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謝未遲、廖家琪 補充者:沈宜均、莊清如、林千舜 指導老師:蔡順良教授 新佛洛伊德學派 Horney & Fromm 原著作者:謝未遲、廖家琪 補充者:沈宜均、莊清如、林千舜 指導老師:蔡順良教授
代表人物 Alfred Adler 1870~1937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Karen Horney 1885~1952 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 Reich Wilhelm 1897~1957 Erich Fromm 1900~1980 Erik H. Erikson 1902~1994
共通點 都接受過精神分析訓練 同意早期童年經驗對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發展有著 重要的作用,但反對人格是由早期經驗所決定。 不過份強調潛意識因素與人格的關係。 除了生物因素外,文化、社會條件和人際關係在人 格的形成過程中有決定性之意義。
Karen Horney 1885~1952
壹、生平
家庭背景 1885年9月15日出生於德國漢堡附近,一個名叫卡 倫丹尼森的小村莊。 父親-瓦克,挪威人,船運公司船隊長,篤信宗教, 沉默寡言。 母親-蘇妮,荷蘭人,美麗聰明,熱情豪放。 和Horney關係較親密。 哥哥-Berndt ,較Horney受寵,小時候也是 Horney的崇拜對象。
學術歷程 12歲時因為生病接受治療,對醫生產生深刻印象,所 以決心想當醫生。 1906年(21歲)考進柏林大學醫學院。 1913年(28歲)獲得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14~1918年在柏林精神分析學院繼續學習和研究精 神病學,並接受精神分析訓練。 1920~1932 年任教於柏林精神分析學院。研究範疇 主要集中於女性心理問題。 →開始對Freud有關女性心理的觀點提出異議。
學術歷程 1932(47歲)~1934年受邀至美國,擔任美國 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副院長。 1934年轉往紐約精神分析學院任教,訓練精神 分析人員,並創辦診所。 在美國這段期間,Horney對Freud觀點提出許 多批評並進行修正,開創社會文化學派。 1941年(56歲)遭紐約精神分析學院開除後, 成立了「美國精神分析促進會」,並設立「美 國精神分析學院」。 1952年(68歲)逝世。
貳、學術思想
基本理念 並非要徹底拋棄Freud,而是對Freud的理論抱持 科學的態度,以促進精神分析的發展。 確信人與生俱來的是建設性的力量,能創造出使個 人能力得到發展的環境。 天性具有可塑性,是機體和環境相互作用所塑造的。 人之所以會有不同的心理問題,是由於文化因素造 成的。
與Freud理論的歧異 基本觀點 衝突觀點 Freud認為衝突源自於人 的建設性力量及破壞性 力量的衝突,是普遍存 在的,原則上無法解決, 人只能尋求更好的妥協 或達到最好的控制。 Horney認為衝突開始於 人際關係的障礙,並非 必然出現的,如果出現 了那也有可能得到解決。 Freud重視個體的內在因 素,強調先天的生物本能。 Horney重視個體的外在 因素,強調後天的環境作 用。環境又可區分為: (1)文化環境:個體心 理失調的最終根源。 (2)個體環境:個人經 歷、人際關係,是個體心 理失調的直接原因。
與Freud理論的歧異 Freud認為女性的精神 障礙是基於對男性的 「陰莖羨妒」。 女性觀點 人格觀點 Freud認為女性的精神 障礙是基於對男性的 「陰莖羨妒」。 Horney指出女性希望 成為男性是因為希望 擁有那些被我們的文 化認為屬於男性的特 質或特權。文化和社 會壓力才是造成性別 差異的主因。 Freud將人格區分為本我、 自我、超我,並將人類的 心理現象歸結為生死驅力、 性衝動與陰莖羨妒等概念。 Horney把人格看作是完 整動態的自我(Self), 劃分為三種:真實自我、 理想自我、現實自我。認 為人類某些的精神衝突是 由外部文化及環境造成的。
[人格結構說] 真實自我 (Real Self) 理想自我 (Idealized Self) 現實自我 (Actual Self) 建設性力量 人類共有的 生長和發展的原始力量 健全人格的主要源頭 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f) 為了逃避內心衝突,而形成的自我意象 追求盡善盡美 形成病態人格的主因 不可能的自我(Impossible Self) 個體的實際狀況 一個人在某個時間點所擁有或表現的一切總稱 在真實自我的驅動下形成和發展,也受到理想自我的苛責和鄙視
