” …"Above all, remember your humanity". http://www.wagingpeace.org/articles/2005/09/01_krieger_sir-joseph-rotblat.htm

3.猶太文化是什麼? 文化的定義: 猶太文化是指不同的猶太群體所表達出的生活方式,涵蓋生活習慣、語言、飲食、衣著、法律、宗教、儀式、藝術等面向。

猶太文化的因素 1)猶太人的定義 2)散區在全世界各地猶太人 3)猶太社群的共通特色 :透過「家庭—父母、學校—老師、會堂—拉比」的教育方式代代相傳。其中猶太宗教扮演重要的角色。

「猶太傳統文化的特質」 1)一神的信仰 2)立約的子民 3)以律法為準繩 4)獻祭與聖所崇拜 5)會堂與社群生活 參考丘恩處,《猶太文化傳統與聖經》,1999, 23-36.

除了上述具有宗教性的文化特質以外,猶太文化也包括(看似)非宗教性的活動,例如節期、文學、音樂、醫學、藝術、衣著、及飲食等…。 事實上,這些日常性活動的來源卻與宗教息息相關,例如猶太的節期(逾越節)具有宗教意義,而正統派信徒的日常飲食(kosher食物)與衣著也具有宗教意義。

4.猶太宗教 雅各‧紐斯納(Jacob Neusner)主張,猶太宗教成為文化的系統,包括世界觀(ethos)、生活方式(ethics)、以及特定的社會群體(ethnos)的層面。而這三個面向定義了猶太文化的特色: 1)世界觀 2)生活方式 3)特定的社會群體

一神宗教(Monotheism) 上帝的名字:阿多乃(YHWH Adonai意思是「我的主」) 猶太宗教的理念: 1)相信希伯來聖經的權威,接受禱告文的教導,實踐宗教禮儀。 2)承認上帝是唯一的神。在西乃山啟示妥拉,揀選以色列成為上帝的百姓。

5.猶太宗教與文化的關係 猶太文化深受猶太宗教的影響,涵蓋的層面非常廣。不論是經典、法律、社會、風俗習慣、或是節期、人生禮儀、甚至是飲食與衣著,都受到宗教理念的影響。例如猶太飲食中不吃豬肉(利未記11:7; 申命記14:8)、不吃血(利未記17:10-16),就是來自宗教經典的影響。此外,潔淨食物條例(Kosher)也是根據聖經的條例(參考利未記11; 申命記14)。 (詳細內容將於本學期其它單元介紹)

結語 猶太文化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本課程選取幾個代表性面向來介紹。先從歷史、經典、宗教教義入手,然後延續到節期、人生禮儀、日常生活與安息日。再進一步擴展猶太文化與世界的互動關係,讓課程參與者對猶太文化有整體概要的認識,並且思考我們如何透過認識猶太文化,來我們認識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定位。

相關參考網站 http://www.libraries.iub.edu/index.php?pageId=5061 http://www.brandeis.edu/jewishfilm/Catalogue/holocaust.ht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Jewish Film Brandeis University, Lown 102, MS053, Waltham MA 02454 P: (781) 899 7044, F: (781) 736 2070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Painting by James Warren Childe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endelssohn_Bartholdy.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John Mayall, Londo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arl_Marx.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rx8.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Max Halberstadt (1882-1940)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igmund_Freud_LIFE.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Ludwig Grillich (1855–1926) 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igmund_freud_um_1905.jpg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Photograph by Oren Jack Turner, Princeton, N.J.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lbert_Einstein_1947.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Doris Ulmann (1882 - 1934)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lbert_Einstein,_by_Doris_Ulmann.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Photo by Li Yu-Chih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aipei_101-e%3Dmc2.jpg Flickr Peat Bakke http://www.flickr.com/photos/mistermoss/4888908959/ flickr Zhang Erning http://www.flickr.com/photos/zendragon/104117481/ 維基共享資源網 Al Aumulle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lbert_Einstein_citizenship_NYWTS.jpg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Flickr afagen http://www.flickr.com/photos/afagen/475583477/ 維基百科 PD in Isra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M_Buber_Hebrew_U_cropped.jpg Flickr mharrsch http://www.flickr.com/photos/mharrsch/149468946/sizes/z/ 維基百科 DoD photo by R. D. Ward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Shimon_Peres_2001-10-22.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afka1906.jpg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afka.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osephPulitzerPinceNeznpsgov.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eopleearth94_usda_big.gif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AIWAN_Karte_Gross.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Prolineserve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rtin_Chalfie-press_conference_Dec_07th,_2008-4.jpg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Prolineserve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aul_Krugman-press_conference_Dec_07th,_2008-7.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World Economic Forum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lie_Wiesel.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White House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alai_Lama_and_Bush_welcome_Elie_Wiesel_(2007).jpg Night 作者:Elie Weisel 出版社:Bantam Books (March 1, 1982) 維基百科 Sgt. Robert G. Clambu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Yitzhak_Rabin_(1986)_cropped.jpg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osef_Rotblat_ID_bad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