[人格結構說] 現實自我(Actual Self)和真實自我(Real Self)愈接近,愈能發展健康人格。 現實自我(Actual Self)和理想自我 ( Idealized Self )差距太大,就會受到理想 自我( Idealized Self )的苛責、鄙視、憎恨、 疏遠。
[人格結構說] Idealized Self Self Hatred Self Defeating Actual Self
Self Hatred(自我憎恨) 自限-對自己無情的要求 自責-毫不留情的自我控訴 自卑-自疑、自貶、自辱 自苦-自我折磨 自毀-對自己的殘害或毀滅 自挫-對自己生活的限制和壓制
Self-Defeating(自我挫敗) 自我挫敗的惡性循環 例如:目標很高→作弊→討厭自己 人與自我關係的失調 強迫性的減低焦慮 各種自我挫敗行為 焦慮
人與自我關係的失調 為了逃避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間的衝突,轉而 努力實踐理想自我: 神經質地尋求榮耀─要求完美、神經質的企圖心、追 求勝利 神經質地要求他人─相信自己有權利享有特權,並且 對他人產生神經質的需求,以符合自己的理想化觀點。 神經質的自傲─「應該」的專制( tyranny of the “shoulds”),堅持完美形象 ,沒有不可能的事。 為了實現理想自我,逐漸脫離現實自我,最後 捨棄真實自我,造成自我的喪失。
Horney認為精神官能症的出現,主要導因於兩項因素: (1)人與自我關係的失調 →精神官能症者將生命核心的能量轉 用於實現理想的自我,而阻礙了健 全人格的發展。 →了解及認識自我是為了解放自發的 生長力量。 (2)人與他人關係的失調
人與他人關係的失調 精神官能症萌發的根源是親子關係的失調。 Horney將父母未能給予子女溫暖和愛,或者給 予子女的是虛假的溫暖和愛稱之為基本罪惡 (basic evil) 。 兒童可以敏銳的感受到父母是否給予足夠的溫 暖和愛,也能敏銳的感受到是否真誠。 只要兒童在內心感受到自己被人所愛和被人需 要,他們就可以忍受一定程度內的創傷,例如: 突然的斷奶、偶爾的打罵等等。
[基本敵意和基本焦慮] 基本敵意:幼兒有滿足和安全兩種基本需要, 若父母沒有給孩子溫暖和愛,會引發孩子對父 母產生敵對心理或敵意。敵意泛化為對一切人 的不信任,就是基本敵意。 基本焦慮:孩子不能表現出對父母的反抗,而 需壓抑自己的敵對心理,因此把過錯歸諸在自 己身上,認為自己是不配得到愛的,對基本敵 意的壓抑就會產生基本焦慮,覺得世界充滿危 險和潛在著敵對,自己內心又感到軟弱無助。
對基本敵意的壓抑 無能感:我必須壓抑,因為我需要你 恐懼感:我必須壓抑,因為我懼怕你 親情感:我必須壓抑,否則我就會失去愛 愧疚感:我必須壓抑,因為如果我有敵對 心理,我就是壞孩子
逃避焦慮的方式 掩飾焦慮 否認焦慮 自我麻醉 自我逃避 把病態的焦慮解釋成合理的恐懼。 無須面對自己的真實動機。 把焦慮排除在意識之外。 用生理症狀表現出來。 酒精藥物 投入社會活動降低對孤獨的恐懼 沉浸工作 過量睡眠 迴避一切可能導致焦慮的思想、情感、處境 自覺的意識到焦慮並避免
基本焦慮的背後意義 基本焦慮的存在代表著安全感的喪失。 Horney認為人為了對抗焦慮而採取各種防禦措施 ,從而形成種種精神官能傾向。 →焦慮是精神官能症的動力來源
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起源於幼兒期人際關係的不協調,主要是與父 母的關係。 特別是那些在強烈焦慮的家庭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會發展 出強烈的不安全感,人主要是被安全感的需求所驅動。其 特性就是感到強烈的不安全感或是威脅感,屬於高焦慮群。
精神官能症人格特徵 較無理性的解決問題或困擾 行為刻板的、不愉快的、極端的 對神經質需求是超過的,且毫無彈性 自我中心
精神官能症十大驅力 1.情感和肯定:被愛、被需要、被保護 2.權威的夥伴:例如朋友、配偶 → 接近他人 3.對權力的需要 4.利用他人需要 5.對名聲(社會認可)的需要 → 對抗他人
精神官能症十大驅力 6.對讚美的需要 7.對抱負和個人成就的需要 → 對抗他人 8.對自我滿足和獨立的需要 9.對完美和無懈可擊的需要 10.把生活限制在狹窄範圍的需要 → 逃避他人
精神官能症三種互動模式 精神官能症患者是毫無彈性的、強迫性的產生某一傾 向的行為。此行為是個體應付周圍環境的主要策略和 方式,也代表著對待他人及對待自己的態度和生活哲 學。 精神官能症十大驅力可區分為三種互動模式:親近他 人、反抗他人、逃避他人
模式一:接近他人(順從性人格) 意義:反應基本焦慮的無助感,追求他人的關懷,順從依 賴他人,採取自貶策略取悅他人,只有索取需求而沒有深 層的人際關係。 特點: 1.強迫性和盲從性;貪婪無度 2.惡性循環的焦慮再起 3.四種獲得愛的方式: 收買籠絡、乞求憐憫、訴諸公正、威脅恐嚇
模式二:對抗他人(攻擊性人格) 意義:突出基本焦慮的敵對感,不信任他人對自己的情 感與意圖,想要成為強者和戰勝別人,以壓迫別人來對 抗焦慮和求取安全。 特點: 1.強迫性與盲目性;認為人人皆惡 2.壓抑同情、理解、友好和溫情,但壓抑溫 情只會增加攻擊性
模式三:逃避他人(疏離性人格) 意義:突出基本焦慮的孤獨感。選擇與外界疏離,鎖在 自我的世界中追求自我效率與獨立,訓練自己對所有的 感情麻木不仁。 特點:三種需求 1.保持個人獨立的需要 2.保守個人隱私的需要 3.保證個人優越的需要
三種互動模式的關係 正常人和神經質的人之間的差別在於衝突強度的大 小,衝突是精神官能症的核心。 神經質的人,衝突強度比較嚴重。不知變通、缺乏 彈性,例如遇上所有情境都使用支配性的互動模式 。 正常人能將三種互動模式統整運用,根據環境的狀 態被表現出來。在行為及態度上具彈性,較能夠適 應變化的環境。
基本敵意 ↓ 基本焦慮 ↓ 焦慮對抗 親近他人 對抗他人 逃避他人 源於孩童時期被父母拒絕或忽視的情感 源於父母威脅或對抗敵意 正常的防衛/自發性 神經質防衛/強迫性 友善的、親和的人格 親近他人 服從的人格 在社會競爭下的生存者 對抗他人 攻擊的人格 自主的、寧靜的人格 逃避他人 逃避的人格
Horney的女性心理學 子宮妒羨(womb envy):男性會羨慕女性可以生育。這 並不代表男性不滿意他們自己,而是一種平衡,代表兩性 都會欣賞對方的某些特質。而男性會用其他領域的成就來 彌補無法生育的缺憾。例如:工作上追求成就。 認為Freud的理論是在一個將女性視為次等地位的時代所 提出的,如果真的如Freud所說的,女性都會想成為一名 男性,那是因為文化給女性帶來了許多阻礙和限制,而並 非女性生而次等於男性。
衡鑑與應用 一、雙重診斷:文化診斷加上心理診斷。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精神官能症,依據的標準是行為方式是 否符合我們時代公認的行為方式。這樣的標準隨著時代、階 級、性別、文化等都會有所不同。 精神官能症所共有的心理因素是焦慮和為了對抗焦慮而建 立的防禦機制。鑑別的特徵是: 1.僵化的反應 2.能力和現實的脫節
衡鑑與應用 二、人際歷程諮商取向: 人都具有自我實現的內在潛能,且是生命中終極和必然的 目標。每個人皆擁有成長的能力。 人際歷程心理治療中,CO與CL會經歷CL的內 在衝突,CO的矯正性經驗不同於CL預期及害 怕的結果,CL便開始打破舊有的關係樣版及 重複性的關係模式,而有更寬廣的人際關係 可能性可以使用。
衡鑑與應用 三、臨床的應用 治療目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找回真實的自我。重 視個案的內在能力。 治療關懷:誠心、全面、建設 人格矯正-分析的過程 1.揭示和處理個案的內心衝突 2.提升自我覺察 3.尋回真實自我
Karen Horney主要著述 * <我們時代的精神官能症> 1937年 * <精神分析的新道路> 1939年 * <自我的分析> 1942年 * <我們的內在衝突> 1945年 * <精神官能症與人的成長-自我實現的掙> 1950年 * <女性心理學> 1967年
近五年相關西文研究 Coolidge, Frederick L.; Segal, Daniel L.; Estey, Alisa J.; Neuzil, Paula J.. Preliminar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measure of Karen Horney's Tridimensional theo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pr2011, Vol. 67 Issue 4, p383-390. DeRobertis, Eugene M.. Deriving a Humanistic Theory of Child Development From the Works of Carl R. Rogers and Karen Horney.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Apr2006, Vol. 34 Issue 2, p177-199. Danielian, Jack. Meta—Realization in Horney and the Teaching of Psycho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Mar2010, Vol. 70 Issue 1, p10-22.
Hjertaas, Trevor. Rediscovering the Construct of Basic Anxiety Hjertaas, Trevor. Rediscovering the Construct of Basic Anxiety.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Spring2009, Vol. 65 Issue 1, p47-56. Parker, Stephen; Dewberry, Justin; Lloyd, Brooke; Smith, Jessica R..Moving Away, Against and Toward God: Karen Horney‘s Neurotic Trends and Relationship to God.Journal of 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Spring2009, Vol. 28 Issue 1, p36-43. Rendon, Mario. The vicissitudes of affect in Horney's theory.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sychoanalysis, Sep2008, Vol. 17 Issue 3, p158-168. Smith, Wendy. Karen Horney and Psychotherapy in the 21st Century.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Spring2007, Vol. 35 Issue 1, p57-66.
Erich Fromm 艾瑞克‧弗洛姆 人本精神分析
促成人本精神分析的時代 生命歷程 時代背景 思想淵源 人本主義的立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決定了成長的道路。 不管如何,我們會被文化決定。 時代背景 戰爭後的西方經濟興起,卻造成了人性的失落,人變成機器的附屬物, 變成了工具,失去個性,失去了人做為人的豐富性和完整性。→危害 心理健康。 思想淵源 人本主義的立場 德國理論思維的傳統(馬克思主義)與精神分析注重臨床經 驗的傳統(佛洛伊德)
兩難處境的現代人 人的處境 現代人的處境 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本能適應性不足使人生存下去,必 須尋求途徑,這就是文明。 存在本身的矛盾:人的獨立、力量感日益增強;但人與 自然、與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卻日益疏遠,因此越來越 孤獨。 現代人的處境 逃避自由,自由與安全不可兼得 異化(alienation),人與世界、自我的疏遠和對立:人 變成了他人或自己的利用工具。現代人的這種處境是人 存在的矛盾性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具體表現。
關於需要和情感 人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起源於人的處境,起源於他 們的存在狀況。 關聯(relatedness) 需要:愛與自戀 超越(transcendence)需要:創造與毀滅 尋根(rootedness)需要:母愛與亂倫 認同感(sense of identity) 需要:個體性與一致性 定向(a frame of orientation & devotion) 需要。:理性 與非理性 原發性自戀primary narcissism→續發性自戀 secondart narcissism 弗洛姆認為自戀的實質是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他人和 世界。
關於需要和情感 人的情感─愛 三種對愛的誤解: 愛和理性是人對存在問題即人的處境問題的最佳解 決→情感和認知。 被愛的問題(而不是主動去愛) 對象的問題(市場上的交換價值) 墜入愛河的體驗(而不是持久狀態的愛)。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 關於性格 性格是人在與自然、與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及人的 基本處境的基礎上,形成的滿足需要的方式和穩定 的情感傾向。 將能量看成關係的存在,將能量概念建立在人與自 然、他人、自己的關係基礎上。 性格是人對自己生物學上的軟弱性的克服,並具有 選擇觀念和價值的功能,也是人適應社會的基礎。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 類化過程中的性格傾向 →非原創性傾向 (不健康的性格傾向) 接受傾向:淹沒在渴望被愛的體驗中,被動接受所需要 的東西,對人很忠誠,卻害怕失去。 剝削傾向:到外界尋求想要的東西,奪人所愛,常常帶 著敵意又想去操縱。 囤積傾向:對外界的所給予的物質缺乏信心,靠囤積和 節約來建立安全感。 市場傾向:只為了符合人們的口味,把自己當作商品並 以交換價值當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原創性傾向 (健康的性格傾向) 體驗到自己是其力量的表現者和行動者,是自主的而不 受任何外在力量所支配。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 社會化過程中的性格傾向 →非自發性傾向 →自發性傾向: 受虐傾向:深感自卑、軟弱無力和無足輕重 施虐傾向:統治主宰,對他人表現出異常關心和愛 護。 破壞傾向:殲滅掉它,就不會受到威脅。 迎合傾向:放棄個性也放棄自己,完全按照現存的 文化模式來塑造自己。 →自發性傾向: 愛和創造性的工作
性格傾向與相互關係 類化 社會化 非原創性傾向 接受傾向 受虐傾向 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 剝削傾向 施虐傾向 囤積傾向 破壞傾向 建立自給自足的安全體系,破壞可能威脅 市場傾向 迎合傾向 避免孤獨和不安全以致被排斥 原創性傾向 工作 愛和理性 健康的性格傾向
年代 角度 不健康性格 健康的性格 1941 社會化性格 非自發性: 受虐傾向 施虐傾向 破壞傾向 迎合傾向 自發性: 愛與理性 1947 類化性格 非原創性: 接受傾向 剝削傾向 囤積傾向 市場傾向 原創性: 工作 1964 病理學觀點 退化綜合症: 戀屍癖 自戀 亂倫 成長綜合症: 戀生癖 愛 獨立性 1976 價值觀取向 佔有 存在
現代人的病態性格 就像個人性格一樣,社會性格是把人的能量 引向某一方向的特殊方式。如果一個社會的 大多數成員具有共同的性格特質,那麼他們 的能量就會被引向同一個方向,這些人就會 有相同的動機,會接受相同的思想體系。 自由與安全的兩難境地、異化,都是人的處 境特別是人存在的矛盾性在現代社會的具體 表現。現代人在尋求自然、他人和自我建立 聯繫即滿足基本需要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 特殊的性格。
社會潛意識 一個社會中大多數成員共同存在的被壓抑的領域。 當一個具有特殊矛盾的社會有效地發揮作用時, 這些共同被壓抑的因素正是該社會所不允許它的 成員們意識到的內容。它只處於特定的社會中, 是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一種適應→怕被孤立。 壓抑的機制經:語言表達(經驗)、邏輯(文化思 維)、社會禁忌(思考、感情、活動)
貢獻和評論 復興人文傳統:讓原本科學主義的心理學加添了人文主 義的關懷。 發展了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實踐:從醫治個人疾病的小圈 擴大到社會改革的實踐,幫助人能適應現代社會文化。 豐富了科學歷史觀的內涵:重視社會心理作為一種力量 在社會進程中的作用,研究社會、經濟、心理和意識形 態的相互關係。 創造了新的社會心理學:強調時代性而不是遺傳性,強 調文化模式特別是意識形態的作用,將潛意識帶到新的 天地發展。 歷史觀的侷限:似乎只看到現代文明與自然的對立,沒 有看到完全的分離在心理的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思想的內在矛盾:批判工業社會卻又讚揚其成就等等。
近五年相關研究
參考資料 Burger, J.M.(2008) Personality. Wadswirth. 葉光輝譯(2005)性格心理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葛魯嘉、陳若莉(民89) 文化困境與內心掙扎─荷妮的文 化心理病理學。 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http://www2.ymes.tcc.edu.tw/psychiatry/首頁內 容.htm(嘉義榮民醫院精神科網站) 蔡順良老師人格心理學課堂PPT(游絲晴、杜歆柔、邱 苡涵、黃品惠、陳孟婕、林恩詠整理製作)